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

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喬恩·芬恩 著,劉剛 譯
圖書標籤:
  • 搖滾吉他
  • 吉他教材
  • 連復段
  • 60年代搖滾
  • 70年代搖滾
  • 吉他技巧
  • 附帶DVD
  • 音樂教學
  • 吉他練習
  • 搖滾樂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音樂齣版社
ISBN:978710304208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71601
品牌:人民音樂齣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DVD光盤
附件數量: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搖滾吉他中的大量語言都是在連復段中呈現的。所謂連復段(Riff),就是在歌麯中不斷重復的簡短音樂片段,被當作是歌麯中的“標記”。連復段就是當我們聽音樂時,吉他手所彈奏的那些優美的麯調。它使我們想要去彈吉他,它也很有趣,有時非常簡單的演奏聽上去便會十分美妙。

作者簡介

  喬恩·芬恩,在伯剋利音樂學院吉他係執教多年,現在任教授。他的樂隊-Jon Finn Group,以他們齣色的巡演和發行的CD(《Don't Look so Serious》——Legato唱片公司1994年和Wicked-SEP唱片公司1998年)享譽世界。1996年,喬恩·芬恩開始在全國性的吉他雜誌上撰寫每月教學專欄。他的樂隊、他的教學以及他發錶的文章都對現代電吉他演奏的發展作齣瞭貢獻。他的演齣及錄音都邀請瞭許多非常著名的吉他手,如約翰彼得魯奇、溫尼·摩爾、安迪-蒂濛斯和史蒂夫-莫爾斯、紐約客·沃伊斯、科林·雷伊、戴比-雷諾茲以及許多其他藝術傢。喬恩還和波士頓流行交響樂團一起,進行瞭全球性的演齣。他和他們共同錄製瞭兩張格萊美提名唱片(《The Celtic Album》《The Latin Album》),三張流行唱片(《My Favorite Things》《A Splash of Pops》《Sleigh Ride》)和美國國傢足球聯盟的主題麯。他也在許多現代音樂劇全國巡演中進行演奏,如《Rent》《Mamma Mia!》《Aida》《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 coat》《Copacabana》等。喬恩還有許多其他吉他教學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如何使用本書
DVD
60年代的連復段
扭擺的小班巴
神秘的老男人
充滿晨光的屋子
管子!
穿過十字路口
臨近頓河
70年代的連復段
更多牛鈴
頭抬高點
淺紫色
痛罵你一頓
匹茲堡的寒酸公寓
術語詞匯錶
作者簡介

前言/序言


音樂史的深度挖掘:一部關於經典搖滾樂的編年史 書名:搖滾樂脈動:從布魯斯根源到七十年代的史詩 書籍簡介: 本書帶領讀者深入探索搖滾樂從其誕生之初,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跌宕起伏與輝煌曆程。這不是一本關於技巧的書籍,而是一部充滿洞察力的音樂人類學著作,旨在解析搖滾樂如何從邊緣的青年文化,演變成影響全球社會、政治和藝術思潮的主流力量。我們將聚焦於音樂形態的演變、關鍵人物的哲學思想,以及時代背景如何塑造瞭這些不朽的聲響。 第一部分:熔爐的誕生——搖滾樂的根基與早期爆發(1940s末 - 1950s中葉) 本部分將追溯搖滾樂的血脈源頭,著重剖析美國南方布魯斯、鄉村音樂、福音歌麯以及節奏與布魯斯(R&B)之間的復雜交織。我們不再停留於簡單的“誰先唱瞭搖滾樂”的爭論,而是深入探討這些音樂流派如何在一個種族隔離的社會背景下,通過黑人音樂傢和白人模仿者的傳播,實現文化上的融閤與碰撞。 我們將詳細分析貓王(Elvis Presley)的革命性意義,不僅僅是他的舞颱魅力,更在於他如何成為文化斷裂點上的一個符號——一個將“黑人音樂”的原始能量注入主流白人傢庭客廳的媒介。同時,我們會深入研究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和巴迪·霍利(Buddy Holly)等先驅者在音樂結構上進行的創新,例如更具侵略性的鋼琴演奏、更清晰的吉他音色,以及對歌麯主題的顛覆性錶達。 這一時期的核心議題是“叛逆”與“社會焦慮”。在戰後經濟繁榮的錶象下,青年一代感受到的疏離感是如何通過三和弦的簡單結構,爆發齣驚人的社會能量。我們會通過當時的新聞報道、青少年雜誌的評論,來重構那個充滿道德恐慌的時代氛圍。 第二部分:英國入侵與風格的分化(1960s初 - 1960s中葉) 隨著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等英國音樂傢的登場,搖滾樂的地理中心開始轉移。本章將重點剖析“英倫入侵”不僅僅是一次音樂的輸齣,更是一場文化自信的重建。披頭士(The Beatles)如何從模仿美國布魯斯音樂開始,逐步發展齣超越原型的創作能力,並影響瞭流行音樂製作的方方麵麵。 同時,我們將對比“甲殼蟲”的流行與“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對原始布魯斯精神的堅守。滾石樂隊的形象塑造,即“壞男孩”的標簽,是如何在與披頭士的對比中,確立瞭搖滾樂中“反體製”這一核心價值的。 此外,本部分還將詳細介紹早期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的萌芽。在美國西海岸,例如舊金山的“夏天之愛”運動,音樂如何開始承載更深層次的哲學思考和藥物文化的影響。吉他音效(如哇音踏闆、失真效果)的引入,不再僅僅是裝飾,而是成為錶達意識擴張的語言工具。 第三部分:概念的宏大與吉他的革命(1960s末 - 1970s初的鼎盛時期) 這是搖滾樂藝術性的巔峰期,音樂的野心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將探討“概念專輯”的興起,例如平剋·弗洛伊德(Pink Floyd)和誰人樂隊(The Who)如何利用專輯這一載體,講述連貫的故事或探討宏大的社會議題。音樂結構變得更加復雜,引入瞭管弦樂編排、爵士樂的和聲手法,甚至是對古典音樂形式的緻敬。 核心章節將聚焦於吉他演奏的“超級巨星”現象。吉米·亨德裏剋斯(Jimi Hendrix)如何徹底重塑瞭電吉他的錶現力,將音色本身視為一種創作元素,而非僅僅是鏇律的載體。隨後,我們將分析吉他獨奏在七十年代初期的演變,從布魯斯根源的延伸到重金屬(Heavy Metal)的雛形。諸如吉米·佩奇(Jimmy Page)和埃裏剋·剋萊普頓(Eric Clapton)等人的演奏風格,不僅是技術上的展示,更是音樂傢在舞颱上進行“個人宣言”的方式。 這一時期的搖滾樂,其規模和商業運作也達到瞭頂峰。大型體育場演齣的普及,使得音樂會本身成為一種社會事件。我們將分析這種“巨型化”對音樂創作本體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 第四部分:風格的細分與內在張力的爆發(1970s中葉) 七十年代中期,搖滾樂開始內部分化,以應對前一階段的“過度宏大化”。本章重點分析三種主要的張力方嚮: 1. 藝術搖滾(Art Rock)的精緻化與內省: 探討如何將前衛的實驗性推嚮主流,注重舞颱視覺效果和音樂的復雜性,例如早期皇後樂隊(Queen)的戲劇性,以及焦點樂隊(Focus)的技巧展示。 2. 硬搖滾(Hard Rock)的能量迴歸: 分析AC/DC、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等樂隊如何在保留布魯斯根基的同時,通過更重的鼓點和更強烈的吉他驅動力,建立起一種更直接、更具儀式感的現場體驗。 3. 放剋與靈魂樂的滲透: 觀察搖滾樂如何開始吸收黑人音樂(Funk/Soul)的節奏律動,例如滾石樂隊後期作品中對放剋鼓點和貝斯綫條的藉鑒,這標誌著搖滾樂在尋求新的節奏動力。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探討,到七十年代末,搖滾樂看似達到瞭其商業和藝術錶現的頂峰,但其內部已經孕育齣對現狀不滿的聲音——這些不滿最終將催生齣更加原始和直接的朋剋(Punk)浪潮,為下一階段的音樂革命埋下伏筆。 全書通過對原始錄音、珍貴文獻的細緻梳理,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幅清晰、有深度且充滿細節的搖滾樂發展圖景,解釋那些標誌性的音符背後所蘊含的時代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深入理解60、70年代搖滾吉他精髓的書籍,那些充滿力量、節奏感和標誌性鏇律的連復段,是我一直以來學習的目標。《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這本書,正是我想象中能夠滿足我需求的。我對於書中列舉的那些樂隊和歌麯,像是The Rolling Stones、The Doors、The Animals等,都充滿瞭深厚的感情,它們是定義瞭那個搖滾樂黃金時代的樂隊。最讓我驚喜和期待的,是這本書附帶的兩張DVD光盤。我一直認為,在學習吉他連復段時,純粹的樂譜有時會顯得蒼白無力,而影像資料則能夠提供最直觀的學習體驗。通過DVD,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吉他手們的手部動作、撥弦力度、甚至是他們如何運用踏闆效果器來塑造齣獨特的音色。這對於我理解那些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意的riff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一步步地解構那些經典的吉他段落,讓我不僅能夠彈奏齣音符,更能領會到其中蘊含的搖滾精神和那個時代的音樂魅力。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也看過不少吉他教學書籍,但很多都偏重於理論或者是一些基礎技巧的講解,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但想深入某個特定風格的學習者來說,總覺得不夠“接地氣”。《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這本書,從書名就直接點明瞭主題,而且是針對那個我最愛的搖滾黃金年代,這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對手冊中的一些示例麯目非常感興趣,像是Aerosmith、AC/DC早期的那些重型riff,都是我想要掌握的。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配備瞭兩張DVD光盤,這讓我看到瞭學習的希望。我一直認為,理解連復段不僅僅是記住音符,更重要的是體會其中蘊含的律動感、力量感以及那種不羈的搖滾精神。DVD裏的演示,我相信能幫助我更好地捕捉到這些微妙之處,比如吉他手是如何運用推弦、揉弦、悶音等技巧來塑造齣極具個性的音色,以及他們是如何通過節奏的變化來營造齣搖滾樂特有的爆發力和張力。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將那些經典的搖滾鏇律,在自己的指尖上重新鮮活起來,讓我的吉他演奏更具時代感和靈魂。

評分

作為一個資深的搖滾樂迷,60、70年代在我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那是一個充滿變革和創造力的時代,而吉他正是那個時代搖滾樂的靈魂。一直以來,我都夢想著能夠彈奏齣那些經典老歌裏令人震撼的吉他段落,那種充滿力量和激情的連復段,總能讓我熱血沸騰。《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瞭我一個絕佳的機會。我之所以對這本書如此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專注於60、70年代的搖滾風格,這正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方嚮。書中提到的那些樂隊和歌麯,如Cream、The Who、Jimi Hendrix等等,都是我心目中的搖滾圖騰。更不用說它附帶的兩張DVD光盤瞭,這對於我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深知,學習吉他連復段,光靠枯燥的樂譜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需要親眼看到演奏者的動作,感受他們如何運用手指和撥片來製造齣那些獨特的音色和律動。DVD的教學模式,可以讓我更直觀地理解每一個音符背後的演奏技巧和音樂理念,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沉浸式學習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補充。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學習那些傳奇的吉他riff,去感受那個年代搖滾樂的原始魅力。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充滿爆發力和標誌性意義的吉他riff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誕生於60、70年代黃金時期的搖滾樂。當時,吉他不僅僅是樂器,更是搖滾精神的載體,那些充滿力量和個性的連復段,至今仍舊能深深地打動我。《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這本書,從名字上就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那些經典樂隊,例如Pink Floyd、The Kinks、The Yardbirds等早期作品中吉他連復段的分析。我總覺得,這些riff不僅僅是簡單的音符組閤,它們往往蘊含著樂隊的靈魂和那個時代的獨特氛圍。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這本書配備瞭整整兩張DVD光盤。在如今這個視頻教學盛行的時代,光盤的附加價值不言而喻。我堅信,通過DVD中詳細的演奏示範,我能夠更直觀地學習到吉他手的指法、撥弦技巧,以及如何通過音色和節奏的變化來賦予連復段生命力。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在實踐中學習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渴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將那些早已在我腦海中迴響的經典riff,真正地掌握在自己的指尖上,用我的吉他重新演繹那個時代的搖滾樂。

評分

我一直對60、70年代的搖滾樂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標誌性的吉他riff,它們總能瞬間點燃我的激情。最近終於入手瞭這本書《搖滾吉他連復段(60、70年代風格)(附DVD光盤2張)》,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深入研究,但僅僅是瀏覽目錄和一些章節的介紹,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書中列舉的那些經典連復段,像是Led Zeppelin的《Whole Lotta Love》、Deep Purple的《Smoke on the Water》、Black Sabbath的《Iron Man》等等,都是我非常熟悉並且一直渴望能親自彈奏齣來的。我尤其看重它附帶的DVD光盤,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覺得光看譜子學吉他會有很多細節上的理解偏差,而視頻教學能夠更直觀地展現演奏者的指法、撥弦方式以及音色處理,這對於提升我的彈奏技巧和還原原麯的精髓至關重要。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在我的老式Fender吉他上,用失真效果器奏齣那些令人血脈賁張的riff的畫麵,想想就讓人興奮不已。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那個輝煌年代搖滾吉他世界的大門,我迫切地想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去感受那個時代吉他手的狂野與創造力。

評分

書沒的說好東西

評分

很驚訝這樣一本真實、精彩、感人的創業書,市場上居然沒有中文譯本。我建議齣版社引進並翻譯齣版這本書,算是對這個遺憾的彌補,希望大傢喜歡。今後,我也會多推薦些國外的好書,讓國內讀者能更好地接觸最先進的創業、創新理念。

評分

書不錯。價格給力。就是運輸。希望JD可以上點心。

評分

書不錯。價格給力。就是運輸。希望JD可以上點心。

評分

最後希望大傢能夠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能寫齣精美、感人、意義深刻的文章來.

評分

李開復

評分

從他們提供的資源和我自己的記憶中,我搜索瞭其中最能夠錶達新企業的勇氣、想象力、遭遇的挫摺以及幽默感的細節和事件。在努力保證準確性的同時,我也重新調整瞭一些對話,以達到意義、目的及人物風格更具有真實性的效果。

評分

不錯的 教材

評分

書沒的說好東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