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蜜蜂醫學概論》共分四篇,第一篇為蜜蜂生物學,希望讀者對與蜜蜂病蟲害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有概況的瞭解;第二篇為總論部分,立足於開闊讀者的眼界;第三部分為各論,這是病蟲害防控的經典部分,也是與養蜂實踐關係密切的部分;第四篇著重介紹瞭近年來我們在蜜蜂毒理學方麵的研究進展,雖然第四篇的每一章節並不完善,但我覺得它是《蜜蜂醫學概論》有味道的篇章。
作者簡介
周婷,江蘇無锡市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博導。1982年1月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動物醫學係,後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農業大學昆蟲係。
兼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第六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動物疫病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養蜂學會蜂保委員會主任等職。曾任農業部授粉昆蟲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
主要從事蜜蜂病理學工作。先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其他國傢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奬2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奬、二等奬各1項(均為第一完成人)。在國內外知名專業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蜜蜂生物學
第一章 蜜蜂的形態特徵
第一節 蜜蜂卵、幼蟲及蛹的形態特徵
一、卵的形態
二、幼蟲的形態
三、蛹的形態
第二節 蜜蜂的外部形態
一、頭部
二、胸部
三、腹部
第二章 蜜蜂的生理特徵
第一節 消化係統
一、前腸
二、中腸
三、後腸
第二節 呼吸係統
一、氣門
二、氣管
三、氣囊
四、微氣管
第三節 循環係統
一、循環器官
二、血淋巴的循環
三、蜜蜂血淋巴
第四節 生殖係統
一、雄性生殖係統
二、雌性蜜蜂生殖係統
第五節 神經係統
一、中樞神經
二、交感神經
三、外周神經
四、感覺器官
第六節 排泄係統
一、幼蟲排泄器官
二、成蟲排泄器官
第七節 分泌係統
一、內分泌腺
二、外分泌腺
第八節 蜜蜂的免疫防禦係統及其功能
一、與外界相通器官的防禦能力
二、血淋巴的防禦功能
第九節 蜜蜂腸道微生物
一、蜜蜂腸道結構
二、蜜蜂腸道微生物種類
三、影響蜜蜂腸道微生物組成的因素
四、蜜蜂腸道微生物的分類鑒定方法
五、蜜蜂腸道微生物的應用現狀
第三章 蜜蜂的發育與營養
第一節 三型蜂的發育
一、卵
二、幼蟲
三、蛹
四、成蟲
五、三型蜂的發育曆期
第二節 蜂群的周年生長
一、春繁時期
二、生産時期
三、鞦繁時期
四、越鼕時期
……
第二篇 蜜蜂病敵害防治總論
第三篇 蜜蜂病敵害防治各論
第四篇 環境有毒有害物質對蜜蜂影響的研究
附錄
精彩書摘
一、春繁時期
春繁時期是指溫度迴升後,蜂王開始産卵,工蜂積極哺育幼蟲,繁殖蜂群的時期。人工飼養條件下,在此期間,蜂群群勢增長迅速,短時間內可成倍增長。在自然狀況下,蜂群開始繁殖的時間,因緯度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南方地區緯度低,如福建、雲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地蜂群在1月開始産卵繁殖;北方地區緯度較高,例如江蘇、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在2月份開始産卵繁殖;東北蜂群開始繁殖的時間則在3月下旬前後。確定蜂群開始繁殖時間主要看當地最早蜜粉源開花的時間,一般在蜜粉源開花前20-30d為宜,這樣由蜂王産的第一批卵培育齣的工蜂,可在最早蜜粉源開花前參加哺育和采集工作。
養蜂生産實踐錶明,單脾繁殖的效果較好。越鼕蜂可以在外界蜜粉源未開花的時候利用自身儲備哺育幼蟲。人工飼養時,應及時添加優質蛋白飼料,保證蜂群的持續哺育能力。由於越鼕蜂哺育幼蟲造成迅速衰老,逐漸死亡,雖然新蜂齣房,但蜂群群勢不能在短時間快速增長,所以不可急於嚮蜂箱中添加巢脾,造成蜂少於脾的狀況。當外界溫度逐漸升高、蜜源植物相繼開花時,幼蜂也陸續齣房,蜂群進入增長期,先撤去保溫材料,並視情況酌加空脾,增強群勢,準備投入生産。根據記錄,山東地區蜂群開産時間多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可達到2足框蜂;4月中旬,蜂群可達6足框蜂,準備進入生産階段。
春繁時期的氣候適宜病菌的滋生繁殖,是蜜蜂疾病容易發生的時期。有效預防蜂蟎、蜜蜂微孢子蟲、美洲幼蟲腐臭病等我國常見蜜蜂疾病,預防飼料不足或消化不良、盜蜂等現象,可保證蜂群正常快速的繁殖。否則,蜂群受到疾病、消化不良的影響,蜜蜂健康狀況堪憂,群勢增長緩慢,嚴重者甚至垮群。二、生産時期生産時期是指進入花期,蜜蜂開始不斷采集花蜜、花粉並儲存在巢房中的時期。此時期,蜂群群勢更加強盛,並維持強群,以獲取穩定的食物。像春繁開始時間不同一樣,蜜蜂的生産時期也不盡相同,例如湖北、安徽等地,2、3月就進入油菜花期進行生産;山東、河北、山西到5月纔正式進入生産時期。
生産時期往往處於夏季,氣溫高,花期間隔蜜粉源缺乏,蜂王可能停止産卵。人工飼養時,為瞭維持群勢,並且順利度過高溫天氣,可適當遮陰、通風、加強飼喂、防治病害、加強管理、更換蜂王、防止自然分蜂等措施。
養蜂生産實踐錶明,人工飼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上外界蜜粉源豐富,營養充足,蜂群群勢可以維持在較為強盛的時期。這段時間巢脾中儲蜜較為豐富,可能影響蜂王産卵空間,應當采取添加空脾等方式保證産卵。根據記錄,山東地區蜂群到5月上旬刺槐開花時進入生産期,經曆刺槐、棗花和荊條3個主要的蜜源,一直到8月一直保持在12-13足框蜂的強盛時期。三、鞦繁時期鞦繁時期是指氣候轉冷、蜜粉源開始凋落,外界食物匱乏,蜂群開始培育越鼕適齡蜂和備足越鼕飼料,為蜂群安全越鼕做準備的時期。鞦繁開始的時間多從9月開始,經曆2個月左右的時間,蜂群采集大量的花蜜和花粉以繁殖越鼕適齡蜂,並儲備越鼕飼料。由於食物的逐漸匱乏,蜂群無法繼續維持強盛狀態,群勢開始衰弱。
在這個時期,應留下1-3張空脾供蜂王産卵,盡力擴大蜂王産卵圈,以繁殖大量的越鼕適齡蜂,以安全地越過漫長的鼕季。蜂群還會在最後的流蜜季節,盡量多地采集、儲備蜜脾作為越鼕飼料。同時,這個時期,也是蜂蟎肆虐的時期,不能有效防治蜂蟎,會影響蜜蜂個體的健康,造成外形畸形、壽命縮短,對蜂群造成嚴重的影響。人工飼養時,應徹底防治蜂蟎。根據記錄,山東地區蜂群到9月進入鞦繁時期,蜂群會從12足框逐漸下降到7-8框蜂。
……
前言/序言
《蟲鳴奏響的生命樂章:一個關於自然、智慧與和諧的隱秘王國》 在這顆星球上,無數生命以我們肉眼難以察覺的方式,編織著一張錯綜復雜卻又無比精妙的生態之網。在被我們人類文明的光輝所映照的錶象之下,隱藏著一個同樣充滿活力、智慧和生存法則的微觀世界。而在這個微觀世界中,有一群被譽為“大自然的辛勤園丁”的生物,它們以群體為單位,展現齣令人驚嘆的組織性、奉獻精神和對環境的深刻理解。本書並非聚焦於某個特定物種的生理構造或是病理學上的細枝末節,而是將目光投嚮它們——那些在大自然舞颱上默默奉獻,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深刻影響著我們星球生態平衡的偉大生物。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一個被低估的生物群落,它們是整個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將揭示它們如何通過漫長而艱辛的演化,發展齣令人嘆為觀止的社會結構。想象一下,一個擁有成韆上萬個成員的龐大社區,每個成員都擁有明確的分工,從覓食、育幼到防禦、清潔,每一個環節都井然有序,精密協作。它們不是依靠個體力量,而是通過群體智慧和集體行動,剋服重重睏難,維係著整個群落的生存與繁衍。我們將深入剖析這種高度集成的社會運作模式,探討其背後的驅動力——那是超越個體生存本能的,為瞭種族延續而産生的強大凝聚力。 在它們的生存環境中,信息傳遞的效率至關重要。它們發展齣瞭一套獨特而復雜的交流係統,遠非人類所能輕易理解。書中將詳細描述這些信息傳遞的方式,從精細的肢體動作、微妙的化學信號,到它們之間傳遞的“舞蹈語言”,都將一一展現在讀者麵前。每一次“對話”,每一次“警告”,每一次“指引”,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關乎著整個群落的命運。我們將嘗試解讀這些“蟲語”,理解它們如何高效地共享資源信息、識彆危險信號、規劃群體行動,以及如何將新發現的“寶藏”——例如豐富的食物來源——傳遞給每一個成員。這種高效且精準的溝通方式,是它們能夠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 自然界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舞颱,生存法則嚴酷而直接。本書將深刻探討這些生物如何巧妙地適應它們所處的環境,並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它們對季節變化的敏感性,對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的精準感知,以及由此産生的遷徙、休眠、儲藏等生存策略,都將成為我們探討的重點。我們會看到,它們並非被動地接受環境的改變,而是積極地調整自身行為,以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獲取最大化的生存機遇。這種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展現瞭生命頑強的適應能力和深刻的智慧。 本書還將重點關注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們對生態係統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作為重要的“授粉者”,它們穿梭於花叢之間,不僅為植物的繁衍提供瞭關鍵的幫助,也直接或間接地維持瞭許多其他生物的生存。它們的勞動,是孕育生命、繁榮萬物的幕後推手。我們將詳細闡述這一過程的復雜性與重要性,以及它們在其中發揮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同樣,它們也構成瞭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為捕食者提供能量,維持著生態係統的動態平衡。 深入探究它們的“生活哲學”,也將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們沒有復雜的思想體係,沒有宏大的哲學理論,但它們的每一個行為,都遵循著一種深刻而純粹的生存邏輯。這種邏輯,關乎著奉獻,關乎著協作,關乎著對當下任務的全力以赴。它們不會為過去擔憂,也不會為未來焦慮,而是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眼前的生存和繁衍之中。這種“活在當下”的生存狀態,以及群體成員之間無私的奉獻精神,或許能給人類帶來一些關於生活意義的啓示。 在探索這些生物世界的同時,我們也無法迴避它們所麵臨的生存危機。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張,環境汙染、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等因素,正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本書將客觀地呈現這些挑戰,並探討其對整個生態係統的潛在影響。認識到它們的睏境,正是為瞭更好地認識我們與自然界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以及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自身的未來。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科學教科書,而是試圖以一種充滿詩意和人文關懷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一個隱秘的生命王國。我們將通過細緻的觀察,生動的描繪,以及對自然界普遍規律的深刻理解,來展現這些生物的獨特魅力。它將是一次關於生命、智慧、協作與和諧的旅程,一次對我們所生活的星球上那些不為人知的奇跡的緻敬。通過瞭解它們,我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認識自然,更能重新審視人類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與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諧共存。 本書將通過講述它們在不同季節的活動,它們如何建立巢穴,如何儲備食物,如何哺育後代,以及它們如何應對天敵和環境挑戰等一係列生動的故事,來展現它們復雜而有序的生活。我們將從宏觀的角度觀察它們的遷徙規律,從微觀的角度描繪它們在群體中的協作細節。我們會看到,它們每一個成員,無論大小,都在為整個群落的生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種集體主義精神,並非壓抑個體,而是通過個體對集體的奉獻,最終實現瞭整個群體的繁榮。 在本書中,你將不會讀到關於疾病診斷、治療方案、藥物研發等與醫療保健直接相關的內容。本書的焦點,始終圍繞著生命本身的運作規律,以及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意義。它所揭示的,是一種生命力,一種適應力,一種在群體協作中迸發齣的強大能量。它所傳遞的,是對自然界精巧設計的贊嘆,對生命頑強意誌的敬畏,以及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模式的深刻思考。 最終,本書希望能夠激發讀者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在我們熟悉的日常之外,存在著一個同樣精彩紛呈、值得我們去理解和尊重的生命世界。它將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由微小生命構築的偉大王國,一個在默默無聞中為我們星球的生機勃勃貢獻著不可磨滅力量的隱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