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文稿,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这是一笔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已经编入《毛泽东文集(第6卷)》的,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的主要著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文稿和讲话谈话记录稿,包括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重要或比较重要,对于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内页插图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开好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三日)
解放西南地区的作战方针(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
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严重注意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九日)
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必须充分注意召开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
关于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四日)
军委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
抵达莫斯科时的书面演说(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渡海作战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对苏贸易应从统筹全局出发(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由西南局担负进军西藏和经营西藏的任务(一九五○年一月二日)
准备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九五○年一月二日、三日)
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合法权昨致联合国电(一九五○年一月十九日)
驳斥艾奇逊的无耻造谣(一九五○年一月二十日)
征询对待富农策略问题的意见(一九五○年三月十二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几个政策问题(一九五○年四月)
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转变时期力争不要破坏不应当破坏的事物(一九五○年四月十六日)
关于春耕、土改和干部整训工作的意见(一九五○年四月二十八日)
如实查报苏南征粮、春耕和救灾情况(一九五○年五月十二日)
省以上各级党委必须经常讨论财经工作(一九五○年五月二十日)
对私营工商业要有所不同、一视同仁(一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关于土地改革报告的修改(一九五○年六月四日)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一九五○年六月六日)
不要四面出击(一九五○年六月六日)
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年六月十四日、二十三日)
给马叙伦的信(一九五○年六月十九日、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
要根治淮河(一九五○年七月——九月)
军委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一九五○年八月一日)
朝鲜战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五○年九月五日)
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一九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关于派志愿军入朝参战问题(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人民解放军必须进入西藏(一九五○年十月十一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一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方针和部署(一九五○年十月十四日)
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坚决站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立场上(一九五○年十二月二日)
解放平壤的两则电讯(一九五○年十二月四日、六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作战(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给陈叔通的信(一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关于镇压反革命(一九五○年十二月——一九五一年十月)
朝鲜作战必须作长期打算(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为《瞿秋白文集》题词(一九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九日)
……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互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
开好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一件大事(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三日)
德怀、仲勋[1],林彪、子恢[2],剑英、方方[3],小平、伯承、贺龙[4],一波、澜涛[5],高岗、富春、林枫[6],康生[7]:
据饶漱石[8]同志十月十一日电称,“我们选择上海附近松江县,创造召开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经验。此种会议,已于九月三十日举行。我曾赶往参加,并作报告。会议结果良好。经过各界代表的热烈讨论和辩论后,成立了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处理劳资纠纷等实施办法。对党内党外,教育意义均甚大。证明,在各县召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不但有迫切需要,而且有充分可能。会议经过和经验,拟全部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计:(一)我在会议上的报告,关于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及工商业政策问题。(已在十月六日《解放日报》上发表)(二)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报道。(三)县委书记关于松江工作与任务的报告摘要。(四)介绍松江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经验(拟用《解放日报》社论发表)。上述各件,已于今日由新华社发给中央。如仍需由内部专门总结报告,请电示办理”等语。上述文件俟收到后即由新华总社广播,你们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你们看了松江县的经验后,请即通令所属一律仿照办理。这是一件大事。如果一千几百个县都能开起全县代表大会来,并能开得好,那就会对于我党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党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极重要的。务望仿照办理,抓紧去做。并请你们选择一个县,亲自出席,取得经验,指导所属。
解放西南地区的作战方针(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
……
《星辰大海的征途:中国革命的战略与实践》 本书并非旨在收录某一特定时期的文集,而是旨在深入剖析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战略思想与实践经验。我们将目光投向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从宏观战略的运筹帷幄,到具体战术的灵活运用,再到思想理论的不断升华,力图勾勒出一幅清晰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第一部分:战略的奠基与发展 中国革命的胜利,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之上。本部分将追溯这些战略思想的源头,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斗争的实践中孕育、发展并最终得到验证的。 革命道路的探索与确立: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照搬西方革命模式注定行不通。本书将详细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一战略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它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的决定性影响。这包括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等一系列关键历史事件的梳理,以及这些事件背后所体现出的战略智慧。 人民战争的战略精髓: “人民战争”是中国革命最核心的战略思想。本部分将深入解析人民战争的内涵,包括其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军事基础。我们将探讨如何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革命政权,如何以劣势装备战胜强大敌人,如何在战略上以空间换时间,在战术上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部分内容将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战例进行剖析,来展现人民战争的强大生命力。例如,我们将分析遵义会议如何纠正了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如何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和消耗日军,为正面战场减轻压力;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如何集中优势兵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最终夺取全国胜利。 统一战线的战略运用: 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泛的统一战线。本部分将着重分析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探讨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如何处理好统一战线内部的联盟与斗争关系。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是实现民族解放的关键。本书将深入分析当时复杂敏感的政治局势,以及如何在这种局势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团结抗日力量。 第二部分:实践的智慧与策略 宏大的战略构想需要精细的战术执行来落地。本部分将聚焦于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具体策略和方法,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智慧。 军事斗争的策略与战术: 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再到运动歼灭战,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些军事策略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运用。我们将分析“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原则,以及如何根据敌情、地形、兵力等因素,灵活运用集中兵力、分割包围、穿插迂回等战术手段。同时,也将关注根据地建设的军事组织形式,例如人民军队的建设、政治工作的开展等,这些都是军事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 政治工作是中国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群众工作、纪律建设等。我们将分析政治工作如何能够保证军队的性质,如何能够激发指战员的革命斗志,如何能够密切军民关系,从而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例如,我们将探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意义,以及它如何成为连接军队与人民的纽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克服困难、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方面发挥的作用。 根据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依托。本部分将剖析根据地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我们将分析根据地如何成为人民军队的后方基地,如何为革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如何成为开展革命斗争的阵地。特别是在敌后根据地,如何在一个相对恶劣的环境下,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是充满智慧的实践。 经济与民生政策的考量: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本书将探讨革命时期在经济与民生政策上的诸多考量,特别是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我们将分析土地改革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如何巩固革命政权,以及在不同时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同时,也将关注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例如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发展商业等,这些都体现了革命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第三部分:思想的升华与理论的创新 革命的实践是思想的熔炉,理论的创新是革命前进的灯塔。本部分将深入探究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思想理论发展,以及其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本书将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我们将梳理早期理论探索的艰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这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重要思想成果的解读,例如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等等。 从实践中提炼的哲学智慧: 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孕育了独特的哲学智慧。本部分将关注其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量变与质变、关于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等。我们将分析这些哲学思想是如何指导革命者认识世界、分析形势、制定策略的。例如,如何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蕴含的量变引发质变的思想;如何理解在革命斗争中,既要看到困难,又要坚定信心,看到光明前途的辩证思维。 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斗争: 在革命的道路上,既有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也有局限于经验的经验主义。本书将分析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如何不断地与这两种倾向作斗争,从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我们将考察这些斗争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对纠正错误、推动革命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 结语: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启示 《星辰大海的征途:中国革命的战略与实践》并非仅仅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的回顾,更是希望通过深入挖掘中国革命蕴含的战略思想和实践智慧,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本书力图展现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辛探索、伟大创造和不朽精神,这些宝贵的财富将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智慧,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