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眼睛》于2001年首次出版,这次修订版重新对文字进行了校对,补充了约16千字的文字,新增了大量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是内文所讲故事中重点提到的图片,其中有四位创始人的肖像照,以及很难见到的马格南办公室的照片和马格南年会的照片,较之上一版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同时,新版对版式进行了重新设计,给读者很好的阅读体验。
马格南是世界摄影大师的联盟,这群有着执着信念和理想的人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历史,记录着一个个改变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就是——世界的眼睛。
这是世界上一群特立独行的人,他们有着敏感的视觉、睿智的头脑、勇敢的精神、执着的毅力、真实的人性……他们持续着图片王国的神话。
马格南——这群人的组织,一个耀眼的名字,一方令人仰望的、群星璀璨的天空,它用平实而又丰富的照片,记录了灾难的痛苦、社会的变革、人类的尊严……向世人展示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物、隐没的部落、消失的遗迹……马格南和马格南摄影师们,犹如世界的眼睛,让我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
《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修订版)》从多个层面解读了马格南和马格南摄影师,以及背后的故事,自2001年一版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修订版不仅完善了对原版图书的翻译,而且增补了70多幅珍贵的配图,更加生动、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半个世纪以来马格南的历史以及世界的历史——马格南一词已与世界重大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卢塞尔·米勒(Russell·Milley),193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东部。从16岁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很快成为英国主要报刊的撰稿人,曾四次荣获新闻报道奖,并被英国杂志编辑协会评为年度作家,目前是《日与夜》及《邮报》的专栏作家。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年会
第二章
创始人
第三章
马格南的成立
第四章
新成员
第五章
决定性瞬间
第六章
家庭成员之死
第七章
尤金·史密斯的故事
第八章
来自内外的新闻审查
第九章
切·格瓦拉日记事件
第十章
越南战争
第十一章
摄影辉煌期的结束
第十二章
危机和动乱
第十三章
走向新世纪之路
译者的话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精心设计了情感的起伏。它不像一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流水账,更像是一部交响乐,有缓慢而沉重的序曲,有爆发力极强的中段高潮,也有回归宁静的尾声。特别是那些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宏大景观摄影,那种磅礴的气势几乎要冲破画框。我被那种原始的、不受人类干预的自然伟力所震撼,它提醒我们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与脆弱。这种并置——一边是人类社会复杂的纠葛与痛苦,另一边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带来的冲击是极其深刻的。它让观者在面对社会议题的沉重时,获得了一种更高维度的喘息和视角转换。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摄影师们在按下快门前所做的那些艰难抉择。选择记录什么,意味着放弃记录什么;选择哪个角度,决定了故事被如何叙述。这种“选择的艺术”才是这部作品集最核心的魅力所在。我记得有一组关于冷战时期东欧街景的照片,它们是如此克制,却又充满了张力。你看不到直接的冲突,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感,那种略微倾斜的视角,那种永远笼罩在阴影下的光线,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意识形态的较量。这让我联想到,优秀的纪实摄影,绝不是简单的“快照”,它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哲学立场和人文关怀的结晶。它教会我们,不只是去看,而是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纹理和隐藏的叙事线索。
评分这部摄影集的初次翻阅,犹如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与人性深处的门扉。光影的艺术在这里被提升到了近乎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层面。我尤其被那些捕捉瞬间的能力所震撼,它们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对时间停滞的魔法。比如那些描绘战后欧洲城市废墟的黑白照片,那种肃穆、那种在绝望中依然闪烁的微弱希望之光,透过镜头被精确地凝固了下来。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和硝烟味,感受到那些无声的、眼神中的复杂情绪。这种力量不仅仅来源于技术上的精湛——尽管那些景深、构图的运用无疑是教科书级别的——更来源于摄影师深入现场、与被摄者建立的深刻联系。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看”的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理解”的视觉人类学研究,引导我们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真正深入思考过的社会结构和个体命运。
评分总而言之,这部作品集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塑造了我们现代世界观的视觉记忆。它不只是在展示“过去发生过什么”,更在探究“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那些摄影师们的工作,无疑是对时间流逝最有效的抵抗方式。他们用光影建立的档案,比任何文字记录都来得更为直观和触动人心。对于任何对摄影史、新闻纪实、或者仅仅是对“如何更好地观察世界”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无法绕开的必读书目。它不仅满足了视觉的渴望,更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和拓宽。每次合上书页,都会带着一种新的、更具重量感的理解,重新审视眼前的现实。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画册的排版和装帧处理得极其考究,体现出对摄影作品本身应有的敬意。墨水的质感和纸张的肌理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感。我留意到,有些跨页的大幅照片,它们不仅仅是尺寸上的放大,更是一种氛围的重塑。比如那些色彩饱和度极高、充满异域风情的彩色纪实作品,在特定的纸张上显现出一种近乎油画般的厚重感,而不是廉价印刷品中常见的扁平化色彩。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使得每一次翻页都成为一种仪式。在数字时代,我们习惯于在小小的屏幕上匆匆掠过图像,但这本书强迫你慢下来,用双手去感受,去让眼睛适应光线在实体页面上的反射,从而实现一种更深层次的、近乎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收藏和时常把玩的实体艺术品。
评分还可以,刚开始看。推荐
评分东西不错,很满意,送货也快,快递员也很好。
评分儿子迷上了摄影,买给他看
评分这次买了很多书 满意 有的看了
评分好购书体验,这是好书,阅之福气
评分东西不错,物流也挺快的。
评分包装真够差的,内层一层保鲜膜的东西,都破了,封面都有褶皱跟破损
评分好评!
评分图很少。可以看作是马格南图片社的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