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迄今全面可靠、轻松易读的康德传记
2.告别刻板印象,颠覆传统认知,细节呈现
3.纪念康德诞辰290周年,逝世210周年
相关推荐: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本书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曼弗雷德·库恩(Manfred Kuehn),以研究康德、休谟以及二者之间哲学关系的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对德国唯心论及其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先驱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从事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至今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编著的作品有:《德国的苏格兰常识哲学》(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 1988)、《伊曼纽尔·康德:国际康德论文选》(Immanuel Kant, 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 2 vols., 2000)、《康德传记文献》(Kant Biographien, 8 vols., 2002)。
黄添盛,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博士,现定居德国,译有《哲学百科》《追忆一回普鲁斯特》《瞧一眼尼采》《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是一本全面的康德传记,不仅介绍了他童年的压抑的教育,也有他成名前后的人事纠葛,晚年康德之所以如此,恐怕也与他的人身经历有关,哲学是纯粹的,然而宗教、教职斗争,还有与皇权的关系,越是知名的人社会负担也越重。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康德思想研究集,它几乎涵括了康德所有的成熟作品,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鸟瞰,阅读本书,不但能了解康德的生平,也是对康德学术的认识,而且,你绝不会读不过15页。
——《信报》
★康德是一位活生生的、热心肠的思想家。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再好不过地为此做了注脚。曼弗雷德·库恩……另辟蹊径,揭示出了康德生动的成长史,从而避免了传统传记或者对其进行毫无瑕疵的包装,或者陷入到枯燥的学理讨论的做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代序)/谢文郁
作者识
人物表
康德生平与著作年表
前言
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
第二章 大学生与家庭教师(1740—1755)
第三章 优雅的硕士(1755—1764)
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
第五章 沉默的岁月(1770—1780)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
第七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始人(1784—1787)
第八章 与教会和王室的磨擦(1788—1795)
第九章 老人(1796—1804)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编后记
翻开《康德传》这本巨著,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哲学巨匠的敬仰和好奇。我深知康德哲学体系的宏大与深刻,而理解其思想,离不开对其人生经历的了解。这本书的厚重感,预示着其内容的详实和深入。我迫切想知道,康德是如何在那个思想活跃但充满矛盾的时代,独立地发展出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他对理性、经验、道德、审美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这些概念是如何相互联系,构成他思想的骨架?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康德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比如他的生活习惯、他的社交圈,甚至是他对科尼斯堡这座城市的感情,这些都可能为我们理解他的哲学思想提供独特的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康德不仅仅是一位坐在书斋里的思想家,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是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形成的。这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次与一位伟大灵魂进行深度对话的邀约。
评分从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来看,就能感受到作者对康德的尊重和对这部传记的用心。我一直对启蒙运动时期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生活状态非常感兴趣,总觉得他们的个人经历和他们所提出的哲学理论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康德的“绝对命令”和“物自体”这些概念,在我看来如同难以企及的高峰,总是让我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贴近读者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康德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他的哲学体系的。他童年的经历,他的求学之路,他与同时代思想家们的交流,这些都会是他思想形成的重要土壤。我特别想了解,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康德是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受外界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哲学探索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挖掘他晚年的一些生活细节,那些关于他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转变,是否会在这部传记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哲学家的传记,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视那个伟大时代的思想脉络,以及一位思想巨匠的心灵世界。
评分不得不说,《康德传》这本书的篇幅着实令人震撼,光是看着就觉得它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我一直对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和“道德哲学”感到非常着迷,但也常常觉得这些概念深奥难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为生动和易懂的方式,带领我走进康德的世界。比如,书中会详细介绍康德是如何从早期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争论中,发展出自己的批判哲学的吗?他“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颠覆了传统的哲学观念的?我特别想知道,在书中,康德的个人生活经历,例如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爱情观(如果书中有所提及的话)、以及他晚年的健康状况,是如何与他的哲学思想相互呼应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堆砌,更能展现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康德。从这本书的厚度来看,它一定包含了作者大量的心血,我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金钥匙。
评分拿到《康德传》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分量十足,无论是纸质的厚度还是内容的分量,都让人对其寄予厚望。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哲学家的思想,就必须深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他所处的时代,以及塑造了他思想的那些个人经历。康德的哲学,尤其是他的批判哲学,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我了解它的重要性,却总觉得难以真正把握其精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触,一步步走近康德,理解他思想发展的逻辑和深度。书中是否会着重描写他在面对质疑和挑战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的?他与当时其他重要思想家,比如卢梭、伏尔泰等人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又是如何影响了他的哲学观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康德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致描绘,比如他的阅读习惯、他的教学方式,甚至是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或许能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一些哲学思考。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求知之旅,一次与智者对话的契机。
评分这本《康德传》实在是太厚实了,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思想重量。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充满好奇,而康德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翻开书页,就被作者详实的考证和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吸引了。文字间流淌着一种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仿佛能看到一个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在科尼斯堡的街头踱步,思考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道德困境。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康德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比如他是否像传说中那样规律到钟表的指针都跟着他的步伐走?他的哲学思想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孕育而生的?那些著名的“三大批判”,书中又是如何解读其核心的,又如何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阐释的?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凭这厚重的篇幅和作者的功力,我已然感受到这是一次深入探索一位伟大思想家心灵深处的旅程,是一次与智慧的对话。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思考,造就了这位“哲学上的哥白尼”,他的人生轨迹又与他的哲学体系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评分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波溅。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是无边的。
评分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评分活动价购买,比较划算!
评分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最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1]
评分很好。…。。。。。。。。
评分????????
评分优惠卷有时能抢到,但是要不想买的不能用卷,要不就是缺货
评分不错的书,一本了解康德的好书
评分迄今最全面可靠、轻松易读的康德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