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庆 著
图书标签:
  • 公羊学
  • 儒家
  • 政治思想
  • 历史观
  • 经典
  • 修订本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学术著作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6373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70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是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成名作,二十年来,此书已成为当代经典,本次修订了若干细节问题。蒋先生认为,儒学有两大传统即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政治儒学以春秋公羊学为代表。全书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春秋公羊学的性质和基本思想等。

作者简介

蒋庆,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著作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宪政秩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选编《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目录

序(梁治平)
自序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一、公羊学是区别于心性儒学的政治儒学
(一)公羊学的焦虑是制度性的焦虑
(二)公羊学主张在制度中来完善人性
(三)公羊学的实践目标不在成己成德而在改制立法
二、公羊学是区别于政治化儒学的批判儒学
(一)何谓政治化的儒学
(二)公羊学不是政治化的儒学
(三)公羊学是儒学传统中的批判儒学
三、公羊学是区别于内圣儒学的外王儒学
(一)内圣外王释义
(二)内圣儒学与外王儒学辨正
(三)公羊学外王的基本特征:向世界开放的结构性思维方式
四、公羊学是在黑暗时代提供希望的实践儒学
(一)公羊学是在黑暗时代提供希望的实践儒学
(二)公羊学是在希望中积极从事实践的儒学

第二章 公羊学的创立与传承
一、公羊学创立于孔子
(一)公羊学是春秋学
(二)《公羊传》是孔子自传
(三)公羊口说是孔子亲说
二、公羊学的传承
(一)孟子与公羊学
(二)荀子与公羊学
(三)司马迁与公羊学
(四)董仲舒、何休与公羊学

第三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上)
一、《春秋》新王说
(一)孔子为何要作《春秋》
(二)历代公羊家及汉儒对《春秋》新王说的论述
(三)《春秋》当新王举例
(四)《春秋》新王说的意义
二、《春秋》王鲁说
(一)《春秋》王鲁名义
(二)为何《春秋》要托王于鲁
(三)《春秋》王鲁举例
(四)《春秋》王鲁说的意义
三、孔子为王说
(一)“王”字的含义
(二)孔子有为王的意思表示
(三)公羊家对孔子为王的具体论述
(四)孔子为王的意义
(五)孔子为王说在历史上的消失
四、孔子改制说
(一)孔子为王作《春秋》改旧制立新制
(二)公羊家关于孔子改制的论述
(三)孔子所改之制举例
(四)孔子改制以待后王取法
(五)孔子改制说的意义

第四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中)
五、天子一爵说
(一)春秋前天子非爵
(二)天子一爵是孔子所改
(三)天子一爵是公羊家所传
(四)天子一爵说的现代诠释
(五)《春秋》三等爵制的迷惑
(六)天子一爵与受命而王的深刻矛盾
(七)天子一爵说的意义
六、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感应说本于《春秋》
(二)天人感应说举例
(三)天人感应的理论架构
(四)天人感应说的批判功能与效用
(五)天人感应说的意义
七、夷夏之辨说
(一)夷夏之辨的性质
(二)夷夏并非绝对界限
(三)夷夏之辨与民族主义
(四)夷夏之辨说的意义
八、经权说
(一)经权说本孔子思想
(二)公羊家的权道思想
(三)“实与文不与”中的经权思想
(四)经权说举例
(五)经权说的意义

第五章 公羊学的基本思想(下)
九、张三世说
(一)《春秋》中的三世说
(二)诸经中的三世说
(三)三世说的性质
(四)三世说的意义
十、大一统说
(一)公羊家提出大一统说的时代背景
(二)公羊家关于大一统的论述
(三)大一统思想的形上含义
(四)大一统思想的形下含义
(五)大一统说的意义
十一、通三统说
(一)公羊家对通三统的看法
(二)通三统的性质
(三)通三统说与终始五德说
(四)通三统说的意义
十二、大复仇说
(一)公羊家对大复仇说的论述
(二)大复仇说所体现的精神
(三)今古文在复仇问题上的分歧
(四)大复仇说的意义

第六章 公羊学散论
一、儒家大一统的政治智慧与中国政治文化的重建
(一)大一统思想的本来含义
(二)大一统思想的真实价值
二、《春秋》孔子为王辩
(一)诸家之解释及其辨正
(二)公羊“王”为文王之争讼
(三)孔子为文王辩
三、公羊札记
后记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 破译古圣先贤的政治密码,洞察历史演进的深刻逻辑,重塑当代社会的精神坐标。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并非一本故纸堆中的学术考据,而是一把钥匙,旨在开启我们通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宝库的门径,尤其侧重于公羊学这一儒家经典解读体系。本书如同一位渊博的引路人,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究汉代经学大师公羊氏对《春秋》的阐释,揭示其中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政治智慧和深邃的历史信仰。 一、 公羊学:一部被低估的儒家政治哲学 在传统儒家思想谱系中,公羊学常被视为一种“经学”或“史学”,其政治哲学属性往往被忽视。然而,本书将有力地论证,公羊学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理解儒家政治实践和理想的关键。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核心角度,展现公羊学的政治价值: “春秋”三世说与历史演进的政治观: 公羊学最核心的理论贡献之一便是“春秋”三世说,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学说的内涵,阐释其如何为理解历史的动态性、必然性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提供了独特的框架。我们将探讨,这一历史观如何影响了汉代乃至后世的政治决策,如何引导统治者认识到历史的潮流,并据此调整其政治策略,以顺应“天道”的运行。本书会详细解读“据乱世”的无君、君子、君臣;“升平世”的君臣、父子;“太平世”的臣与君、子与父等不同阶段的社会秩序特征,并分析这些秩序如何对应着政治权力结构、社会伦理关系以及国家治理的重心变化。通过对三世说的辨析,读者将能深刻理解公羊学并非静态的道德说教,而是一套动态的、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哲学。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与国家构建: “大一统”是公羊学政治思想的另一核心命题。本书将深入探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及其在公羊学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将分析,“大一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政治秩序、文化认同和国家治理的理想。公羊学如何通过对《春秋》的解读,论证中央集权、统一法度、教化民众的重要性,从而构建一个稳定、繁荣、和谐的政治共同体。本书将考察公羊学如何将“大一统”与“王道”、“仁政”相结合,论证统一国家应当以德服人,以礼治国,而非单纯依赖武力。我们将深入剖析公羊学如何通过“尊王”、“攘夷”、“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概念,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念,并探讨其对后世中央王朝政治格局的深远影响。 “微言大义”的政治解释学与政治实践的指导: 公羊学独特的“微言大义”解读方法,是本书着重展现的另一大亮点。不同于其他经学流派对字句的考究,公羊学更加注重从《春秋》的字里行间、笔法章法中,挖掘隐藏的政治深意。本书将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阐释“微言大义”是如何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解释学,如何将历史事件与政治原则相结合,从而为现实政治提供指导。我们将分析,公羊学如何通过“假借”、“托名”、“褒贬”等手法,揭示君王的功过是非,引导其遵循“正道”。本书将带领读者体验一种“读史”的全新视角,理解古代士大夫如何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精妙解读,介入政治讨论,甚至影响国家走向。 “三世”之下的人道关怀与政治伦理: 尽管公羊学聚焦于政治,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道关怀和政治伦理。本书将探讨,公羊学所追求的“太平世”并非纯粹的权力结构,而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想社会。我们将分析,公羊学如何将“仁”的儒家核心价值,融入其政治构想,强调君王应当爱民、恤民、教民,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书将深入研究公羊学如何从“家国同构”的角度,论证家庭伦理与政治秩序的内在联系,强调孝悌忠信等品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 历史信仰:公羊学中的形而上维度 本书不仅关注公羊学的政治智慧,更深入挖掘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信仰”。这种信仰,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天道”运行的敬畏,也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天命”与“人道”的统一: 公羊学并非宿命论,而是将“天命”的观念与“人道”的努力相结合。本书将探讨,公羊学如何理解“天命”并非僵化的预设,而是通过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的实践来体现。它强调,人类应当顺应“天道”,积极参与历史进程,从而实现“天命”的彰显。我们将分析,公羊学如何通过“素王”、“天子”等概念,论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但同时又强调人的能动性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兴亡”的警示与历史教训的吸取: 公羊学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是其历史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分析,公羊学如何通过对《春秋》中大量历史事件的解读,揭示王朝兴衰的根本原因,并从中提炼出宝贵的历史教训。这种对历史的警惕与反思,不仅仅是为了总结过去,更是为了指导未来,防止重蹈覆辙,引导政治走向更加光明的前景。我们将探讨,公羊学如何通过“述而不作”、“托古改制”等策略,将历史经验转化为政治智慧,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 对“太平世”的追寻与历史的终极关怀: 公羊学所描绘的“太平世”并非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通过不懈努力可以达成的历史目标。本书将阐释,这种对“太平世”的追寻,体现了公羊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念和终极关怀。它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致力于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繁荣的理想社会。我们将深入研究,“太平世”的理想如何在公羊学的政治实践中得以体现,例如通过对“三代之治”的追溯,对“王道”的倡导,以及对“王政”的设想。 三、 修订本的意义:穿越历史的对话 《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的“修订”二字,并非简单的文字增删,而是对公羊学思想内涵的一次深刻梳理与再阐释,更是对我们理解古代与现代之间联系的一次重要尝试。 对传统诠释的继承与超越: 本修订本在充分尊重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理论框架、论证方法以及思想挖掘上有所创新。我们将更加注重将公羊学置于其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同时又强调其思想的当代价值。 与当下社会的深刻对话: 在当代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之际,重温公羊学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将尝试打通古今的界限,通过对公羊学思想的解读,为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例如,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理解和建构“大一统”的现代意涵;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形成一种积极的历史观和面向未来的信念。 面向更广泛读者的学术普及: 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力求语言生动,论证清晰,以期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理解和领略公羊学的思想魅力。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历史哲学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内核。 本书献给所有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规律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您是历史研究者、哲学爱好者,还是对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有着深切关注的普通读者,相信您都能在《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中获得深刻的启发与独特的收获。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这本书以公羊学为切入点,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的思想殿堂的门。作者不仅仅是介绍公羊学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探讨了公羊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历史信仰”紧密相连。我之前总觉得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是抽象的,是脱离现实的,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公羊学如何成为指导实践的工具,如何为政治决策提供理论支撑,甚至如何影响了整个民族的历史观。书中关于“春秋笔法”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古人是如何通过看似微小的笔触,来表达深刻的政治寓意和历史判断。这种对文本背后意义的挖掘,以及对历史事件背后逻辑的推演,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以及他们如何用一套独特而精妙的思想体系来理解和改造世界。

评分

我近期有幸阅读了《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一书,感触良多。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让我得以更清晰地审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独特魅力。作者没有流于表面地介绍公羊学的概念,而是深入挖掘其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深层意涵。通过对公羊学核心思想的剖析,我看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历史、定位自身,并构筑其“历史信仰”。书中关于“春秋三世”的解读,让我深刻体会到这种理论框架对于理解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理论推演,更是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为当政者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处理政治问题的视角。我尤为欣赏作者对于公羊学“经学”属性与“政治学”功能的辩证分析,这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我最近读完一本名为《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的书,感觉非常震撼。我之前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论语》、《孟子》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上,而对公羊学这种更加精细、更具解释力的学说了解甚少。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作者以非常宏大的历史视野,将公羊学从其起源、发展到演变的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且重点阐释了公羊学如何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政治话语体系,成为解读历史、建构合法性、指导政治实践的重要理论资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公羊学“微言大义”解读方式的深入剖析,这种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政治实践。书中对于公羊学如何处理“君臣父子”等关系,如何在危机时刻提供合法性论证,如何在不同朝代被不同政治力量所引用和改造,都有着精彩的论述。它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不断被激活和创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普及了公羊学的知识,更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如何运用这种思想资源来思考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问题,这种智慧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评分

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认知。以前我总以为儒家思想就是那一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对实际的政治运作了解并不深。但《公羊学引论:儒家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修订本)》这本书,通过对公羊学的详细阐释,让我看到了儒家思想在政治实践中更为深刻和复杂的一面。作者将公羊学置于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分析了它如何作为一种“正统”的思想,如何被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运用,如何影响着政治的合法性建构和国家命运的走向。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大一统”思想在公羊学中的体现,以及它如何与中国的政治实践相辅相成。书中的论述不仅具有学术的严谨性,更充满了思想的穿透力,让我看到了古代中国政治智慧的精髓所在。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事件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有些思想会流传千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对中国古代思想、历史和政治感兴趣的人阅读的书。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扇新窗口!我一直对儒家思想有所了解,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够深入。这本书,特别是它对“公羊学”这个相对边缘但又至关重要的儒家学派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作者不仅仅是梳理了公羊学的基本概念和脉络,更重要的是,他将公羊学置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其如何影响了历代政治的走向,如何成为知识分子解读历史、阐释当下、寄予未来的思想工具。书中的论证逻辑严谨,引证材料丰富,特别是对一些经典文献的细致解读,让我对那些似曾相识的历史事件有了全新的理解。我尤其被作者对于“三世说”的阐释所吸引,它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于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也更能理解一些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学术著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儒家政治智慧的好奇,更激发了我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进一步探索。

评分

第一章 公羊学的性质

评分

蒋庆,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著作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宪政秩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选编《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评分

蒋庆,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著作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宪政秩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选编《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评分

当我使用这条评论时,说明我认为这个货物很好。

评分

蒋庆,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1953年生,字勿恤,号盘山叟,祖籍江苏徐州,出生、成长于贵州贵阳。著作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等,另有英文版的《儒教宪政秩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选编《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评分

值得阅读思考

评分

(一)内圣外王释义

评分

可以。。。。。。。。。。。

评分

三、公羊学是区别于内圣儒学的外王儒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