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音学》全面总结了清代古音学家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钱大昕、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严可均、姚文田、严可均、张成孙、朱骏声、夏炘、章炳麟、黄侃等学者古音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评论诸家成就和得失。全书持论公允、评价准确,摭引丰富,资料详尽,即可作为学习传统语言学的教材,也是研究清代古音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一章 清代古音学的前奏
第二章 顾炎武的古音学
(一)《音论》
(二)《诗本音》
(三)《易音》
(四)《唐韵正》
(五)《古音表》
第三章 江永的古音学
第四章 段玉裁的古音学
(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
(二)古十七部谐声表
(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
(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
(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
第五章 戴震的古音学
第六章 钱大昕的古音学
(一)古无轻唇音
(二)古无舌上音
第七章 孔广森的古音学
(一)孔氏的音论
(二)孔氏的古韵十八部
(三)《诗声类》详表
(四)孔氏与段、戴的比较
第八章 王念孙的古音学
第九章 江有诰的古音学
(一)江有诰的古韵二十一部
(二)江有诰是清代古音学的巨星
(三)江氏的音论
(四)江氏的《人声表》
(五)江氏音学的缺点
第十章 姚文田、严可均,张成孙、朱骏声、夏忻的古音学
(一)姚文田的古音学
(二)严可均的古音学
(三)张成孙的古音学
(四)朱骏声的古音学
(五)夏忻的古音学
第十一章 章炳麟的古音学
(一)古韵
(二)古纽
第十二章 黄侃的古音学
第十三章 结论
(一)《广韵》对照问题
(二)谐声与韵部
(三)合韵问题
(四)对转问题
(五)声调问题
(六)人声独立问题
(七)韵部与音系
(八)古纽问题
(九)古音拟测问题 主要术语、人名、论着索引
好得很
评分文学的发展是受文学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一般说,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种作用同时发生,构成了文学的社会功能。
评分挺好
评分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评分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评分(六)文学具有全人类性、社会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和
评分第二章顾炎武的古音学
评分京东的书比起他地方略贵,胜在物流快
评分学习音韵学的必备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