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重要的社会责任。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体育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从以往片面关注体质的生物性机能改善,发展为全面关注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以往仅仅关注大学阶段的短期效益,发展为兼顾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长远效益;大学体育的内容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倾向,大学体育内容的选择,比以往更加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的形式比以往更加灵活多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大学体育概述
第一节 大学体育的使命与目标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体育
第三节 校园体育文化
第四节 小型体育赛事的策划
第二章 职业与体育
第一节 职业概述
第二节 职业病与现代生活方式病
第三节 不同职业者的身体锻炼
第三章 体育与身心健康
第一节 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肌肉力量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体型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体能评价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六节 体育锻炼与情绪改善
第七节 体育锻炼与意志品质
第八节 体育锻炼与性格完善
第四章 大学生自我健康管理
第一节 我的健康我做主
第二节 建立健康档案
第三节 体育卫生常识
第四节 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中的急救与处理
第五章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中国与奥林匹克的渊源
第二节 北京奥运会
第三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篮球运动
第一节 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篮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篮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七章 排球运动
第一节 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排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排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八章 足球运动
第一节 足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足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九章 乒乓球运动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乒乓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十章 网球运动
第一节 网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网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网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十一章 羽毛球运动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羽毛球基本技战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羽毛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十二章 武术运动
第一节 武术运动概述
第二节 武术基本功与套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武术比赛评分规则简介
第十三章 女子防身术
第一节 女子防身术概述
第二节 女子防身术基本技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十四章 游泳
第一节 游泳概述
第二节 游泳基本技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游泳安全常识与救护
第四节 游泳比赛规则简介
第十五章 健美操、形体训练
第一节 健美操、形体训练概述
第二节 健美操、形体训练基本动作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健美操编排与竞赛规则
第四节 自我锻炼方法实例
第十六章 健美运动
第一节 健美运动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主要肌群的练习方法
第三节 健美练习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第十七章 跆拳道
第一节 跆拳道概述
第二节 跆拳道基本功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跆拳道竞赛与裁判
第十八章 棒、垒球运动
第一节 棒、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棒、垒球基本技术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节 棒、垒球比赛规则简介
第十九章 休闲体育
第一节 休闲体育概述
第二节 体育舞蹈
第三节 瑜伽
第四节 排舞
第五节 门球
第六节 定向运动
第二十章 特殊群体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 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
第二节 消瘦学生的体育锻炼
第三节 神经衰弱学生的体育锻炼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学生的体育锻炼
精彩书摘
(3)设备简单,易于开展:健美运动可以徒手或依靠自抗力进行练习,也可利用各种简单的轻重器械进行练习,还可采用一些自制的土器械乃至简单的家具进行锻炼。健美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则更低,只要有几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因而比较容易开展。
(4)练习方式方法灵活、机动、多样,男女老少皆宜:健美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徒手抗阻练习和自抗力动作,有利用轻重器械做的各种练习,即使是重器械,也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重量、次数、组数,自由调节运动量。所以,能充分满足男女老少及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的各种不同需要。四、国际健美运动发展简况
不同时代对美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氏族社会解体以后的古希腊,为了战胜敌人,就需要强壮、矫健和耐久的斗士。于是身体结实、身手矫健的人物,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古希腊人认为:健美的人体是呼吸宽畅的胸部,灵活而强壮的脖子,虎背熊腰的躯干和块块隆起的肌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不能脱离身体,身体必须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力量与肌肉的美只有通过身体才能得到。衰弱是耻辱。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一生坚持运动。另一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说,要为保卫城乡而练就体魄刚健的战士,为造就完美和发展的人而献身。柏拉图的学生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说:要养成健美的体格而不是野蛮兽性的性格。古希腊人主要是通过体育运动来塑造和培养健美人物的,四年一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场所,就是炫耀力量和人体健美的场所,运动会桂冠获得者将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古希腊人喜欢欣赏裸体人力量、健康、活泼的形态和姿势;在艺术上如绘画和雕塑,则塑造健、力、美三结合的人体。著名的《掷铁饼者》雕塑,就是这一时期的健美代表作,那灵活跳动的肌肉,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古罗马著名医生盖伦,倡导健身运动。他将运动分为臂部、躯干和腿部运动,列举一些运动项目,如搬动和高举重物、爬绳、鹤嘴锄挖掘等。
……
前言/序言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各级政府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高度重视。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重要的社会责任。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体育的目标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从以往片面关注体质的生物性机能改善,发展为全面关注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从以往仅仅关注大学阶段的短期效益,发展为兼顾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长远效益;大学体育的内容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倾向,大学体育内容的选择,比以往更加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的形式比以往更加灵活多样。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大学体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在多年教材探索的基础上,认真汲取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认真总结和提炼教学实践和效果,大力整合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广泛参阅国内众多优秀教材,在2004版教材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这本集健康理论、体育实践于一体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青春激扬,健康同行:大学生体育与身心涵养之道 在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我们不仅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更应注重身体的强健与心灵的充盈。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承载一切梦想与追求的坚实基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应对挑战、实现价值的关键所在。“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恰恰是我们开启这段青春激扬、健康同行的宝贵旅程的指南。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体能训练,而是一套系统性的生活理念与实践方法,旨在帮助每一位大学生认识身体、关爱身体,并将其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生轨道之中。 一、 认识你的身体:运动生理学与健康评估的智慧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己的身体,但真正了解它运作机制的人又有多少?这门课程将带领我们走进运动生理学的奇妙世界,去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理变化。你会了解到,每一次心跳的加速,每一次呼吸的加深,每一次肌肉的收缩,都蕴含着生命最原始的活力。我们将学习到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等关键的健康指标,并掌握科学的自我健康评估方法。这不仅仅是关于“运动”本身,更是关于“为什么运动”。通过了解身体的极限与潜能,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避免运动损伤,并最大限度地激发身体的内在活力。 例如,在学习心肺功能时,我们会探讨有氧运动如何增强心脏泵血能力,提高血液携氧量,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在日常活动中更显轻松,更能抵御疲劳。当我们理解了肌肉纤维的类型和功能,就能更科学地选择力量训练的方式,达到塑形、增肌或提高爆发力的目标。而柔韧性训练,则不仅能预防运动损伤,更能改善体态,舒缓因长时间伏案学习带来的颈肩腰背不适。课程还会引导我们认识体脂率、肌肉量等身体成分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体重管理观,远离肥胖或过度消瘦带来的健康隐患。 二、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实践:多元体验,找到你的热爱 体育的世界广阔而精彩,远不止我们熟悉的几项运动。这门课程致力于打破运动的藩篱,为我们呈现一个多元化的运动项目库。从传统的田径、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到新兴的瑜伽、普拉提、健身操、武术,再到户外拓展、定向越野等,总有一款运动能点燃你的激情。 课程会详细介绍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技术要领、训练方法以及其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我们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多种运动,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动作要领,感受运动的乐趣。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运动,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更能让我们在运动中学会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比如,在学习篮球时,我们不仅要掌握运球、投篮、传球等基本技术,更要理解战术配合的意义,学会如何与队友默契协作,共同为胜利而努力。学习游泳,不仅能锻炼全身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更能增强我们的水中生存能力。而参与团队项目,如排球或足球,则能深刻体会到“个人能力”与“集体力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课程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尝试那些可能从未接触过的运动,在挑战中发现自己的潜能。 三、 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运动与营养、心理健康的协同 健康并非孤立的运动表现,而是生活方式的整体体现。“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刻理解这一点,将运动与营养、心理健康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要运动”的指令,而是学会如何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与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的心理状态相互促进。 课程会提供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营养素对身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运动前后合理地补充能量和水分。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运动强度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例如,高强度训练后,蛋白质的补充对于肌肉修复至关重要;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则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 更重要的是,课程将目光投向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充满压力的大学生活中,运动被视为一种强大的减压方式。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规律的运动来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感。课程会探讨运动对大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解释为何运动后我们会感到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正念练习、情绪管理技巧等,将运动的积极力量延伸到心理层面,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强大的自我。 四、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科学应对,安全第一 在追求运动表现的同时,确保运动安全至关重要。课程将重点讲解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如扭伤、拉伤、骨折等,并深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习到科学的运动损伤预防策略,包括热身与整理活动的重要性,正确的运动技术,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项目。 对于已经发生的运动损伤,课程会提供基础的急救知识和处理原则,如RICE原则(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我们还会了解到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及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以尽快恢复运动能力,并防止旧伤复发。这部分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的运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五、 体育精神与人生哲学:超越运动本身的力量 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洗礼。这门课程将引导我们去理解和践行真正的体育精神:公平竞争、尊重对手、拼搏进取、团结协作、永不放弃。这些宝贵的品质,在赛场上闪耀,更应在人生的赛场上熠熠生辉。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深入体会体育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否像运动员一样,展现出“不到最后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能否像队友一样,相互支持,共同克服挑战?在面对失败时,我们能否像输掉比赛的运动员一样,尊重结果,总结经验,重新出发?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人生哲学。它鼓励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拥抱生活,以健康的体魄应对挑战,以积极的心态追求梦想。这门课程,将帮助我们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成为一个更加健康、更有活力、更有韧性的自己。它是一份送给青春的礼物,一份关于生命的热爱与责任的启示。让我们一起,在运动中发现自己,在健康中绽放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