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KVM
  • 虚拟化
  • Linux
  • 云计算
  • 性能优化
  • 运维
  • 架构
  • 实战
  • 容器
  • 服务器虚拟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2817
商品编码:11531938512

具体描述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

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



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在中国运维领域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一,作者团队是国内的KVM技术专家、虚拟化技术专家和运维专家,是国内一批研究并将KVM应用到大规模生产环境的人;第二,书中的所有知识、经验和案例都来自金山、盛大等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规模巨大,生产环境复杂;第三,从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项目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深入讲解KVM虚拟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方法和技术生态,并针对生产环境中的各种难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第四,本书内容得到了来自金山、盛大、阿里、猎豹移动、触控科技、英特尔、浪潮等大型IT企业的数十位VP和运维专家的高度认可,并联袂推荐。
  《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共20章,分为五篇:
  一篇(1~8章):虚拟化技术选型及KVM虚拟机技术,详细介绍了虚拟化技术的选型,KVM的CPU和内存虚拟化技术、磁盘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生产环境应用场景,物理机转虚拟机,KVM的桌面虚拟化实践。
  第二篇(9~10章)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在KVM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常见的开源分布式文件系统在KVM环境中的使用,重点讲解比较热的Ceph文件系统,包括配置、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
  第三篇(11~13章):开源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在生产环境的实践经验,重点讲解了OpenStack、OpenNebula在生产环境的实践与故障处理,还有oVirt、CloudStack、Convirt、WebVirtMgr等几个管理平台的架构和理念。
  第四篇(14~21章):KVM虚拟化项目的实施及经验系统讲解了业务性能评估、压力模型建立、虚拟机性能测试、宿主机基准测试、业务测试环境测试验证、单机虚拟化技术、集群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正式环境上线等一套完整的虚拟化项目实施过程。
  第五篇(第22章)KVM虚拟化的典型案例讲解了KVM虚拟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一些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方便读者在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找到解决方案。本书赞誉
前  言
一篇 KVM技术详解与实践
第1章 企业虚拟化选型与KVM介绍
1.1 KVM的前世今生
1.2 KVM与常用企业级虚拟化产品的PK
1.3 判断企业是否适合使用KVM的标准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开始自己的一台虚拟机
2.1 服务器BIOS设置
2.2 宿主机CentOS 6.5、CentOS 7系统安装与配置技巧
2.3 一台虚拟机安装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PU、内存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场景
3.1 NUMA技术与应用
3.1.1 KVM虚拟机NUMA调优
3.1.2 CPU绑定操作方法
3.2 CPU热添加与应用
3.3 CPU host-passthrough 技术与应用
3.4 CPU Nested 技术与配置方法
3.5 KSM技术与应用
3.6 内存气球技术详解与应用
3.7 内存限制技术与应用
3.8 巨型页内存技术与应用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场景
4.1 半虚拟化网卡技术详解
4.1.1 半虚拟化网卡的配置
4.1.2 全虚拟化网卡、半虚拟化网卡性能比较
4.1.3 全虚拟化网卡、半虚拟化网卡的应用场景
4.2 MacVTap和vhost-net技术原理与应用
4.2.1 MacVTap技术与应用
4.2.2 vhost_net技术
4.3 网卡的中断与多队列
4.4 网卡PCI Passthrough技术
4.5 SR-IVO虚拟化技术
4.6 虚拟化软件交换机Open vSwitch的安装与配置
4.6.1 Open vSwitch安装
4.6.2 Open vSwitch典型配置
4.7 多网卡绑定与建桥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KVM磁盘虚拟化技术与应用场景
5.1 磁盘虚拟化方式性能比较与应用场景
5.1.1 QEMU磁盘虚拟化方式概述
5.1.2 IDE与Virtio性能比较测试
5.2 Virtio磁盘缓存方式详解、性能比较与应用场景
5.2.1 磁盘缓存详解
5.2.2 缓存方式的性能比较测试
5.2.3 缓存方式的应用场景
5.3 磁盘镜像格式
5.3.1 QEMU支持的磁盘镜像格式
5.3.2 裸设备使用
5.3.3 KVM虚拟机镜像管理利器guestfish
5.3.4 raw、qcow2、裸盘、lvm性能比较
5.3.5 磁盘镜像格式的应用场景
5.4 文件系统块对齐
5.4.1 什么是块对齐
5.4.2 块对齐与块不对齐性能比较
5.4.3 生产环境如何配置块对齐
5.5 SSD在KVM虚拟化中的使用实践
5.5.1 SSD原理与写放大
5.5.2 SSD在KVM中的使用
5.5.3 Flachcache配置与性能测试
5.5.4 DM-cache配置
5.5.5 LVM cache配置与性能测试
5.5.6 生产环境中SSD使用要点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KVM虚拟机的资源限制
6.1 哪些场景要做虚拟机的资源限制
6.2 使用CGroups
6.3 KVM虚拟机CPU资源限制配置
6.4 KVM虚拟机网络资源限制
6.5 KVM虚拟机磁盘资源限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物理机转虚拟机实践
7.1 哪些应用场景适合做物理机转虚拟机
7.2 P2V的技术实施方案
7.3 Windows系统物理机转虚拟机的操作方法
7.3.1 WinPE的制作方法
7.3.2 Windows系统P2V操作方法
7.4 Linux物理服务器转换虚拟机操作
7.5 使用virt-p2v工具进行P2V转换
7.6 P2V经验总结
7.7 关于V2V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KVM桌面虚拟化实践
8.1 桌面虚拟化简介及Spice协议
8.2 桌面虚拟化实践经验
8.3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分布式文件系统
第9章 几种常见开源文件系统在KVM中的应用
9.1 演示环境基础配置
9.2 DRBD在KVM中的应用
9.2.1 DRBD介绍
9.2.2 DRBD搭建方法及在KVM中的应用
9.2.3 DRBD在KVM虚拟化中的优化方案
9.3 GlusterFS在KVM虚拟化中的应用
9.3.1 GlusterFS介绍
9.3.2 GlusterFS集群搭建与使用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以红帽RHEV虚拟化架构为基础,分为11章,介绍如何使用开源KVM系统构建企业虚拟化应用平台。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以实战为主,理论为辅助。通过搭建真实物理环境,讲解了如何在企业环境中快速部署红帽RHEV虚拟化架构,通过大量实例的介绍,迅速提高读者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Linux KVM虚拟化架构实战指南》语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于Linux KVM虚拟化架构管理人员,并可作为RHCVA(红帽认证虚拟化管理员)考试的参考资料。


《虚拟化技术原理与应用:从原理到实践》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探讨虚拟化技术原理、发展历程、核心组件、主流技术、实际应用与未来趋势的专业技术书籍。它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虚拟化的系统性认知框架,涵盖从最基础的概念解释到高级的性能调优和安全加固的各个层面。本书并非针对特定虚拟化平台(如KVM)的“实战指南”或“深度实践”手册,而是提供一个更为宏观且基础的视角,让读者能够理解不同虚拟化技术背后的共性原理与差异,从而在面对各种虚拟化解决方案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第一部分:虚拟化技术基础理论与发展脉络 本部分将首先追溯虚拟化技术的起源与演进,阐述其出现的必然性以及在计算领域扮演的角色。我们将详细讲解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包括: 何为虚拟化? 什么是“虚拟”?它如何模拟物理资源?我们将深入解释CPU、内存、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的虚拟化过程,以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层面的虚拟化。 虚拟化的分类: 从不同维度对虚拟化进行分类,例如: 按虚拟化对象: 硬件虚拟化(全虚拟化、半虚拟化、硬件辅助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容器化)、应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 按实现方式: 基于Hypervisor的虚拟化(Type 1/Bare-metal Hypervisor, Type 2/Hosted Hypervisor)、基于操作系统的虚拟化(如Container技术)。 虚拟化发展的驱动力: 探讨驱动虚拟化技术普及的因素,例如成本效益、资源利用率提升、灵活性增强、业务连续性保障、隔离性与安全性需求等。 虚拟化技术对IT架构的影响: 分析虚拟化如何改变了服务器部署、数据中心管理、云计算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的格局。 第二部分:核心虚拟化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当前主流虚拟化技术背后最核心的原理,而非具体的命令和配置。我们将以清晰的逻辑和深入的分析,逐一剖析: CPU虚拟化: 指令集与特权模式: 讲解x86架构的特权级别(Ring 0-3)以及CPU指令的敏感性。 全虚拟化(Full Virtualization): 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拦截、模拟与转换(Binary Translation),以及其性能开销和优势。 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 解释Guest OS如何通过修改内核(VirtIO驱动)来主动与Hypervisor协作,从而提升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 硬件辅助虚拟化(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 介绍Intel VT-x/AMD-V等技术如何通过硬件指令集来简化和加速虚拟化过程,包括Nested Paging (EPT/RVI) 等关键特性。 内存虚拟化: 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 回顾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内存概念。 Guest物理地址到Host物理地址的映射: 讲解Hypervisor如何管理Guest OS看到的“物理地址”与宿主机实际使用的“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 内存超售(Memory Overcommitment)与内存回收技术: 探讨内存虚拟化中常见的性能优化和资源管理技术,如Ballooning、Page Sharing (Transparent Page Sharing, TPS) 等。 I/O虚拟化: 设备模拟: Hypervisor如何模拟硬件设备给Guest OS。 I/O设备虚拟化技术的演进: 从最初的CPU密集型模拟,到半虚拟化驱动(如VirtIO),再到硬件直通(Device Passthrough, SR-IOV),逐层深入分析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性能表现与应用场景。 存储虚拟化: 介绍虚拟磁盘(如VMDK, QCOW2, VHD)的格式与管理,以及LVM、iSCSI、NFS等存储技术在虚拟化环境中的应用。 网络虚拟化: 讲解虚拟交换机(vSwitch)的工作原理,虚拟网卡(vNIC)的实现,以及VLAN、VXLAN、Open vSwitch等网络虚拟化技术。 调度与资源管理: Hypervisor如何分配和管理CPU、内存、I/O等资源给各个虚拟机,包括公平调度、比例调度、实时调度等策略。 第三部分:虚拟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超越理论层面,探讨虚拟化技术在实际IT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考量: 数据中心整合与资源优化: 服务器整合: 如何通过虚拟化将多个物理服务器的功能整合到一台物理机上,实现硬件成本、电力消耗和散热的降低。 提高资源利用率: 分析虚拟化如何打破“一应用一服务器”的模式,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与动态调整。 云计算基础设施: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核心: 阐述虚拟化作为IaaS层的基础,如何实现资源的抽象化、弹性伸缩与自助服务。 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中的虚拟化: 分析不同云模型对虚拟化技术的要求与应用方式。 开发与测试环境: 快速部署与隔离: 如何利用虚拟化快速搭建独立、隔离的开发和测试环境,提高开发效率。 环境还原与一致性: 虚拟机快照、克隆等功能如何确保环境的一致性。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 高可用性(HA): 虚拟机自动迁移、故障转移等机制。 灾难恢复(DR): 虚拟机备份、复制与异地容灾方案。 容器化技术(如Docker, Kubernetes)与虚拟化技术的比较与结合: 容器化与虚拟机的主要区别: 从隔离级别、资源消耗、启动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 容器化与虚拟化如何互补: 探讨在实际部署中,容器化技术如何构建在虚拟化之上,以获得更好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第四部分:虚拟化性能优化与安全加固 虽然本书不是针对特定平台,但我们将提供通用的性能调优和安全加固原则,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最大化虚拟化环境的效益: 性能优化通用原则: 选择合适的虚拟化模式: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全虚拟化、半虚拟化或硬件辅助虚拟化。 I/O性能调优: 优化存储访问模式,合理配置虚拟网卡,利用SR-IOV等技术。 CPU与内存优化: 合理分配CPU核心、内存大小,利用内存超售与回收技术。 网络性能优化: 优化虚拟交换机配置,使用高级网络功能。 Guest OS层面的优化: 及时更新Guest OS驱动,精简Guest OS服务。 虚拟化安全: Hypervisor安全: 确保Hypervisor自身的安全,及时打补丁。 虚拟机隔离: 理解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机制,防止“横向攻击”。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 安全加固措施: 包括Guest OS的安全配置、网络安全策略、虚拟机镜像安全等。 安全审计与监控: 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和审计机制。 第五部分:虚拟化技术的未来展望 最后,我们将对虚拟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 云原生与虚拟化的深度融合: Serverless、微服务等新架构模式下的虚拟化应用。 AI/ML对虚拟化的影响: 如何利用AI优化虚拟化资源的调度与管理,以及AI工作负载的虚拟化。 边缘计算与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在边缘设备的部署与应用。 更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 如WebAssembly等新兴技术的潜力。 安全与隐私的持续挑战: 虚拟化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本书的价值 本书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虚拟化技术理论基础,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和“如何”虚拟化,而非仅仅掌握某个具体产品的操作命令。通过对核心原理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 融会贯通: 深刻理解不同虚拟化技术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和应用适合自身需求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解决复杂问题: 当遇到虚拟化环境中的性能瓶颈或安全隐患时,能够从原理层面分析问题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适应技术变革: 虚拟化技术仍在快速发展,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新技术,保持技术的前沿性。 为进阶学习奠定基础: 本书为深入研究特定虚拟化技术(如KVM、VMware、Hyper-V等)以及云计算、容器化等相关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适合IT架构师、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软件开发者以及对虚拟化技术感兴趣的广大技术从业者阅读。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构建一个对虚拟化技术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为您的IT职业生涯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已经有一定虚拟化基础,但希望在KVM领域更进一步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深度洞察。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安装和配置,而是直击KVM的核心技术,比如对内核模块kvm_intel/kvm_amd的详细解析,以及 libvirt 的 API 和 XML 配置文件背后的逻辑。作者对 KVM 的内部架构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包括 vcpu 的创建、内存映射、设备模拟等关键环节,这些内容对于理解 KVM 的性能表现和进行底层故障排查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涉及了 KVM 的高级特性,如嵌套虚拟化、SR-IOV 等,这些都是在企业级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此外,作者在管理运维方面的经验分享也十分宝贵,包括如何利用 Ansible、Terraform 等自动化工具来批量管理 KVM 虚拟机,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监控和告警体系。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人满意,让我对 KVM 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实践导向让我对KVM虚拟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实战演练。作者在书中结合了大量的真实项目场景,从搭建大规模的虚拟化平台,到应对各种复杂的运维挑战,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章节,里面列举了许多常见的KVM故障场景,并提供了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思路,这对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非常有指导意义。书中对性能优化的论述也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深入到软硬件协同的角度,提供了全方位的优化建议。比如,在分析网络延迟时,书中会指导你检查宿主机和虚拟机端的网卡驱动、队列,以及内核参数等。此外,对于容器化与KVM的结合,书中也有一定的探讨,展现了KVM在现代化IT架构中的重要地位。这本书让我对KVM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也增强了我解决复杂虚拟化问题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KVM入门的宝藏!我之前对虚拟化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对KVM更是知之甚少,总觉得它高深莫测。但自从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KVM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作者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解释了KVM的工作原理,包括它如何利用Linux内核模块实现硬件虚拟化,以及libvirt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我特别喜欢它对QEMU的深入剖析,理解了QEMU如何模拟硬件设备,这对理解虚拟机的I/O性能至关重要。书中的图文并茂,许多命令行的示例都非常实用,让我能够亲手搭建第一个KVM虚拟机,并进行基本的配置。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KVM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如何构建高可用集群,如何进行实时迁移,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通过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KVM的基本操作,更建立起了对整个KVM虚拟化生态的整体认知,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让虚拟化管理不再是令人生畏的任务。我一直觉得虚拟机管理很繁琐,但这本书通过清晰的流程和实用的脚本示例,大大简化了我的工作。从虚拟机创建、克隆、快照管理,到资源分配、网络配置、存储挂载,书中都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特别是关于存储管理的部分,对 LVM、Ceph、NFS 等主流存储方案与 KVM 的集成进行了深入讲解,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最优的存储方案。在备份与恢复方面,书中也介绍了多种策略,并提供了相应的实现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可靠。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讨论了 KVM 虚拟机的安全加固,包括网络隔离、访问控制、镜像安全等,这对于构建安全的虚拟化环境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会我如何高效、安全地管理 KVM 虚拟化环境。

评分

如果你正为Linux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低下而烦恼,或者正在考虑如何更高效地管理你的数据中心,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并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怎么做”和“为什么”。作者在性能优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详细讲解了CPU、内存、网络和存储等各个环节的性能瓶颈分析和调优策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I/O性能的部分,书中介绍了 Virtio 驱动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调优 qemu-kvm 参数来提升磁盘读写速度。对于网络部分,对 bridge、vhost-net 的解释也十分清晰,让我明白了如何在虚拟机之间以及虚拟机与物理网络之间实现高效通信。更重要的是,书中还结合了实际项目案例,将理论知识落地,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来设计和部署KVM虚拟化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的实践性极强,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掌握了KVM的核心技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