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以系统而又清晰的方式介绍了比较法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了应用指导。它涵盖了当今这一领域绝大部分的重要问题,是比较方法教材中重要的一本。作者丹尼尔·卡拉曼尼讨论了科学研究的要素,包括密尔(Mill)法、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分类学与类型学、必要与充分条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对比较法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论述。第二,说明为何比较是所有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关键原则。第三,根据逻辑顺序组织材料,把过去50年的文献与当今新的方法联系起来。第四,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在比较研究中使用布尔代数、“小样本”方法、“模糊集合”方法以及统计方法。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的目标读者是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那些对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和逻辑感兴趣的研究者。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第1章 定义
第1节 对象、属性与取值
第2节 比较法作为一种方法
第2章 历史
第1节 比较法的逻辑起源
第2节 比较法在早期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第3章 特性
第1节 实验的、统计的与比较的方法
第2节 比较的类型:大样本与小样本
第4章 个案与变量
第1节 个案的选择
第2节 变量与属性空间
第5章 控制
第1节 可比性:比较的界限
第2节 分类处理
第3节 控制与研究设计
第6章 因果关系
第1节 原因与结果
第2节 密尔法
第7章 布尔代数比较方法
第1节 寻找充分条件
第2节 寻找必要条件
第3节 充分必要条件(方法5)
第4节 用逻辑代数进行多变量分析
第5节 超越二分法:模糊集合与电脑程序
第8章 评估
第1节 为何比较、比较什么及如何比较
第2节 比较法的优势
第3节 不同方法的整合路径
第9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精彩书摘
尽管通过三分法划分的这三种方法并不互斥,且三分法本身也受到批评,但韦伯、斯梅尔塞和利普哈特(Lijphart)等人在发展社会科学过程中广泛使用了这一方法。下面就这种分类进行简单回顾。实验法
帕森斯指出:“实验只不过是在控制条件下,生产出被比较个案的比较法。”(Parsons,1949:743)实验法通过有意操纵变量的取值来实现控制。
实验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具有人为修改变量取值的可能性。另外,在某些情况下,实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随机分配被试,接受处理。这种方法在保持其他变量取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操纵操作变量来评估因果关系。这就允许人为分离观测变量,从而取得最大化的控制。当(自)变量取不同值时,比较其结果,这是实验的核心特征。
实验研究设计在社会科学中很少见。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人为地修改现象的取值。在某些特殊领域,通过并置两组个体,准实验条件可得到满足:第一组(实验组)接受刺激,而另一组(控制组)不接受。通过比较这两组的结果,可以检验刺激的作用。就不同学科分支而言,在社会心理学中,准实验设计很典型(例如,控制组和实验组这两组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但准实验设计在社会科学其他领域同样得到了应用:政治学(宣传力度对两个以上不同群体选举行为的影响)、社会学(工厂中影响工作条件的各种因素,比如灯光、颜色、工间休息、工作服是否包括领带,等等)、经济学(市场化与沟通策略对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影响、价格对产品评价的影响,等等)、人类学(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以及对部落内部社会行为的不同影响)。统计研究法
当研究者不能人为操控现象使它们变动时,变异控制就依赖于调查中获得的不同个案在不同变量上的不同取值。控制与解释需要有变异才能发生。在实验法和比较法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而建立。在实验中,研究者在自变量取值发生改变后,寻找其与因变量取值变化的相关性。在统计法中,研究者寻找个案之间两个及两个以上变量取值的相关性。
……
前言/序言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 简介 在科学探索的广阔天地中,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是永恒的追求。从自然现象的微妙互动到社会进程的复杂演变,人类始终试图寻找解释这些现象背后机制的方法。而“格致”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这种探求精神——格物致知,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事物,最终达到认知的升华。本系列图书,正是在此精神指引下,致力于为读者呈现一系列严谨、系统、富有洞察力的定量研究方法。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作为该系列的重要一员,聚焦于一种独特而强大的分析工具——布尔代数,并将其巧妙地应用于比较研究的领域。在海量信息和纷繁现象面前,我们如何才能拨开迷雾,识别关键要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框架和操作指南。 核心理念与价值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逻辑运算与具体的现实分析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科学化的研究路径。布尔代数,这门诞生于19世纪的数学分支,以其简洁明了的符号和运算规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是”与“否”、“存在”与“不存在”二元判断的有力工具。而比较法,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来揭示规律、辨别优劣、推动认知。 将布尔代数应用于比较法,意味着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直观感受或经验归纳,而是可以借助一套严谨的逻辑框架,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细化的剖析。本书旨在: 1. 提供一种精确的表述方式:将复杂的现象和条件转化为清晰的布尔表达式,消除模糊性,确保研究的严谨性。 2. 构建一套系统的分析工具:利用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蕴含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组合、推理,从而揭示潜在的因果关系或关联模式。 3. 实现高效的比较分析:通过布尔表达式的运算,可以快速、准确地比较不同案例的特征,识别关键的决定因素,并评估不同因素组合的效应。 4. 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本书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将模糊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可量化的、可验证的步骤,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本书内容纲要 本书的内容设计,力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读者能够充分掌握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 第一部分:布尔代数基础回顾与比较研究的逻辑起点 布尔代数入门: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命题、真值。 基本运算: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异或(XOR)。 逻辑关系:蕴含(IMPLIES)、等价(EQUIVALENCE)。 逻辑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定律等,以及它们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 布尔函数与真值表:如何用真值表系统地表示和分析布尔函数。 比较研究的逻辑基础: 比较研究的定义、目的与意义: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类比法、差异法、求同法、求异法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界限与融合:定量分析如何为定性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从现象到逻辑:构建研究问题的初步框架: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逻辑命题。 第二部分:布尔代数在比较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的布尔化:将研究对象转化为逻辑变量: 确定研究的“属性”或“特征”:如何识别和定义构成案例的关键要素。 将属性转化为二元变量:例如,一个学生是否“勤奋”(是/否),一个政策是否“有效”(是/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是/否)。 构建案例的布尔矩阵:用矩阵的形式清晰地表示每个案例在各个属性上的取值。 条件与结果的布尔表达: 识别“因”与“果”:在比较研究中,如何界定可能的影响因素(条件)和观察到的结果。 将条件和结果表示为布尔表达式:例如,条件A AND 条件B AND NOT 条件C → 结果D。 布尔运算在比较分析中的核心应用: 求解“必要条件”:对于一个结果的出现,哪些条件是必须存在的?(例如,如果结果X发生,那么条件Y 一定 存在)。 求解“充分条件”:哪些条件的组合足以导致某个结果的出现?(例如,如果条件A AND 条件B 同时满足,那么结果Z 一定 会发生)。 求解“必要且充分条件”:找出那些与结果X的出现情况完全一致的条件组合。 求解“其他条件”(Necessary but not sufficient conditions):在已经满足的条件下,还需要哪些其他条件才能促成结果。 利用布尔代数进行案例筛选与匹配:根据特定的条件组合,快速锁定符合要求的案例。 分析“反事实”情景:如果某个条件不存在,结果会如何? 第三部分:高级应用与案例分析 布尔代数在复杂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多变量、多层次的布尔模型构建:如何处理更为复杂的因果链和反馈机制。 布尔网络与动态系统:初步探讨布尔代数在模拟动态系统行为中的应用(例如,基因调控网络、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 不同领域的案例研究: 政治学:分析政权更迭的驱动因素,比较不同政策的有效性。 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如犯罪率、贫困)的成因,分析不同社会因素的互动。 经济学:比较不同经济模型的表现,分析影响市场波动和企业成功的因素。 管理学:评估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不同管理策略的效果。 历史学: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其他学科领域:根据读者的兴趣和研究背景,提供更多拓展性案例。 从布尔分析到理论建构: 如何将布尔模型的结果转化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洞见。 布尔分析在理论检验和修正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实践指南与研究进阶 研究设计中的布尔思维: 如何选择恰当的“属性”和“案例”。 如何界定“条件”与“结果”的粒度。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注意事项。 使用布尔代数软件工具: 介绍一些辅助分析的软件(如逻辑分析软件、数据分析工具中的逻辑运算功能)。 演示如何利用软件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局限性与挑战: 如何处理模糊的、不确定的信息。 “黑箱”问题与测量误差。 将布尔分析与其他定量方法(如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结合的可能性。 未来展望: 布尔代数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中的潜力。 “格致方法”在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发展中的作用。 本书特点 强调逻辑严谨性:以布尔代数的逻辑框架为支撑,确保研究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注重实践操作: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论指导,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研究。 案例丰富多样:通过大量跨学科的案例分析,展示布尔代数比较法的普适性和强大功能。 语言清晰易懂:尽管涉及逻辑和数学概念,但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降低读者的理解门槛。 促进思维升级:引导读者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向一种更具结构化、逻辑化的思维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认知和分析世界。 《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旨在成为学术研究者、社会科学从业者、政策分析师以及所有对深度分析和严谨探究感兴趣的读者的重要参考。它提供了一种视角,一种工具,一种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更精准地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在认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