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心别留遗憾:做人做事不可突破的道德铁律》讲述了“良心”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主张人应当注意找回被流放的良心。朱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王阳明将良心看作澄澄朗朗的“本心”。英文中的“CON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的“CONSCIRE”,意即“知道”。以后知行合一,就有了按良心办事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良心就是“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的一部分。 现在,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是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良心就是人们的善良之心、正直之心、公道之心、疾恶之心、诚信之心、感恩之心、怜恤之心、豁达之心、敬业之心、清廉之心、奉献之心。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
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越会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康德《墓志铭》
对于道德实践来说,较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论辩集》
★第一章 世间最美是良知
——天地良心,人间正气1.爱与善良无处不在
2.善良的行为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3.爱可以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4.良知是一味最好的药
5.为善者常三省吾身
6.尊重善意也是一种美德
7.善良是一种安然
8.善意如灯,照亮你我
9.每一次善行上帝都看得到
10.心灵的美好可以成全生命的美好
11.因果循环的善良
12.善良之心让世界充满爱
★第二章 凭良心做人,你会坦然面对一切
——无愧于人方能无愧于心1.凭良知履行自己的天职
2.心好,做人也错不了
3.人最应珍爱的是良心
4.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
5.善良的土壤开出美丽的花朵
6.善良的人更懂得感恩
7.坚守道德准则,珍惜自己的良知
8.成大事者,不欺心
9.良心让我们的行为不偏离
10.最美妈妈吴菊萍
11.给别人一把钥匙
12.请开出自己“良心的处方”
13.以宽容之心善待他人
★第三章 凭良心说话,你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认同
——永远不要昧着良心说话1.善意的谎言创造奇迹
2.用心说话,温暖人心
3.有良知的人要有最基本的同情心
4.用良心讲的话更令人信服
5.用良知为正义而呐喊
6.怀着良知和胆识说话
★第四章 凭良心做事,你的信誉必将与日俱增
——办事讲公道守信用是体现良心的道德高地1.危难时刻的真情
2.用善良抚慰受伤的心
3.坚守良知,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4.抗拒诱惑,忠于自己的良知
5.法律判良知无罪
6.勇于担当,不推脱责任
7.善待他人也是在积累财富
8.“小悦悦事件”让我们找寻自己的良知
9.拯救人心也是善举
10.相信善良让我们感觉更温暖
11.善良和良知可以化解灾难、成就美好
12.凭良心做事坦然
13.积善必有善报
★第五章 凭良心工作,你会在职场上尽职尽责
——职场上最看不起没有职业良心的员工1.做一个有良心的员工
2.脚踏实地是用良心工作的态度
3.忠于自己的工作
4.对公司心存感恩
5.看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6.对工作和人生尽职尽责
7.用责任心助力公司发展
8.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
9.在职场挣良心钱
10.不占公司小便宜
11.不要不把工作当回事儿
12.不能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
13.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绝不嫁祸于人
★第六章 凭良心赚钱,让自己心安理得
——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用感恩的心赚良心钱
3.不让金钱腐蚀良心
4.以义制利,做“良心”商家
5.宁失千金,不失良心
6.至善品质铺就成功之路
7.公私兼顾才是商家的良知
8.做生意,良心是最亮的招牌
★第七章 凭良心处世,凭真诚立足于社会
——人人都愿意与有良心的人交往1.乐善好施,善莫大焉
2.一个医生的良心
3.善良是可以传染的
4.良心的宽恕
5.为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6.善待万物,与世界更和谐
7.善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8.有良知的人更懂得感恩
9.想到的不只是自己
10.付出的是真情,回馈的是惊喜
11.成全别人,也成全了自己的良知
12.接受和付出都是幸福的
★第八章 良心是横置于天地之间的一杆称
——丢什么都别丢了良心1.以怨报德坏良心
2.违法多因违背了良知
3.一个有良知的人,必须知“耻”
4.忘恩负义非君子之为
5.良心的谴责
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良心是怎么来的
8.良知是不容亵渎的
9.让真诚和善良成为一种习惯
10.传递爱,是人类前进的原动力
11.用宽容化解仇恨,让温暖永存
12.善良花开代代香
13.有良心的人更健康长寿
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作为重要道德范畴的良心,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高度推崇,并被奉为天地之间的至善和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天地良心”或“良心发现”就是对这一至善和这一标尺最好的注解。
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明确提出了“良心”这一概念。他所讲的良心指的是“仁义之心”,亦即为人处世的善良之心。
什么是良心,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是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良心就是人们的善良之心、正直之心、公道之心、疾恶之心、诚信之心、感恩之心、怜恤之心、豁达之心、敬业之心、清廉之心、奉献之心。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
和法律相比,良心和道德深入并渗透到人们的每一个思想和行动中。法律只制裁违法行为,良心则制止违法的念头。所以,良心发自内心,是个人行为的道德捍卫者,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制约力。做了不道德的事,良心会责备自己;做了具有崇高道德意义的事,良心上所产生的成就感会使自己感到满足而愉悦。在行为中,良心是道德向导,起着调整和控制行为的作用。
良心既是抽象的、无形的,又是很实在很具体的,它在对待每一件具体事物时便立刻鲜明地显现出来。人的良心就像一面镜子,正义和邪恶、善良和凶残,都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反映出来。良心泯灭了,人们便会变得是非不分、忠奸莫辨,便有了冷漠、残酷、伪善和奸诈等。人有了良心,便有了同情、真诚和善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是因为有一颗良心,否则那就是人面兽心。
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良心,假如一个社会丧失了良心,我们便看不到友爱、同情和善心,看到的只能是尔虞我诈、冷漠无情,甚至是丧尽天良。良心是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若没有良心,我们便无从分辨人间的善恶是非和人心的丑恶伪善;若没有良心,我们也无从鉴别文学艺术作品的真伪优劣,也无法从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找到真诚、善良、朴实等真正美好的东西。
在这个良心被越来越多人忽略和轻视的今天,唤醒人们的良心是必要的,在何种程度上有良心的发现和发现良心,标志着一个社会在多大程度上的文明和进步。我们所需要的良心,是人们对同胞、对亲人、对朋友的良心;是当官的能为群众服务,有钱人能关心弱势群体;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等等。
要想使我们的国家更稳定、社会更和谐,就必须提倡良心。良心的意义在于,当一个人做了对不起他人、对不起社会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而痛苦。因此,良心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成为可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广博大的种族,在她的怀抱中,56个民族能够亲密无间,和睦相处。凭良心做人、凭良心办事、富有同情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箴言,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努力发扬光大。
在良心的感召下,人性可以超越种族、国家、年龄、性别的界限,这时候,世界就不会有战争、有人祸了,我们的世界也会处于一片温暖和祥和之中。
……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震,"让良心别留遗憾:做人做事不可突破的道德铁律"。这个标题直击人心,似乎在诉说着生活中那些我们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准则。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和伦理的书,它探讨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那些曾经位高权重却最终身败名裂的公众人物,揭示了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道德条文,而是深入剖析了人类情感、欲望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让我思考,真正的“铁律”并非外在的强制,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以及对他人尊严的尊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强调了光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这份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即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底线。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的一些选择,也更加坚定了未来要如何行事的决心。它不是一本说教的书,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你进行一场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度对话,引导你找到内心深处最纯粹的力量。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非常引人深思的书,它不是那种告诉你“怎么做”的实用指南,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书的标题虽然显得有些严肃,但内容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它讲述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常常面临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背后所承载的道德重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承诺”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承诺,一旦被许下,就具有了超越个人意愿的力量,因为它关乎信任,关乎对他人的责任。作者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和生活片段,生动地展现了那些信守承诺的人所获得的尊重和成就,以及那些违背承诺者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真正的成熟,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品格的淬炼。它教导我们要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智慧去弥补过失,并且永远不要低估一时的失足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诚实”和“负责”这两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道德选择,往往是塑造一个人品格的基石。
评分最近有幸接触到一本关于人生哲学与道德修养的书籍,它以一种极其深刻而又贴近生活的方式,探讨了我们每个人在为人处世时所应遵循的底线。这本书的标题就极具震慑力,仿佛是在敲响警钟,提醒人们在生活的洪流中,切勿迷失方向。书中并没有给予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的论述和分析,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它深入剖析了社会规则、人情世故与内心良知之间的微妙平衡,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道德力量,并非源自外部的约束,而是根植于内心的自觉。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责任感”的阐释,它不仅仅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包括了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他以平和而又坚定的语气,引导你审视自己过往的言行,并为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微小的道德选择,都在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影响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评分我近期读了一本非常触动心灵的书,它探讨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从而避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这本书的标题就非常有力量,直指人心,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有所亏欠。书中并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面对道德抉择时的挣扎与选择。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诚实”的章节所打动,它深刻地阐述了为什么诚实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建立信任、维护尊严的基石。作者通过对比那些因谎言而导致悲剧的案例,以及因诚实而获得救赎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信守诺言、坦诚待人的重要性。这本书还让我对“公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是指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包括了对自己内心的公平。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成功,并非物质的丰裕,而是内心的安宁与道德的完善。它鼓励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一份良知,不越雷池一步,从而活出无愧于心的精彩人生。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如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保持内心安宁与原则的书。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有力量,像是一声警钟,提醒我们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压力的世界里,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德 compass。书中并没有罗列那些陈词滥调的道德准则,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揭示了许多我们可能从未仔细思考过的伦理困境。例如,它探讨了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伤害到他人,以及当个人欲望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取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同理心”的论述,它认为真正的道德实践,始于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他人的痛苦与喜悦。这本书也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它鼓励读者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花一些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动机,思考这个决定是否符合自己的良心。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不仅仅是取得多大的成就,更是以一种正直、善良的方式生活。
评分真实的学者,真实的话语。每个人都应该必备的品德,顶层人物如果也有这样务实的心态,中国才有希望
评分散落的良知,我们怎么样才能拾起?
评分编写很适合看看,做人关于很多的道理
评分书写得不错,喜欢,喜欢
评分散落的良知,我们怎么样才能拾起?
评分书印刷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需要慢慢读过之后才可以评价!
评分伟大的作品,思考人生,每个人都应读一读
评分总的说来还不错,探讨了许多问题
评分对比之后,让我们感慨良深,到最后倒霉不是因为我们太傻,是因为我们太聪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