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 |
| 作者 | (美)海斯蒂,道斯 ,谢晓非, 李纾 |
| 定价 | 88.00元 |
| 出版社 | 暂无 |
| ISBN | 9787115325990 |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字数 | 750000 |
| 页码 | 363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722Kg |
| 内容简介 | |
大量行为学研究揭示,人类的思维过程存在系统的局限性。人们往往无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理性,相反,各种认知缺陷、启发式以及惯性思维决定了我们大多数判断和决策。 |
| 作者简介 | |
| 雷德·海斯蒂(ReidHastie)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耶鲁大学,在哈佛大学开始其学术工作,积极寻求校外研究的机会,在医院和法庭中展开关于医疗和法律决策的研究。他的研究兴趣在于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在判断决策方面的应用。他终生致力于现实情境中的研究,包括医疗决策、法律决策、天气预报、消费者和商业金融决策等领域。 罗宾·道斯(Robyn M.Dawes)1958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学士,后进入密歇根大学临床心理学系。两年后,他怀着对行为决策、社会互动和态度测量的兴趣进入了数学心理学系(1963年获得博士),并在数学方面完成了研究生教育。1985年秋转到卡耐基梅隆大学,在社会和决策科学系担任心理学教授,他现在是CharlesJ. Queenan,Jr. 大学的教授。道斯发表过150 多篇论文、出版了6 部书籍。 |
| 目录 | |
| 第1章 思维和策 |
| 编辑推荐 | |
|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选择和判断。掌握理性决策的原理,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选择的质量,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 新版本的特色: |
| 文摘 | |
| 序言 | |
收到这本书,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过度自信偏差”的论述。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对未来事件的预测能力,认为自己能够准确把握方向,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作者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比如投资、考试预测等等,揭示了这种偏差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它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常常陷入这种“我什么都知道”的迷思中,而忽略了那些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本书让我开始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判断,学会在决策前多一分审慎,少一分鲁莽。它所倡导的,不是要去消除所有不确定性,而是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并在其中找到做出最佳选择的可能性。这种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的引导,才是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让你越读越觉得“哇塞”的类型。从北京发货的速度让我惊喜,这本书本身的内容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做决定方面还算比较果断,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的“果断”,可能只是因为被某种信息“锚定”住了,或者是因为某种“光环效应”在作祟,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特别是关于“框架效应”的分析,简直让我醍醐灌顶。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说法呈现,结果我们的选择就截然不同,而我们还以为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作者通过各种实验和案例,将这些心理学原理讲得淋漓尽致,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我们所谓的“理性”,在很多时候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许多决策,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着很多不自知的“认知陷阱”。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套更系统的方法论,帮助我拨开迷雾,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断。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理性”定义的书。从收到包裹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书中关于“后验认知偏差”(Hindsight Bias)的讲解,我感触尤深。我们总是倾向于在事情发生后,觉得自己早就预料到了,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心态,不仅会让我们低估不确定性,还会阻碍我们从真实的经验中学习。因为一旦我们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就不会去反思最初的判断过程,也就无法从中汲取教训,为下一次决策做准备。作者通过一些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学习能力的。这让我意识到,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时,保持谦逊,承认自己认知局限性,并专注于分析决策过程本身,可能比关注结果更为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并引导我们走向一种更具反思性的认知路径。
评分拿到这本《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还没细看内容,单是书的装帧设计就让我觉得很用心。书页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经过认真打磨的著作。我最关注的还是书中关于“启发式偏见”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真的是太有启发了。作者详细阐述了各种常见的思维捷径,比如代表性启发式、可得性启发式等等,并且列举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可能带来的误导。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身上似乎就有很多这样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依赖一种快速、看似可靠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源自过往的经验,也可能源自媒体的渲染,但往往忽略了事物本身的概率和统计规律。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思维中那些不那么“理性”的部分,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常识”和“直觉”,很多时候是可以被系统性地误导的。我迫切想知道,在了解了这些偏见之后,如何才能有效克服它们,真正做到不被表象所迷惑。
评分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这本《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第2版)》,书的包装很仔细,从北京发货,路上速度也很快。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章,就被作者的开篇吸引住了。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的。特别是关于“锚定效应”的章节,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做出的价格判断,其实是被最初看到的信息所左右,并没有真正去评估价值。作者用生动的实验数据和案例,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直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建立更有效的决策框架。这种反思性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一些同类书籍中很少获得的。我尤其期待后续章节能继续揭示更多思维的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它们,从而做出更“理性”的选择。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感觉收获满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