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传家书系 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

诗书传家书系 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国维,吴梅,顾随,闻一多,龙榆生 等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宋词
  • 诗词鉴赏
  • 文化
  • 经典
  • 文学
  • 传统文化
  • 诗歌
  • 中国古典文学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ISBN:978780554630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7483
包装:盒装
丛书名: 诗书传家书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纯质纸
套装数量:1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揭底唐诗宋词美的奥秘
  享受慢煮细煨的诗意人生

内容简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春节zui为广泛书写的对联之一。“诗书传家”取其意思,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经典小书加以精挑细选,选出那些今天读者依然开卷有益的亲切好读的作品。这些书不仅适合我们自己修身养性,尤其适合家庭共读、亲子共读,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具有鲜明昂扬的“中国精神”,是应该不断传世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留给孩子这样一套书,就是留给孩子作为中国人的一份自信。
  这套书包括《唐诗宋词私学课堂》(5种)、《唐诗宋词细品慢讲》(10种)、《跟大家读中国史》(10种)、《国学必读经典》(12种),共计四套37册。适合做枕边书,也适合客厅、咖啡厅阅读,方便轻巧也适合带一本去旅行。
  《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包含以下10种图书,分别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吴梅《词学通论曲学通论》,顾随《苏辛词说》,闻一多《闻一多说唐诗》,龙榆生《词学十讲》《词曲概论》,浦江清《中国古典诗歌讲稿》,胡云翼《唐诗研究》,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上彊村民《宋词三百首》。本丛书可谓zui适合家庭亲子阅读的诗词启蒙书,跟随文化名家想象力飞扬的诗歌解读,走进唐诗宋词的美丽世界。

作者简介

  吴梅(1884―1939),字瞿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朱自清、田汉、郑振铎、齐燕铭和梅兰芳、俞振飞都出自他的门下。

  顾随(189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周汝昌、叶嘉莹等大家的授业恩师。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一生执教并从事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先后执教于山东青州中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以及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国、辅仁、北京师范等学校。1960年9月6日顾随卒于天津马场道河北大学住所。顾随著述颇丰,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问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现有《顾随全集》行世。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有骅,湖北浠水人。出身于典型的书香世家。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十年读书,广泛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典籍,醉心于中国古代诗歌。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0年开始诗歌创作。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早期诗作自编手抄为《真我集》。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系统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1923年9月诗集《红烛》出版,歌颂自然美、青春美,抒写理想。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写下了《诗的格律》等理论文章,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并努力实践,写出许多精美诗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一代诗风,影响巨大。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后汇集成《古典新义》。抗战爆发后,闻一多随清华学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潜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1937年抗战开始,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46岁的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昆明警备司令部军官枪杀。其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精彩书评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文学批评的著作,就我个人所读过的书来说,似以王静安(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为zui精到。
  ——朱光潜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汪曾祺

  顾随授课之理念、之艺术、之精彩,全然倾注于此书(《苏辛词说》)。
  ——陈均

目录

人间词话新注 王国维 著 滕咸惠 校注
词学通论曲学通论 吴 梅 著
苏辛词说 顾 随 著 陈均校
闻一多说唐诗 闻一多 著 蒙木 编
词学十讲 龙榆生 著
词曲概论 龙榆生 著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 浦江清 著 浦汉明、彭书麟整理
唐诗研究 胡云翼 著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 陈婉俊 补注
宋词三百首 上彊邨民 编 沈可宜注


诗书传家书系·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 内容简介 《诗书传家书系·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是一套精心策划、深度挖掘的唐诗宋词赏析读本,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洪流,领略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本套书并非简单的名篇汇编或枯燥的学术考证,而是以一种更为贴近人心、更具温度的方式,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情感篇章,引领读者走进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人生百味与精神风骨。 为何细品慢讲?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当下,我们常常匆忙掠过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内容。《诗书传家书系·唐诗宋词细品慢讲》正是对这种快餐式阅读的一种反拨。我们相信,真正的好诗好词,值得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用一颗敏感而专注的心去触摸,去理解。 深入字里行间,洞悉情感脉络: 每一首诗、每一阙词,都蕴含着诗人词人独特的情感与思想。我们不满足于表面意思的转述,而是深入挖掘词语的选择、意象的运用、典故的来源,以及字句背后所承载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通过层层剥茧,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作者为何喜悦、为何悲伤、为何感慨万千,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情境还原,身临其境的体验: 我们力求将诗词创作的背景“还原”到读者眼前。无论是王维辋川的隐逸山水,还是李白长安的豪情壮志;无论是杜甫战乱中的忧国忧民,还是苏轼贬谪中的豁达旷达;无论是辛弃疾沙场的金戈铁马,还是李清照闺阁中的幽怨愁思……我们通过对历史、地理、社会风貌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从而对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立体。 多维度解读,开阔鉴赏视野: 本套书的解读视角是多元的。我们既会关注诗词的艺术技巧,如炼字、对仗、比兴、象征等,也会探讨其思想内涵,如家国情怀、人生哲理、情感表达等。同时,我们还会结合历代名家的点评、后世的演绎,以及现代的视角,多角度地呈现同一首诗词的不同韵味,帮助读者建立更广阔的鉴赏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连接生活,体悟诗意人生: 诗词并非只属于过去,它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所蕴含的智慧与情趣,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引导读者在现代生活中发现诗意,将诗词的意境与当下情感、人生际遇相结合,体会“古人亦有此心”的共鸣,让古典诗词真正活在当下,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套书结构与特色(共10册,每册聚焦一个方面,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本套书以“诗书传家”为核心理念,将唐诗宋词的经典之美,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读者的生活,成为涵养家风、传承文化的载体。10册的精巧设计,既保证了内容的深度,又兼顾了阅读的连续性和主题的聚焦。 第一册:盛唐气象·初唐与盛唐的山河(约150字) 本册聚焦于初唐和盛唐时期,从山川壮丽、边塞风光到宫廷宴乐、士子风采,展现大唐由盛转衰前的勃勃生机与恢弘气象。我们将一同品读骆宾王、王勃的初露锋芒,李白、杜甫的豪情与沉郁,王维的诗画意境,以及边塞诗人陈子昂、岑参笔下的雄浑壮阔。通过这些诗篇,感受那个时代开放、包容、自信的时代精神。 第二册:安史之乱与中晚唐的沉郁(约150字)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本册将深入剖析这场动荡对唐诗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战乱、离散、民生疾苦的背景下,杜甫“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深刻、白居易的通俗叙事、李贺的奇诡想象,以及晚唐诗人刘禹锡、元稹的感伤与反思,都将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一同体会那个时代悲怆而坚韧的生命力量。 第三册:婉约词宗·宋词的初声(约150字) 本册将目光转向宋词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重点呈现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与作品。从晏殊的温润如玉,到欧阳修的清丽自然,再到柳永的铺陈描摹,以及李清男性的细腻情感,我们将细细品味这些词人如何以女性化的视角,描摹都市风情、离愁别绪、闺阁情思,开创了宋词温柔敦厚的新局面。 第四册:豪放词祖·宋词的壮丽篇章(约150字) 与婉约词相对,本册聚焦于宋词中的豪放派。苏轼这位才情横溢的词人,以其旷达的胸襟、雄浑的笔力,将词的意境拓展到人生哲学、家国情怀。我们将细致解读苏轼“大江东去”的豪迈,“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以及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悲壮,领略宋词如何以“壮词”之姿,抒发英雄气概与人生抱负。 第五册:人间词话·宋词的艺术境界(约150字) 本册将着眼于宋词的艺术手法与美学追求。我们将深入探讨宋词的结构章法、声韵节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的精妙运用,如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用典的妙处等。通过对周邦彦、秦观、蒋捷等词人的作品分析,揭示宋词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营造出无限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高峰。 第六册:家国情怀·士大夫的诗意担当(约150字) 诗书传家,家国情怀是重要组成部分。本册将聚焦于那些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诗人们。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再到辛弃疾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将品读他们如何在乱世之中,以诗言志,以词抒怀,展现出士大夫的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操,激励我们传承这份家国情怀。 第七册:山水田园·隐逸与闲适的诗意栖居(约150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和田园诗占据着重要地位。本册将带领读者走进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寂静之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洒脱,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的闲适惬意。我们将体悟诗人们如何在远离尘嚣的山水田园中,寻求精神的慰藉与生命的本真。 第八册:儿女情长·爱情、亲情与友情(约150字) 诗词是情感最直接的表达载体。本册将聚焦于诗词中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细腻描绘。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到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再到苏轼与佛印的禅意友情,以及李清照对家人的思念,我们将一同感受那些真挚而动人的情感,理解情感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第九册:民俗风情·诗词中的人间烟火(约150字) 诗词并非都是阳春白雪,它同样能反映最普通的人间烟火。本册将深入挖掘诗词中描绘的民俗活动、节日庆典、市井生活、劳动场景等。通过白居易的《卖炭翁》,王建的《新嫁娘》,以及各地的民歌,我们将看到诗词如何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如何展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让古诗词在人间烟火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十册:诗意生活·古诗词的现代传承(约150字) 作为本套书的收官之作,第十册将着眼于如何将古诗词的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学习诗词,提升审美情趣,涵养品格,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也会介绍一些关于诗词的现代阅读方法、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将诗词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真正实现“诗书传家”,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阅读价值 《诗书传家书系·唐诗宋词细品慢讲》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文化宝库的大门。 提升人文素养: 通过对经典诗词的深度解读,读者将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对美的感知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涵养精神世界: 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情感智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人生,应对生活中的困境,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升华。 增进亲子关系: 本套书的解读方式深入浅出,语言生动,非常适合作为亲子共读的读物。家长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一同探索诗词的奥秘,在共同学习中增进感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语言表达: 学习和品味诗词,能够极大地丰富读者的语言库,提升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其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受益匪浅。 传承家国情怀: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本套书通过对诗词中家国情怀的解读,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代代相传。 《诗书传家书系·唐诗宋词细品慢讲(套装共10册)》,是您走进唐诗宋词世界的最佳伴侣,是您提升自我、涵养精神、传承文化的珍贵之选。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跨越时空的诗词之旅,在字里行间,遇见古圣先贤,感受诗意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古典文学最大的障碍在于“代沟”,我们与古人的情感距离太遥远。但这套书非常擅长“翻译”古人的情绪。它没有用那种故作高深的语言来描述“登高望远”的意境,而是用现代人能够共情的情境去类比。例如,描述李白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不羁时,书中会联系到当代人追求独立人格和拒绝被束缚的心理,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它很聪明地找到了古今情感的共通点——无论是汉代的边塞悲壮,还是唐代的盛世繁华,抑或是宋代的市井烟火气,最终落脚点都是人类共通的喜怒哀乐。这种细腻的心理描摹,让那些原本抽象的诗句变得鲜活起来,好像那些诗人从未走远,他们的喜悦、失落,依然能在我们的心头激起涟漪。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没有文学细胞”的普通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一座低门槛的“情感桥梁”。

评分

我通常对那种“大家说”的文学解读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作者的解读反而会限制住读者自身的想象空间。但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书在提供专业见解的同时,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可对话性。它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常常提出几种可能性,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哪一种更贴合自己的感受。比如,在解读苏轼的某首词时,书中引述了多位宋代文人的不同看法,然后平静地阐述了自己倾向的那个角度,并且清晰地论证了支撑这个角度的文本证据。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尊重了阅读的主体性,让我感觉自己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和历史上的文学大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这首诗写了什么”,更是“这首诗是如何打动人的”。对于一个追求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这种开放式的引导远比标准答案来得更有价值。我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去解读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篇目,并且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捕捉到一些过去忽略的细微情感波动。

评分

我曾经尝试过其他几本被誉为“权威”的诗词解读,结果往往是陷入了无休止的注脚和版本考据的泥潭,读到最后,别说领略诗意了,连诗句本身都快看不清了。这套书则展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平衡感——它既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作为支撑,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又极度克制地控制了学术的展示频率。它像一个优秀的导游,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介绍历史背景,什么时候该安静地让你独自欣赏眼前的风景。它的重点永远在“品”和“讲”上,即如何去品味、如何去理解,而不是陷入无谓的文字游戏。我特别欣赏它对那些“冷门”诗人的挖掘,并没有仅仅围绕“李杜苏辛”转悠,而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元的声部。这套书成功地将过去束之高阁的经典,变成了一种可以日常咀嚼、反复回味的文化食粮,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持久性。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体现出出版方对“文化传承”这件事的敬畏之心。在这个追求快餐文化的时代,很多书籍的设计越来越敷衍,内容与载体互相贬低。但拿到这套书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内页的纸张略带米黄,光线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至关重要。更值得称道的是,排版设计非常古典雅致,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易读性,又融入了古籍的韵味,没有那种现代印刷品常见的生硬感。许多关键的诗词原文都会被单独拎出来,用更精美的字体居中展示,仿佛一幅幅微型的书法作品。我喜欢在临窗的午后,泡一壶清茶,翻开其中一册,那种仪式感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关于唐诗宋词的书,更像是收藏了一套承载着古典美学的艺术品。它让我明白,对经典的尊重,首先体现在对其外在形式的精心呵护上。

评分

这套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入门读物,着实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欣喜若狂。我一直对唐诗宋词心生向往,但总觉得那些古籍浩如烟海,难以窥其堂奥。市面上同类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枯燥的注解和生僻的典故,读起来像在啃硬骨头;要么就是过于浅薄,只停留在“咏叹风花雪月”的层面,让人抓不住诗词背后的精气神。然而,这套书的编排方式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它没有急于抛出宏大的理论,而是像一位经验老道的私塾先生,循循善诱,从最基础的格律、意象入手,慢慢引导你进入那个诗词的世界。尤其是它对具体篇章的拆解,不是简单地翻译字面意思,而是深入到作者的生平心境、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是他用词的精妙之处,都娓娓道来。读完一首诗,仿佛能看到诗人提笔时的那份踌躇满志或黯然神伤。这套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慢”,它鼓励你停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字眼所蕴含的千层意蕴,而不是囫囵吞枣地赶进度。我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本书而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了,这绝对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精神漫游。

评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中国春节zui为广泛书写的对联之一。“诗书传家”取其意思,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那些经典小书加以精挑细选,选出那些今天读者依然开卷有益的亲切好读的作品。这些书不仅适合我们自己修身养性,尤其适合家庭共读、亲子共读,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具有鲜明昂扬的“中国精神”,是应该不断传世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留给孩子这样一套书,就是留给孩子作为中国人的一份自信。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与的优质的服务,从场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于我们最好的购物体验(?▽?)。一如既往的相信京东的品质!

评分

活动购买,价格很给力,一看就是正版

评分

囤货囤货囤货囤货囤货囤货

评分

一顾倾人城叹你眉清目秀

评分

不错不错的,不错不错滴!

评分

适合做枕边书,也适合客厅、咖啡厅阅读,方便轻巧也适合带一本去旅行。 包含俞陛云所著《诗境浅说》《唐五代词境浅说》《两宋词境浅说》,李霁野所著《唐人绝句启蒙》《两宋词启蒙》。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虽然还没看,但质量很好,很有感觉

评分

相当不错,这套书一直关注了很久,这次终于,趁着价低买了,感谢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