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如今這個時代,藝術無疑是謊言最多的地方之一,而《書屋小記》裏頭都是實話,它就像一麵鏡子,反射齣這個領域的虛僞和浮躁。
邵琦既是美術史學者,又是實踐派畫傢,有傳統的底蘊,也有新潮的手段。他既能夠以學者的立場來說藝術傢不願為外人道的睏惑,又可以從畫傢的角度解釋理論的優劣高低。在這看似矛盾的處境背後,實則是一種知彼此的超然。可以說,無論是誰,都可以將《書屋小記》作為自己藝術觀念的“教科書”。
海報: 內容簡介
藝術欣賞的虛無縹緲是緣於標準的失落,藝術評論的語焉不詳是緣於立場的交織。作者兼具畫傢與學者身份,以一種知彼此的超然思辨藝術,在書屋裏隔絕名利的紛擾,還原藝術的本原,為我們提供瞭可靠觀念。這本書,是關於中國藝術的《思想錄》,是對於美的真正信仰。
作者簡介
邵琦,一九六三年齣生於上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美術史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美術傢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畫師;曾任上海書畫齣版社《中國繪畫研究季刊·朵雲》編輯、部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
著有《中國畫文脈》《晚明以來中國畫的語境與語義》《托古改製》《胸中逸氣》《入纘大統》《浣卻鉛華》等;畫集《隻在此山中》《上海書畫名傢精選·邵琦》等;主編《中國古代設計思想史略》《二十世紀中國畫討論集》等;閤著《造物設計史略》《鬆江畫派》《徐黃體異》《中國畫心性論》《創造與永恒》等。
精彩書評
邵琦於畫史畫論浸潤日久,又兼近年緻力研習山水,故其文張馳內行,妙語珠連,讀來有語驚還休之感。
——杭間(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館館長)
邵琦的劄記,暗閤瞭「碎片閱讀」的時尚。但僅僅是暗閤而已。學者為文、畫傢作圖,歸根到底,是思考的結果。而這些短章,作者坦露瞭思考過程。恰如飯店坦露廚房給食客。這樣做,既需要勇氣,更需要底氣。於我們,是福氣。
——李天揚(《新民晚報》評論部主任)
一般人擁有一間書房抑或一間畫室,已經算是很雅緻的事瞭。也有人同時擁有瞭書房與畫室,卻無暇兼顧書房和畫室裏的「房室之事」,其中之一便成瞭擺飾。邵琦則不然,他有書房,也有畫室。他在自己的書房、畫室間行走、閱讀、創作、思考,將美好融閤在一起,自然而然地生産齣我們看到的著作和畫作,比如這本《書屋小記》。
——劉一丁(《浙江日報》高級編輯、《美術報》總經理)
我喜愛隨意且見齣性情與觀點的文論藝論,這也算得上中國文藝評論的傳統之一,無論是金聖嘆書批、董思翁畫禪隨筆,均可算得此類。在我看來,《東方早報·藝術評論》連載的《書屋小記》之所以反響頗多,正因為繼承瞭這一可貴的傳統,自然隨意,不端架子,文若行雲流水,卻微言大義——這些「吾手寫吾心」或長或短的實話,有的是鏡子,有的簡直就是炮彈,簡潔明快地扯下藝術圈那些虛僞而無聊的麵具,讀之痛快。
——顧村言(《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主編)
精彩書摘
一
比較,尋找的是異同。
批評,分辨的是優劣。
二
撰寫繪畫史,最需要的是曆史標準,而現在最缺的也是曆史標準。
三
標準的失落,在當今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這一事實卻是被遮蔽的、潛在的。在藝術,是用新舊來遮蔽的。
這種僭越狀態,給人造成一種錯覺:現今的標準便是新舊。
當然,這種現象不僅僅在藝術中,在社會的其他領域中,也同樣存在著。
四
創新,或許是藝術的本性之一,是藝術的要求,但不是藝術的標準。藝術的標準是優劣。
雖然,這已近於老生常談,卻依舊是需要明確的基本前提。因為,把“創新”作為標準來檢視藝術,用“新舊”來替代“優劣”,正是當下的現實。
新舊的比較,盡管也可以空間地進行,但時間的不可逆,從根本上否決瞭空間比較的客觀性,並使得這種比較成為一種虛幻,一種假象。
五
維新是求的錶象背後,是崇洋,而崇洋在繪畫上的錶現便是:拿來西洋的標準。
西洋的標準能夠大行其道,又不是繪畫本身能做到的。其背後的社會尤其是政治上的崇拜,纔是根本。繪畫隻是滿足瞭這種需求而已。
六
“當代壓力”,其實是現代壓力。這種“現代”實際上主要不是來自藝術,而是社會或政治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當代壓力”的畫傢多半具有更強的政治感——權欲。
因此,當代壓力,根本上是非藝術性質的。
七
畫,是什麼?
這是一個關於繪畫本體的問題;也是一個被刻意迴避的問題。
當下,迴答關於畫的本體問題,固然十分緊要,但更值得追問的是:為什麼會刻意迴避?
八
畫,洗汰瞭實用功能,剩下的便是審美——畫本身的東西。就像一個人,撤去瞭所有的角色之後,纔是他本身。
九
顧愷之《洛神賦圖捲》大抵是第一件純藝術作品。因其沒有宣教之功,故唯有審美之用。
一○
不具人倫功能的作品,足具審美價值。
……
前言/序言
書屋小記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書屋小記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