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第二輯):婦科分冊》是當代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集萃,是學習、研究當代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的範本,對指導臨床、培養中醫臨床學科帶頭人和促進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也為下一步名老中醫傳承研究奠定瞭良好基礎。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月經病
第一節 月經先期
1.王成榮醫案(2則)
2.王道坤醫案
3.楊傢林醫案
4.鄭惠芳醫案(2則)
5.董剋勤醫案
6.顔正華醫案(2則)
第二節 月經後期
1.王成榮醫案
2.孔光一醫案
3.劉繼祖醫案
4.李維賢醫案
5.楊傢林醫案(5則)
6.鄭惠芳醫案(4則)
7.徐誌華醫案
8.徐經世醫案
9.柴鬆岩醫案(6則)
10.謝昌仁醫案
第三節 月經先後無定期
1.劉尚義醫案
2.楊傢林醫案(4則)
3.柴鬆岩醫案
第四節 月經過多
1.王成榮醫案
2.楊傢林醫案(2則)
3.鄭惠芳醫案
4.徐誌華醫案
第五節 月經過少
1.王成榮醫案(2則)
2.李維賢醫案(2則)
3.楊傢林醫案
4.徐誌華醫案
5.顔正華醫案
第六節 經期延長
1.王成榮醫案
2.李維賢醫案
3.楊傢林醫案
4.徐誌華醫案
第七節 閉經
1.王成榮醫案
2.李維賢醫案(4則)
3.楊傢林醫案
4.夏桂成醫案
5.徐升陽醫案
6.徐誌華醫案
7.柴鬆岩醫案(10則)
第八節 經間期齣血
1.孔光一醫案
2.夏桂成醫案
第九節 崩漏
1.李可醫案
2.李孔定醫案(3則)
3.楊傢林醫案
4.鄭惠芳醫案(19則)
5.鬍永盛醫案
6.夏桂成醫案(2則)
7.徐誌華醫案(6則)
……
第二章 帶下過多、盆腔炎及宮腔積液
第三章 妊娠病
第四章 産後病
第五章 雜病
精彩書摘
初潮後月經周期40~50天,偶停經超過2個月,經量、經期正常,體毛唇須較長,額部常見“青春痘”。2007年8月診為“多囊卵巢綜閤徵、高胰島素血癥”。分彆於2007年8月、2008年8月和2009年1月三次查葡萄糖耐量一胰島素釋放試驗均提示“高胰島素血癥”。曾服“二甲雙胍”治療,2008年9月~12月服羅格列酮每次4mg,每日1次,連服3個月。服藥期間月經正常,停藥則經閉。額部散在數個痤瘡,色紅,觸痛,納眠可,大便於,小便調;舌偏紅,常苔,脈平。末次月經:2009年2月1日(孕激素撤血),體重:50kg,身高:159cm。14歲初潮,周期40~50天,經期5~7天,量中,色紅,質中,無痛經。西醫診斷:多囊卵巢綜閤徵;中醫診斷:月經後期,屬陽明鬱熱。患者初潮即見月經稀發,雖為先天腎氣不足,緻血海不能按時滿溢,但顔麵痤瘡、大便結,舌質偏紅等則係陽明鬱熱的見證。陽明、太陽之經循於麵額,風寒之邪侵入,不得散解,鬱而化熱,日久鬱結成毒而為痤瘡。故治宜清熱解毒,擬方五味消毒飲閤白虎湯加減:
知母12g,生石膏15g,浮小麥30g,金銀花20g,連翹20g,蒲公英30g,鼕葵子15g,野菊花15g,辛夷15g,黃芩15g,決明子15g。日1劑,水煎服,12劑。
二診(2009年3月13日):末次月經:3月6日,為自然行經,6天淨,色深紅,無塊,經前BBT上升12天,溫差<0.3℃,經潮體溫下降緩;乳暈有粗毛,額部痤瘡減輕;舌淡紅,常苔,脈平。證治同前,上方去浮小麥、黃芩、決明子,加山藥20g,連服12劑。囑其復查糖耐量一胰島素釋放試驗。
三診(2009年4月3日):月經周期第28天,BBT似單相,額部痤瘡明顯減少。暫未復查糖耐量一胰島素釋放試驗。守上方12劑。
四診(2009年4月24日):末次月經:4月11日,4天淨,量少,額部痤瘡消失。胃痛,食少,稍多食則胃脘不適。近2個月自然行經,BBT上升11~12天,高溫期波動大於0.3℃。現月經周期第14天,值陰陽消長變化時段,故宜先行氣活血,待經潮後清陽明熱。自擬三川湯加味:
香附15g,枳殼12g,川牛膝30g,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2g,法半夏12g,茯苓20g,麥芽30g。12劑。
五診(2009年5月22日):近3個月自然行經(3月~4月BBT雙相),末次月經:5月16日,經量正常,7天淨,經前BBT單相(5月4日~11日因口腔潰瘍停服上方藥)。仍宗陽明鬱熱,治宜清熱解毒。予白虎湯加減:
知母12g,石膏15g,懷山藥20g,玉竹15g,石斛15g,金銀花20g,連翹20g,白花蛇舌草30g,馬齒莧30g,牛膝30g。12劑。
……
前言/序言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第二輯):婦科分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當代名老中醫典型醫案集(第二輯):婦科分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適用臨床,緊供參考……………
評分
☆☆☆☆☆
東東還是挺不錯的,值得購買。
評分
☆☆☆☆☆
中醫學屬於在陰陽五行理論指導下、從動態整體角度研究人體生理病理藥理及其與自然環境關係、尋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學問。正因為如此,任何一種理論,如果不具備整體觀念的特色,它就不會是完全意義上的中醫學,具備瞭整體觀念若是還不具備動態的性質,那麼,這種理論也就還沒有完全把握到中醫學的真諦。所以。盡管中醫學早已意識到“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基本特色,但現有的中醫學,除瞭《中醫生理病理係統論》,幾乎還沒有人能達到這樣的能全方位的突齣“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特色的,既能揭示髒腑的陰陽氣化規律、溝通與天地陰陽氣化規律聯係,又能揭示疾病的證侯規律的理論體係。 比如說中醫學有從整體觀念角度形成的“正氣與邪氣是構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說這應該是中醫確定病名的理論依據。然而,由於其幾乎喪失瞭陰陽五行理論對其的指導作用與價值,必然就分不清“病因”與“證因”的區彆與聯係,意識到“病”和“證”是構成疾病的基本要素,而是把“病因”與“證因”混為一談
評分
☆☆☆☆☆
寫的挺好的,有時間要好好學一學
評分
☆☆☆☆☆
快,省,好。好書,名老中醫典型醫案備後研讀之用。
評分
☆☆☆☆☆
裏麵醫案很多,醫案都寫的很清楚,還有藥方。我們買這個關鍵就看中醫案和藥方。在臨床上有藉鑒參考的價值。
評分
☆☆☆☆☆
啊
評分
☆☆☆☆☆
印刷精美,很實用。
評分
☆☆☆☆☆
書不錯 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