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颜录笺注

启颜录笺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隋] 侯白<撰> 著,董志翘 注
图书标签:
  • 启颜录
  • 笺注
  • 经学
  • 注疏
  • 古代文献
  • 版本
  • 校勘
  • 汉唐
  • 学术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69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031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3
字数:22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启颜录笺注》是我国古代的笑话集,著录作者为[隋]侯白。侯白撰的《启颜录笺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录笑话四十则,整理自敦煌写本《启颜录》;下编收录笑话六十四则,分别辑录自《太平广记》和《类说》。作者以历代类书、笑话集及其他文献为参校本对辑录的笑话进行了校勘,并用现代标点符号加以标点。每则笑话下以“题记”交代辑录底本及参校本,有的说明原始出处;以“笺注”说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说解句义、词义及各类修辞方式,并对其中出现的中古特有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书稿对于汉语史及古代文学的研究者都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董志翹,浙江省嘉興市人。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文系主任、 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专師。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国训詁學研究會副會長。

内页插图

目录

凡例上编論難1.北齊高祖設聚會2.高祖嘗作內道場3.儒生會講4.論孔子弟子5.佛是日兒6.盧嘉言7.趟小兒辯捷8.徐之才9.徐陵10.薛道衡11.羅刹鬼國12.傍臥放氣13.侯白捷辯昏忘14.王德健忘15.鄠縣一人多忘16.柳真善忘17.董子尚村並癡18.瓮帽19.梁時一書生20.同州人21.随時一癡人22.陳長沙王叔堅23.随鄭元昌24.河東下里風俗25.驢鞍橋26.虢州錄事27.常青奴嘲誚28.徐王29.徐盧3O.馬王31.綿絹割兩耳32.張榮33.酒肆34.裴略35.賈元遜36.侯白出京37.侯白過村38.瑞物39.喫鎚蜜40.鈴語下编41.優旃42.簡雍43.晏嬰44.邊韶45.張裔46.張裕47.薛綜48.諸葛恪49.費樟50.王戎妻51.楊脩52.孫子荊53.蔡洪54.陸機55.諸葛恢56.韓博57.王絢58.孫紹59.魏市人60.王元景61.石動笛62.侯白63.劉焯64.山東人65.口吃人66.李勣67.李榮68.令狐德棻69.崔行功70.邊仁表71.長孫玄同72.松壽73.何敢望回74.鄧玄挺75.實曉76.杜延業77.路勵行78.千字文語乞社79.山東佐史80.程季明81.諸葛恪82.繁欽83.劉道真84.祖士言85.盧思道86.李愔87.趙神德88.歐陽詢89.劉行敏90.實防91.甘洽92.契縯禿93.安陵佐史94.封抱一95.苜蓿氣96.患目鼻人97.偃人98.田媼99.高敖曹1OO.殷安101.姓房人102.煮簧為筍103.羊踏破菜園104.命群臣為大言附錄:敦煌本<败顏錄>的發現及其文獻價值(張鴻動)引用書目參考文獻重要詞、語、句音序索引

前言/序言


《启颜录笺注》是一部旨在深刻揭示人情世故、洞察人性幽微的著作,通过一系列生动详实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评析,引导读者理解事物表象之下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清醒的认知和得体的处世之道。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处事法则,而是通过丰富的案例,激发读者自我思考,培养其独立判断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几个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层层递进,相辅相成。 第一部分:人面不知何处去——洞悉表象下的真伪 此部分聚焦于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虚假、伪装与试探。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或巧言令色,或故作姿态,或暗藏私心。例如,书中可能会描绘一位看似热心助人者,实则处处算计,伺机而动;又或者是一位口吐莲花、极尽奉承之人,其言语背后隐藏着功利的目的。作者并非简单地批判这些行为,而是深入剖析其产生的根源,分析那些隐藏在温情面纱下的冷漠,以及在赞美声中潜藏的嫉妒。 在这一部分,读者会学习到如何分辨言语的真伪。唇枪舌剑并非唯一的武器,沉默有时是更强大的信号。作者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从对方的微表情、语气的细微变化、行为的矛盾之处,甚至是他所回避的细节中,捕捉到真实的情绪和意图。这并非鼓励刻薄寡情,而是在保护自己免受欺骗与利用,避免在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中消耗心力。 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引导读者反思自身。我们是否也曾因为急于证明自己,而过度包装,忽略了内心的真实声音?我们是否也曾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而选择迎合,丢失了独立思考的勇气?“启颜”二字,也包含着开启笑容的寓意,而真正的笑容,应发自内心的坦然与真诚。只有当自身不再披着虚伪的外衣,才能更容易辨识他人的虚伪。 第二部分:炉火照白发——解读利益与情感的纠葛 利益,是驱动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情感,则是维系关系的情感纽带。本书的第二部分,便深入探讨了利益与情感交织下的复杂人性。作者通过一个个精心构思的故事,展现了在利益面前,亲情、友情、爱情如何受到考验。 例如,书中或许会讲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其中既有兄弟阋墙,为争夺家产而反目成仇的悲剧,也有在危难时刻,亲人之间相互扶持,迸发出强大力量的感人场景。又或者,会描写两位曾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因一次重大的商业合作而产生的裂痕,利益的冲突如何慢慢侵蚀了原有的情谊。 在这一部分,作者强调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智慧,并非冷漠无情,而是懂得适度的距离,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避免在他人的是非中泥足深陷。同时,也并非否定情感的价值,而是要认识到,当情感与重大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如何保持清醒,做出更审慎的选择,而非被一时冲动蒙蔽。 “炉火”象征着温暖与亲密,但“白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在利益与情感的博弈中,能够保持初心,不被物欲所累,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能守住真挚情感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本书鼓励读者在复杂的利益网中,保持内心的独立,不卑不亢,用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三部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应对恶意与误解 人性的幽暗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本书的第三部分,将矛头直指人心的恶意、诽谤与误解。作者通过生动的情节,刻画了那些蓄意制造事端,或是被他人恶意中伤而陷入困境的人物。 书中或许会讲述一个无辜之人,仅仅因为嫉妒或敌意,而被他人编造谎言,导致名誉扫地,事业受挫。又或者,描绘一个在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被误解、被攻击的个体,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艰难地为自己辩护,或者选择沉默以对。 作者在此部分并非宣扬怨天尤人,而是提供一种更加成熟的应对策略。面对恶意,有时一味地争辩反而会落入对方的圈套,让事态更加失控。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比任何空洞的辩解都更有力量。同时,本书也强调了建立自身强大的内心 defenses,不轻易被他人的负面评价所动摇。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道出了恶意攻击的本质。它往往不依赖于事实,而是服务于攻击者的情绪或目的。因此,辨别恶意,并选择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本书这一部分的核心。它鼓励读者在遭受不公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而是运用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最终超越困境。 第四部分: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在变局中求生存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戏剧,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了变幻莫测的世事,以及个体在其中灵活应变的能力。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与行动,揭示了“演技”在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里的“演技”并非指虚伪欺骗,而是指一种高度的适应性、圆融性以及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例如,书中或许会描绘一位在官场中沉浮的官员,如何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既能明哲保身,又能适时展现自己的才能,最终得以善终;又或者,是一位在商业浪潮中,屡次面临破产危机,却总能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一次次化险为夷的企业家。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并非鼓励人人都成为“老狐狸”,而是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懂得察言观色,把握时机,灵活调整策略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要求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展现出最适合自己的“面孔”,既不失本真,又能更好地与环境融洽。 这一部分也包含了对“演员”的自我认知。清楚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在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成为他人剧本的牺牲品。本书鼓励读者在人生的舞台上,既能沉浸其中,又能保持一份清醒,既能认真表演,又能随时准备切换下一个场景。 结语:启颜之道,智慧之光 《启颜录笺注》整部著作,从表象的辨识,到利益情感的权衡,再到应对恶意与变局,层层深入,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人性图谱。本书的“笺注”部分,更是对原有的文字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和引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以及作者更为深邃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领略故事的魅力,更能获得智慧的启迪。 本书并非教人如何去算计他人,而是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这个世界。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一种处理问题的角度,一种在人生的长河中,保持清醒与智慧的态度。通过“启颜”,我们期待读者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以更加成熟、更加达观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复杂;它也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学术研究中那些被忽视或鲜为人知的领域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们往往隐藏着最独特的见解和最珍贵的史料。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显得有些古朴,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录”和“笺注”,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部对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个特定主题的深入挖掘和解读。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不常被提及的细节,从而对某个领域形成更全面、更 nuanced 的认识。我欣赏那种致力于钻研细节、发掘真相的学术精神,而这本书,似乎就承载着这样的使命,让我跃跃欲试,想要去探索其中未知的知识领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惊喜,封面采用了仿古的宣纸质感,搭配烫金的书名,低调中透着一股沉静的书卷气。展开来,内页的纸张也选得颇为讲究,厚实而略带韧性,墨迹印刷清晰,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触感舒适,视觉上也十分享受。尤其是在装帧的细节处理上,无论是书脊的包边,还是裁切边缘的细致打磨,都看得出制作方的用心。拿到手中,便能感受到它并非一本匆忙问世的商品,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在翻阅前就已心生几分期待。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考量,在当下快节奏的出版业中显得尤为可贵,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又增添了几分。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它给我带来的宁静感。封面那种素净的色彩,没有过多的装饰,就像一股清流,在纷繁的世界里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停靠的角落。我尤其喜欢它那种不张扬的气质,仿佛在低语,邀请你静下心来,与文字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设想,在某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伴着一杯温热的茶,我能沉浸在这本书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受文字的力量,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尤为渴望的,它能帮助我过滤掉外界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评分

我对某类经典文献的解读和注解一直有着很高的要求,希望它们能够清晰明了地梳理原著的脉络,同时又能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原意。从这本书的体例来看,它似乎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对待原著,而非简单地摘录或改编。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引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去理解那些古老文字背后的含义,去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和意图。这种对学术性的追求,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信息,更能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历史文献类的书籍都有着特别的偏爱,总觉得它们承载着厚重的过往,是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而这本书,单看其书名,便能感受到一种古典的韵味,仿佛里面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和智慧。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仅凭这沉甸甸的书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它不像那些通俗读物那样直白,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我去猜测其中可能蕴含的深邃见解,去构想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物和事件。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恰恰是我所钟爱的。我深信,一本好的图书,其书名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序曲,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去探寻其中真正的宝藏。

评分

《启颜录》不仅继承了笑话诙谐幽默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笑话中形象地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如《石动筩》条记齐高祖时石动筩在与佛僧论辩的过程中嘲笑佛祖。其论辩形式虽与魏晋人相似,但内容已经发生变化。虽然当时佛教流传较广,但并未引起人们崇仰,人们可以随便拿佛开心取乐。至隋代仍是这种情况。《卢嘉言》条叙隋代卢嘉言先后对三个和尚揶揄戏弄,使其狼狈不堪。又如《石言》条以某人诈称富贵体而伪装石发,反应服药这种魏晋文人的时髦行为,至后魏时已经因为到了东施效颦的地步而成为众人取笑得材料。在反映现实的故事中,有些则直接郭文生活,参与政治,对封建官僚的昏庸无能予以无情的揭露。有的昏聩健忘到连刚审问的犯人也记不清,致使其逃之夭夭;有的庸碌愚蠢,完全不给衙中吏员所挟持。说明作者不仅意识到时代的变迁,且能清醒地对变化后的时代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体现出他们参与人生的积极意识。[1]

评分

启颜录笺注,很好的书,终于买到,很满意,好评。

评分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评分

1.北齊高祖設聚會

评分

13.侯白捷辯

评分

《启颜录》是我国古代的笑话集,著录作者为[隋]侯白。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录笑话四十则,整理自敦煌写本《启颜录》;下编收录笑话六十四则,分别辑录自《太平广记》和《类说》。作者以历代类书、笑话集及其他文献为参校本对辑录的笑话进行了校勘,并用现代标点符号加以标点。每则笑话下以&ldquo;题记&rdquo;交代辑录底本及参校本,有的说明原始出处;以&ldquo;笺注&rdquo;说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说解句义、词义及各类修辞方式,并对其中出现的中古特有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书稿对于汉语史及古代文学的研究者都具有参考价值。

评分

56.韓博

评分

【译文】

评分

非常非常非常棒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