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论坛首发连载,当月点击量超过35次万!
126幅地图、图片,还原大国恩怨与博弈
本书以德国的历史为主线,详述了自19世纪后半叶至二战期间欧洲各大国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首次以普法战争为起点解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作者并未详细描述诸多战争过程,而是侧重从历史、战略、外交、技术、经济等宏观角度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剖析大国战争的逻辑。
苏肄海,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静雅思听有声读物网特邀作者,天涯网煮酒论史论坛人气作者,痴迷两次世界大战,熟读几十种相关图书,写作考据严谨、文笔生动。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德国统一
第1章 普鲁士的崛起
普鲁士建国 / 拿破仑的阴影 / 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觉醒
第2章 德国统一
统一前的德意志 / 铁与血 / 普丹战争 / 普奥战争
第3章 普奥战争中的技术因素
铁路 / 后膛装填的撞针枪 / 电报 / 普法战争 / 德意志帝国建立 /《法兰克福和约》
第4章 俾斯麦外交的背景
争取俄国的中立 / 不冻港 / 印度 / 沙俄的两杆大旗 / 奥匈帝国
第5章 热闹的巴尔干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塞尔维亚的自治 / 希腊独立 / 两次土埃战争 / 克里米亚战争
第6章 俾斯麦时代
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 与奥匈帝国结盟 / 《俄德“再保险”条约》 / 德意奥三国同盟 / 两次《地中海协定》
第二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章 新路线
威廉二世 / 世间再无俾斯麦 / 大陆均势和光荣孤立 / 追求英国的友谊 / 法俄结盟 / “克鲁格电报”事件 / 殖民地 / 阳光下的地盘
等。。。。。。。。。。。。。。。。。。。。。。
普鲁士建国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德国的历史最多只能追溯到普鲁士,现代德国就是由普鲁士演化而来。虽然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由德意志人所创建的,但这个帝国事实上与普鲁士和德国没什么关系,反而是与另一个德意志人的国家——奥地利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德国的历史只能从普鲁士开始谈起。但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却是非常悠久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日耳曼人,德意志民族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
中世纪时,德意志民族主要分布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和奥地利及其周边的部分地区,不过那时德国尚未统一,德意志地区分裂为300多个小邦国和1000多个骑士庄园领地。这些小邦国和骑士庄园领地虽然名义上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政权,类似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可以说当时德意志地区处于极度的分裂之中。普鲁士在刚刚建国的时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邦国。
普鲁士国家的渊源有两支,其一是以柏林为核心的勃兰登堡。1415年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伯爵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为勃兰登堡选帝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产生,拥有选举权的诸侯就被称为选帝侯),从而获得了勃兰登堡地区的统治权。
普鲁士国家的另一个起源是当时统治普鲁士地区(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一带)的条顿骑士团。1525年条顿骑士团的领袖艾伯特宣布普鲁士是一个公国,接着他又骄傲的宣布自己就是这个公国的公爵。1594 年,当时的勃兰登堡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特迎娶了普鲁士公爵的女儿安娜·冯·普鲁士为妻。这显然是一场政治婚姻,新郎是新娘的表哥,而且新娘并无兄弟,这也就是说普鲁士公国没有男性继承人。1618 年,普鲁士公爵去世,他在生前仍旧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这样一来约翰·西吉斯蒙特便顺理成章的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了普鲁士公国,勃兰登堡与普鲁士公国合二为一,称为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成为普鲁士国家的前身。但请注意,此时的勃兰登堡和普鲁士两地并不接壤,中间隔着大约相当于一战后“波兰走廊”的波兰领土。直到1772年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第一次瓜分波兰,普鲁士夺得了“波兰走廊”的全部领土,勃兰登堡和普鲁士方才连成一片,这块夺自波兰的领土被称为西普鲁士,而原普鲁士公国则被称为东普鲁士。一战后波兰收复了“波兰走廊”,使德国本土与原普鲁士在地理上再一次被隔开,引发了德国人极大的愤怒,并成为导致二战爆发的导火索。“德国人忘记了,也许是不愿意记起,凡尔赛和会给予波兰的土地,包括构成了波兰走廊的波森省和波属波麦腊尼亚(波莫瑞)在内几乎全部都是在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3 国瓜分波兰时被普鲁士抢走的。”
这是一部真正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作者对于战争的逻辑,从普鲁士时期就已经开始追溯,其分析之深入,令人叹服。他没有将笔墨局限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着力于揭示那些驱动战争机器运转的深层动力。无论是普鲁士在统一德国进程中展现出的战略远见和军事效率,还是其对国家力量的系统性构建,都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将视野拓展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这两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冲突进行了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解构。他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经济因素、政治格局以及意识形态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使得读者能够理解为何战争会以如此残酷和具有破坏性的方式展开。书中那些对战略决策失误的分析,对外交博弈的解读,以及对战争伦理的拷问,都充满了警示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能够将如此庞杂的历史信息,组织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紧随其思路,逐步深入理解战争的复杂性。
评分这套书的开篇就让我陷入了对军事思想的深邃探索。作者娓娓道来,将目光聚焦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代,从普鲁士王国那令人惊叹的崛起轨迹,一步步铺陈开来。他并未满足于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驱动普鲁士走向强大的深层逻辑,那些关于军事组织、战略思维、国家动员以及社会结构的关键性因素,如同抽丝剥茧般呈现在我眼前。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普鲁士军官们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感受到他们对战争艺术的严谨思考。这种对根源性力量的挖掘,使得接下来的内容——无论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观描绘,还是对两次大战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解读,都显得格外有深度和说服力。作者的叙述节奏把握得当,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静内敛,引导着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去理解那些塑造了现代世界的重大冲突。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战争背后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联动分析,这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史叙述,提供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视角,让我得以窥见历史巨轮转动的复杂机制。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在梳理两次世界大战的脉络时,展现了令人赞叹的全局观。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两场旷世浩劫视为孤立的事件,而是巧妙地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连续体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如何不自觉地投射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段动荡的岁月,最终又如何催生了更大规模的毁灭,这一切都被作者描绘得鞭辟入里。我尤其惊叹于他对战争动员、技术革新以及意识形态传播在现代战争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洞察。他让我意识到,战争并非仅仅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国家机器整体能力的较量,是社会资源的极限动员,是民众思想的深度裹挟。书中那些对战略决策的分析,对战役细节的刻画,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思考,都饱含着作者对历史的审慎反思。读这本书,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更是一种对人类集体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对战争这种极端现象背后复杂动因的理性探究。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类历史上的那些重大冲突。作者在追溯普鲁士崛起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军事战略、国家构建和地缘政治紧密结合,勾勒出了一个军事化强国崛起的典型路径。我惊叹于他对细节的关注,那些关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描述,以及其在历次战争中展现出的战术创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当他笔锋一转,开始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深远影响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战役,而是着力分析了战争的根本原因、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意图以及技术革新如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他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段充满不确定性的岁月的解读,更是充满了洞察力,他让我理解了为何和平的尝试如此脆弱,为何更大的冲突最终不可避免。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理解战争的“逻辑”,让我得以从更宏观、更深邃的角度去思考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博弈和冲突根源。
评分当翻开这套书,我立刻被它那独特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挖掘的严谨,去探究普鲁士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王国,是如何一步步蜕变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最终在欧洲乃至世界舞台上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他深入剖析了腓特烈大帝等关键历史人物的战略思想,以及普鲁士军制改革的深远影响。这种对“如何崛起”的细致梳理,为理解后续更为宏大的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发现,作者的笔触时而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侦探,从蛛丝马迹中还原历史真相;时而又化身为一位睿智的哲学家,对战争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哲学追问。他对战争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技术层面,触及到了权力、国家、民族以及人类意志的深层互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为作者那些精辟的见解而拍案叫绝,仿佛被点亮了许多过去模糊不清的历史认知。
评分研究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此书可供一读!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明白了很多事。。
评分可以
评分这本关于苏德的书写的了非常好。
评分近现代普鲁士与德意志的帝国史论。
评分非常满意,京东这次活动很给力
评分京东的图书一如既往的快。
评分研究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此书可供一读!
评分已经用了,一如既往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