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蜜蜂医学概论》共分四篇,第一篇为蜜蜂生物学,希望读者对与蜜蜂病虫害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有概况的了解;第二篇为总论部分,立足于开阔读者的眼界;第三部分为各论,这是病虫害防控的经典部分,也是与养蜂实践关系密切的部分;第四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在蜜蜂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虽然第四篇的每一章节并不完善,但我觉得它是《蜜蜂医学概论》有味道的篇章。
作者简介
周婷,江苏无锡市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导。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后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
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动物疫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养蜂学会蜂保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蜜蜂病理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数十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在国内外知名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蜜蜂生物学
第一章 蜜蜂的形态特征
第一节 蜜蜂卵、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
一、卵的形态
二、幼虫的形态
三、蛹的形态
第二节 蜜蜂的外部形态
一、头部
二、胸部
三、腹部
第二章 蜜蜂的生理特征
第一节 消化系统
一、前肠
二、中肠
三、后肠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气门
二、气管
三、气囊
四、微气管
第三节 循环系统
一、循环器官
二、血淋巴的循环
三、蜜蜂血淋巴
第四节 生殖系统
一、雄性生殖系统
二、雌性蜜蜂生殖系统
第五节 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
二、交感神经
三、外周神经
四、感觉器官
第六节 排泄系统
一、幼虫排泄器官
二、成虫排泄器官
第七节 分泌系统
一、内分泌腺
二、外分泌腺
第八节 蜜蜂的免疫防御系统及其功能
一、与外界相通器官的防御能力
二、血淋巴的防御功能
第九节 蜜蜂肠道微生物
一、蜜蜂肠道结构
二、蜜蜂肠道微生物种类
三、影响蜜蜂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因素
四、蜜蜂肠道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五、蜜蜂肠道微生物的应用现状
第三章 蜜蜂的发育与营养
第一节 三型蜂的发育
一、卵
二、幼虫
三、蛹
四、成虫
五、三型蜂的发育历期
第二节 蜂群的周年生长
一、春繁时期
二、生产时期
三、秋繁时期
四、越冬时期
……
第二篇 蜜蜂病敌害防治总论
第三篇 蜜蜂病敌害防治各论
第四篇 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对蜜蜂影响的研究
附录
精彩书摘
一、春繁时期
春繁时期是指温度回升后,蜂王开始产卵,工蜂积极哺育幼虫,繁殖蜂群的时期。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此期间,蜂群群势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可成倍增长。在自然状况下,蜂群开始繁殖的时间,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南方地区纬度低,如福建、云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地蜂群在1月开始产卵繁殖;北方地区纬度较高,例如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在2月份开始产卵繁殖;东北蜂群开始繁殖的时间则在3月下旬前后。确定蜂群开始繁殖时间主要看当地最早蜜粉源开花的时间,一般在蜜粉源开花前20-30d为宜,这样由蜂王产的第一批卵培育出的工蜂,可在最早蜜粉源开花前参加哺育和采集工作。
养蜂生产实践表明,单脾繁殖的效果较好。越冬蜂可以在外界蜜粉源未开花的时候利用自身储备哺育幼虫。人工饲养时,应及时添加优质蛋白饲料,保证蜂群的持续哺育能力。由于越冬蜂哺育幼虫造成迅速衰老,逐渐死亡,虽然新蜂出房,但蜂群群势不能在短时间快速增长,所以不可急于向蜂箱中添加巢脾,造成蜂少于脾的状况。当外界温度逐渐升高、蜜源植物相继开花时,幼蜂也陆续出房,蜂群进入增长期,先撤去保温材料,并视情况酌加空脾,增强群势,准备投入生产。根据记录,山东地区蜂群开产时间多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可达到2足框蜂;4月中旬,蜂群可达6足框蜂,准备进入生产阶段。
春繁时期的气候适宜病菌的滋生繁殖,是蜜蜂疾病容易发生的时期。有效预防蜂螨、蜜蜂微孢子虫、美洲幼虫腐臭病等我国常见蜜蜂疾病,预防饲料不足或消化不良、盗蜂等现象,可保证蜂群正常快速的繁殖。否则,蜂群受到疾病、消化不良的影响,蜜蜂健康状况堪忧,群势增长缓慢,严重者甚至垮群。二、生产时期生产时期是指进入花期,蜜蜂开始不断采集花蜜、花粉并储存在巢房中的时期。此时期,蜂群群势更加强盛,并维持强群,以获取稳定的食物。像春繁开始时间不同一样,蜜蜂的生产时期也不尽相同,例如湖北、安徽等地,2、3月就进入油菜花期进行生产;山东、河北、山西到5月才正式进入生产时期。
生产时期往往处于夏季,气温高,花期间隔蜜粉源缺乏,蜂王可能停止产卵。人工饲养时,为了维持群势,并且顺利度过高温天气,可适当遮阴、通风、加强饲喂、防治病害、加强管理、更换蜂王、防止自然分蜂等措施。
养蜂生产实践表明,人工饲养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上外界蜜粉源丰富,营养充足,蜂群群势可以维持在较为强盛的时期。这段时间巢脾中储蜜较为丰富,可能影响蜂王产卵空间,应当采取添加空脾等方式保证产卵。根据记录,山东地区蜂群到5月上旬刺槐开花时进入生产期,经历刺槐、枣花和荆条3个主要的蜜源,一直到8月一直保持在12-13足框蜂的强盛时期。三、秋繁时期秋繁时期是指气候转冷、蜜粉源开始凋落,外界食物匮乏,蜂群开始培育越冬适龄蜂和备足越冬饲料,为蜂群安全越冬做准备的时期。秋繁开始的时间多从9月开始,经历2个月左右的时间,蜂群采集大量的花蜜和花粉以繁殖越冬适龄蜂,并储备越冬饲料。由于食物的逐渐匮乏,蜂群无法继续维持强盛状态,群势开始衰弱。
在这个时期,应留下1-3张空脾供蜂王产卵,尽力扩大蜂王产卵圈,以繁殖大量的越冬适龄蜂,以安全地越过漫长的冬季。蜂群还会在最后的流蜜季节,尽量多地采集、储备蜜脾作为越冬饲料。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蜂螨肆虐的时期,不能有效防治蜂螨,会影响蜜蜂个体的健康,造成外形畸形、寿命缩短,对蜂群造成严重的影响。人工饲养时,应彻底防治蜂螨。根据记录,山东地区蜂群到9月进入秋繁时期,蜂群会从12足框逐渐下降到7-8框蜂。
……
前言/序言
《虫鸣奏响的生命乐章:一个关于自然、智慧与和谐的隐秘王国》 在这颗星球上,无数生命以我们肉眼难以察觉的方式,编织着一张错综复杂却又无比精妙的生态之网。在被我们人类文明的光辉所映照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同样充满活力、智慧和生存法则的微观世界。而在这个微观世界中,有一群被誉为“大自然的辛勤园丁”的生物,它们以群体为单位,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组织性、奉献精神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物种的生理构造或是病理学上的细枝末节,而是将目光投向它们——那些在大自然舞台上默默奉献,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深刻影响着我们星球生态平衡的伟大生物。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一个被低估的生物群落,它们是整个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将揭示它们如何通过漫长而艰辛的演化,发展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社会结构。想象一下,一个拥有成千上万个成员的庞大社区,每个成员都拥有明确的分工,从觅食、育幼到防御、清洁,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精密协作。它们不是依靠个体力量,而是通过群体智慧和集体行动,克服重重困难,维系着整个群落的生存与繁衍。我们将深入剖析这种高度集成的社会运作模式,探讨其背后的驱动力——那是超越个体生存本能的,为了种族延续而产生的强大凝聚力。 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信息传递的效率至关重要。它们发展出了一套独特而复杂的交流系统,远非人类所能轻易理解。书中将详细描述这些信息传递的方式,从精细的肢体动作、微妙的化学信号,到它们之间传递的“舞蹈语言”,都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一次“对话”,每一次“警告”,每一次“指引”,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关乎着整个群落的命运。我们将尝试解读这些“虫语”,理解它们如何高效地共享资源信息、识别危险信号、规划群体行动,以及如何将新发现的“宝藏”——例如丰富的食物来源——传递给每一个成员。这种高效且精准的沟通方式,是它们能够在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自然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舞台,生存法则严酷而直接。本书将深刻探讨这些生物如何巧妙地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并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它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准感知,以及由此产生的迁徙、休眠、储藏等生存策略,都将成为我们探讨的重点。我们会看到,它们并非被动地接受环境的改变,而是积极地调整自身行为,以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最大化的生存机遇。这种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展现了生命顽强的适应能力和深刻的智慧。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们对生态系统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作为重要的“授粉者”,它们穿梭于花丛之间,不仅为植物的繁衍提供了关键的帮助,也直接或间接地维持了许多其他生物的生存。它们的劳动,是孕育生命、繁荣万物的幕后推手。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其中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它们也构成了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为捕食者提供能量,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深入探究它们的“生活哲学”,也将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它们没有复杂的思想体系,没有宏大的哲学理论,但它们的每一个行为,都遵循着一种深刻而纯粹的生存逻辑。这种逻辑,关乎着奉献,关乎着协作,关乎着对当下任务的全力以赴。它们不会为过去担忧,也不会为未来焦虑,而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存和繁衍之中。这种“活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群体成员之间无私的奉献精神,或许能给人类带来一些关于生活意义的启示。 在探索这些生物世界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危机。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正对它们的生存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本书将客观地呈现这些挑战,并探讨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认识到它们的困境,正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与自然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未来。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科学教科书,而是试图以一种充满诗意和人文关怀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一个隐秘的生命王国。我们将通过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深刻理解,来展现这些生物的独特魅力。它将是一次关于生命、智慧、协作与和谐的旅程,一次对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奇迹的致敬。通过了解它们,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自然,更能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存。 本书将通过讲述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它们如何建立巢穴,如何储备食物,如何哺育后代,以及它们如何应对天敌和环境挑战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来展现它们复杂而有序的生活。我们将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它们的迁徙规律,从微观的角度描绘它们在群体中的协作细节。我们会看到,它们每一个成员,无论大小,都在为整个群落的生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并非压抑个体,而是通过个体对集体的奉献,最终实现了整个群体的繁荣。 在本书中,你将不会读到关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药物研发等与医疗保健直接相关的内容。本书的焦点,始终围绕着生命本身的运作规律,以及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意义。它所揭示的,是一种生命力,一种适应力,一种在群体协作中迸发出的强大能量。它所传递的,是对自然界精巧设计的赞叹,对生命顽强意志的敬畏,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的深刻思考。 最终,本书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在我们熟悉的日常之外,存在着一个同样精彩纷呈、值得我们去理解和尊重的生命世界。它将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由微小生命构筑的伟大王国,一个在默默无闻中为我们星球的生机勃勃贡献着不可磨灭力量的隐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