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水罐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251:2009

钢水罐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251:20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武汉钢铁集团 编
图书标签:
  • 钢水罐
  • 砌筑工程
  • 施工
  • 验收
  • 规程
  • CECS251
  • 2009
  • 冶金
  • 工业建筑
  • 规范标准
  • 砌体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186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670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前言/序言


冶金工程与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手册 (不含《钢水罐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251:2009》相关内容) --- 本书导言 本书是一部面向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的综合性专业参考书。全书立足于现代冶金工业对高效、安全、长寿命耐火材料应用和复杂热工设备维护的迫切需求,系统梳理了从材料选型、设备设计基础、关键部件施工工艺到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的完整技术链条。本书严格聚焦于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力求提供详实、可操作的技术指导和规范性的数据支持。全书内容组织严谨,技术深度适中,旨在成为现场工程师案头必备的实用工具书。 第一章 现代冶金炉用耐火材料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 本章深入探讨了冶金炉用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基础,着重于高温下的性能演变。 1.1 耐火材料的分类、组成与结构 详细阐述了氧化物、非氧化物及复合耐火材料的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及其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镁质、铝矾土、硅质、锆英石等主要耐火材料体系在不同冶金气氛(还原性、氧化性、中性)下的反应机理。 1.2 高温物理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系统介绍了耐火材料的关键性能参数,包括:常温与高温下的体积密度、气孔率、显气孔率、导热系数(瞬态与稳态法)、热膨胀特性(线性膨胀系数、残余线膨胀)、高温蠕变性能(应力松弛与抗蠕变速率)。收录了国际标准及国内行业标准中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规程,尤其关注热震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如水冷法、热循环法)。 1.3 新型耐火材料技术 聚焦于超高温应用和特殊气氛环境下的耐火材料创新。探讨了低水泥浇注料体系的微观结构控制技术、纳米材料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潜力、以及用于真空冶金和炉衬自修复功能的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详细分析了纳米二氧化硅、碳化硅晶须等添加剂对浇注料烧结行为和高温力学性能的调控作用。 第二章 冶金热工设备结构设计与热工计算 本章侧重于炉衬系统的热工设计原理和关键设备结构优化。 2.1 炉衬体系的热工设计原理 阐述了耐火材料层热阻的计算方法,多层异质耐火材料体系的传热分析。重点讲解了炉衬蓄热能力与热工制度的匹配性设计,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材料层厚度来平衡炉衬寿命与加热效率。引入了热工瞬变过程的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基础。 2.2 关键冶金设备结构设计要点 详细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如铜、镍、铅冶炼)中的反射炉、平炉和转炉的炉体结构特点。对于钢铁行业,重点讨论了转炉、电炉炉盖和炉底的设计规范,包括密封结构、耐火砖砌筑的几何约束、以及钢结构与耐火层之间的热膨胀间隙设计与控制。 2.3 炉衬的侵蚀机理与寿命预测 深入剖析了炉衬在冶金过程中遭受的化学侵蚀(熔渣渗透、气相反应)、物理侵蚀(冲刷、剥落)和热侵蚀(热冲击、结构相变)的复合作用机制。基于侵蚀速率模型,提供了预测炉衬安全有效使用寿命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章 冶金炉用耐火材料的施工工艺控制 本章专注于耐火材料的现场施工技术,确保材料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不被损害,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精度。 3.1 预制件的制造、运输与吊装 论述了预制件(如炉底预制块、炉口环等)的制作质量控制标准,包括烘干脱湿过程的温控曲线。详述了大型预制件在运输过程中的防震、防潮措施,以及吊装定位时的精度校核技术。 3.2 散料(浇注料、捣打料)的配合比与搅拌控制 详细规定了各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如低易变性浇注料、特种捣打料)的投料顺序、水/料比的精确控制以及搅拌过程的持续时间和搅拌机设备的选型要求。强调了严格控制搅拌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对材料均匀性的影响。 3.3 砌筑工程的几何精度与砌缝处理 规范了耐火砖砌筑时的皮数、灰缝宽度的允许偏差。重点讲解了复杂部位(如炉口、烟道拐角)的砌筑技巧,以及使用耐火泥浆的涂抹、压实与养护工艺。阐述了耐火砖之间设置膨胀缝(或称收缩缝)的设置原则、材料选择(如陶瓷纤维毡、耐火保温层)及其作用机制。 3.4 烘炉与升温操作规程 这是决定炉衬初期寿命的关键环节。本章提供了针对不同耐火材料体系(如镁碳砖、高铝浇注料)的烘炉曲线设计原则,包括初期低温脱水阶段、关键相变温度区的保温时长、以及升温速率的严格限制。强调了烘炉过程中温度测点的布置与实时监测,防止局部过热导致开裂或强度下降。 第四章 冶金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与安全管理 本章关注炉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策略,以最大化设备运行周期并保障操作安全。 4.1 运行过程中的炉衬状态监测 介绍了非接触式炉衬厚度监测技术,如红外热像检测、声发射技术在炉衬早期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讨论了通过监测炉体表面温度分布异常来预警局部侵蚀或衬层脱落的方法。 4.2 故障诊断与抢修技术 系统梳理了常见的炉衬破坏模式(如熔渣侵蚀引起的下陷、热冲击导致的剥落、钢衬中的渣线腐蚀)。提供了针对不同故障的快速修补方案,包括冷修补的材料选择、喷涂技术以及热修补(热补)工艺的操作要点与风险控制。 4.3 停炉清渣与炉体检查 规定了设备大修前的安全降温程序、残渣的安全清除规范(特别是酸性渣与碱性渣的区分处理)。详细说明了停炉后对炉衬内表面、炉壳及关键支撑结构的全面检查清单与缺陷判定标准。 附录 常用耐火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照表 冶金炉衬常见材料的耐熔渣性能数据库 炉衬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参考性标准) 烘炉过程温度记录与分析模板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想要进入这个细分行业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张捷径地图。它不是教科书那种从基础理论讲起的读物,而是直接切入实战,告诉“你现在必须这么做,因为历史证明这样做是对的”。这种直接性是技术规程的最大魅力所在。我能想象到,一个刚毕业的工程师,拿着这本书走进施工现场,面对堆积如山的耐火材料和复杂的图纸时,这本书里的条文就是他最可靠的指挥棒。它会告诉他如何正确地进行试砌,如何保证每一层砌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以及在砌筑过程中如何进行实时的质量控制。更重要的是,验收标准部分,会教会他站在质检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从而在施工的每一步都建立起自我纠错的机制。这是一种从“知道怎么做”到“知道必须做到什么程度”的飞跃。它不仅仅是指导操作,更是在塑造一种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在那些看不到的、深埋在罐体内部的砌体中,隐藏着这本书的价值体现。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有那么一点点了解的观察者,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那些钢铁厂里轰鸣作响的场景。这本书,我断定,核心价值在于它对“验收”环节的严格规定。施工的规范固然重要,但如何科学、客观地判断工程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我猜测,这本书里肯定包含了大量量化的检测指标和详细的检验流程。比如,对砌体缝隙的厚度测量、对砌体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甚至可能涉及到热态试验的步骤和温度曲线的监控标准。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绝非易事,它们是无数次工程实践、失败教训以及材料科学进步的结晶。编写这样的规程,背后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作为支撑,绝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完成的。读这本书的人,想必也是追求极致精确和零失误的专业人士,他们需要手册来指导他们如何应对那些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气候变化对砂浆凝固的影响,或者材料批次差异带来的砌筑难度变化。总之,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可量化的、可复现的质量保证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年份(2009年)也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作为一本将近十多年前的标准规程,它无疑在那时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虽然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一直在进步,可能会有后续的新标准出台,但这本规程所奠定的基础和核心理念,我相信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它浓缩了那个时代最先进、最成熟的钢水罐砌筑技术。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习最新的规范,更应该追溯这些规范的源头和发展脉络。通过研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在那个时间点上,行业是如何解决那些曾经的难题的,比如如何处理热应力对砖缝的影响,或者如何选择最经济又最可靠的保温隔热方案。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操作手册,不如说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中国冶金工程领域最高标准的一次权威记录。它见证了中国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安全与可靠性追求的决心和努力。

评分

说实话,光看书名,我立刻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标准化”气息。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在涉及高温、高压、高风险的冶金行业中,标准化就是生命线。这本书的出现,很可能标志着国内对于钢水罐砌筑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需要统一的语言和操作指南来指导全国范围内的建设活动。我好奇的是,这本书在结构上是如何组织内容的?是按照施工顺序的时间轴来编写,还是按专业模块划分?如果是前者,那么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工程从“准备”到“完成”的完整脉络;如果是后者,那么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专家可以迅速定位到自己关心的部分,比如专门针对锚固件安装或者保温层的处理。无论如何,一本好的规程,其语言必须是严谨、精确、毫无歧义的,每一个术语都应该有明确的定义。我猜这本书的附录里一定塞满了各种图表和计算公式,那是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导的关键所在。它代表着一种行业自律和对国家工业标准的严肃遵守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意思,一看就是那种非常专业、非常硬核的工程技术手册。我一个外行光是看着这个名字——“钢水罐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就觉得头大,完全不知道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不过,正因为它的专业性,我可以想象这本书的内容必定是极其详尽、涵盖了从材料准备到最终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我猜想,它里面一定详细描述了用于冶金工业中那些巨大、高温、承载着熔融金属的“钢水罐”的内衬砌筑工艺。这种砌筑可不是随便砌砖头那么简单,它必须承受上千度的高温和巨大的物料压力,所以对材料的耐火性、砌体的密实度和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这本书应该会有一整章专门讲耐火砖的选用、切割、排列方式,可能还会涉及到特种砂浆的配比和养护技术,毕竟任何一个微小的缺陷,在极端高温下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种规程类的书籍,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把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都固化下来了,成为工程师们在现场操作的“金科玉律”。对于一个正在进行此类项目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能确保他们少走弯路,把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它绝对不是那种可以随便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需要反复研读、随时查阅的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