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編寫力求通俗易懂,與養老護理人員的文化水平相適應。
注重啓發性,注意與傢庭實際條件相結閤,便於養老護理人員開展老年入照護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內容簡介
《養老護理員上崗手冊》的初、中級層次要求,力求突齣居傢養老的護理特點,由長期從事老年護理研究、教學的專傢和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臨床一綫護理人員編寫而成。
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養老護理職業、職業道德方麵的基本知識和養老院的科學管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及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錶現;第三部分主要介紹老年護理的基本技能。
《養老護理員上崗手冊》編寫力求通俗易懂,與養老護理人員的文化水平相適應,同時注重啓發性,注意與傢庭實際條件相結閤,以促進養老護理人員創造性地開展老年人照護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可供各級養老護理員、護工及相關護理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宋慧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護理部,護理部培訓、科研乾事,副主任護師,協助承辦老年護理學習班6期。現任廣東省護理學會老年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護理教育中心老年護理學組成員,在護理核心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1.養老護理員職業簡介
2.職業道德的基本概念
3.養老護理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4.養老護理員的職業守則
5.養老護理員的任務
6.養老護理員的儀錶要求
7.養老院進齣院製度
8.養老院分級護理製度
9.養老院交接班製度
10.養老院飲食管理製度
11.養老院藥品保管及服藥製度
12.養老院消毒隔離製度
13.養老院安全管理製度
14.養老院保護性約束製度
15.養老院物品、器械、設備管理製度
16.發生意外處理製度
17.勞動紀律的概念
18.老年人權益的保障
19.老年人的護理原則
20.老年人的護理特點
21.社會福利機構的管理
22.老年人福利機構的基本規範
第二章 。基礎知識
1.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特點
2.老年人運動係統的特點
3.老年人消化係統的特點
4.老年人呼吸係統的特點
5.老年人心血管係統的特點
6.老年人泌尿係統的特點
7.老年人神經係統的特點
8.老年人感覺係統的特點
9.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0.老年人的矛盾心理錶現
11.老年人的自卑心理錶現
12.影響老年人心理的主要因素
1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準
14.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
15.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錶現
16.如何與老年人有效溝通
第三章 護理技能
一、清潔護理
1.老年人居室環境的基本要求
2.老年人居室環境的布置與安全管理
3.老年人居室環境的清潔
4.晨晚間照料的目的與內容
5.口腔衛生常識
6.衣著衛生常識
7.清潔衛生的注意事項
8.協助老年人更衣
……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取藥時先要洗淨雙手,按照醫生的要求取齣應服用的劑量,放入小杯或小勺內再服用;取水劑要使用量杯,並將計量刻度對準視綫,以便能看清楚計量;服油劑或滴劑時應先在小杯或小勺內放入少量涼開水後,再將藥滴入小杯內服用,以保證所服藥量的準確。
(4)服藥的姿勢要正確:一般服藥的姿勢采取站立位、坐位或半臥位,因平臥位服藥容易發生誤入咽嗆咳,並使藥物進入胃內的速度減慢,影響藥物的吸收。對臥床的老年人也盡可能地協助其坐起來服藥,服藥後10~15min再躺下,對不能坐起的老年人,服藥後盡可能多喝水,以便將藥物衝下。
(5)服藥要多喝水:任何藥物都要溶解於水中纔容易吸收産生藥效。服藥前需先飲一口水以濕潤口腔,服藥中還需多喝水(不少於l00ml),以防藥物在胃內形成高濃度而刺激胃黏膜,尤其是不可將藥片乾吞咽下,這樣可將藥片黏附在食管壁上或滯留在食管狹窄處,藥物在食管存留時間過長,可刺激或腐蝕食管黏膜造成損傷。
服藥應用溫開水,不要用茶水、咖啡或酒類服藥。
服磺胺藥、解熱藥更要注意多喝水,以防因尿量少而緻磺胺結晶析齣,引起腎小管阻塞,損害腎髒功能。服發汗藥後多喝水是為瞭增強藥物的療效。
(6)服用特殊藥物的注意事項
①服用鐵劑、酸類的藥對牙齒有損害,要用吸管服用,服後要漱口以免損害牙齒,服用治療心髒病的藥時(如強心苷類),服藥前要測量脈搏,如果脈搏每分鍾少於60次或節律異常(快慢、間隔時間)應立即報告醫生。
②對老年人難以咽下的片劑、丸劑可將藥研細後加水調成糊狀服用,不可將大片的藥片掰成兩半吃,這樣容易造成食管損傷,尤其是肝硬化的老年人。另外,也不可將粉狀的藥物直接倒入口腔後用水衝服,以免藥粉在食管發生阻塞。糖衣和膠囊包裝的藥物一般應整粒吞服。
③止咳糖漿對呼吸道有安撫作用,服後不要立即喝水。
(7)老年人在服藥的過程中,養老護理員要隨時注意觀察用藥的效果和不良反應。
(8)協助使用口服藥物:口服給藥法是最常用、最方便、最安全的給藥方法。
①給藥前的準備: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淨雙手;準備服藥使用的容器,如藥杯、藥匙;準備溫開水倒於水杯內;準備正確的藥物;檢查藥物的質量;確定老年人清楚接下來的服藥過程,取得老年人的配閤;協助老年人坐起,以方便服藥,避免藥物誤入氣管。
②藥物的取用:根據不同藥物劑型采用相應的取藥方法。固體藥(包括片劑、丸劑、膠囊等)可用藥匙取藥;液體藥用量杯量取,切忌為圖方便省事,打開瓶蓋直接對瓶喝藥,因為這樣一方麵服藥量不準確,另一方麵口腔內的細菌易汙染瓶內藥液,使其變質;藥液不足1ml時用滴管吸取,一般15滴為1ml。
液體藥物的取用:使用前搖勻;打開瓶蓋;拿起藥瓶,視綫與刻度在同一水平綫上,確保藥量準確;緩慢將藥物倒入容器中至所需刻度綫;如不慎倒齣過多藥物,應將多餘的藥物棄去,注意不要再倒迴原藥瓶中;再次使視綫與刻度綫在同一水平綫,確保藥物的劑量準確;將瓶蓋重新蓋好;如需同時服用幾種液體,應將藥液置於不同的藥杯中;再次進行核對。
固體藥物的取用:將瓶蓋打開;倒齣所需藥物至小湯匙內,一次服用的多種固體藥可放入同一個藥盒中;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藥物;蓋迴瓶蓋;再次核對藥品的服用(把藥物放於老年人身旁,服藥前再次進行核對);讓老年人喝一口水,濕潤口腔,如老年人手不穩,可替其拿著杯子,或扶著他的手;協助老年人將藥物放入口中,協助其用溫開水送服;確定老年人已將規定的劑量完全服用。
③服藥後的處理:洗淨雙手;在服藥記錄錶上記錄用藥情況;觀察老年人是否有異常情況;將剩餘藥品存放好;清洗用過的藥杯。
④口服給藥的注意事項:在光綫充足的地方服藥。除非許可,否則不可壓碎藥片或打開膠囊服藥,因為破壞藥物的結構可能影響藥物吸收,或因過快進入血中産生副作用。如腸溶片、緩控釋片等不可研碎、掰開或嚼碎服用,應整片吞服。服藥時,如果被其他事情打攪中斷,應將藥品放於隨身攜帶的容器中,辦完事情時,重新檢查後服用。有些藥物在服用後需飲用大量開水,如解熱鎮痛藥使機體因擴張血管、齣汗而體溫下降,因此服用後需多飲水,防止因齣汗失水過多導緻虛脫;磺胺類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産物易在尿路形成結晶,損傷輸尿管和尿道,因此需多飲水以防止尿路結石形成。對呼吸道黏膜有安撫作用的藥物在服用後不宜立即喝水,如止咳糖漿。止咳糖漿在發炎的咽部黏膜錶麵形成保護膜,以減輕黏膜炎癥、阻斷刺激、緩解咳嗽,而水會稀釋藥液,減弱止咳作用,所以喝完糖漿5min內不要喝水。服用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使牙齒染色的藥物,如酸劑、鐵劑時,需避免與牙齒接觸,可使用吸管吸入,服後漱口。口服藥應用適量溫開水送服,不宜用茶水、牛奶和飲料送服。
……
前言/序言
《養老護理員上崗手冊》的簡介,我們將聚焦於養老服務行業概覽、護理職業的挑戰與機遇、護理員所需的核心素養、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等方麵,不涉及具體的操作技巧、護理流程、疾病認知等手冊內容。 一、 養老服務行業的時代脈搏:為何它如此重要? 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老齡化已成為全球共同麵對的重大議題。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傢,其人口老齡化進程尤為顯著,這不僅是數據上的增長,更是對社會結構、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提齣的嚴峻考驗。在這種背景下,養老服務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崛起,成為支撐社會穩定、保障民生福祉的關鍵支柱。 它不再是單一的“照顧老人”的傳統觀念,而是涵蓋瞭從基礎的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從健康監測到康復支持,從居傢養老到機構養老,再到社區嵌入式養老等多元化的服務體係。這個行業關乎每一位長者的晚年生活質量,也牽動著億萬傢庭的牽掛。因此,理解養老服務行業的宏觀圖景,認識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是每一位投身其中的從業者必須具備的起點。 這個行業的發展,不僅是響應人口結構變化的必然選擇,更是國傢積極應對挑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嚮。從政策層麵,國傢高度重視並大力扶持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齣颱瞭一係列鼓勵、規範和支持性政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瞭堅實的政策保障。從市場層麵,隨著傢庭結構的變化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高品質、專業化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養老服務行業帶來瞭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養老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也催生瞭新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路徑。那些願意投身於這項光榮而充滿挑戰的事業的個人,將有機會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齣貢獻。然而,這個行業也並非一片坦途,它麵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專業人纔的短缺、服務模式的創新、資金投入的壓力以及公眾認知的提升等。正視這些挑戰,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二、 養老護理員:連接長者與尊嚴的橋梁 在龐大而復雜的養老服務體係中,養老護理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是直接麵嚮長者,提供日常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一綫工作者。這個職業並非簡單的體力勞動,而是融閤瞭專業知識、服務技能、人文關懷和責任擔當的綜閤性職業。 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意味著你將承擔起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成為長者們晚年生活的重要依靠。這份工作既充滿瞭挑戰,也蘊含著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挑戰在於,你可能需要麵對不同健康狀況、不同性格脾氣、甚至有特殊需求的長者,需要極大的耐心、細心和同理心。你可能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冷靜和專業,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然而,這份工作所帶來的迴報也是巨大的。當你看到長者因為你的照料而感到舒適和安心,當你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當你感受到自己為他們的晚年生活注入瞭陽光和溫暖,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是任何物質奬勵都無法比擬的。你不僅僅是提供服務,更是與長者建立深厚的情感連接,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個職業的發展前景也是令人鼓舞的。隨著社會對養老護理員專業性和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閤格的、專業的護理員將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通過不斷學習和提升,護理員不僅可以深化專業技能,還有機會嚮管理、培訓、谘詢等更廣闊的領域發展。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職業發展道路。 三、 鑄就卓越:養老護理員應具備的核心素養 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更需要一係列關鍵的核心素養。這些素養是支持你在這個職業中持續成長、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基石。 首先,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是首要條件。養老護理工作事關長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任何疏忽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每一項工作,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將長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敬業精神意味著你不僅完成任務,更會在過程中精益求精,不斷尋求更好的方法來服務長者。 其次,高度的同理心和耐心是不可或缺的。長者可能因為身體原因或心理變化而錶現齣各種情緒和行為,理解他們的感受,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並用極大的耐心去溝通和引導,是建立信任和提供有效幫助的關鍵。你需要學會傾聽,理解他們話語背後的含義,即使有時他們的錶達並不清晰。 第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技巧至關重要。你需要能夠清晰、準確地與長者溝通,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願,同時也要能夠有效地與長者的傢屬、醫療團隊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進行協作。良好的溝通能夠化解誤會,增進理解,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第四,觀察力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幫助你及時發現長者的潛在問題。通過細緻的觀察,你可以捕捉到長者身體狀況、情緒變化等細微的信號,從而及早介入,防患於未然。這種預判能力是專業護理的重要體現。 最後,學習能力和適應性將伴隨你整個職業生涯。養老服務領域不斷發展,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服務模式層齣不窮。保持一顆開放的心,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並能夠根據不同長者和不同環境靈活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是你在職業生涯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四、 行業風嚮標:養老服務業的未來展望 當前,全球正經曆著深刻的老齡化浪潮,這股浪潮不僅改變著人口結構,也重塑著社會的服務需求和供給模式。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養老服務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未來,養老服務業將朝著更加專業化、精細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嚮發展。 專業化意味著服務將更加注重科學性和規範性。不僅是生活照料,更將涵蓋更廣泛的健康管理、心理輔導、康復護理等專業服務。專業的護理人員將成為稀缺且寶貴的資源。 精細化體現在服務將更加個性化和定製化。每個長者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偏好,未來的服務將能夠深入瞭解並滿足這些個體化需求,提供“量身定製”的關懷。 智能化是科技賦能養老的重要體現。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將被廣泛應用於養老服務中,例如智能監測設備、遠程醫療谘詢、輔助生活機器人等,它們將極大地提升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人性化則是所有技術和專業知識的最終落腳點。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核心始終是人。未來的養老服務將更加強調情感關懷、尊嚴維護和精神慰藉,讓長者在晚年依然能夠感受到被愛、被尊重和有價值。 此外,居傢養老與機構養老的融閤發展將成為主流。社區居傢養老服務將更加完善,為更多選擇居傢養老的長者提供便捷、高質量的支持。同時,高端、特色化的機構養老單位也將滿足不同層級、不同需求的傢庭。 五、 踏上徵程:成為一名有溫度的養老護理員 如果你已經被養老服務行業的時代召喚所觸動,並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那麼請準備好,這將是一段充滿意義的旅程。 你的徵程將始於對這份職業的深入理解和價值認同。認識到你所從事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神聖的使命,一份對生命尊嚴的守護。 在你的實際工作中,你將需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學習,去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去瞭解長者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你將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技巧,學會如何用溫暖的語言、耐心的傾聽去與長者建立連接。你將需要培養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去關注那些不易被察覺的細節,及時發現並響應長者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對待每一位長者。用你的溫度去融化他們可能存在的孤獨和恐懼,用你的耐心去撫平他們可能經曆的失落和不安。記住,你不僅僅是他們的照料者,更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晚年生活中一道溫暖的光。 養老護理員這份職業,它承載著社會的溫情,連接著傢庭的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養老護理員,意味著你將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愛心,為社會的老年群體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讓他們在生命的黃昏,依然能夠感受到溫暖、尊嚴和幸福。這是一份付齣,更是一份收獲,一份將使你的人生因奉獻而閃耀的寶貴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