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

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野守裕明,[日] 冈田守仁编著葛棣等译 著
图书标签:
  • 肺癌
  • 肺段切除
  • 解剖
  • 手术
  • 胸外科
  • 影像学
  • 病理学
  • 肿瘤学
  • 临床
  • 图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少儿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43336407
商品编码:11326258837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日)野守裕明,(日)冈田守仁 编著;葛棣 等 译 定  价:120 出 版 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页  数:246 装  帧:精装 ISBN:9787543336407 第1部分总论
第1章肺段的系统命名
1.1肺段和亚段的系统命名
1.2段支气管和亚段支气管的系统命
1.3段动脉和亚段动脉的系统命名
1.4段静脉和亚段静脉的系统命名
第2章肺段切除术的技巧
2.1术前多排螺旋CT评估
2.2显露段支气管(图2.1和图2.2)
2.3获得足够的手术切缘(图2.3)
2.4提起远端支气管残端(图2.4至图2.6)
2.5沿着段间平面切割分离(图2.7和图2.8)
2.6淋巴结清扫
2.7杂交VATS和锐性剥离(图2.9和2.10)
2.8覆盖段间平面(图2.10)
2.9运用染料标记肺段(图2.12)
2.10运用造影剂标记小结节(图2.13)
第2部分技术要点
第3章右上肺肺段切除术
……

内容简介

《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由日本的胸外科专家编写,并由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出版。本书共分为7个章节对肺段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全书主要结合作者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肺段切除术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诠释。同时,通过大量易于理解的彩色解剖图谱来解读每种手术过程中精准的肺段解剖,使读者对肺段切除术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更好地解读肺段切除术中的精准解剖结构,本书描述手术过程中的解剖细节,收录共计25种不同类型的手术方式,每一类手术均通过约10张图谱进行解读。
呼吸之钥:肺部解剖与功能精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手术技术或疾病治疗,而是致力于为您揭示构成生命呼吸枢纽——肺部的精妙结构及其承载的生命功能。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人体奥秘、生命运作机制怀有深切好奇的读者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我们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深入浅出地展现肺部这一复杂器官的全部面貌。 第一篇:肺部的宏观蓝图——整体形态与基本构成 本篇将带您领略肺部在胸腔内的宏伟姿态。我们将细致描绘其整体形状、大小、重量,以及与周围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膈肌以及胸壁之间的精密切割关系。通过清晰的插图和详实的文字描述,您将直观地理解肺叶、肺叶间裂是如何划分出肺部独立的区域,以及这些划分的解剖学意义。我们还将探讨左右肺在结构上的差异,理解为何左肺拥有两个叶而右肺拥有三个叶,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其在呼吸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胸腔内的定位与毗邻关系: 详细介绍肺部在胸腔内的具体位置,包括其与纵隔、胸膜腔、肋骨、胸骨以及椎体的解剖学联系。理解这些毗邻关系对于把握肺部受力、移动以及潜在病变侵袭路径至关重要。 肺的整体形态与分叶: 深入解析肺的圆锥形外观,顶部(肺尖)、底部(肺底)的特征,以及其表面纹理的形成。着重阐述肺叶的划分,包括横裂(第一间隔)和斜裂(第二间隔)的位置、走向以及它们将肺分割成独立功能区域的作用。 肺的外部标志与测量: 提供肺部在体表投影的经典定位点,这些点在临床体格检查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肺部测量方法,帮助理解其正常范围,为后续理解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奠定基础。 第二篇:微观的生命之网——支气管树的精密编排 肺部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的流动,而支气管树正是这一气流通道的复杂网络。本篇将带领您踏入支气管树的微观世界,从气管开始,逐级追踪空气进入肺部的路径。我们将详细介绍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直至细支气管的逐级分支规律。您将了解每一级支气管的解剖特征、排列顺序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确保空气能够均匀而有效地分布到肺部的每一个角落。 气管的起始与演变: 回顾气管的起源,追溯其向下延伸至隆突,并分为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结构。 主支气管与叶支气管: 详细描述左右主支气管的长度、粗细差异以及它们进入肺门后的走向。重点解析叶支气管的形成,理解其数量与肺叶结构的对应关系。 段支气管的独立性与功能: 这是本篇的核心内容。我们将深入阐述肺段的概念,讲解每一叶内段支气管的精确分支模式。每一段支气管都供应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肺组织单位——肺段。理解肺段的划分,不仅是理解呼吸气体交换的基础,更是理解局部肺功能异常的关键。我们将详细列举每一肺段的名称、编号以及其在肺叶内的具体位置和解剖界限,配以精细的解剖图谱,让您能够清晰辨识每一个肺段。 细支气管及末梢结构: 简述细支气管的形态变化,以及它们最终通向肺泡导管和肺泡的微观结构,为下一篇关于气体交换的讨论做铺垫。 第三篇:生命的呼吸之所——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奇迹 肺部的最终使命是将氧气输送到血液,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个神奇的过程发生在数以亿计的肺泡中。本篇将聚焦于肺泡这一微观结构,揭示其精巧的设计以及气体交换的生化机制。您将理解肺泡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其与肺泡毛细血管网络形成的“血-气屏障”是如何实现高效的气体交换。 肺泡的形态与结构: 描绘肺泡的微小囊状外观,其薄如蝉翼的壁由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构成。重点介绍Ⅱ型肺泡细胞分泌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它在维持肺泡稳定、防止塌陷中的关键作用。 肺泡毛细血管网: 强调肺泡壁与紧密依附的毛细血管壁共同构成了极薄的气体交换界面。介绍血管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以及它们之间的基底膜,构成“血-气屏障”的完整结构。 气体交换的原理: 深入浅出地解释气体交换的驱动力——气体分压差。详细阐述氧气如何从肺泡扩散至血液,以及二氧化碳如何从血液扩散至肺泡。提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为理解呼吸生理功能打下基础。 第四篇:生命之流——肺部血供与淋巴系统 肺部不仅需要氧气,也需要自身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出。本篇将探讨肺部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肺动脉、肺静脉的走向以及它们在肺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介绍肺部的淋巴系统,理解其在清除组织代谢产物、防御病原体入侵方面的功能。 肺动脉与肺静脉: 详细描述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将缺氧血带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解析肺静脉将富氧血送回左心房的路径。理解这两条血管的解剖位置对于理解肺部血流动力学至关重要。 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静脉: 介绍为肺实质提供营养的支气管血管系统,以及它们与肺血管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肺部的淋巴引流: 描绘肺部浅层淋巴管和深层淋巴管的网络,以及它们最终汇入肺门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等重要淋巴集结的路径。理解淋巴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把握肺部疾病(如肿瘤转移)的扩散途径。 第五篇:呼吸的保障——胸膜与胸壁的协同 肺部并非孤立存在,它被一层光滑的膜——胸膜所包裹,并置于具有弹性的胸壁之内。本篇将深入探讨胸膜的结构、功能以及胸腔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理解胸壁的组成及其在维持呼吸功能中的贡献。 胸膜的构成与层次: 详细介绍脏层胸膜(紧贴肺部)和壁层胸膜(衬贴胸壁)的结构特点。阐述胸膜腔内的胸膜液及其作用,包括润滑、减少摩擦以及维持胸腔负压。 胸腔的弹性和负压: 解释胸腔作为一密闭负压腔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负压在肺部扩张和回缩中的关键作用。 胸壁的组成与呼吸肌: 介绍肋骨、肋间肌、膈肌等构成胸壁的骨骼和肌肉结构。重点阐述膈肌和肋间肌作为主要呼吸肌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他辅助呼吸肌的功能。 第六篇:生命信号的接收者——肺部的神经支配 肺部的正常功能离不开精密的神经调控。本篇将为您揭示支配肺部的自主神经系统,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支气管的舒张与收缩、血管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如何传递疼痛、咳嗽等感觉信号。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阐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肺部血管和支气管的支配特点。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时支气管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支气管收缩。 感觉神经的传递: 介绍支配肺部和胸膜的感觉神经,它们如何感知刺激并向大脑传递信号,引发咳嗽反射、疼痛感受等。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对象 《呼吸之钥:肺部解剖与功能精要》并非一本“如何做”的书,而是一本“是什么”的书。我们不教授手术技巧,不分析具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书的目标是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精确、体系化的肺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无论您是: 医学生、护理学学生、康复治疗专业学生: 作为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起点,本书将为您打下坚实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根基,为后续深入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呼吸科医生、胸外科医生、影像科医生: 本书将作为一本随身参考,帮助您在面对复杂的临床病例时,迅速回顾和巩固关键的解剖结构知识,更精确地理解影像学表现,更深入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 医学研究者: 本书提供的精确解剖信息,是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如药物研发、器械设计、疾病机理探索等的基础。 对人体奥秘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 如果您对生命本身的运作机制充满兴趣,渴望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呼吸是如何完成的,那么本书将是您探索肺部奇妙世界的绝佳向导。 通过丰富的图谱、严谨的文字以及逻辑清晰的章节安排,《呼吸之钥:肺部解剖与功能精要》旨在为您打开一扇通往肺部微观与宏观世界的“理解之门”,让您真正领略生命的呼吸之美,感受身体的精妙运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简洁大气的风格,加上书中“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这个名字,立刻就勾起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医学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像手术这样精细的操作,直观的图谱是多么重要。我身边有学医的朋友,他们常常感叹,文字描述再详细,也比不上清晰的解剖图来得一目了然。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得出色,无疑会成为很多学习者和临床医生案头的必备参考。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那种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的解剖层次展示,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肺部各个肺段的边界、毗邻关系,以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走行。要知道,在实际的手术中,对这些结构的精准把握,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如果书中能提供不同角度、不同切面的视图,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标注,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还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展示不同解剖变异下的肺段情况,因为人体解剖往往存在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变异对于避免手术中的意外至关重要。总之,我对这本书的图文结合表现寄予厚望。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医学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感兴趣的读者,我看到“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有趣的可能性。我一直在关注,如何将先进的影像技术,例如CT、MRI等,与精确的解剖学知识相结合,为外科医生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手术导航。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图谱,或许它能触及到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术前影像数据转化为高度精确的解剖模型,甚至是通过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技术,让读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术练习”。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利用AI算法来辅助识别和勾画肺段边界,以及如何预测不同解剖变异对手术路径的影响。如果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肺段切除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那么它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本简单的图谱。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深的期待,是它能否成为连接基础解剖学与临床外科操作的桥梁。医学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而对于像肺段切除这样复杂的腔镜或开胸手术,清晰、准确的解剖图谱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设想,这本书的图谱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它或许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层面的叠加,甚至可以模拟手术视野下的解剖结构,帮助读者建立起三维的解剖认知。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针对不同的肺段,详细阐述其解剖特点,包括与之毗邻的胸膜、胸壁、血管、神经以及淋巴结等。要知道,这些毗邻关系在实际手术中至关重要,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果书中还能结合一些典型病例,展示术前影像学与术中解剖的对应关系,那将大大提高这本书的临床实用性,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这将是极好的学习资源。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读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科普读物和一些医疗剧。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非常专业,“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这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的医生们,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复杂挑战。我一直在思考,肺癌这个疾病,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而“肺段切除”,听起来就像是医生们为了尽可能保全患者肺功能而采取的一种精细手术。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的图谱是如何描绘这种“解剖性”的?它是否会清晰地展示出,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如何精确地避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我想象中的图谱,应该是那种能够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但又足够专业,能够让医学专业人士为之赞叹的。如果书中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做肺段切除,而不是其他更广泛的手术方式,以及这种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意义,那我将感到非常满足。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所传递出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所打动。书名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内容——解剖性肺段切除,这是一个相当细致且需要深厚解剖学功底的外科技术。我是一名对医学史和医学技术发展史很感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好奇,在过去,医生们是如何进行肺部手术的?他们的解剖认知是如何一步步深化,最终发展出如今这样精确的肺段切除技术的?这本书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涉猎,哪怕是作为引言的一部分,都会非常有价值。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图谱,而是能将解剖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讲述肺段切除技术是如何在解剖学研究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并最终服务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例如,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早期肺部手术的挑战,以及随着解剖学知识的进步,手术方式是如何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这种历史的视角,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项技术的来之不易,也能让我们对现代医学的进步充满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