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5分钟商学院 套装全四册 商业篇+管理篇+个人篇+工具篇全4册五分钟 搭建系统的商业认知框架

刘润5分钟商学院 套装全四册 商业篇+管理篇+个人篇+工具篇全4册五分钟 搭建系统的商业认知框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刘润
  • 5分钟商学院
  • 商业
  • 管理
  • 个人成长
  • 工具
  • 认知框架
  • 思维模型
  • 职场
  • 经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淘书网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7872
商品编码:1156572209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个时代,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被卷进了“无限责任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无限责任公司”的CEO,承担自身的风险和回报。
你应该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组团队,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做产品,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创品牌,呵护自己的名声;控资源,把注意力投放到产出更高的地方。
《5分钟商学院》,为你精心打磨的“商业新华字典”,一册在手,随时备查。
商业篇:洞悉商业脉络,搭建系统的认知框架 
管理篇:聚焦复杂程度堪比宇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篇: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自我更新 
工具篇:用工具思维让你的认知迭代升级


作者简介

"刘润:

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专家,拥有23万+用户的私人商学院——“得到”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海尔、百度、恒基、中远等众多大企业的战略顾问。

工作、公益之外,爱好旅行,徒步戈壁,环骑青海湖,到达珠峰大本营,登上南极大陆,抵达北极点,探访进化岛,登顶非洲乞力马扎罗。

著有《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从微软到北极点》《互联网+》《互联网+战略篇: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趋势红利》。

"


精彩书评

我有一个愿望,科技不再是*品,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市场上就有了高*的小米手机。现在,我的朋友刘润也有一个同样的梦想,他希望办一个商学院,每个人都能上得起,每天只要花5毛钱,就可以学到实用的商学院知识。于是,他做了高*的《5分钟商学院》。刘润本人曾经写过分析小米的书,深刻到位,同样,他对商业的理解也很透彻。让我们一起,从《5分钟商学院》开始,共同成长。
——雷军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我在中国的很多商学院讲过课,中国的商学教育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美中不足:占用大家大量的时间,学费还特别贵。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有这样一个产品,能用一盒月饼的钱,把商学院的知识浓缩在每天的服务中提供给你,我觉得这是可以造福很多人的一件事情。近,这个想法被我的朋友刘润实现了。刘润之前是百度、海尔这样大企业的战略顾问,他的商学功底和实战经验,做这件事很合适。希望你立刻加入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让我们一起成长!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创始人

刘润的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上线3个月,就突破了5万订阅用户。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把经典的商业概念和管理方法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而且很多方法都是听完就直接用得上的招式。坚持听下来,每天5分钟,就等于足不出户上了一所商学院。很多人都在称赞他的商业功底,我从他身上学到的倒是——什么方法也比不过建设性的行动力。
——罗振宇 罗辑思维和“得到”APP创始人


目录

《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

自序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第1章 消费心理学
1让用户从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 心理账户004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沉没成本 007
3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比例偏见011
4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100元吗 \损失规避 015
5拉个垫背的,显示你便宜 \价格锚点 019

第二章 行为经济学
1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吗 \结果偏见 024
2为什么我们会喜新厌旧 \适应性偏见028
3为什么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鸡蛋理论 032
4全世界一半的娃都丑到了平均水平以下\心理概率 036
5不买好,只买贵 \凡勃伦效应 040

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
1看见那只“看不见的手” \供需理论 046
2为什么美国麦当劳的可乐能免费续杯 \边际效用 050
3你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机会成本 054
4自私是共同获益的原动力 \激励相容058
5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交易成本 062

第四章 宏观经济学
1居民越节约,国家越贫穷吗 \节约悖论068
2林毅夫和张维迎在辩论什么 \看得见的手 072
3 4亿人不工作后,你打算怎么办\人口抚养比 076
4用20年的积蓄买几朵郁金香 \泡沫经济 080
5你赞成给全国人民无条件发钱吗 \再分配084

……

《5分钟商学院·管理篇》
第1章 管理的本质
1尽力来自本分,尽心来自善意——激发善意 \ 004
2分钱、花钱和赚钱——设计系统 \ 008
3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知人善用 \ 012
4发而不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 \ 016
5梦想归梦想,绩效归绩效——面向业绩 \ 021

第二章 管理就是激励
1 激励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026
2从“应得的”到“太好了”——双因素理论 \ 031
3 “跳一跳,够得着”的奖励,才是激励——期望理论 \ 036
4左手激励,右手压力——X-Y理论 \ 040
5工资是否应该透明——公平理论 \ 044

第三章 系统与团队设计
1老板做员工的事,员工讨论国家大事——责权利心法 \ 050
2考核结果,还是考核行为——分权机制 \ 055
3羽毛球双打、足球队、交响乐队,还是军队——组织模式 \ 059
4内部市场化的组织模式——阿米巴模式 \ 063
5一个员工,不能有两个老板——手表定律 \ 067

……

《5分钟商学院·个人篇》
第1章 高效能人士的习惯
1你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思维转换 \ 004
2 独立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模式图 \ 009
3别让消极把你拉入海底——积极主动 \ 014
4别把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以始为终 \ 019
5我不忙,我只是时间不够——要事第1 \ 023
6你我都要赢,否则就别干——双赢思维 \028
7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知彼解己 \032
8太棒了,居然还可以这样——统合综效 \036
9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不断更新 \ 040
10从狭窄的5%跨到广阔的95%——习惯 \044

第二章 高效能人士的素养
1再问“你好,在吗”,我就拉黑你——微信礼仪 \ 050
2这辈子,你们只会在邮件里“见字如面”——邮件礼仪 \ 055
3时间颗粒度反映职业化程度——时间颗粒度 \ 060
4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事实与观点 \ 064
5职业化是商业世界的教养——职业化 \ 068

第三章 时间管理
1花时间做,还是花钱买——时间成本 \ 076
2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记事——GTD \ 080
3别让猴子跳回背上——猴子理论 \ 085
4人生的不同由第三个8小时创造——三八理论 \ 090
5人真的可以三头六臂吗——番茄工作法 \ 094

第四章 学习能力
1看不见的弹痕致命——幸存者偏见 \ 100
2知识是经验的升华——库博学习圈 \ 104
3为什么人类不擅长谈恋爱——知识、技能和态度 \ 109
4做自己的CEO,你有“私人董事会”吗——私人董事会 \ 113
5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快速学习 \ 118

……

《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第1章 战略工具
1透过结构看世界——MECE法则 \ 004
2小龙虾餐厅面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波特五力模型 \ 008
3现金牛、明星、问题和瘦狗—— 波士顿矩阵\ 013
4不是没有重点,是没有结构 ——SCQA架构\ 017
5打不赢你,那就怼死你——通用电气矩阵 \ 021
6钟形行业,还是尖刀形行业——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 026
7仰视微观之前,先俯视宏观—— PEST模型\ 032
8要下蛋的鹅,还是吃肉的鹅——平衡计分卡 \ 037
9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追到女神——SWOT分析 \ 042
10商业模式就是“怎么挣钱”吗—— 商业模式画布\ 047

第二章 博弈工具
1明明可以共赢,为什么他们“损人不利己”—— 纳什均衡\ 054
2向香港电影学习如何破解“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 059
3不懂搭便车,连小猪都不如——智猪博弈 \ 064
4三根救命毫毛,为何只给孙悟空——公地悲剧 \ 069
5诚信是与这个世界重复博弈的心态 ——重复博弈\ 073
6你有你的“空城计”,我有我的“木马计” ——不完全信息博弈\ 077
7让时间不值钱的旅客下飞机—— 拍卖博弈\ 081
8博弈游戏,有时也是吃人的陷阱 ——博弈游戏\ 085
9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零和博弈\ 089
10用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一报还一报 \ 093

第三章 决策工具
1如何用决策树来选择相亲对象——决策树 \ 098
2 70年前的高科技:人脑云计算——德尔菲法 \ 104
3把决策的艺术变成一门技术——KT法 \ 108
4如何选择人生中大的那支麦穗——麦穗理论 \ 113
5决策,就是与这个世界的博弈——基于数据的决策 \ 117


《商业智慧的深度探索:构建你的商业思维模型》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为渴望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思维框架和方法论。它并非侧重于某一个具体行业的案例解析,而是着眼于商业运作的底层逻辑、核心驱动力和长期战略的构建,帮助读者超越日常事务的琐碎,建立起宏观的商业洞察力。 第一部分:商业的本质与宏观视野 本部分将商业活动从最基础的要素开始解构,探讨价值创造的根本机制。我们将深入剖析市场、竞争与机会的本质,引导读者理解“商业到底是在解决什么问题”。 1.1 价值的河流:需求、供给与交换的再定义 本书不再简单重复“供需平衡”的教科书式定义,而是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动态演变和供给侧的无限可能性如何相互作用。我们将聚焦于“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挖掘”这一核心命题,通过对人类底层动机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表面数据之下的真实商业信号。内容将涵盖需求曲线的非线性变化、场景化需求的崛起,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用户画像来预判未来的市场走向。 1.2 竞争的生态位理论:从红海到蓝海的战略迁移 竞争分析不再局限于波特的五力模型。我们将引入生态位理论,将市场视为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企业如何在其中找到独特的生存空间,实现非零和博弈,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包括:差异化壁垒的构建(不仅仅是专利或规模,更包括文化和组织协同壁垒)、竞争策略的动态调整机制,以及如何识别和进入“潜伏的蓝海”——那些尚未被现有参与者充分定义的空间。我们还将讨论“共生关系”的商业价值,即如何通过合作而非单纯的对抗来扩大整体的市场蛋糕。 1.3 增长的驱动力模型:超越单一指标的增长飞轮 成功的商业体依靠的不是单一的爆炸性增长,而是可持续的“飞轮效应”。本书将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增长驱动力模型,涵盖用户获取(Acquisition)、激活(Activation)、留存(Retention)、收入(Revenue)和推荐(Referral)之外的深层驱动因素,如组织学习速度、品牌资产的复利效应等。重点在于阐述如何设计一个能够自我强化的系统,使每一步的成功都为下一步的成功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而非孤立的营销活动。 第二部分:组织与运营的系统工程 商业的实现依赖于高效的组织。本部分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审视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强调流程、文化和人才的有机结合。 2.1 组织架构的适应性设计:从层级制到网络化结构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僵化的组织结构是效率的杀手。本书将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最适宜的组织形态,并详细阐述如何从传统的职能划分向以“项目”或“价值流”为中心的网络化结构转型。重点是探讨授权、信息透明度与决策速度之间的平衡点,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破部门墙,实现跨职能的协同作战。 2.2 流程的极简化与自动化思维 优化流程并非简单地提高效率,而是要消除那些不产生价值的环节。本章将教授“流程再造”的思维方式,即以客户体验的终点为起点,逆向推导所需的内部步骤。内容将深入探讨“自动化”不仅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是一种消除冗余思维的文化建设,包括如何建立“零缺陷”的质量控制思维,并将“浪费”的概念应用到时间、资源和注意力上。 2.3 人才的潜能激发与文化锚定 优秀的人才需要匹配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本书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套不仅能吸引顶尖人才,更能有效激励他们长期投入的机制。这包括:超越物质激励的内在驱动力(如自主权、精通感和使命感)的激活;如何通过清晰的价值观定义,使企业文化成为筛选和统一员工行为的“隐形契约”;以及建立有效的反馈循环机制,确保组织始终保持学习状态。 第三部分:财务、风险与决策的量化艺术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量化分析是保持清醒和做出审慎决策的基石。本部分聚焦于商业决策背后的数字逻辑和风险规避策略。 3.1 财务报表背后的商业叙事 本书将教导读者如何“阅读”财务报表,这不是简单的会计技能,而是理解企业健康状况的“生命体征”。我们将深入剖析现金流、利润质量与资产周转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指导读者如何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重构出管理层未曾言明的商业战略意图和潜在风险点。重点将放在洞察“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是否快于收入增长”这类预警信号上。 3.2 风险识别与情景规划:建立商业的“预警雷达” 面对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风险,仅仅依赖历史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本章将引入系统动力学中的概念,指导读者建立多重风险情景模型(如最佳、最差和最可能情景)。内容将包括:如何识别那些看似微小但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脆弱点”,以及在战略层面预留足够的“回旋余地”和冗余能力,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冲击。 3.3 投资回报率(ROI)的深度评估与机会成本的权衡 所有商业决策本质上都是资源配置的抉择。本书将超越肤浅的短期ROI计算,探讨长期战略投资的价值评估方法,如净现值(NPV)的修正应用,以及如何量化“机会成本”——即选择做A时所放弃的B的可能性和价值。这要求读者具备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果断地权衡利弊并为决策负责的能力。 第四部分:商业认知的迭代与个人成长 商业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本部分关注如何保持认知的前瞻性,并将学习转化为持续的个人进化。 4.1 认知偏见与决策陷阱的自我校准 人类思维的固有缺陷是商业决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书将系统梳理影响商业判断的常见认知偏见(如确认偏误、沉没成本谬误、可得性偏见),并提供结构化的工具,教导读者如何建立一个“反对者”系统或“决策校验清单”,在关键时刻强制自己跳出主观预设,进行更客观的评估。 4.2 跨界学习与知识的迁移应用 真正的商业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和行业的交界处。本章将阐述如何有效地进行跨界学习,从生物学、物理学、艺术史乃至哲学中汲取商业智慧。核心在于掌握“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的构建,并学会将一个领域成功的模式,抽象、提炼后再迁移到你所处的商业场景中进行应用。 4.3 终身学习系统的构建:从信息输入到智慧输出 面对信息过载,有效的知识管理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套实用的“反馈闭环”系统构建指南,确保输入的信息能够被有效地消化、内化,并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和修正,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商业洞察力,实现认知的良性循环和持续的自我迭代。 总结: 本书为你提供的不是一套即插即用的“答案”,而是一副可以应对任何商业挑战的“地图”和“指南针”。它要求读者投入精力去理解商业世界的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最终目的是让你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独立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强大且灵活的商业认知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个人篇》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自我升级手册”,它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这个“个体”的商业价值。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被工作和生活淹没,忘记了经营自己。刘润老师在《个人篇》中,提出了“个人IP”、“终身学习”和“复利思维”等概念,让我眼前一亮。他不仅仅停留在讲“如何学习”,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而学”、“学什么”以及“如何让学习产生复利效应”。我一直以来都有学习的习惯,但总觉得学的东西有些零散,无法形成合力。读完《个人篇》,我才明白了“知识的连接”和“体系化”的重要性。他鼓励我们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找到自己独特的“个人IP”。这个概念对我来说非常新颖,也很有挑战性。我开始反思,我在哪些领域有优势?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这不仅仅是为了职业发展,更是为了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时代,让自己更有韧性,更有竞争力。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个人商业体”的构建者。

评分

这套书的整体感觉,就是“体系化”和“可操作性”的完美结合。我之前也读过不少关于商业和管理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比较零散,或者过于理论化,读完之后感觉“懂了,但不知道怎么做”。刘润老师这套书,从商业的底层逻辑,到团队的管理艺术,再到个人的成长路径,最后落到实用的工具方法,构建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商业认知框架。每一篇之间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阅读。最让我惊喜的是,刘润老师的语言风格,既有深度又不失幽默,他善于用生动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复杂的商业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提升。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能够从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知识点,更在于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思考商业问题的“操作系统”,让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有效地去吸收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商业世界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在读之前,我总感觉自己对很多商业现象都是“看热闹”,知道个大概,但抓不住核心。刘润老师这套书,特别是《商业篇》,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认知的天窗。《商业篇》没有讲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从最接地气的商业逻辑入手,比如“供需关系”、“价值创造”、“商业模式”等等。他用大量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把这些概念讲得通俗易懂,甚至有点“有趣”。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分析一个小型咖啡馆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精细化运营获得成功的例子,这让我明白了,商业不是大公司的专利,任何一个小的商业体,只要抓住了核心逻辑,都有可能做出一番成绩。读完《商业篇》,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消费行为,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商家要这么做?”、“这个商业模式背后有什么样的逻辑?”。这种视角的变化,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为后续阅读其他几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商业理论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聪明的商业观察者和思考者,即使你不是创业者,也能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商业问题。

评分

《工具篇》这本书,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实用宝藏”的工具箱,它让我在实践中能够“得心应手”。在我看来,前三本书讲的是“道”,而《工具篇》讲的就是“术”。刘润老师在这里介绍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商业工具和方法,比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精益创业”等等。他没有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些工具,而是详细地解释了每个工具的应用场景、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他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将这些工具运用到解决实际商业问题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数据分析”的讲解,他让我们明白,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洞察商业机会和风险的“情报”。读完《工具篇》,我感觉自己手里有了更多的“武器”,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时,不再是盲目摸索,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商业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让我们可以将所学立刻应用于实践,并看到实际效果。

评分

《管理篇》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管理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带团队,不是“管”得太严,就是“放”得太松,效果都不理想。刘润老师在《管理篇》里,把管理这件事拆解得非常清晰。他讲的“目标管理”、“激励机制”、“团队协作”等等,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操作方法。比如,他提出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方法,我之前也听说过,但总觉得有点复杂。通过书里的详细讲解和案例分析,我才真正理解了OKR的精髓,以及如何把它落地到团队日常工作中,让团队成员目标清晰,干劲十足。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共情”和“授权”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要懂得如何激发人的潜能,如何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赋能。读完《管理篇》,我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去和我的团队沟通,去设定目标,去解决冲突。虽然还只是在起步阶段,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团队的氛围在变好,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优秀的沟通者和赋能者。

评分

谢谢像赠送一样给我们这么好的书

评分

通俗易懂的入门级史书,非常喜欢

评分

不错,愉快的购物!

评分

物流速度跟不上没有前期自己买的书交付速度快,不过书本包装不错防水也做得很好书刚收到还没有拆开阅读前期买的书内容清晰还有淡淡的油墨味内容也比较通俗易懂还陪有解释图,总之一句话这个价买这书值

评分

书页纸质质量很好,字迹清晰美观。

评分

不错,愉快的购物!

评分

知识使人进步!

评分

书很好,物流很快,很喜欢在京东买书。希望以后有更多活动

评分

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