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总体经验的最佳描述,通常以宗教愿望的形式得以表现,是现代形而上学不应忽视的终极感受表达源泉。“与我一起坚守,黄昏迅速降临”这句圣诗就完满的表现了永恒性与流动性的统一。作为统一两者观念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相信稳定的精神之中存在着某种永恒性,而同时,物质世界是流变的、不完善的事物构成的。这种“不完善”意味着流变之中的事物既非“有限”、同时又“无法排除所谓非它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实体与属性”,并对“普遍化”概念做了杰出分析。他以其自身人格,力图结合稳定的精神世界与流动的表象经验世界,对柏拉图式的分裂倾向,是一种有益的反抗。
评分编辑本段个人作品怀特海一生在数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泛代数论》(1898)、《数学原理》(与罗素合著,1910-1913)、《相对论原理》(1922)、《自然知识原理》(1919)、《科学与近代世界》(1925)、《宗教的形成》(1926)、《过程与实在》(1929)、《观念的历险》(1933)、《思维的方式》(1938)、《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作,还有一些有关教育的讲演和论文收入了他的《科学与哲学论文集》(1948)。 怀特海是“过程哲学”(也称“有机哲学”)的创始人。他受直觉主义的影响,反对“科学的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和宇宙不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是由连续不断的经验的事物和独立存在的“永恒客体”结合而成的,从而走上了唯心主义道路。他一方面强调现实世界的存在离不开个人感觉,认为在人的直接感受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独立的客体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认上帝的存在,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混合在一起。但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也含有不少合理因素,如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等。
评分1910年,怀特海迁居伦敦。1911?914年,他在伦敦大学担任许多职务。1914?924年,在肯欣顿皇家科技学院担任应用数学教授。这段时期,他受柏格森、爱因斯坦思想的影响,把兴趣转向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1924?937年,他应聘到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哲学教授。退休后,担任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居住在坎布里奇市。1947年12月30日,怀特海去世,终年86岁。
评分正版,送货快。
评分评分
怀特海的书,世界名著,值得读。印刷质量好。
评分关键词:流体 合生 转化 感受 满足 过程 有机体
评分“事物流变”的概念是从“万物皆流”中孤立“流”的概念而开始论述的。进而追问流动的本体是“何种事物”,最终达到“万物”即“所有事物”都在流动的答案。然而这种“所有”究竟是什么意思,确指为何,是需要进一步阐明的。
评分我看见我走过的十六年华,如此颠簸。我走过的岁月,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那里面饱含了多少打磨过后的艰辛、苦痛与艰难,我都一一铭记于心。我时常提醒着自己,不管处于怎样的荆棘中,我都要义无反顾的坚强勇敢的走下去。因为我明白,像我这样拥有着平凡的出生和注定平凡的死亡的孩子,只有在人生漫长的打磨中,努力做好自己,才能把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若只要心强大,任何的风雨苦痛我都能怀着微笑,勇敢地踏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