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道歸真》,意為返樸歸真。《醫道歸真》將《易經》之陰陽理論運用於中醫,引《內經》《傷寒論》《中藏經》等為證,闡述瞭元陰元陽與五髒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及轉歸,成就“醫易同源”之說,書中有大量的臨床醫案供讀者藉鑒,以及便於學習記憶的歌訣與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劉軍,漢族,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執業中醫師。
劉軍係統學習和研究《易經》數十年,並將易理與中醫臨床緊密結閤,獨創瞭“歸真療法”。行醫中,用藥方成而法活,用針心靈而手巧,正是《易經》思想在其臨床運用的體現。
目錄
上篇 醫論
第一章 中醫的易理
第二章 河床論
第三章 相火論
第四章 《內經》中的易理
第五章 關於《內經》尺膚診的問題
第六章 刺血脈之我見
第七章 口苦辨惑
第八章 論燥
第九章 金匱腎氣丸方中的易理
第十章 倒置論
第十一章 汗、吐、下三法臨證心得
第十二章 寒邪對腫瘤發病的影響
第十三章 痤瘡臨證心得
中篇 歌訣
第一章 《傷寒論》七言記憶歌訣
第二章 《金匱要略》七言記憶歌訣
第三章 《素問》水俞五十七穴歌訣
第四章 《素問》熱俞五十九穴歌訣
第五章 絡穴記憶歌訣
第六章 郤穴記憶歌訣
下篇 醫案
第一章 內科
第一節 肺係
一、感冒
二、咳嗽
三、汗證
四、喘證
第二節 心係
一、驚悸
一、胸痹
三、失眠
四、其他
第三節 脾胃係
一、胃痛
一、嘔吐
三、腹脹
四、便秘
五、泄瀉
六、嘈雜
七、痞證
八、腹痛
九、其他
第四節 肝係
一、頭暈
……
精彩書摘
《醫道歸真》: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競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競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該段文字並未明確指齣近手處為上還是近肘處為上,後世醫傢多以近手處為上。考其淵源可能與唐·王冰所注“尺內,謂尺澤之內也”(《增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有關,又與《難經》寸口脈定位有關。然筆者在臨床上體會卻並非如此。現舉病例如下:
病例一
範某,女,42歲。兩足跟疼痛多年,右重左輕,多年來兩腳冰涼。
望其左手掌近大陵穴有青褐色斑點,遂以左大陵穴為主穴組方,采取針刺治療,針刺後囑患者行走以活動患處,約3分鍾患者即述左腳發熱,約10分鍾右腳也發熱,但程度輕於左腳。次日復診,患者述昨日治療後整晚雙腳發熱,疼痛減輕。待取針治療時發現左手掌青褐色斑點消失,望其右手掌近大陵穴處齣現青褐色斑點,遂以右大陵為主穴組方治療,活動後患者右腳先發熱,稍後左腳發熱,程度輕於右腳,雙足跟疼痛消失。多日後其好友反饋已愈。如以近肘處為下,近手處為上,青褐色斑點處應是“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取其治療不會獲效。如以近手處為下,病理性斑點處正好與“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相吻閤,因此效若桴鼓。
病例二
劉某,男,72歲。胸悶1月餘,多汗,乏力,時咳、吐白稀痰,自覺提心放不下;舌淡紅、苔白,脈弦。
筆者以“溫陽化飲、開胸豁痰、健脾寜心”等原則組方治療收效甚微。後查其尺膚,見右尺澤部靜脈怒張。徵得患者同意後,用頭皮針放血治療,血齣後患者自述心放下瞭,後又針灸治療數次,有效但不徹底。囑其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食道癌(食道上段)。該病例中怒張的靜脈提示邪盛,齣現的位置提示病位。如果近肘處為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也”,與臨床不符,反而與“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相吻閤。《靈樞·論疾診尺》中說:“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也驗證瞭肘前尺澤部對應膺前。
病例三
程某,男,30歲。左腳跟腱、左腳大趾疼痛1周,局部睏重無紅腫,汗多,口乾,畏熱,喜冷飲;右尺膚大陵至間使處隆起、膚急;舌淡白、苔白膩,脈沉遲。
診斷為痹證。疼痛睏重無紅腫為寒濕凝滯;汗多為陽虛不攝;口乾為陽不蒸化;畏熱、喜冷飲正是陰盛格陽的錶現;尺膚隆起、膚急提示邪盛;大陵至間使則提示病位在腎;舌淡白為寒,膩為濕;脈沉遲為腎陽虛。其病機應為腎陽虛衰、陰盛格陽、寒濕凝滯。
……
前言/序言
醫道歸真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醫道歸真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