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是配乐的诗歌,汉称为「歌诗气东晋至南北朝称「乐府」或「乐府诗」。梁刘勰《文心雕龙》卷二既有《明诗》篇,又有《乐府》篇。其《乐府》云:「自雅声浸微,溺音腾沸,秦燔乐经,汉初绍复,制氏纪其铿锵,叔孙定其容与。于是《武德》兴乎高祖,《四时》广于孝文,虽摹《韶》《夏》,而颇袭秦旧,中和之响,阗其不还。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勰同时,在其所编《文选》中,分文体为三十九类,首为赋类,次为诗类,而「乐府」与「咏史」、「游仙」、「咏怀」、「赠答」等,并列为诗类之子目。此书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身就是经典南北朝时期留存的作品本来不多,像徐陵这样的作家的作品更是难得。
评分书好,快递小哥更赞!
评分白饭充肠聊当肉,好书到手不论钱。
评分白饭充肠聊当肉,好书到手不论钱。
评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徐陵集校笺(1-4)(套装全4册)
评分2008年才出版,那年有同学做徐陵文学研究,还用的线装书呢!
评分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时宝志上人有道,陵年数岁,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梁普通二年(五二一年),参晋安王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五三一年),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历尚书度支郎、通直散骑常侍。及侯景寇京师,摛因感气疾而卒,陵蔬食布衣,若居忧恤。及江陵陷,太尉王僧辩接待馈遗,其礼甚优。以陵为尚书吏部郎,掌诏诰。陈霸先率兵诛僧辩,释陵不问。寻除贞威将军、尚书左丞、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霸先受禅为陈高祖,加散骑常侍,左丞如故。历太府卿、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於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众咸服焉。后主即位,尝佐吴,遂家姑苏。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主好与嫔妃为艳词,示陵,陵曰:“皆不达辞也。”后主衔之。寻卒,年七十七。诏曰:“陵弱龄学尚,登朝秀颖,业高名辈,文曰词宗。”赠镇右将军、特进,谥曰章。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於水次,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府僚怪而问其故,陵云:“我有车牛衣裳可卖,余家有可卖不?”其周给如此。少崇信释教,经论多所精解。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座莫能与抗。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惠之相也。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诃作者。其於后进之徒,接引无倦。文帝、宣帝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辑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后逢丧乱,多散失。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今存《徐孝穆集》六卷。尝辑《玉台新咏》十卷,录东周至梁诗凡七百六十九篇,《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赖以存传。
评分健康好尺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