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大系”丛书 七十部精选经典文存
全七辑囊括经史子集 儒释道独领诸子百家
汇聚青年学子才力 萃取中华文化精华
《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如“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以及“凿壁借光”等。作者疑为葛洪。
吕壮,硕士在读,就读于安徽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史学。
前言
卷 一
一 萧何营未央宫
二 昆明池
三 八月饮酎
四 止雨如祷雨
五 天子笔
六 几被以锦
七 吉光裘
八 戚夫人歌舞
九 环
十 鱼藻宫
十一 缢杀如意
十二 乐游苑
十三 太液池
十四 终南山华盖树
十五 高祖斩蛇剑
十六 七夕穿针开襟楼
十七 身毒国宝镜
十八 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
十九 旌旗飞天堕井
二十 弘成子文石
二十一 黄鹄歌
二十二 送葬用珠襦玉匣
二十三 三云殿
二十四 掖庭
二十五 昭阳殿
二十六 珊瑚高丈二
二十七 玉鱼动荡
二十八 上林名果异木
二十九 巧工丁缓
三十 飞燕昭仪赠遗之侈
三十一 擅宠后宫
卷 二
三十二 画工弃市
三十三 东方朔设奇救乳母
三十四 五侯鲭
三十五 公孙弘粟饭布被
三十六 文帝良马九乘
三十七 武帝马饰之盛
三十八 茂陵宝剑
三十九 相如死于消渴疾
四十 赵后淫乱
四十一 作新丰移旧社
四十二 陵寝风帘
四十三 扬雄梦凤作《太玄》
四十四 百日成赋
四十五 仲舒梦龙作《繁露》
四十六 读千赋乃能作赋
四十七 闻《诗》解颐
四十八 惠生叹息
四十九 搔头用玉
五十 精弈棋裨圣教
五十一 弹棋代蹴
五十二 雪深五尺
五十三 四宝宫
五十四 河决龙蛇喷沫
五十五 百日雨
五十六 五日子欲不举
五十七 雷火燃木得蛟龙骨
五十八 酒脯之应
五十九 梁孝王宫囿
六十 鲁恭王禽斗
六十一 流黄簟
六十二 买臣假归
卷 三
六十三 黄公幻术
六十四 淮南王与方士俱去
六十五 扬子云裨补《轩》所载
六十六 邓通钱与吴王钱
六十七 俭葬反奢
六十八 介子弃觚
六十九 曹敞收葬吴章
七十 文帝思贤苑
七十一 广陵王死于力
七十二 辨《尔雅》
七十三 袁广汉园林之侈
七十四 五柞宫石骐
七十五 咸阳宫异物
七十六 鲛鱼荔枝
七十七 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事
七十八 何武葬北邙
七十九 杜子夏自作葬文
八十 淮南《鸿烈》
八十一 公孙子
八十二 长卿赋有天才
八十三 赋假相如
八十四 大人赋
八十五 白头吟
八十六 樊哙问瑞应
八十七 霍妻双生
八十八 文章迟速
卷 四
八十九 嵩真自算死期
九十 曹元理算陈广汉资产
九十一 因献命名
九十二 董贤宠遇过盛
九十三 三馆待宾
九十四 闽越献蜜鹇
九十五 滕公葬地
九十六 韩嫣好弹
九十七 司马良史
九十八 梁孝王忘忧馆七赋
九十九 枚乘《柳赋》
一○○ 路乔如《鹤赋》
一○一 公孙诡《文鹿赋》
一○二 邹阳《酒赋》
一○三 公孙乘《月赋》
一○四 羊胜《屏风赋》
一○五 邹阳《几赋》
一○六 五侯进王
一○七 河间王客馆
一○八 年少未可冠婚
一○九 劲超高屏
一一○ 元后燕石文兆
一一一 玉虎子
一一二 紫泥
一一三 文固阳射雉
一一四 鹰犬起名
一一五 长鸣鸡
一一六 博昌陆博术
一一七 战假将军名
一一八 东方生
一一九 古生杂术
一二○ 娄敬不易旃衣
卷 五
一二一 母嗜雕胡
一二二 弹琴
一二三 赵后宝琴
一二四 邹长倩赠遗有道
一二五 大驾骑乘数
一二六 董仲舒天象
一二七 郭舍人投壶
一二八 象牙簟
一二九 贾谊《鸟赋》
一三○ 金石感偏
卷 六
一三一 文木赋
一三二 广川王发古冢
一三三 魏襄王冢
一三四 哀王冢
一三五 魏王子且渠冢
一三六 袁盎冢
一三七 晋灵公冢
一三八 幽王冢
一三九 栾书冢
一四○ 太液池五舟
一四一 孤树池
一四二 昆明池中船
一四三 玳瑁床
一四四 书太史公事
一四五 皇太子官
一四六 驰象论秋胡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读者,总觉得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体现在那些不经意间的点滴之处。一本好的古籍整理本,不仅仅是把原文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付出的艰辛的考证和精妙的解读。 《西京杂记》这本著作,我听说过它的名头,知道它在笔记体小说中的重要地位,但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一本真正令人满意的版本。我印象中的《西京杂记》,应该充满了各种奇闻异事,比如关于宫廷的奢华生活,官员的轶事,甚至是当时人们对神鬼怪谈的看法。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调味剂”,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知。 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大系:西京杂记译注”,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的“译注”二字。我希望它的译文能够精准地传达原文的意境,而不是生硬的字面翻译。而“注”,则更是考验功力的地方。我期望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对生僻字词的解释,更是对书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社会风俗、文化习俗等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考证。比如,书中提到某个宴饮的场景,译者能否考证出当时的酒品、菜肴,以及相应的礼仪?书中描述的某种服饰,译者能否给出详细的说明?如果译注能够做到如此细致入微,那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是极佳的,它能让读者在轻松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评分自从对古代文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就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各种信息。尤其是那些能够勾勒出古人生活图景的书籍,总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我常常会想象,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连交通都极为不便的时代,人们是如何打发时光,如何交流情感,又是如何看待周遭世界的。 《西京杂记》这个名字,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西京”自然指的是汉长安城,而“杂记”,则预示着内容的包罗万象,或许是宫廷的秘闻,或许是名士的风流,又或许是市井的百态。我特别好奇,书中会记录下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哪些我们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时却是习以为常的。 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汉代长安的窗口。我迫切地想知道,这里的译注会有多大的篇幅,是否能够对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深入的考证和解读。例如,书中提到的某个奇特的物件,或是某个鲜为人知的习俗,译者是否能够结合出土文物、其他史料,进行多角度的辨析,从而让这些古老的记载重新焕发生机。 如果译注能够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我想这本书的价值将远不止于阅读的乐趣,更在于它能够成为研究汉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将是莫大的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古朴的气质,墨色晕染的底纹,搭配着金色的隶书书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粗粝感,翻页时沙沙的声响更是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我一直对古代的宫廷生活、文人轶事、奇闻异事之类的记载颇感兴趣,总觉得那些看似零碎的片段,往往最能触及历史的肌理,展现出那个时代最生动、最真实的一面。《西京杂记》作为一部笔记体著作,我想象中它应该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埋藏着无数关于汉代长安的琐碎而珍贵的记忆。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的出品,让我对译注的质量有了很高的期待。毕竟,对于这样一部年代久远的古籍,若没有精良的译注,读者很容易望而却步,或者被晦涩的文言文所困扰,无法真正领略其魅力。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提供详尽的注释,不仅解释字词的含义,更能阐释其中的典故、习俗,甚至是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即使是初涉古典文献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评分我一直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那些细碎的生活片段,它们如同星辰,虽不耀眼,却能点亮整个夜空。 《西京杂记》,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悠远和生活的气息。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反映古人真实生活状态的著作,它们就像穿越时空的信件,让我得以窥见遥远过去的情感与思想。对于《西京杂记》这样的笔记体作品,我总是抱有极大的好奇,它会记录下怎样的“杂事”?是帝王将相的逸闻趣事,还是文人墨客的吟风弄月?亦或是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我期待它能够提供那些在正史中难以寻觅的、鲜活的细节,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和色彩。 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的译注本,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读懂”这部书。古文的魅力在于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总会有些吃力。我希望这套书的译注,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既不失古文原有的韵味,又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解读,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变得清晰明了。我尤其期待译者能够在译注中,展现出对那个时代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能够解释清楚书中提及的各种器物、礼仪、典故,甚至是一些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观念。如果译注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是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古籍,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溯流而上,每一次的挖掘,都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宝藏。 《西京杂记》,单是这个名字,就足够引起我的好奇心。西京,自然是汉代的长安,那个盛极一时的帝都;杂记,则意味着内容的广泛,或许是宫闱秘事,或许是文人雅士的生活点滴,又或许是市井传闻,充满了各种“八卦”的色彩,这恰恰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勾勒出古人日常生活细节的著作情有独钟,它们就像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能将我们带回那个鲜活的过去。我希望《西京杂记》能够为我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汉代社会,让我们看到那些在正史中被忽略的、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这套“中国古典文化大系”的译注本,我期待它能够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通俗的译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深入的考证和解读。我希望译注能够解释清楚书中涉及到的各种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甚至是一些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现象。比如说,书中提到某个官员的家宅,译者能否根据史料推测出其规模和布局?书中描写的一场宴饮,译者能否详细解释当时的酒品、菜肴以及相关的礼仪?如果译注能够做到如此精细,那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会非常棒,它不仅能满足我阅读的兴趣,更能让我从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提升我对那个时代的认知深度。
评分(金启华)春居杂兴二首(其一)
评分中国古典文化大系译注很棒
评分很好很好,不错的书,值得一看。有时间了细细的进行品味
评分非常喜欢这个系列的装帧设计
评分和莺吹折数枝花。
评分还不错。跟世说新语相类。记载西汉各类故事。
评分好。
评分和莺吹折数枝花。
评分还行吧,物流挺快的,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