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套装上下册)》讲述的是东洲斋写乐,谜一样的江户浮世绘师,自一七九四年横空出世以来,接连发表了约一百四十幅作品,画风辛辣无比的役者绘更是独树一帜;然而仅仅十个月之后,他就从画坛销声匿迹了。这位被后世誉为“世界三大肖像画家之一”的天才究竟是谁,也成了日本美术史上的一大悬案。自浮世绘的艺术价值重新被日本人发现之时开始,关于“写乐之谜”的学术讨论就一直没有中断,假说、推论层出不穷。
  民间研究者佐藤偶然得到一幅肉笔画,虽然要承受丧子之痛与离婚官司的双重打击,但他相信,是命运给了他解开“写乐之谜”的钥匙。他四处搜集史料,不断推理论证。谁也不曾预想到的结果,即将在写乐研究史上投出一枚重磅炸弹……
     作者简介
     岛田庄司,日本推理之神,当代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1948年10月12日出生于广岛,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做过卡车司机、插画师和占星师,制作过私人唱片。1980年以一部《占星术杀人魔法》出道,为日本乃至世界推理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之后陆续发表《斜屋犯罪》、《异邦骑士》、《奇想,天动》、《北方夕鹤2/3杀人事件》、《黑暗坡食人树》、《眩晕》、《螺丝人》等作品,均为场景宏大、诡计离奇的不朽之作。其笔下塑造的御手洗洁和吉敷竹史两大神探个性鲜明,已成为无人不知的经典形象。
     目录
   《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上册)》
现代篇Ⅰ
江户篇Ⅰ
现代篇Ⅱ
江户篇Ⅱ
现代篇Ⅲ
江户篇Ⅲ
尾声
后记
《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下册)》
 
      精彩书摘
     我正在书房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张浮世绘。这是一幅描绘女人脸部的画,用毛笔画在日本纸上。我把画摊在书桌上,看得入神。
  纸张周围和中央,有呈线状的烧焦痕迹,边角部分还有燃烧后留下的圆形痕迹。所以,整幅画好似用褐色的笔写下的“日”字。看来这幅被烧过的史料被史学家原封不动地发掘并保存了下来。而这幅画是不是曾多次遭遇火灾呢?光看这幅画的现状,我想八成是这样的。虽然画的收藏者很爱惜它,每次看完都对折,保管好,但最终还是遭受火灾,烧成了现在的样子。
  若真如此,我倒对那场火灾产生了一些猜想。那是发生在江户时代,或者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大空袭?还是没有任何历史背景,仅仅只是场最近发生的火灾而已?算了,猜不到。
  长长的脸,小得如豆粒般的眼睛,樱桃小嘴——好像画的是一位市井女子。女子看起来不年轻了,也绝对算不上是美女。确切地说,脸形称得上古怪。小眼睛稍稍向上挑,上眼睑又好像有些凹陷,眼睛上方还有一条短短的皱纹。
  显然是极端歪曲,现实中一定不会有人长这样一张脸。而且女子的手很小,脸却又长又大。是画家在创作时的夸张表达,还是出于一时的艺术灵感,才创造出如此风格的画中人?
  这幅画的绘画手法相当娴熟,运笔方面看不出有任何的犹豫。因此,不像是出自不会作画的普通人之手,可以说,就算说是知名画家的作品也不奇怪。但要说杰作,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它没有上色,只是墨汁的单色。原来这类浮世绘应该属于版画,但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脸部图。不过,浮世绘其实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幅画绝对称不
  上美人图,甚至可以说是丑女图。画纸估计是印浮世绘通常用的普通印相感光纸。像这样把这么丑的女子的脸部特写刻在木板上,印刷一下放在街上卖,想不到居然还能卖得出去。
  然而,对浮世绘和江户时期美术作品拥有浓厚兴趣的人,是绝对不会错过这种特征鲜明的画的。另外,我这类人都算是不太冷静的类型,这幅画又是那样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它让我觉得刺激,具有挑战性。
  拥有这种特征的画作,即便是提到浮世绘就兴奋的我,此前也从未亲眼见过。我曾经作为北斋的研究者,在N大艺术学院担任江户美术课程的讲师此后也曾在日本浮世绘美术馆做过学艺员工作,因此看到了许多分门别类的画作;也为了收集北斋的关联史料而在全日本四处奔波,并已经写成书出版。所以,我到现在才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画作,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在画的左侧,用毛笔字写着无法理解的罗马字。我想来想去还是不明白它的意思,读不懂它要表达的内容。在这幅江户时代的画上,记载着如此令人费解的罗马字,确实比较稀奇。
  这位绘师的日本文字应该写得相当熟练,但貌似不太擅长使用罗马字。恐怕正是因为不太擅长,又运用日式书写体,便给人留下拙劣的印象,又难以辨别阅读。
  Fortuin in,Duivel buiten
  从画中的罗马字产生联想,想起在欧洲也有临摹的浮世绘作品。梵·高的作品中就曾出现过,毕加索也有类似的画作。日本国内以川上贞奴为人物模型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就把类似汉字的图形仔仔细细地“写”在她舞动的双手旁边。
  但这些作品并非是理解了创作理念后画的,而是抽象的类型。尤其毕加索的画,抽象得毫无道理可言。基于这样的考虑,也不会写日语汉字吧?我仅仅通过这几个毛笔字,判断这位绘师的罗马字并不熟练。但其作为语言本身,应该还是有想要表达的意思的。
  我能读懂英语,所以这明显不是英语。书写用的毛笔,还是竖式的记录方式。乍一看当然觉得是日语,仔细端详后,才发现原来是罗马字。
  第一个单词“Fortuin”应该是英语的“Fortune”吧,“in”还是“in”,但后面的“Duivel”和“buiten”就不得而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哪国的语言?
  但是再仔细一看,让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发现不全是罗马字。在这些罗马字的末尾写着一个“画”字。这是个用楷体书写的汉字,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个字清清楚楚地写成“画”。
  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吧?放在小学、中学的国语课上,这应该算是错字或粗心犯下的书写错误。但正是这个错误,带给我如同脑袋受到铁锤敲打般的冲击。
  要说“画”这样的汉字,由“一”和“田”组成,而“田”字中间的那一竖,肯定是要出头的,这个字里的竖却没有碰到上面的那一横。
  “画”这个字,以“一”和“田”这样的结构出现,会让人对绘师的作品及其本人产生一点误解。实际上,在两千多名浮世绘画师的自画像中,经常有人用独特的方式署名。而用“一田”式署名的不可思议的画师,在漫长的浮世绘历史中,我所知道的也就只有两名。
  我甚至还怀疑过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人同样是浮世绘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师,同样声名远扬,在国际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一位是美人画巨匠——喜多川歌麿。可谓江户时代浮世绘代名
  词的他,到底为何会用这个字呢?
  歌麿的自画像中大部分使用“歌麿笔”署名。但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署名确实用到过“画”字,而且恰恰是刚刚提到的“一田”式楷体日文汉字。这一点很难让人注意到。
  那么这幅画是不是喜多川歌麿大师的早期作品呢?单从画风上来看,我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的早期作品同中后期作品比起来,画风天差地别。眼下只能说像是出自大师之手,却又不像。但大师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拥有独特的美学概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完美表现,所以我又觉得他不会把女人描绘得如此稀奇古怪。如果让他看到这幅画,套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如此荒诞的画还流传到了国外,实在让人感到羞愧,我深深为此叹息。”
  使用“一田”式作署名的另一位画师,与歌麿大师的画风有几分相似,而让我感到惊奇的这一位——
  “爸爸!”
  随着“砰”的一声,书房的门被粗野地踢开,背后传来尖锐的叫声。
  “还不走吗?”
  带着责问的口气。
  “知道了,马上就来。”
  我大声回答了一句后,将这幅贵重的画小心翼翼地收进书桌最上面的大抽屉里,匆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虽说有一点慌张,但存放那张在日本纸上创作的画作时,动作还是相当仔细的。毕竟这张画异常重要,我甚至连一点灰都不想让它沾到。没准这幅有点被糟蹋的烧过的画真能轰动世界,说不定更是重要的发现。画作轰动世界的同时,也能改善目前自己窘迫低迷的生活状态吧。
  ……
 
      前言/序言
        
				 
				
				
					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套装上下册)  引言  在一个被古老咒语与现实隔绝的奇妙国度,流传着关于“幻影”的传说。这并非简单的鬼魅传说,而是与这个国家深藏的秘密,以及世代相传的宿命紧密相连。本书《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上下两册,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个被遗忘的世界,揭开那些隐藏在迷雾背后的真相。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身怀绝技的少年,因缘际会卷入了这片土地的动荡之中,他的成长、抉择,以及与“幻影”的每一次交锋,都将牵动读者的心弦。  第一册:迷雾初现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跟随主人公“月影”的视角,感受闭锁之国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个国家,如同被时间遗忘的角落,保留着古老的祭祀、神秘的仪式,以及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份宁静之下,潜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 불안(不安)。  月影,一个拥有敏锐感知力的少年,自幼便能“看见”常人所无法触及的“幻影”。起初,这些幻影只是模糊的残影,偶尔闪现,让他感到困惑与恐惧。直到一次突如其来的事件,他亲眼目睹了幻影对村民造成的伤害,他才意识到,这些并非虚幻,而是真实存在的威胁。  随着故事的深入,读者将逐渐了解闭锁之国的历史。在这个国度的形成之初,一场席卷世界的浩劫迫使一部分人类寻求庇护,他们利用一种强大的禁忌魔法,将一小片土地与外界隔绝,并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然而,这种魔法并非没有代价,它在封锁世界的同时,也催生了“幻影”——那些因魔法能量扭曲而产生的、介于生与死之间的存在。  月影的与生俱来的“看见”能力,并非巧合。他的家族,世代守护着一个与幻影有关的秘密,而他,正是被选中的继承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古老的卷轴,上面记载着关于幻影的起源、弱点,以及如何与之对抗的方法。这本卷轴,成为了他探索真相、保护家园的关键。  在学习卷轴内容的过程中,月影结识了几个重要的伙伴。有来自古老隐士家族、精通草药与阵法的天才少女“星璇”;有身手不凡、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的猎人“风刃”;还有一位,虽然身份神秘,却对月影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老者——“墨先生”。他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却因为共同的信念,凝聚在一起,共同面对迫近的危机。  闭锁之国并非铁板一块,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势力。一些人安于现状,不愿打破旧有平衡;另一些人则渴望了解外界,甚至试图利用幻影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月影和他的伙伴们,不仅要与幻影搏斗,还要在复杂的势力斗争中寻找平衡,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阴谋。  第一册的故事,将以月影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幻影”狩猎作为高潮。他必须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巧,与伙伴们并肩作战,击退一股强大的幻影,并从中窥探到更深层的秘密——幻影并非无意识的攻击,它们似乎有着某种目的,甚至与闭锁之国的存在息息相关。而那个将他们与外界隔绝的古老咒语,似乎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第二册:幻影的真相与新生  进入第二册,故事的格局将进一步展开。闭锁之国的封印开始出现裂痕,外界的干扰逐渐渗入,使得幻影的活动愈发频繁和具有攻击性。月影和他的伙伴们,肩负着越来越沉重的责任。他们不再仅仅是守护者,而是成为了探寻真相的关键。  随着对幻影研究的深入,月影逐渐发现,幻影并非只是纯粹的负面能量。它们是过去时代的残影,是某种强大情感的具象化,是被遗忘的记忆的载体。它们的存在,与闭锁之国的建立者们所做的选择有着深刻的联系。为了隔绝那个时代的可怕灾难,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幻影,就是那代价的一部分。  墨先生的身份也逐渐揭晓。他并非普通的老者,而是曾参与过闭锁之国建立过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背负着沉重的过往,也深知解除封印的风险。他将引导月影,不仅要学会控制和消灭幻影,更要学会理解它们,甚至尝试与之“对话”。  故事进入关键阶段,一个隐藏了多年的秘密浮出水面。原来,闭锁之国最初的建立者们,并非只有一种声音。一部分人希望彻底隔绝,但另一部分人,则试图寻找一种方法,在保留自身的同时,也能与外界建立健康的联系。而月影家族传承的“看见”能力,以及他所拥有的卷轴,正是这种“平衡之道”的体现。  随着封印的进一步松动,外界的危险也开始渗透进来。一些对闭锁之国资源或秘密垂涎三尺的外部势力,发现了这个隐蔽之地的存在,并试图利用幻影的混乱来达到入侵的目的。月影和他的伙伴们,必须在抵御内部的幻影威胁的同时,还要警惕来自外部的觊觎。  在一次深入探索古老遗迹的过程中,月影发现了关于“幻影之核”的线索。这是所有幻影能量的源头,也是解开封印、恢复平衡的关键。然而,触碰幻影之核,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闭锁之国的毁灭。  最终的决战,将在月影、他的伙伴们,以及那些试图利用幻影进行邪恶目的的内外势力之间展开。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信念的碰撞。月影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彻底摧毁幻影,让闭锁之国回归平静,但可能永远失去与过去连接的机会;还是尝试一种更危险、更充满未知的方式——将幻影的能量进行升华,使其成为一种守护的力量,并最终解开封印,让闭锁之国重见天日。  故事的结局,并非简单的胜利或失败。月影的选择,将决定闭锁之国的未来。他或许会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化解过去时代的怨念,拥抱新的开始。而“幻影”,也可能不再是恐惧的象征,而是成为这个国度独特历史的一部分,以一种新的形态,继续存在。  结语  《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上下册,是一部关于成长、勇气、宿命与选择的史诗。它不仅仅是一个奇幻冒险故事,更深入地探讨了关于历史、记忆、牺牲与希望的主题。在这个被遗忘的国度里,主人公月影的旅程,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也是对打破陈规、拥抱未来的深刻映照。读者将跟随他,一同经历迷雾笼罩下的危险,一同触摸那些被遗忘的真相,一同见证一个古老国度的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