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KVM
  • 虛擬化
  • Linux
  • 雲計算
  • 性能優化
  • 運維
  • 架構
  • 實戰
  • 容器
  • 服務器虛擬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藍墨水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92817
商品編碼:11531938512

具體描述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在中國運維領域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一,作者團隊是國內的KVM技術專傢、虛擬化技術專傢和運維專傢,是國內一批研究並將KVM應用到大規模生産環境的人;第二,書中的所有知識、經驗和案例都來自金山、盛大等國內一綫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的業務規模巨大,生産環境復雜;第三,從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項目實施等多個維度係統、深入講解KVM虛擬化技術的工作原理、應用方法和技術生態,並針對生産環境中的各種難題給齣瞭解決方案;第四,本書內容得到瞭來自金山、盛大、阿裏、獵豹移動、觸控科技、英特爾、浪潮等大型IT企業的數十位VP和運維專傢的高度認可,並聯袂推薦。
  《深度實踐KVM:核心技術、管理運維、性能優化與項目實施》共20章,分為五篇:
  一篇(1~8章):虛擬化技術選型及KVM虛擬機技術,詳細介紹瞭虛擬化技術的選型,KVM的CPU和內存虛擬化技術、磁盤虛擬化技術、網絡虛擬化技術以及這些技術的生産環境應用場景,物理機轉虛擬機,KVM的桌麵虛擬化實踐。
  第二篇(9~10章)開源分布式文件係統在KVM中的應用,詳細講解瞭常見的開源分布式文件係統在KVM環境中的使用,重點講解比較熱的Ceph文件係統,包括配置、使用及常見故障處理。
  第三篇(11~13章):開源的虛擬化管理平颱在生産環境的實踐經驗,重點講解瞭OpenStack、OpenNebula在生産環境的實踐與故障處理,還有oVirt、CloudStack、Convirt、WebVirtMgr等幾個管理平颱的架構和理念。
  第四篇(14~21章):KVM虛擬化項目的實施及經驗係統講解瞭業務性能評估、壓力模型建立、虛擬機性能測試、宿主機基準測試、業務測試環境測試驗證、單機虛擬化技術、集群虛擬化技術、虛擬化正式環境上綫等一套完整的虛擬化項目實施過程。
  第五篇(第22章)KVM虛擬化的典型案例講解瞭KVM虛擬化過程中比較典型的一些案例,針對案例中的問題給齣瞭解決思路和方法,方便讀者在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找到解決方案。本書贊譽
前  言
一篇 KVM技術詳解與實踐
第1章 企業虛擬化選型與KVM介紹
1.1 KVM的前世今生
1.2 KVM與常用企業級虛擬化産品的PK
1.3 判斷企業是否適閤使用KVM的標準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開始自己的一颱虛擬機
2.1 服務器BIOS設置
2.2 宿主機CentOS 6.5、CentOS 7係統安裝與配置技巧
2.3 一颱虛擬機安裝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CPU、內存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3.1 NUMA技術與應用
3.1.1 KVM虛擬機NUMA調優
3.1.2 CPU綁定操作方法
3.2 CPU熱添加與應用
3.3 CPU host-passthrough 技術與應用
3.4 CPU Nested 技術與配置方法
3.5 KSM技術與應用
3.6 內存氣球技術詳解與應用
3.7 內存限製技術與應用
3.8 巨型頁內存技術與應用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網絡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4.1 半虛擬化網卡技術詳解
4.1.1 半虛擬化網卡的配置
4.1.2 全虛擬化網卡、半虛擬化網卡性能比較
4.1.3 全虛擬化網卡、半虛擬化網卡的應用場景
4.2 MacVTap和vhost-net技術原理與應用
4.2.1 MacVTap技術與應用
4.2.2 vhost_net技術
4.3 網卡的中斷與多隊列
4.4 網卡PCI Passthrough技術
4.5 SR-IVO虛擬化技術
4.6 虛擬化軟件交換機Open vSwitch的安裝與配置
4.6.1 Open vSwitch安裝
4.6.2 Open vSwitch典型配置
4.7 多網卡綁定與建橋
4.8 本章小結
第5章 KVM磁盤虛擬化技術與應用場景
5.1 磁盤虛擬化方式性能比較與應用場景
5.1.1 QEMU磁盤虛擬化方式概述
5.1.2 IDE與Virtio性能比較測試
5.2 Virtio磁盤緩存方式詳解、性能比較與應用場景
5.2.1 磁盤緩存詳解
5.2.2 緩存方式的性能比較測試
5.2.3 緩存方式的應用場景
5.3 磁盤鏡像格式
5.3.1 QEMU支持的磁盤鏡像格式
5.3.2 裸設備使用
5.3.3 KVM虛擬機鏡像管理利器guestfish
5.3.4 raw、qcow2、裸盤、lvm性能比較
5.3.5 磁盤鏡像格式的應用場景
5.4 文件係統塊對齊
5.4.1 什麼是塊對齊
5.4.2 塊對齊與塊不對齊性能比較
5.4.3 生産環境如何配置塊對齊
5.5 SSD在KVM虛擬化中的使用實踐
5.5.1 SSD原理與寫放大
5.5.2 SSD在KVM中的使用
5.5.3 Flachcache配置與性能測試
5.5.4 DM-cache配置
5.5.5 LVM cache配置與性能測試
5.5.6 生産環境中SSD使用要點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KVM虛擬機的資源限製
6.1 哪些場景要做虛擬機的資源限製
6.2 使用CGroups
6.3 KVM虛擬機CPU資源限製配置
6.4 KVM虛擬機網絡資源限製
6.5 KVM虛擬機磁盤資源限製
6.6 本章小結
第7章 物理機轉虛擬機實踐
7.1 哪些應用場景適閤做物理機轉虛擬機
7.2 P2V的技術實施方案
7.3 Windows係統物理機轉虛擬機的操作方法
7.3.1 WinPE的製作方法
7.3.2 Windows係統P2V操作方法
7.4 Linux物理服務器轉換虛擬機操作
7.5 使用virt-p2v工具進行P2V轉換
7.6 P2V經驗總結
7.7 關於V2V
7.8 本章小結
第8章 KVM桌麵虛擬化實踐
8.1 桌麵虛擬化簡介及Spice協議
8.2 桌麵虛擬化實踐經驗
8.3 本章小結
第二篇 分布式文件係統
第9章 幾種常見開源文件係統在KVM中的應用
9.1 演示環境基礎配置
9.2 DRBD在KVM中的應用
9.2.1 DRBD介紹
9.2.2 DRBD搭建方法及在KVM中的應用
9.2.3 DRBD在KVM虛擬化中的優化方案
9.3 GlusterFS在KVM虛擬化中的應用
9.3.1 GlusterFS介紹
9.3.2 GlusterFS集群搭建與使用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以紅帽RHEV虛擬化架構為基礎,分為11章,介紹如何使用開源KVM係統構建企業虛擬化應用平颱。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以實戰為主,理論為輔助。通過搭建真實物理環境,講解瞭如何在企業環境中快速部署紅帽RHEV虛擬化架構,通過大量實例的介紹,迅速提高讀者的動手能力和技術水平。
《Linux KVM虛擬化架構實戰指南》語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適用於Linux KVM虛擬化架構管理人員,並可作為RHCVA(紅帽認證虛擬化管理員)考試的參考資料。


《虛擬化技術原理與應用:從原理到實踐》 內容概述 本書是一本全麵深入探討虛擬化技術原理、發展曆程、核心組件、主流技術、實際應用與未來趨勢的專業技術書籍。它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關於虛擬化的係統性認知框架,涵蓋從最基礎的概念解釋到高級的性能調優和安全加固的各個層麵。本書並非針對特定虛擬化平颱(如KVM)的“實戰指南”或“深度實踐”手冊,而是提供一個更為宏觀且基礎的視角,讓讀者能夠理解不同虛擬化技術背後的共性原理與差異,從而在麵對各種虛擬化解決方案時,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第一部分:虛擬化技術基礎理論與發展脈絡 本部分將首先追溯虛擬化技術的起源與演進,闡述其齣現的必然性以及在計算領域扮演的角色。我們將詳細講解虛擬化的基本概念,包括: 何為虛擬化? 什麼是“虛擬”?它如何模擬物理資源?我們將深入解釋CPU、內存、存儲、網絡等硬件資源的虛擬化過程,以及操作係統、應用程序等軟件層麵的虛擬化。 虛擬化的分類: 從不同維度對虛擬化進行分類,例如: 按虛擬化對象: 硬件虛擬化(全虛擬化、半虛擬化、硬件輔助虛擬化)、操作係統虛擬化(容器化)、應用虛擬化、桌麵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等。 按實現方式: 基於Hypervisor的虛擬化(Type 1/Bare-metal Hypervisor, Type 2/Hosted Hypervisor)、基於操作係統的虛擬化(如Container技術)。 虛擬化發展的驅動力: 探討驅動虛擬化技術普及的因素,例如成本效益、資源利用率提升、靈活性增強、業務連續性保障、隔離性與安全性需求等。 虛擬化技術對IT架構的影響: 分析虛擬化如何改變瞭服務器部署、數據中心管理、雲計算基礎設施構建等方麵的格局。 第二部分:核心虛擬化技術原理深度解析 這一部分將聚焦於當前主流虛擬化技術背後最核心的原理,而非具體的命令和配置。我們將以清晰的邏輯和深入的分析,逐一剖析: CPU虛擬化: 指令集與特權模式: 講解x86架構的特權級彆(Ring 0-3)以及CPU指令的敏感性。 全虛擬化(Full Virtualization): 詳細闡述其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攔截、模擬與轉換(Binary Translation),以及其性能開銷和優勢。 半虛擬化(Paravirtualization): 解釋Guest OS如何通過修改內核(VirtIO驅動)來主動與Hypervisor協作,從而提升性能,並分析其優缺點。 硬件輔助虛擬化(Hardware-Assisted Virtualization): 介紹Intel VT-x/AMD-V等技術如何通過硬件指令集來簡化和加速虛擬化過程,包括Nested Paging (EPT/RVI) 等關鍵特性。 內存虛擬化: 物理內存與虛擬內存: 迴顧操作係統層麵的虛擬內存概念。 Guest物理地址到Host物理地址的映射: 講解Hypervisor如何管理Guest OS看到的“物理地址”與宿主機實際使用的“物理地址”之間的轉換。 內存超售(Memory Overcommitment)與內存迴收技術: 探討內存虛擬化中常見的性能優化和資源管理技術,如Ballooning、Page Sharing (Transparent Page Sharing, TPS) 等。 I/O虛擬化: 設備模擬: Hypervisor如何模擬硬件設備給Guest OS。 I/O設備虛擬化技術的演進: 從最初的CPU密集型模擬,到半虛擬化驅動(如VirtIO),再到硬件直通(Device Passthrough, SR-IOV),逐層深入分析各種技術的工作原理、性能錶現與應用場景。 存儲虛擬化: 介紹虛擬磁盤(如VMDK, QCOW2, VHD)的格式與管理,以及LVM、iSCSI、NFS等存儲技術在虛擬化環境中的應用。 網絡虛擬化: 講解虛擬交換機(vSwitch)的工作原理,虛擬網卡(vNIC)的實現,以及VLAN、VXLAN、Open vSwitch等網絡虛擬化技術。 調度與資源管理: Hypervisor如何分配和管理CPU、內存、I/O等資源給各個虛擬機,包括公平調度、比例調度、實時調度等策略。 第三部分:虛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與案例分析 本部分將超越理論層麵,探討虛擬化技術在實際IT環境中的廣泛應用,以及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考量: 數據中心整閤與資源優化: 服務器整閤: 如何通過虛擬化將多個物理服務器的功能整閤到一颱物理機上,實現硬件成本、電力消耗和散熱的降低。 提高資源利用率: 分析虛擬化如何打破“一應用一服務器”的模式,實現資源的按需分配與動態調整。 雲計算基礎設施: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核心: 闡述虛擬化作為IaaS層的基礎,如何實現資源的抽象化、彈性伸縮與自助服務。 公有雲、私有雲與混閤雲中的虛擬化: 分析不同雲模型對虛擬化技術的要求與應用方式。 開發與測試環境: 快速部署與隔離: 如何利用虛擬化快速搭建獨立、隔離的開發和測試環境,提高開發效率。 環境還原與一緻性: 虛擬機快照、剋隆等功能如何確保環境的一緻性。 業務連續性與災難恢復: 高可用性(HA): 虛擬機自動遷移、故障轉移等機製。 災難恢復(DR): 虛擬機備份、復製與異地容災方案。 容器化技術(如Docker, Kubernetes)與虛擬化技術的比較與結閤: 容器化與虛擬機的主要區彆: 從隔離級彆、資源消耗、啓動速度等方麵進行對比。 容器化與虛擬化如何互補: 探討在實際部署中,容器化技術如何構建在虛擬化之上,以獲得更好的隔離性和安全性。 第四部分:虛擬化性能優化與安全加固 雖然本書不是針對特定平颱,但我們將提供通用的性能調優和安全加固原則,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最大化虛擬化環境的效益: 性能優化通用原則: 選擇閤適的虛擬化模式: 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全虛擬化、半虛擬化或硬件輔助虛擬化。 I/O性能調優: 優化存儲訪問模式,閤理配置虛擬網卡,利用SR-IOV等技術。 CPU與內存優化: 閤理分配CPU核心、內存大小,利用內存超售與迴收技術。 網絡性能優化: 優化虛擬交換機配置,使用高級網絡功能。 Guest OS層麵的優化: 及時更新Guest OS驅動,精簡Guest OS服務。 虛擬化安全: Hypervisor安全: 確保Hypervisor自身的安全,及時打補丁。 虛擬機隔離: 理解虛擬機之間的隔離機製,防止“橫嚮攻擊”。 訪問控製與權限管理: 實施嚴格的訪問控製策略。 安全加固措施: 包括Guest OS的安全配置、網絡安全策略、虛擬機鏡像安全等。 安全審計與監控: 建立有效的安全監控和審計機製。 第五部分:虛擬化技術的未來展望 最後,我們將對虛擬化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包括: 雲原生與虛擬化的深度融閤: Serverless、微服務等新架構模式下的虛擬化應用。 AI/ML對虛擬化的影響: 如何利用AI優化虛擬化資源的調度與管理,以及AI工作負載的虛擬化。 邊緣計算與虛擬化: 虛擬化技術在邊緣設備的部署與應用。 更輕量級的虛擬化技術: 如WebAssembly等新興技術的潛力。 安全與隱私的持續挑戰: 虛擬化環境下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本書的價值 本書旨在為讀者打下堅實的虛擬化技術理論基礎,幫助他們理解“為什麼”和“如何”虛擬化,而非僅僅掌握某個具體産品的操作命令。通過對核心原理的深入剖析,讀者將能夠: 融會貫通: 深刻理解不同虛擬化技術之間的共性與差異,從而能夠更靈活地選擇和應用適閤自身需求的虛擬化解決方案。 解決復雜問題: 當遇到虛擬化環境中的性能瓶頸或安全隱患時,能夠從原理層麵分析問題根源,並提齣有效的解決方案。 適應技術變革: 虛擬化技術仍在快速發展,紮實的理論基礎將幫助讀者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新技術,保持技術的前沿性。 為進階學習奠定基礎: 本書為深入研究特定虛擬化技術(如KVM、VMware、Hyper-V等)以及雲計算、容器化等相關領域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本書適閤IT架構師、係統管理員、運維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軟件開發者以及對虛擬化技術感興趣的廣大技術從業者閱讀。通過閱讀本書,您將構建一個對虛擬化技術全麵而深入的理解,為您的IT職業生涯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讓虛擬化管理不再是令人生畏的任務。我一直覺得虛擬機管理很繁瑣,但這本書通過清晰的流程和實用的腳本示例,大大簡化瞭我的工作。從虛擬機創建、剋隆、快照管理,到資源分配、網絡配置、存儲掛載,書中都提供瞭詳細的操作指南。特彆是關於存儲管理的部分,對 LVM、Ceph、NFS 等主流存儲方案與 KVM 的集成進行瞭深入講解,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最優的存儲方案。在備份與恢復方麵,書中也介紹瞭多種策略,並提供瞭相應的實現方法,確保瞭數據的安全可靠。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討論瞭 KVM 虛擬機的安全加固,包括網絡隔離、訪問控製、鏡像安全等,這對於構建安全的虛擬化環境至關重要。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手把手地教會我如何高效、安全地管理 KVM 虛擬化環境。

評分

這本書的實踐導嚮讓我對KVM虛擬化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感覺像是經曆瞭一次完整的實戰演練。作者在書中結閤瞭大量的真實項目場景,從搭建大規模的虛擬化平颱,到應對各種復雜的運維挑戰,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故障排除的章節,裏麵列舉瞭許多常見的KVM故障場景,並提供瞭係統性的分析方法和解決思路,這對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時非常有指導意義。書中對性能優化的論述也非常到位,不僅僅是簡單的參數調整,而是深入到軟硬件協同的角度,提供瞭全方位的優化建議。比如,在分析網絡延遲時,書中會指導你檢查宿主機和虛擬機端的網卡驅動、隊列,以及內核參數等。此外,對於容器化與KVM的結閤,書中也有一定的探討,展現瞭KVM在現代化IT架構中的重要地位。這本書讓我對KVM的理解更加全麵和深入,也增強瞭我解決復雜虛擬化問題的信心。

評分

如果你正為Linux服務器的資源利用率低下而煩惱,或者正在考慮如何更高效地管理你的數據中心,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並沒有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怎麼做”和“為什麼”。作者在性能優化方麵下瞭很大的功夫,詳細講解瞭CPU、內存、網絡和存儲等各個環節的性能瓶頸分析和調優策略。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I/O性能的部分,書中介紹瞭 Virtio 驅動的優勢,以及如何通過調優 qemu-kvm 參數來提升磁盤讀寫速度。對於網絡部分,對 bridge、vhost-net 的解釋也十分清晰,讓我明白瞭如何在虛擬機之間以及虛擬機與物理網絡之間實現高效通信。更重要的是,書中還結閤瞭實際項目案例,將理論知識落地,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實際業務需求來設計和部署KVM虛擬化解決方案,解決實際問題。這本書的實踐性極強,讓我受益匪淺,感覺自己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掌握瞭KVM的核心技術。

評分

對於已經有一定虛擬化基礎,但希望在KVM領域更進一步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深度洞察。它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安裝和配置,而是直擊KVM的核心技術,比如對內核模塊kvm_intel/kvm_amd的詳細解析,以及 libvirt 的 API 和 XML 配置文件背後的邏輯。作者對 KVM 的內部架構進行瞭細緻的拆解,包括 vcpu 的創建、內存映射、設備模擬等關鍵環節,這些內容對於理解 KVM 的性能錶現和進行底層故障排查非常有幫助。書中還涉及瞭 KVM 的高級特性,如嵌套虛擬化、SR-IOV 等,這些都是在企業級應用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此外,作者在管理運維方麵的經驗分享也十分寶貴,包括如何利用 Ansible、Terraform 等自動化工具來批量管理 KVM 虛擬機,以及如何構建完善的監控和告警體係。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非常令人滿意,讓我對 KVM 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KVM入門的寶藏!我之前對虛擬化一直停留在理論層麵,對KVM更是知之甚少,總覺得它高深莫測。但自從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KVM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作者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循序漸進地解釋瞭KVM的工作原理,包括它如何利用Linux內核模塊實現硬件虛擬化,以及libvirt在其中的關鍵作用。我特彆喜歡它對QEMU的深入剖析,理解瞭QEMU如何模擬硬件設備,這對理解虛擬機的I/O性能至關重要。書中的圖文並茂,許多命令行的示例都非常實用,讓我能夠親手搭建第一個KVM虛擬機,並進行基本的配置。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KVM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比如如何構建高可用集群,如何進行實時遷移,這些都是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通過這本書,我不僅掌握瞭KVM的基本操作,更建立起瞭對整個KVM虛擬化生態的整體認知,為後續更深入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