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顔錄箋注

啓顔錄箋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隋] 侯白<撰> 著,董誌翹 注
圖書標籤:
  • 啓顔錄
  • 箋注
  • 經學
  • 注疏
  • 古代文獻
  • 版本
  • 校勘
  • 漢唐
  • 學術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969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0316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3
字數:22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啓顔錄箋注》是我國古代的笑話集,著錄作者為[隋]侯白。侯白撰的《啓顔錄箋注》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收錄笑話四十則,整理自敦煌寫本《啓顔錄》;下編收錄笑話六十四則,分彆輯錄自《太平廣記》和《類說》。作者以曆代類書、笑話集及其他文獻為參校本對輯錄的笑話進行瞭校勘,並用現代標點符號加以標點。每則笑話下以“題記”交代輯錄底本及參校本,有的說明原始齣處;以“箋注”說明時代背景、人物關係,說解句義、詞義及各類修辭方式,並對其中齣現的中古特有語言文字現象做瞭比較詳細的注釋。書稿對於漢語史及古代文學的研究者都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董誌翹,浙江省嘉興市人。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文係主任、 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專師。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

內頁插圖

目錄

凡例上編論難1.北齊高祖設聚會2.高祖嘗作內道場3.儒生會講4.論孔子弟子5.佛是日兒6.盧嘉言7.趟小兒辯捷8.徐之纔9.徐陵10.薛道衡11.羅刹鬼國12.傍臥放氣13.侯白捷辯昏忘14.王德健忘15.鄠縣一人多忘16.柳真善忘17.董子尚村並癡18.甕帽19.梁時一書生20.同州人21.隨時一癡人22.陳長沙王叔堅23.隨鄭元昌24.河東下裏風俗25.驢鞍橋26.虢州錄事27.常青奴嘲誚28.徐王29.徐盧3O.馬王31.綿絹割兩耳32.張榮33.酒肆34.裴略35.賈元遜36.侯白齣京37.侯白過村38.瑞物39.喫鎚蜜40.鈴語下編41.優旃42.簡雍43.晏嬰44.邊韶45.張裔46.張裕47.薛綜48.諸葛恪49.費樟50.王戎妻51.楊脩52.孫子荊53.蔡洪54.陸機55.諸葛恢56.韓博57.王絢58.孫紹59.魏市人60.王元景61.石動笛62.侯白63.劉焯64.山東人65.口吃人66.李勣67.李榮68.令狐德棻69.崔行功70.邊仁錶71.長孫玄同72.鬆壽73.何敢望迴74.鄧玄挺75.實曉76.杜延業77.路勵行78.韆字文語乞社79.山東佐史80.程季明81.諸葛恪82.繁欽83.劉道真84.祖士言85.盧思道86.李愔87.趙神德88.歐陽詢89.劉行敏90.實防91.甘洽92.契縯禿93.安陵佐史94.封抱一95.苜蓿氣96.患目鼻人97.偃人98.田媼99.高敖曹1OO.殷安101.姓房人102.煮簧為筍103.羊踏破菜園104.命群臣為大言附錄:敦煌本<敗顏錄>的發現及其文獻價值(張鴻動)引用書目參考文獻重要詞、語、句音序索引

前言/序言


《啓顔錄箋注》是一部旨在深刻揭示人情世故、洞察人性幽微的著作,通過一係列生動詳實的故事和精闢獨到的評析,引導讀者理解事物錶象之下的本質,在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中獲得清醒的認知和得體的處世之道。本書並非提供一套僵化的處事法則,而是通過豐富的案例,激發讀者自我思考,培養其獨立判斷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全書內容大緻可分為幾個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層層遞進,相輔相成。 第一部分:人麵不知何處去——洞悉錶象下的真僞 此部分聚焦於人際交往中常見的虛假、僞裝與試探。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描繪瞭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或巧言令色,或故作姿態,或暗藏私心。例如,書中可能會描繪一位看似熱心助人者,實則處處算計,伺機而動;又或者是一位口吐蓮花、極盡奉承之人,其言語背後隱藏著功利的目的。作者並非簡單地批判這些行為,而是深入剖析其産生的根源,分析那些隱藏在溫情麵紗下的冷漠,以及在贊美聲中潛藏的嫉妒。 在這一部分,讀者會學習到如何分辨言語的真僞。唇槍舌劍並非唯一的武器,沉默有時是更強大的信號。作者會通過具體的例子,展示如何從對方的微錶情、語氣的細微變化、行為的矛盾之處,甚至是他所迴避的細節中,捕捉到真實的情緒和意圖。這並非鼓勵刻薄寡情,而是在保護自己免受欺騙與利用,避免在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中消耗心力。 更重要的是,這一部分引導讀者反思自身。我們是否也曾因為急於證明自己,而過度包裝,忽略瞭內心的真實聲音?我們是否也曾在群體中,為瞭獲得認同,而選擇迎閤,丟失瞭獨立思考的勇氣?“啓顔”二字,也包含著開啓笑容的寓意,而真正的笑容,應發自內心的坦然與真誠。隻有當自身不再披著虛僞的外衣,纔能更容易辨識他人的虛僞。 第二部分:爐火照白發——解讀利益與情感的糾葛 利益,是驅動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情感,則是維係關係的情感紐帶。本書的第二部分,便深入探討瞭利益與情感交織下的復雜人性。作者通過一個個精心構思的故事,展現瞭在利益麵前,親情、友情、愛情如何受到考驗。 例如,書中或許會講述一個傢族的興衰,其中既有兄弟鬩牆,為爭奪傢産而反目成仇的悲劇,也有在危難時刻,親人之間相互扶持,迸發齣強大力量的感人場景。又或者,會描寫兩位曾是肝膽相照的朋友,因一次重大的商業閤作而産生的裂痕,利益的衝突如何慢慢侵蝕瞭原有的情誼。 在這一部分,作者強調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智慧,並非冷漠無情,而是懂得適度的距離,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也避免在他人的是非中泥足深陷。同時,也並非否定情感的價值,而是要認識到,當情感與重大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應如何保持清醒,做齣更審慎的選擇,而非被一時衝動濛蔽。 “爐火”象徵著溫暖與親密,但“白發”則暗示瞭時間的流逝與歲月的沉澱。在利益與情感的博弈中,能夠保持初心,不被物欲所纍,在歲月的洗禮下,依然能守住真摯情感的人,纔是真正值得敬佩的。本書鼓勵讀者在復雜的利益網中,保持內心的獨立,不卑不亢,用理智與情感的平衡,走齣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第三部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應對惡意與誤解 人性的幽暗麵,是無法迴避的現實。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矛頭直指人心的惡意、誹謗與誤解。作者通過生動的情節,刻畫瞭那些蓄意製造事端,或是被他人惡意中傷而陷入睏境的人物。 書中或許會講述一個無辜之人,僅僅因為嫉妒或敵意,而被他人編造謊言,導緻名譽掃地,事業受挫。又或者,描繪一個在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被誤解、被攻擊的個體,他們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艱難地為自己辯護,或者選擇沉默以對。 作者在此部分並非宣揚怨天尤人,而是提供一種更加成熟的應對策略。麵對惡意,有時一味地爭辯反而會落入對方的圈套,讓事態更加失控。懂得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比任何空洞的辯解都更有力量。同時,本書也強調瞭建立自身強大的內心 defenses,不輕易被他人的負麵評價所動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道齣瞭惡意攻擊的本質。它往往不依賴於事實,而是服務於攻擊者的情緒或目的。因此,辨彆惡意,並選擇最有效的應對方式,是本書這一部分的核心。它鼓勵讀者在遭受不公時,保持冷靜,不被情緒左右,而是運用智慧,尋找解決問題的齣路,最終超越睏境。 第四部分:人生如戲,全憑演技——在變局中求生存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宏大的戲劇,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演員。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目光投嚮瞭變幻莫測的世事,以及個體在其中靈活應變的能力。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選擇與行動,揭示瞭“演技”在生存與發展中的重要性,這裏的“演技”並非指虛僞欺騙,而是指一種高度的適應性、圓融性以及對局勢的精準把握。 例如,書中或許會描繪一位在官場中沉浮的官員,如何在權力鬥爭的漩渦中,既能明哲保身,又能適時展現自己的纔能,最終得以善終;又或者,是一位在商業浪潮中,屢次麵臨破産危機,卻總能憑藉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一次次化險為夷的企業傢。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並非鼓勵人人都成為“老狐狸”,而是強調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懂得察言觀色,把握時機,靈活調整策略的重要性。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生存的藝術。它要求我們能夠根據不同的場閤、不同的人物,展現齣最適閤自己的“麵孔”,既不失本真,又能更好地與環境融洽。 這一部分也包含瞭對“演員”的自我認知。清楚自己的角色,瞭解自己的能力邊界,纔能在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成為他人劇本的犧牲品。本書鼓勵讀者在人生的舞颱上,既能沉浸其中,又能保持一份清醒,既能認真錶演,又能隨時準備切換下一個場景。 結語:啓顔之道,智慧之光 《啓顔錄箋注》整部著作,從錶象的辨識,到利益情感的權衡,再到應對惡意與變局,層層深入,為讀者構建瞭一幅生動而深刻的人性圖譜。本書的“箋注”部分,更是對原有的文字進行瞭詳盡的解讀和引申,提供瞭豐富的曆史背景、文化淵源以及作者更為深邃的思考,使讀者在閱讀時,不僅能領略故事的魅力,更能獲得智慧的啓迪。 本書並非教人如何去算計他人,而是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這個世界。它提供的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一種處理問題的角度,一種在人生的長河中,保持清醒與智慧的態度。通過“啓顔”,我們期待讀者能夠更加坦然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以更加成熟、更加達觀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它是一麵鏡子,照齣人性的復雜;它也是一盞燈,照亮前行的道路。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它給我帶來的寜靜感。封麵那種素淨的色彩,沒有過多的裝飾,就像一股清流,在紛繁的世界裏提供瞭一個可以暫時停靠的角落。我尤其喜歡它那種不張揚的氣質,仿佛在低語,邀請你靜下心來,與文字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設想,在某個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頁上,伴著一杯溫熱的茶,我能沉浸在這本書所營造的氛圍中,感受文字的力量,體會作者的情感。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我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裏尤為渴望的,它能幫助我過濾掉外界的喧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驚喜,封麵采用瞭仿古的宣紙質感,搭配燙金的書名,低調中透著一股沉靜的書捲氣。展開來,內頁的紙張也選得頗為講究,厚實而略帶韌性,墨跡印刷清晰,排版疏朗有緻,閱讀起來觸感舒適,視覺上也十分享受。尤其是在裝幀的細節處理上,無論是書脊的包邊,還是裁切邊緣的細緻打磨,都看得齣製作方的用心。拿到手中,便能感受到它並非一本匆忙問世的商品,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讓人在翻閱前就已心生幾分期待。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考量,在當下快節奏的齣版業中顯得尤為可貴,也讓我對書中內容的期待值又增添瞭幾分。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曆史文獻類的書籍都有著特彆的偏愛,總覺得它們承載著厚重的過往,是與古人對話的橋梁。而這本書,單看其書名,便能感受到一種古典的韻味,仿佛裏麵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往事和智慧。雖然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僅憑這沉甸甸的書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它不像那些通俗讀物那樣直白,而是留下瞭想象的空間,讓我去猜測其中可能蘊含的深邃見解,去構想那些曾經鮮活的人物和事件。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神秘感,恰恰是我所鍾愛的。我深信,一本好的圖書,其書名本身就應該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序麯,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掀開這層神秘的麵紗,去探尋其中真正的寶藏。

評分

我對學術研究中那些被忽視或鮮為人知的領域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它們往往隱藏著最獨特的見解和最珍貴的史料。這本書的書名,雖然顯得有些古樸,但其背後所蘊含的“錄”和“箋注”,讓我聯想到這可能是一部對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或某個特定主題的深入挖掘和解讀。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不常被提及的細節,從而對某個領域形成更全麵、更 nuanced 的認識。我欣賞那種緻力於鑽研細節、發掘真相的學術精神,而這本書,似乎就承載著這樣的使命,讓我躍躍欲試,想要去探索其中未知的知識領域。

評分

我對某類經典文獻的解讀和注解一直有著很高的要求,希望它們能夠清晰明瞭地梳理原著的脈絡,同時又能補充當時的曆史背景和文化語境,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原意。從這本書的體例來看,它似乎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對待原著,而非簡單地摘錄或改編。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嚮導,引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理解那些古老文字背後的含義,去體會作者在創作時的心境和意圖。這種對學術性的追求,正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不僅僅是文字錶麵的信息,更能引發我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評分

啓顔為笑,談吐趣緻

評分

94.封抱一

評分

96.患目鼻人

評分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評分

40.鈴語

評分

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評分

休閑的時候讀一讀是不錯的選擇~

評分

董誌翹(1950.8&mdash; ),浙江省嘉興市人。文學博士,現任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文係主任,&ldquo;漢語言文字學研究中心&rdquo;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訓詁學研究會副會長。三十七年來,一直緻力於傳統訓詁學及漢語詞匯史、語法史的研究與教學。研究對象包括傳世文獻、敦煌文書、漢譯佛典、禪宗語錄以及外國人的漢文典籍。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3項(其中1項為國傢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5項(其中2項為重點項目)。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260多篇、齣版專著14部、譯著1部、參編大型語文辭書5部、主編教材2部。代錶著作為:《中古虛詞語法例釋》(兩人閤著)、《訓詁類稿》、《〈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匯研究》、《中古文獻語言論集》、《〈觀世音應驗記三種〉校注》、《中古近代漢語闡微》、《〈經律異相〉整理與研究》等。論著獲全國高校社科優秀成果奬2項、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奬1項、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奬3項、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奬3項。2009年獲&ldquo;江蘇省教學名師&rdquo;稱號、2011年獲&ldquo;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rdquo;稱號。

評分

盡管聽起來像是在練功夫,但可喜的是:演練說話一事,既不會被揍得斷牙吐血,也不必拼死拼活地去搶奪什麼一代宗師的寶座。我們大傢境隨心轉,隨遇而安,自然就越來越能體會和彆人相處之樂,同時讓自己過得越來越有滋味、有期待,這纔是珍貴的愜意人生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