图说世界10:崛起的东方·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全彩图文本)

图说世界10:崛起的东方·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全彩图文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克劳斯·伯恩德尔 著,赵立行,周兵,陈新 译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亚非拉历史
  • 殖民主义
  • 独立运动
  • 发展中国家
  • 冷战
  • 世界历史
  • 历史地理
  • 图说历史
  • 全彩图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
ISBN:9787222093843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371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页数:2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图说世界10:崛起的东方·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全彩图文本)》通过精彩的图片和详实的史料,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过去的一切真实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世界历史书。正如道格拉斯所说的,“这是一本值得拥有、珍视和使用的书,是历史学家们送给您的礼物。”《图说世界10:崛起的东方·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全彩图文本)》记录了二战之后——1945至今亚非拉各国的改革与发展。苏联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军事工业强大。阿拉伯与西亚在铁腕政治家和暴力的压制下震荡不断。亚洲国家先后摆脱殖民压迫获得独立,中国、日本等国迅速崛起。东南亚国家经济也快速发展。非洲、大洋洲、拉美各国延续其独特文化,在变革中稳步前行。

目录

分道扬镳的苏联及其后继国家
(1945年至今)
从1945年到斯大林逝世的苏联
后斯大林时代:权力斗争与赫鲁晓夫的胜利
赫鲁晓夫的倒台和勃列日涅夫时代
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终结
叶利钦治理下的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
波罗的海诸国与高加索地区
中亚各国
铁腕政治家的舞台:阿拉伯世界和西亚
(1945年至今)
1967年六日战争前的以色列
1967年至今的以色列
“黑色九月事件“发生前的巴勒斯坦和约旦
巴勒斯坦走向建国之路
埃及与利比亚
穆巴拉克治理下的埃及和独立后的叙利亚
黎巴嫩
沙特阿拉伯、众酋长国和也门
1979年以前的伊拉克
伊拉克从萨达姆执政到现在
沙哈统治下的伊朗
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朗
内战爆发前的阿富汗
阿富汗
局部动荡的其他亚洲国家
(1945年至今)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印度
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菲律宾和缅甸
泰国和老挝
柬埔寨
越南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快速发展
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重新崛起的东方大国
朝鲜半岛
日本
走马观花的政治秀:大洋洲和非洲
(1945年至今)
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大洋洲诸岛国
摩洛哥和突尼斯
阿尔及利亚
非殖民地化:背景与问题
殖民主义的终结
西非
中非
刚果民主共和国
东非
南部非洲
南非
寻找平衡: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
(1945年至今)
加拿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加拿大
杜鲁门时期的美国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美国的改革与危机
美国国内的分歧
美国外交的联合与缓和
反共产主义和削减军备
新时代的曙光
反恐战争
拉丁美洲的问题与发展
中部和南部美洲暴力和回应
阿根廷.巴西与智利
墨西哥和古巴的特殊情况
专题全球化
好的,以下是一部关于世界历史、侧重于特定时期和主题的图书简介,旨在与您提供的书名形成对比,不提及“图说世界10:崛起的东方·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中的任何具体内容。 《帝国黄昏:19世纪欧洲的扩张与转型》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十九世纪——一个充满剧变、冲突与深刻社会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欧洲列强将全球影响力推向顶峰,同时内部矛盾与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开始重塑欧洲社会结构的百年。我们不再关注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独立浪潮,而是聚焦于旧帝国秩序的巩固与瓦解,以及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奠定过程。 第一部分:工业革命的余烬与钢铁洪流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技术进步与社会动荡并存的舞台。蒸汽机、煤炭与钢铁构筑了新的经济秩序,深刻地改变了生产关系与城市面貌。本部分首先考察了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鼎盛时期,其对全球贸易的支配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阶级分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与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 我们随后将目光投向欧洲大陆。在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与随之而来的革命浪潮(1830年、1848年)展现了旧贵族势力与自由主义思想的激烈碰撞。在德意志地区,普鲁士通过俾斯麦的外交手腕和军事力量,巧妙地利用民族主义情绪,逐步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这一过程不仅是领土的整合,更是欧洲权力平衡的一次根本性重塑。铁血手腕下的统一,为后续的军备竞赛埋下了伏笔。 此外,本部分还将详述科学思想的爆炸性发展,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些思想如何动摇了传统的信仰体系,并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二部分:新帝国主义的逻辑与冲突 十九世纪下半叶,是“新帝国主义”的黄金时代。与早期侧重于贸易站点的殖民主义不同,这一时期的扩张更具系统性、更有侵略性,目标直指广袤的内陆腹地。本书剖析了欧洲列强瓜分非洲(“为非洲而竞争”)和巩固对亚洲(特别是印度和印度支那)控制的复杂动机。 我们将详细分析驱动这一轮扩张的经济动力——对原材料的渴求、对新市场的占领,以及“白人的负担”这类伪科学种族优越论的意识形态支撑。这些殖民政策不仅仅是军事征服,更是对当地社会结构、法律体系和经济模式的强制性改造。例如,在印度,英国的土地政策如何摧毁了传统的农业社区,并将其纳入为一个服务于母国的单一经济体。 同时,本书也关注了殖民地内部的抵抗与反应。虽然军事力量悬殊,但反抗的火种从未熄灭。我们探讨了如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的爆发,以及在印度土兵起义中体现出的,本土精英对西方入侵的复杂应对策略。 第三部分:民族主义的悖论:构建与分裂 民族主义是十九世纪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之一,它既是国家统一的粘合剂,也是帝国瓦解的催化剂。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和加富尔等人物如何通过军事行动和政治权谋,最终将分散的城邦和王国凝聚成现代意大利王国,成为民族建构的典范。然而,这种建构的背后,是区域差异的固化和对少数族群的边缘化。 而在多民族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民族主义则扮演了分裂的角色。帝国统治者试图用大斯拉夫主义或德意志化政策来维持统一,但这反而激化了被压制民族(如匈牙利人、波兰人、巴尔干各民族)的独立诉求。我们详细分析了巴尔干半岛如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这些民族矛盾的累积,最终为二十世纪初的全面冲突埋下了深远的结构性原因。 第四部分:社会风貌与文化变迁 在社会层面,本书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及其在欧洲大陆的对应时期)的复杂景象。一方面,中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对家庭的推崇和严格的公共礼仪占据主导;另一方面,城市的快速扩张带来了贫困、犯罪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艺术领域,从浪漫主义的抒情转向现实主义的冷静审视,再到印象派对光影和瞬间的捕捉,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转变——从对宏大叙事的信仰转向对个体经验和客观观察的重视。 结论:通往浩劫的轨道 《帝国黄昏》最终将导向世纪末的紧张局势。到1900年,欧洲列强虽然在物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它们之间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殖民地争端、军备竞赛和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整个欧洲大陆的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本书旨在揭示,正是十九世纪的“成功”——工业化、民族国家的巩固以及无休止的帝国扩张——最终将世界推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这部著作以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勾勒出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关键百年,为理解二十世纪的全球格局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纵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将二战后广阔的“全球南方”地区的复杂进程串联起来的通史读物,而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似乎正是为此而精心设计的。它没有将重点仅仅放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独立国家上,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全球性的视角,去描绘亚、非、拉美大陆上,民族解放运动如何如同燎原之火般蔓延,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建设与现代化的艰辛探索。这种宏大的视野,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冷战格局下,这些新兴国家如何在两大阵营的夹缝中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以及他们内部在意识形态、经济模式上所经历的深刻分歧与融合。它处理历史事件的跨度非常大,能让人跳脱出单一国家的局限,把握住一个时代的整体脉动。

评分

这本封面设计得极具冲击力,全彩的印刷质量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翻阅这些历史照片和地图,就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尤其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用心,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都通过现代的印刷技术得到了很好的还原。对于我这种偏爱通过图像来理解历史的读者来说,这种“图说”的方式无疑是更直观、更具代入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字详尽的史书,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视觉档案集,让人在浏览中就能感受到那些新兴民族为争取自由与尊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牺牲。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对过去时代深刻的凝视,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快速建立宏观历史认知,又不满足于干巴巴文字叙述的读者。

评分

总体来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开阔视野的震撼感。它成功地将那些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的独立故事,编织成了一幅相互关联、充满张力的历史挂毯。我过去对于某些地区的认知相对片面,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参考系。它没有回避那些独立后国家内部的冲突、独裁的阴影以及发展道路上的曲折与倒退,这使得整体的叙事更加真实可信,避免了脸谱化的英雄赞歌。它以一种成熟、理性的笔调,记录了一个“被压抑的半球”如何从殖民的枷锁中挣脱,并努力在全球舞台上争取自己位置的伟大进程,是理解当代世界格局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流畅,它巧妙地将事件的因果关系梳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对于那些我过去只略有耳闻的独立运动,也能通过清晰的图文对照,迅速抓住其核心矛盾与历史意义。我特别赞赏作者在描述经济发展轨迹时的那种审慎态度,没有简单地套用“成功”或“失败”的标签,而是着重展现了不同发展模式(比如进口替代战略、国有化进程等)在具体国情下的复杂博弈与长期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后殖民时代国家治理的难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明白独立仅仅是漫长征途的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繁荣的现代社会。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每一次的章节过渡都显得很有节奏感,不会让读者感到信息量过载。比如,当处理到一些复杂的政治斗争或经济危机时,作者会适时地穿插一些关键人物的小传或者关键条约的摘录,这些“小插曲”如同散落在主干道旁的风景,既丰富了阅读的趣味性,又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细节支撑。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而言,这种既有大格局又有微观注脚的叙事方式,无疑是最佳的阅读享受,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生动的对话。

评分

叶利钦治理下的俄罗斯

评分

查看全部

评分

物超所值,我喜欢,物超所值,我喜欢.

评分

赫鲁晓夫的倒台和勃列日涅夫时代

评分

图说世界8:燃烧的世界20世纪两次大战的爆发(全彩图文本)¥13.80(5.6折)《图说世界8:燃烧的世界20世纪两次大战的爆发(全彩图文本)》通过精彩的图片和详实的史料,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将过去的一切真实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世界历...

评分

一本不错的书,便宜许多。

评分

二战后亚非拉各国的独立与发展(全彩图文本)

评分

阿富汗

评分

美国的改革与危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