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智伟,王兵,朱卫华 著
图书标签:
  • STM32
  • ARM
  • 单片机
  • 嵌入式
  • 开发
  • 实践
  • C语言
  • 硬件
  • 应用设计
  • 第2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414952
版次:2
商品编码:1144241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以STM32F系列32位微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为基础,系统介绍该系列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设计,工程建立、软件仿真调试与程序下载,GPIO、USART、ADC、DAC、定时器、看门狗、SPI、I2C、CAN、SDIO接口的使用与编程,以及LCD、触摸屏、Flash存储器、颜色传感器、光强检测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位移传感器、音频编解码器、RFID、射频无线收发器、数字调频无线电接收机、DDS、CAN收发器、Micro SD卡、步进电机、交流调压等模块的使用与编程。《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所有示例程序均通过验证,相关程序代码可以免费下载。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STM32F 32位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类等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进行电子制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以STM32F系列32位微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为基础,系统介绍该系列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设计,工程建立、软件仿真调试与程序下载,GPIO、USART、ADC、DAC、定时器、看门狗、SPI、I2C、CAN、SDIO接口的使用与编程,以及LCD、触摸屏、Flash存储器、颜色传感器、光强检测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位移传感器、音频编解码器、RFID、射频无线收发器、数字调频无线电接收机、DDS、CAN收发器、Micro SD卡、步进电机、交流调压等模块的使用与编程。《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所有示例程序均通过验证,相关程序代码可以免费下载。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STM32F 32位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控制类等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进行电子制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STM32F系列32位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1.1 STM32系列32位微控制器简介
1.2 STM32F103xx系列微控制器简介
1.2.1 STM32F103xx系列微控制器的主要特性
1.2.2 STM32F103xx系列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
1.3 STM32F系列32位微控制器系统板设计示例
1.3.1 系统板简介
1.3.2 系统板PCB图

第2章 工程建立、软件仿真调试与程序下载
2.1 STM32F的固件函数库
2.1.1 固件函数库简介
2.1.2 固件函数库文件夹结构
2.1.3 与外设/单元有关的库函数
2.2 工程建立
2.2.1 下载ST3.00外设库
2.2.2 进入工程建立
2.2.3 进行选项设置
2.2.4 进行工程相关设置
2.2.5 设置仿真调试选项
2.3 软件仿真调试
2.3.1 软件仿真设置
2.3.2 启动软件仿真
2.4 程序下载
2.4.1 利用串口下载程序
2.4.2 利用JLINK下载程序
2.5 怎样在RAM中调试程序

第3章 delay和sys文件函数的使用
3.1 delay文件函数
3.1.1 delay_init函数
3.1.2 delay_us函数
3.1.3 delay_ms函数
3.2 sys文件函数
3.2.1 I/O口的位操作
3.2.2 Stm32_Clock_Init函数
3.2.3 Sys_Soft_Reset函数
3.2.4 Sys_SleepDeep函数
3.3 编程示例
3.3.1 添加文件到工程
3.3.2 delay示例程序
3.3.3 sys示例程序清单
3.3.4 主函数程序

第4章 GPIO的使用
4.1 STM32F GPIO简介
4.2 GPIO编程示例
4.3 外部中断操作
4.3.1 STM32F外部中断设置
4.3.2 外部中断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4.3.3 外部中断操作示例程序

第5章 USART的使用
5.1 STM32F USART简介
5.1.1 串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5.1.2 STM32F USART的基本特性
5.1.3 STM32F USART的操作
5.2 USARTUSB转换
5.2.1 USARTUSB转换模块硬件设计
5.2.2 USARTUSB转换示例程序设计
5.2.3 USARTUSB转换示例程序
5.3 USART的中断操作
5.3.1 USART的中断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5.3.2 USART的中断操作示例程序
5.4 USART的DMA操作
5.4.1 STM32F的DMA
5.4.2 USART的DMA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5.4.3 USART的DMA操作示例程序

第6章 ADC的使用
6.1 STM32F的ADC
6.1.1 STM32F的ADC简介
6.1.2 ADC模块自身相关的误差
6.1.3 ADC的外部输入阻抗RAIN
6.1.4 采用独立ADC供电以及参考电压
6.2 ADC的DMA连续转换模式
6.2.1 ADC的DMA连续转换模式程序设计
6.2.2 ADC的DMA连续转换模式程序
6.3 角度位移传感器的使用
6.3.1 角度位移传感器简介
6.3.2 角度位移传感器操作示例程序

第7章 DAC的使用
7.1 STM32F的DAC简介
7.2 影响DAC精度的一些技术指标
7.2.1 DAC的转换函数
7.2.2 DAC的偏置误差
7.2.3 DAC的增益误差
7.2.4 DAC的微分非线性误差
7.2.5 DAC的积分非线性误差
7.2.6 DAC的绝对精度误差
7.3 DAC软件触发模式示例程序设计
7.3.1 DAC软件触发模式配置
7.3.2 DAC软件触发模式示例程序
7.4 DAC定时器触发模式示例程序设计
7.4.1 DAC定时器触发配置
7.4.2 DAC定时器触发示例程序
7.5 DAC三角波生成模式示例程序设计
7.5.1 DAC三角波生成模式配置
7.5.2 DAC三角波生成模式示例程序

第8章 定时器的使用
8.1 STM32F的定时器简介
8.2 基本定时器的使用
8.2.1 基本定时器的寄存器设置
8.2.2 定时器的时钟
8.2.3 基本定时器的示例程序设计
8.2.4 基本定时器的示例程序
8.3 定时器的输入捕获模式
8.3.1 定时器的输入捕获模式简介
8.3.2 定时器的输入滤波设置
8.3.3 定时器的输入捕获模式示例程序设计
8.3.4 定时器的输入捕获模式示例程序
8.4 STM32F定时器的输出比较模式
8.4.1 定时器输出比较模式库函数
8.4.2 定时器输出比较模式示例程序设计
8.4.3 定时器输出比较模式示例程序
8.5 STM32F定时器的PWM输出
8.5.1 STM32F的PWM设置
8.5.2 STM32F的PWM示例程序设计
8.5.3 STM32F的PWM示例程序
8.6 颜色传感器TCS230的使用
8.6.1 常用的色彩传感器
8.6.2 TCS230可编程颜色光频率转换器
8.6.3 TCS230颜色识别的参数计算
8.6.4 TCS230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8.6.5 TCS230操作示例程序
8.7 步进电机控制
8.7.1 TA8435H简介
8.7.2 TA8435H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8.7.3 步进电机控制示例程序设计
8.7.4 步进电机控制示例程序
8.8 交流调压控制
8.8.1 交流调压电路
8.8.2 交流调压控制示例程序设计
8.8.3 交流调压控制示例程序

第9章 看门狗的使用
9.1 独立看门狗
9.1.1 独立看门狗的寄存器设置
9.1.2 独立看门狗的示例程序设计
9.1.3 独立看门狗的示例程序
9.2 窗口看门狗
9.2.1 窗口看门狗的寄存器设置
9.2.2 窗口看门狗的示例程序设计
9.2.3 窗口看门狗的示例程序

第10章 FSMC的使用
10.1 STM32F的FSMC
10.1.1 STM32F的FSMC简介
10.1.2 FSMC内部结构和映射地址空间
10.1.3 FSMC总线配置步骤
10.2 FSMC驱动TFT LCD
10.2.1 TFT LCD简介
10.2.2 TFT LCD与STM32F的连接
10.2.3 确定FSMC映射地址
10.2.4 FSMC驱动TFT LCD的示例程序设计
10.2.5 FSMC驱动TFT LCD的示例程序

第11章 SPI的使用
11.1 STM32F 的SPI
11.1.1 SPI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11.1.2 STM32F SPI简介
11.2 SPI的示例程序设计
11.2.1 SPI的配置步骤
11.2.2 数字电位器MAX5413/MAX5414/MAX5415简介
11.2.3 SPI的示例程序
11.3 GPIO模拟SPI控制触摸屏
11.3.1 触摸屏工作原理与结构
11.3.2 采用专用芯片的触摸屏控制电路
11.3.3 触摸屏控制示例程序设计
11.3.4 触摸屏控制示例程序
11.4 加速度传感器MMA7455L的使用
11.4.1 MMA7455L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4.2 MMA7455L引脚功能及应用电路
11.4.3 MMA7455L工作模式
11.4.4 MMA7455L加速度校准方法
11.4.5 MMA7455L应用示例程序设计
11.4.6 MMA7455L应用示例程序
11.5 音频编解码器VS1003的使用
11.5.1 VS1003简介
11.5.2 VS1003与STM32F连接
11.5.3 VS1003的常用寄存器
11.5.4 VS1003的寄存器读/写操作
11.5.5 VS1003应用示例程序设计
11.5.6 VS1003应用示例程序
11.6 MF RC522和Mifare standard卡的使用
11.6.1 MF RC522简介
11.6.2 Mifare standard卡简介
11.6.3 Mifare 1卡的读/写操作
11.6.4 MF RC522的SPI接口操作
11.6.5 MF RC522与Mifare 1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1.6.6 MF RC522与Mifare 1卡操作示例程序
11.7 Flash存储器W25X16的使用
11.7.1 W25X16简介
11.7.2 W25X16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1.7.3 W25X16操作示例程序
11.8 nRF24L01的使用
11.8.1 nRF24L01简介
11.8.2 nRF24L01的SPI时序
11.8.3 nRF24L01 SPI接口指令设置
11.8.4 nRF24L01的ShockBurst模式
11.8.5 增强型ShockBurst发送/接收模式操作
11.8.6 nRF24L01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1.8.7 nRF24L01发送操作示例程序
11.8.8 nRF24L01接收操作示例程序
11.9 DDS AD9852的使用
11.9.1 DDS AD9852的主要技术特性
11.9.2 AD9852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11.9.3 AD9852的工作模式
11.9.4 AD9852的工作时序
11.9.5 AD9852的应用电路
11.9.6 AD9852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1.9.7 AD9852操作示例程序

第12章 I2C的使用
12.1 STM32F的I2C
12.1.1 I2C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12.1.2 STM32F的I2C简介
12.2 STM32F I2C的示例程序设计
12.2.1 STM32F的I2C初始化配置
12.2.2 24Cxx系列EEPROM简介
12.2.3 24Cxx系列EEPROM示例程序设计
12.2.4 24Cxx系列EEPROM示例程序
12.3 光强检测传感器BH1750FVI的使用
12.3.1 BH1750FVI简介
12.3.2 BH1750FVI的VCC和DVI电源供应时序
12.3.3 BH1750FVI的I2C接口时序
12.3.4 BH1750FVI的示例程序设计
12.3.5 BH1750FVI的示例程序
12.4 CMOS图像传感器OV7670的使用
12.4.1 CMOS图像传感器OV7670简介
12.4.2 视频帧存储器AL422B简介
12.4.3 基于OV7670的图像采集电路
12.4.4 OV7670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2.4.5 OV7670操作示例程序
12.5 数字调频无线电芯片TEA5767的使用
12.5.1 数字调频无线电芯片TEA5767简介
12.5.2 立体声耳机放大器MAX13330/13331简介
12.5.3 数字调频无线电接收机电路
12.5.4 TEA5767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2.5.5 TEA5767操作示例程序

第13章 CAN的使用
13.1 CAN总线简介
13.2 STM32F的bxCAN
13.2.1 bxCAN的主要特点
13.2.2 bxCAN的工作模式
13.2.3 bxCAN发送报文的流程
13.2.4 bxCAN的报文接收
13.2.5 bxCAN的时间触发通信模式
13.2.6 bxCAN过滤器
13.3 STM32F外接CAN收发器
13.4 CAN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3.4.1 CAN初始化配置
13.4.2 CAN操作示例程序的实现
13.5 CAN操作示例程序
13.5.1 节点1程序
13.5.2 节点2程序

第14章 SDIO的使用
14.1 STM32F的SDIO简介
14.2 Micro SD卡
14.2.1 Micro SD卡简介
14.2.2 Micro SD卡初始化
14.2.3 Micro SD卡读数据块操作
14.2.4 Micro SD卡写数据块操作
14.2.5 Micro SD卡与STM32F的连接
14.3 Micro SD卡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4.3.1 SDIO操作示例程序设计
14.3.2 SDIO操作示例程序
14.4 SDIO+FatFs实现FAT文件系统
14.4.1 FatFs简介
14.4.2 源代码的结构
14.4.3 SDIO+FatFs实现FAT文件系统程序设计
14.4.4 SDIO+FatFs实现FAT文件系统程序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STM32F 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第2版) 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以及对嵌入式开发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STM32F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应用设计与实践指南。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应用,力求让读者能够真正掌握STM32F微控制器在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技巧。 本书亮点与特色 全面覆盖,循序渐进: 本书内容覆盖了STM32F系列微控制器的核心知识体系,从MCU的基本架构、开发环境搭建,到外设驱动、RTOS应用,再到通信协议、高级功能实现,层层递进,确保不同基础的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实践导向,案例丰富: 每一章节都配以大量的实例和代码,充分展示STM32F的各项功能和应用场景。本书精选了多个典型的嵌入式项目案例,如数据采集系统、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无线通信模块等,力求让读者在动手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入剖析,原理透彻: 对于每一个外设和功能,本书不仅仅停留在API的调用层面,更深入地剖析了其内部工作原理、寄存器配置细节以及相关的硬件电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能够更灵活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最新技术,紧跟潮流: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嵌入式技术发展的热点,引入了诸如 FreeRTOS 实时操作系统、USB 通信、CAN 总线、以太网等在实际项目中应用广泛的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嵌入式开发趋势。 软硬结合,系统性强: 本书强调软件与硬件的紧密结合。在讲解软件编程的同时,也对相关的硬件电路设计、选型以及调试技巧进行了探讨,帮助读者建立起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思维。 详细源码,易于移植: 本书提供的所有例程代码均经过严格测试,结构清晰,注释详尽,易于读者理解和移植。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示例快速构建自己的项目,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开发工具,全程指导: 从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主流集成开发环境(IDE)的安装配置,到调试技巧的讲解,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程的技术支持,确保读者能够顺畅地进行开发。 面向读者,贴近需求: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广泛,包括正在学习嵌入式技术的学生,希望掌握STM32F开发的工程师,以及对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感兴趣的个人开发者。无论您的目标是完成课程设计、毕业项目,还是开发商业产品,本书都能为您提供有力的帮助。 内容结构概述 本书内容共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STM32F微控制器的应用设计与实践展开: 第一部分:STM32F微控制器入门 第一章:引言 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微控制器(MCU)基础:MCU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与微处理器(MPU)的区别。 ARM Cortex-M内核介绍:ARM公司及其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优势,Cortex-M3/M4/M7等内核的特性。 STM32F系列微控制器概览:STM32F系列家族的划分、特点、性能指标及优势。 本书结构与学习路线图:介绍本书的整体结构和推荐的学习顺序。 第二章:STM32F开发环境搭建 硬件平台选择:推荐的STM32F开发板,如STM32F103、STM32F407、STM32F7系列开发板等,以及其关键硬件资源。 集成开发环境(IDE)介绍: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等主流IDE的安装与基本配置。 编译、链接与调试流程:详细介绍代码编译、链接的过程,以及通过IDE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的步骤。 GCC for ARM 及 Eclipse/VS Code 搭建(可选):介绍使用更轻量级或开源的开发工具链。 HAL库与LL库对比及选择:分析ST官方提供的HAL库和LL库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策略。 HAL库的基本使用:介绍HAL库的初始化、抽象层概念及常用API调用方法。 第二部分:STM32F核心外设应用 第三章: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 GPIO接口原理:STM32F的GPIO端口结构,复用功能,输入模式(浮空、上拉、下拉),输出模式(推挽、开漏)。 GPIO寄存器配置:直接通过寄存器操作GPIO,理解其底层工作机制。 GPIO库函数应用:使用HAL库函数控制GPIO的输入输出、中断触发等。 实例:LED闪烁,按键输入检测,外部中断处理。 第四章:NVIC(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 中断系统基础:中断的概念、中断向量表、中断优先级。 NVIC工作原理:中断的使能、禁用、挂起、解除挂起,中断优先级分组。 NVIC配置与管理:通过寄存器或库函数配置NVIC。 外部中断(EXTI)应用:配置GPIO作为外部中断源,实现按键中断,外部信号检测。 内部中断:定时器中断、串口中断等。 实例:使用按键中断控制LED,结合定时器实现周期性任务。 第五章:系统时钟与定时器 STM32F时钟系统:RCC(复位和时钟控制)模块详解,HSE,HSI,PLL,时钟树配置。 SysTick定时器:ARM Cortex-M内核自带的SysTick定时器,用于简单的延时和RTOS的Tick。 通用定时器(TIM):TIM模块的组成、工作模式(向上计数、向下计数、中心对齐),预分频器,自动重载寄存器。 定时器应用:定时中断,PWM输出(LED呼吸灯,电机调速),输入捕获(测量脉冲宽度),编码器接口。 实例:精确延时,PWM控制LED亮度,伺服电机角度控制。 第六章: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UART通信原理:异步通信,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 STM32F UART模块:UART硬件结构,发送、接收数据缓冲器。 UART寄存器配置:直接通过寄存器控制UART。 UART库函数应用:HAL库的UART发送、接收、中断接收等。 DMA与UART结合:提高UART数据传输效率,实现大数据块的收发。 实例:PC与STM32F通过串口助手通信,调试信息输出,GPS数据解析。 第七章:ADC(模数转换器) ADC原理:采样、量化、编码,分辨率,转换时间。 STM32F ADC模块:ADC的通道,多通道扫描,规则转换,注入转换。 ADC寄存器配置:配置ADC的时钟、分辨率、采样时间等。 ADC库函数应用:单次转换,连续转换,软件触发,外部触发。 DMA与ADC结合:连续采集多路模拟信号。 实例:读取电位器值控制LED亮度,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电池电压监测。 第八章:DAC(数模转换器) DAC原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输出电压范围。 STM32F DAC模块:DAC通道,输出缓冲器。 DAC寄存器配置:设置DAC输出值。 DAC库函数应用:输出固定电压,输出波形(如正弦波)。 实例:生成音频信号,模拟量控制外部设备。 第三部分:STM32F进阶应用与通信 第九章:SPI(串行外设接口) SPI通信原理:主从模式,全双工通信,SCK, MOSI, MISO, NSS等信号线。 STM32F SPI模块:SPI的配置,主/从模式切换。 SPI库函数应用:主模式发送/接收数据,从模式接收/发送数据。 实例:与SD卡通信,与SPI接口的OLED显示屏通信,与ADXL345等传感器通信。 第十章:I2C(集成电路互连总线) I2C通信原理:SDA, SCL信号线,主/从设备,地址寻址, ACK/NACK。 STM32F I2C模块:I2C的配置,主/从模式。 I2C库函数应用:主模式读写设备,从模式响应。 实例:与EEPROM通信,与BMP180/BME280等温湿度传感器通信,驱动I2C接口的LCD。 第十一章:RTC(实时时钟) RTC原理:独立于系统时钟的计时功能,日历功能。 STM32F RTC模块:RTC寄存器配置,时钟源选择。 RTC应用:设置和读取系统时间,闹钟功能,日期管理。 实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时钟。 第十二章:DMA(直接内存访问) DMA原理:绕过CPU直接在内存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提高效率。 STM32F DMA控制器:DMA通道,传输模式(单次、循环、全双工)。 DMA配置与应用:与UART、ADC、SPI等外设结合使用。 实例:使用DMA实现高速ADC数据采集,DMA驱动UART实现大数据传输。 第十三章:USB(通用串行总线) USB协议基础:USB的拓扑结构,设备类(CDC、HID、MSC等)。 STM32F USB OTG(On-The-Go)功能:主机模式与设备模式。 STM32CubeMX配合USB库:生成USB设备(如虚拟串口CDC)的工程。 实例:STM32F作为USB设备,模拟为串口通信设备,实现与PC的数据交互。 第十四章:CAN(控制器局域网) CAN协议基础:CAN总线的特点,帧格式,ID机制。 STM32F CAN模块:CAN控制器的配置,发送/接收邮箱。 CAN通信应用:多节点通信,总线通信。 实例:构建一个简单的CAN总线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第十五章: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基础:TCP/IP协议栈概述,MAC地址,IP地址。 STM32F内置以太网控制器(部分型号):以太网接口的硬件构成。 LwIP(Lightweight IP)协议栈:嵌入式系统的轻量级TCP/IP协议栈。 实例:STM32F作为网络节点,实现HTTP服务器,TCP/UDP通信。 第四部分:实时操作系统与高级应用 第十六章:RTOS(实时操作系统)入门 RTOS概念:实时性,任务,任务调度,中断。 FreeRTOS介绍:FreeRTOS的特点,内核组件(任务、队列、信号量、互斥量)。 FreeRTOS任务创建与管理:任务优先级,任务延时,任务同步与通信。 实例:使用FreeRTOS实现多任务并发,如LED闪烁与按键处理同时进行。 第十七章:嵌入式GUI设计(可选,部分高级型号) GUI概念: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窗口、按钮、文本框等)。 嵌入式GUI库介绍:如TouchGFX、emWin等。 GUI设计流程:布局,事件处理。 实例:在STM32F上实现简单的图形界面,实现触摸屏控制。 第十八章:嵌入式项目开发流程与技巧 项目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考虑。 软件架构设计:模块化,分层设计。 代码调试与优化:使用调试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 版本控制:Git等工具的使用。 产品化考量:功耗管理,安全性。 附录 STM32F系列微控制器型号对照表。 常用开发工具快捷键。 参考资料与进一步学习资源。 结语 本书力求成为您学习和掌握STM32F系列微控制器应用的坚实起点和可靠伙伴。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实践,您将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任务。愿本书能激发您对嵌入式开发的无限热情,并在您的技术道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内容组织和逻辑结构。从目录的划分来看,作者显然是花费了大量心思来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序言部分对本书的定位和目标读者进行了明确的说明,这让我很快了解了这本书是否适合我。每一章的开头都对本章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概括,并在结尾处提供了相关的习题和思考题,这对于巩固学习内容非常有帮助。书中穿插的图示和代码示例,都经过精心选择,直观易懂,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某些复杂概念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并引用现实中的应用案例,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我这个初学者所接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面采用了比较沉稳的蓝色调,搭配银色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显得专业而又不失质感。纸张的厚度和光滑度都恰到好处,阅读时不会有廉价感,翻页也很顺畅,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细节之处,比如书脊的处理,缝线牢固,打开平铺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的参考书来说非常重要。书的尺寸也比较适中,既不会太大占地方,也不会太小显得不够庄重。整体的包装和印刷质量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让人在尚未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预示着这是一本精心打磨、内容扎实的专业书籍,是技术爱好者和工程师手中值得信赖的工具书。

评分

从技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乏前沿的应用实践。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STM32F系列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进行罗列,而是深入到其内部架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外设的详细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关键的寄存器操作,也给出了清晰的解析和示例代码,这对于需要深入定制和优化的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书中还涉及了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以及一些常见的通信协议和传感器接口的驱动开发,这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认知边界。作者的讲解风格严谨而不失条理,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复杂的技术细节,让我感觉自己确实在不断地提升技能。

评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快速掌握核心技术的读者。作者在讲解时,力求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概念,也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对于代码的讲解,作者也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注释的清晰性,这让我更容易理解代码的逻辑和实现思路。在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作者总能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者给出进一步的学习方向,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读者的负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实践、案例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能够帮助我系统地学习STM32F系列微控制器,更能激发我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的学习热情。

评分

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方面,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STM32F系列微控制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这些案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理论知识的实际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项目开发思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低功耗设计和嵌入式GUI开发的章节,这些都是目前非常热门且实用的技术方向。书中的代码示例,也都经过了实际的验证,可以直接移植和参考,这极大地节省了我在项目开发初期的摸索时间。通过这些实践性的内容,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

评分

这本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新中国的创始人

评分

实例还不错,有参考价值

评分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

评分

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的比如

评分

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

评分

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评分

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

评分

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