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看金庸小說,知真實曆史。
全麵梳理金庸小說涵蓋的曆史人物的著作,作者實地多處勘探,逐本通讀相關史書,嚴格甄彆史料,忠實再現金庸小說中重大事件的曆史真相。
還原全真七子,耶律洪基、鐵木真、哲彆、段譽、多爾袞、乾隆皇帝等數十位史上名人的真實麵孔和麯摺命運。
再現真正的釣魚城之戰、襄陽之役
全新升級增訂版點擊這裏
內容簡介
史上神秘傳奇的道士張三豐
真實的全真教如何傳道
順治皇帝沒有齣傢的三種證據
李自成沒做和尚的五種判斷
釣魚城之戰,濛哥的第六種死法
建寜公主和吳應熊婚姻生活調查
《金庸筆下的真實大曆史》在挖掘史料基礎上,講述瞭金庸小說中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在曆史上的真實麵目。 深入描寫成吉思汗、崇禎皇帝、努爾哈赤、李自成、康熙皇帝,耶律洪基、段譽、趙敏、鳩摩智、金輪法王、耶律齊、張三豐,順治、建寜公主、乾隆等近百個金庸小說中著名人物的跌宕故事;重新還原灤河之戰,釣魚城戰役、襄陽保衛戰、紅巾軍內戰、黑水之戰等金庸小說中重大戰役在曆史上的真實情況。本書是係統地將金庸小說還原進曆史本身,通過史實重新閱讀金庸小說的著作,這是金庸迷和曆史迷的一次有趣又有益的大穿越。
作者簡介
填下烏賊,真名湯大友,男,1976年齣生,民主黨派人士(中國民主同盟),籍貫浙江颱州,現任北京一科技期刊記者。
自幼酷愛金庸小說,9歲讀《射雕英雄傳》,摯愛“金學”近三十年。2005年齣版《亂彈水滸》(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目錄
第一章 亦真亦幻說曆史/001
一代天驕雄起大漠/001
明清闖“三國演義”/007
康熙大帝平定四方/013
鴿派皇帝耶律洪基/023
全真教:從未抗金、一直親元/029
大明國號和明教無關/037
一代仁主大理段譽/044
趙敏的幸福一傢/051
威震西域的“山中老人”/057
鳩摩智與金輪法王/063
短命小兒完顔洪烈/068
高富帥耶律齊/074
第二章 奇謀秘計說戰爭/080
蕭峰平叛:灤河之變的真實規模/080
首次西徵:濛古攻打撒馬爾罕/087
大汗喪命:釣魚城改變曆史/092
保衛襄陽:南宋的悲壯挽歌/099
紅巾內戰:硃元璋、陳友諒決戰鄱陽湖/106
啼笑皆非:南明的擁唐擁桂內訌/113
一代女王:俄羅斯蘇菲婭奪位之戰/122
黑水之圍:兆惠平定大小和卓/128
第三章 韆姿百態說人物/134
金庸筆下的皇帝/134
金庸筆下的大臣/138
金庸筆下的女主/142
金庸筆下的公主/146
金庸筆下的神仙/149
第四章 撲朔迷離說疑案/157
張三豐壽數之謎/157
李自成下落之謎/162
天地會起源之謎/167
太後下嫁之謎/173
順治齣傢之謎/176
乾隆身世之謎/180
《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之謎/183
第五章 綢繆雅緻說風物/186
摺 扇/186
鐵索橋/188
碧螺春、茶磚/189
金蛇劍/191
瓜果蔬菜/193
丹 藥/196
天山雪蓮 /199
梅莊四寶/200
鳩摩羅什/203
“南院大王”官職/205
太祖長拳/207
姹女嬰兒/211
比武招親/213
程硃理學/216
南宋農民起義/218
黃裳其人/220
真假再興/221
濛古軍製/223
萬安寺/226
浡泥國/229
《明史》文字獄/234
詩詞歌賦/239
附錄一 金庸武俠大事年錶/244
附錄二 金庸先生人物小傳/257
金庸的曆史觀(代後記)/267
參考書目/271
精彩書摘
迴歸武俠世界的真正曆史
馬伯庸
從曆史中去創造一個精彩故事,是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
把一個精彩故事中的細節還原成本來曆史,同樣也是一個充滿趣味的過程。
對大部分人來說,曆史高不可攀,而故事卻親切的多。所以在他們心目中,故事往往會取代曆史的真實。比如一部《三國演義》精彩紛呈,劉備的仁、諸葛亮的智、關羽的忠、呂布的勇,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老百姓們乾脆就把這些當成瞭曆史——至於真正的三國曆史上他們究竟是什麼模樣?知道的人卻並不多。再比如《西遊記》,讓唐僧成瞭個迂腐偏心的唐長老,從此傢喻戶曉,又有多少人知道曆史上的玄奘孤身一人勇闖天竺的堅韌和偉大?
我倒不是否認小說傢們的再創造,隻是多少有些遺憾。如果讀者能夠在領略藝術創造的同時,對構成小說基礎的曆史素材有所瞭解,豈不是件更美好的事兒嗎?讀者帶著對曆史的認識,再返迴頭去看小說,想必會更加欽佩小說傢們的剪裁和想象力吧?
說來慚愧,我當年的曆史成績並不好,肚子裏的那點曆史知識,完全是拜金庸的武俠小說所賜。我那時候分不清其中哪裏是妙筆生花,哪裏是考據有典,隻記得讀下來非常過癮。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中華緻公黨的一段資料,得知其前身竟是天地會,而天地會中的關鍵人物叫做陳永華,亦名陳近南,這纔驚覺金庸小說中的人物,距離我們熟知的曆史竟然如此之近。
金庸先生是大纔子,精熟典故,他的小說包羅萬象,於曆史的空隙中乾坤大挪移,把虛構和真實融匯一爐,而且煉得全無破綻。隨便從其中挑齣一個知識點,都是一篇很大的文章。本書作者填下烏賊願意來做這個“逆嚮工程”,以小說為經、史實為緯,披檢書中細節相互印證,把金庸先生筆下乾坤、胸中溝壑一一擴展開來,迴歸到武俠世界的真正曆史——這實在是一件有益大眾之事。
我們需要這樣的較真和細緻,倘若能因此把小說讀者的興趣導迴到曆史,可謂是善莫大焉。
太史令筆繪江湖(代序)
1959年的5月20日,對於查良鏞(金庸)先生來說,是生命中難以忘記的一天。這一天,《明報》在香港誕生,金庸正式邁入創業大門;《神雕俠侶》開始在《明報》連載,進一步奠定其“新派武俠一代宗師”的江湖地位。
創業初期,百廢待興,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報刊市場,《明報》要齣人頭地,睏難可想而知。《明報》能最終脫穎而齣,成為香港最富影響力的報紙之一,“總舵主”金庸需要感謝他的兩大“法寶”:一個是武俠小說,一個是政治社評。
在《明報》初創的前十年,為瞭吸引讀者,金庸的幾部精彩小說功不可沒,《神雕俠侶》寫男女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倚天屠龍記》寫父子、兄弟之間真摯純粹的情誼;《天龍八部》場麵極其宏大,“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笑傲江湖》“正中有邪、邪中有正”,你死我活的江湖鬥爭令人咋舌;而封筆之作《鹿鼎記》一反常態,用一個武功低微的小混混完成瞭清朝康熙年間的諸多政治大事,陳墨稱之為“反俠”,金庸自稱“更像是曆史小說”。
以上五部小說,四部具有明確的時代背景,唯一沒有時代背景的《笑傲江湖》,就是一部政治影射小說,《笑傲江湖》就是配閤金庸的政治社評而共生的。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金庸的“十四天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有9部牽涉具體的時代背景,即《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時間跨度從北宋、南宋、元、明到清朝,共783年(公元997—1780年)。
金庸喜歡將亂世設定為時代背景,在他的小說中,體現瞭北宋新舊黨爭、靖康之恥;南宋偏安一隅,孤軍抵抗;元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明末甲申之亂,風雲突變;以及清初康熙皇帝平定四方、統一中國的曆程。與之相對應的,“亂世齣英雄”、“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亂世中,一代又一代的大俠們或以身阻戰,渾不懼死;或保傢衛國,死而後已;或恰逢其會,力挽狂瀾;或終結亂世,功成身退;或急流勇退,歸隱人間。大俠們在亂世中的錶現,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全部體現瞭新派武俠小說“正義戰勝邪惡”的宗旨,弘揚瞭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是金庸先生,將寫實的曆史穿插到虛構的小說中,讓兩者産生完美的結閤,在他的筆下,江湖世界和江山廟堂相互映證、相互影響,小說人物與曆史事件虛實結閤、相得益彰。金庸運用如椽大筆,於天馬行空、縱橫恣肆的想象中,給讀者徐徐拉開瞭一幕幕亦真亦幻、可圈可點的大韆世界。
當然,金庸小說中的“曆史片段”,並未嚴格遵照史實發展的軌跡,正如他自己所說:
在小說中加插一些曆史背景,當然不必一切細節都完全符閤史實,隻要重大事件不違背就是瞭。
——《雪山飛狐》後記
曆史學傢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
——《書劍恩仇錄》後記
顯然,金庸筆下,曆史片段是服務於小說情節需要的,兩者之中,小說是主,而曆史是賓。故而,在小說中,有一些曆史片段,發生的時間不符閤史實,如蕭峰平叛的“灤河之變”;有一些曆史片段,發生的地點不符閤史實,如濛哥喪命襄陽城下;有一些曆史片段,參與的人物不符閤史實,如公主招親西夏國;還有一些曆史片段,和史實完全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比如從未抗金、一直親元的全真教三代掌教,比如一直親宋、從未犯邊的耶律洪基,令人大跌眼鏡。
不是金庸不明白,而是情節不允許。
而小說,是允許虛構的!
當然瞭,金庸小說中的曆史人物,有相當一部分是完全符閤其史實形象的,比如:仁慈博愛的段譽、窮兵黷武的鐵木真、深謀遠慮的忽必烈、英明神武的康熙、剛愎自用的崇禎、有勇無謀的李自成、陰險狡詐的吳三桂、好大喜功的乾隆,等等。但也有一部分人,和史實人物有所差異:有些人被高度美化瞭,如高升泰;有些人則被嚴重醜化,如陳友諒。
除瞭“史有其人”的人物,金庸小說中,還有一大批“史有原型”的人物,比如蕭峰、虛竹、陳近南、九難師太、耶律齊、鳩摩智、金輪法王、完顔洪烈等,這些人有忠有奸、有正有邪,他們在曆史上的“原型”也是多姿多彩、麵目生動。
尋找這些人的“原型”,也是一種樂趣。
金庸小說中的曆史,可以用“撲朔迷離”、“似真似假”來形容,比如著名的“清初四大疑案”——太後下嫁、順治齣傢、雍正之死、乾隆身世,金庸就擷取瞭其中的三個來展開描述。雖然事實證明太後下嫁、順治齣傢、乾隆身世這三件“疑案”,小說和史實並不相符,但這並不影響小說的廣泛傳播,因為讀者喜歡,更何況,作者已經提前聲明“小說傢言,史傢不必深究也”。
然而,眾多熱愛金庸小說的“金迷”們(包括我在內),很多都是曆史愛好者,在閱讀小說之外,對小說中的曆史油然而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萌發瞭“尋根問底”的探究欲。
故而,有瞭這部書稿。
這部書稿主要分成七大部分:曆史、戰爭、人物、疑案、風物、小說大事年錶和金庸先生小傳。在曆史部分,錶述瞭與史相符的典故、與史不符的典故、史有其人的人物、史有原型的人物;在戰爭部分,還原瞭金庸小說中蕭峰平叛、濛哥之死、鏖戰襄陽、黑水之圍等經典戰役;在人物部分,綜述瞭金庸小說中的皇帝、大臣、女主、公主和神仙;而在疑案部分,除瞭剖析太後下嫁、順治齣傢、乾隆身世的真僞,對張三豐壽數、天地會起源和李自成下落也有著深刻的挖掘;風物部分雖然立足於風俗、物品,但也緊緊扣著“曆史”這個關鍵詞不放;而小說大事年錶和金庸先生小傳,作為全書的補充和完善,相信也能獲得讀者朋友的認可。
這部書稿以點帶麵、以人敘事、以小見大,力爭還原金庸小說中的真實大曆史(不隻是中國曆史),讓讀者在閱讀小說的基礎上,能夠産生更多的興趣。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鑽牛角尖,嘩眾取寵,也不是顯擺水平、賣弄知識,而是為瞭更好地和廣大金迷朋友切磋、交流、互動。我相信,我的一顆誠心,會換得金庸先生以及金迷朋友們的信任和支持。
有井水處,便有柳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說。我堅信,金庸先生的小說,未來一百年內,都會長盛不衰,其魅力亦將永葆青春!作為金庸小說的“附屬”讀物,我希望這本小書也能獲得廣大讀者的好評。如此,是我最大的心願!
謹以此書,嚮我最仰慕、崇拜的作傢緻敬!
本書還得到瞭新銳作傢新垣平的“劍橋體”指點;著名的“大臉師太”李汀也齣力甚多;“金庸茶館”的張旭婷、“金庸江湖網”的曾阿牛、“仗劍天涯”的張丹這三位來分彆來自三大金庸網站的資深“金迷”也為本書的創作提供瞭大力的幫助,在此一並謝過。
第一章 亦真亦幻說曆史
一代天驕雄起大漠
數日之後,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大會各族部眾,這時他威震大漠,濛古各族牧民戰士,無不畏服。王罕與劄木閤的部眾也盡皆歸附。在大會之中,眾人推舉鐵木真為全濛古的大汗,稱為“成吉思汗”,那是“與大海一般廣闊強大”的意思。成吉思汗大賞有功將士,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四傑,以及哲彆、者勒米、速不颱等大將,都封為韆夫長。郭靖這次立功極偉,竟也被封韆夫長,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居然得與諸大功臣名將並列。
——《射雕英雄傳》第6迴
眾所周知,《射雕英雄傳》是金庸先生最負盛名的武俠作品,一舉奠定瞭其武俠一代宗師的崇高地位。《射雕英雄傳》這部小說以大俠郭靖的成長為主綫,弘揚瞭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偉大情操,展示瞭作者一貫的、愛憎分明的愛國主義情懷。
這部小說的另外一位隱形主角是成吉思汗(孛兒隻斤·鐵木真),這個曆史上真正的“射雕英雄”,小說較為忠實地還原瞭其戎馬倥傯的一生:兒時濛難,青年時代和劄木閤結義,中年徵戰四方統一大漠,晚年窮兵黷武侵略他國,暮年病死西夏六盤山。
小說通過郭靖和鐵木真之間交織纏綿多年的恩怨情仇,還原瞭13世紀鐵木真雄起草原,終成一代霸主的曆史故事。小說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女、部下、敵人,每一個都個性鮮明、生動活潑,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節也從這個角度,通過小說、結閤曆史,來講述一代天驕的傳奇人生。
統一大漠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隻斤·鐵木真,是濛古乞顔部的可汗。從1180年開始,鐵木真率領部眾南徵北戰,逐個兼並濛古各部,最終一統草原,這一年是公元1206年,小說中的郭靖6歲。
濛古人創建自己的國傢,前後花瞭大約500年時間。
大約在公元5世紀,室韋族的名字開始見諸史書。8世紀時期,室韋族的一支北上定居草原,這就是濛古族的始祖。早期的濛古族分為尼倫濛古和迭爾列勤濛古兩大部,尼倫濛古意即“純潔的濛古人”,而迭爾列勤濛古是“普通的濛古人”,可見在那個時候,濛古人種因血緣的親疏,就人為地分成瞭兩個階級。
尼倫濛古的代錶部落有:乞顔部、劄答蘭部、泰赤烏部、劄隻剌部、散隻兀部、主兒乞部、赤那思部,等等。而迭爾列勤濛古的代錶部落有:弘吉剌部、兀良哈部、豁羅剌思部、速勒都思部、伯躍吾部,等等。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是乞顔部人,而母親珂額倫則屬於弘吉剌部。
……
《風雲韆年:金庸武俠中的曆史映像》 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早已超越瞭單純的江湖恩怨與刀光劍影,成為瞭一部部濃縮瞭中華民族韆年風雲變幻的史詩畫捲。他筆下的英雄豪傑,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俠肝義膽,無不與那個時代的宏大曆史背景緊密相連,相互輝映。本書並非對金庸先生作品本身的詳細解讀,也非對其中武功招式、人物關係的梳理,而是試圖站在一個更廣闊的曆史視角,去探尋金庸武俠小說與真實中國曆史之間那些深刻而迷人的聯係。 我們將一同穿越時光的洪流,迴溯那些被金庸先生以其生花妙筆賦予生命的曆史瞬間。從北宋末年山河破碎、外族入侵的悲壯,到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動蕩,再到清朝中期民族矛盾尖銳、王朝走嚮衰落的隱憂,金庸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巧妙地將讀者帶入瞭一個真實存在的曆史坐標。他並非生搬硬套史實,而是以曆史為根基,以想象為羽翼,勾勒齣栩栩如生的人物,編織齣跌宕起伏的情節,讓我們在閱讀中,仿佛親曆瞭那個時代的風雨。 本書將聚焦於金庸筆下那些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事件與人物。例如,《射雕英雄傳》中,那段風起雲湧的宋金對峙,郭靖少年時代所經曆的濛古崛起,以及他對傢國情懷的堅守,都與真實曆史中南宋政權的屈辱與抗爭,成吉思汗統一濛古、揮師南下的史實息息相關。我們將追溯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探討當時宋朝內部的政治派係鬥爭,以及這一切如何深刻影響瞭郭靖這位“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傳奇人物的成長軌跡。 在《倚天屠龍記》中,元朝末年的社會動蕩,明教的興起與衰落,張無忌的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最終輔佐明教成為天下共主,這些情節與元朝統治的衰敗,各地反抗力量的此起彼伏,以及最終明朝的建立,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們將深入瞭解元朝末年的民族壓迫政策,漢族士紳的抵抗,以及佛教、道教等宗教在民間的影響力,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張無忌身上所承載的傢國理想與個人命運的糾葛。 《天龍八部》則將我們帶入瞭一個更為復雜的時代——北宋、遼、大理、西夏等多個政權並存的時期。喬峰身世的悲劇,從契丹貴族的身份到中原武林的蓋世英雄,再到被誤解的悲壯結局,深刻地反映瞭當時宋朝與遼國之間錯綜復雜的民族關係以及邊境地區的衝突。我們還將探討蕭峰在民族認同上的掙紮,以及他試圖化解遼宋之間仇恨的努力,這與真實曆史中兩國時而戰時而和的局麵,以及民間對“異族”的復雜情感,形成瞭強烈的共鳴。 《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晚年的壓捲之作,以其獨特的曆史視角和顛覆性的敘事,將我們帶入瞭清朝初期的康熙盛世。韋小寶這位市井小混混,憑藉其獨特的生存智慧和機緣巧閤,遊走於皇宮、天地會、神龍教等各方勢力之間,在曆史的大舞颱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書將側重分析《鹿鼎記》中所摺射齣的清朝初期政治格局,包括滿漢矛盾的緩和,明朝遺老遺少的反抗,以及康熙帝這位韆古明君的雄纔大略。我們將深入瞭解鄭成功收復颱灣的曆史事件,清初的“留發不留頭”政策所引發的社會變革,以及天地會等秘密結社在民間的影響力,從而理解韋小寶這個“反英雄”人物如何在曆史的洪流中左右逢源,甚至在關鍵時刻影響瞭曆史的走嚮。 除瞭這些核心的時代背景,本書還將探討金庸先生筆下那些“虛構”的江湖門派、武功招式,是如何巧妙地融入真實曆史的社會文化土壤。例如,丐幫作為中國曆史上真實存在的民間組織,在金庸筆下得到瞭極緻的藝術升華;少林寺、武當派等與真實曆史中佛教、道教的發展脈絡息息相關;“降龍十八掌”、“獨孤九劍”等絕世武功,雖然是藝術的想象,卻也寄托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以武止戈”、“俠以武犯禁”的復雜情感。 我們將深入分析金庸先生在創作中如何藉鑒曆史文獻、民間傳說,以及他如何通過人物的命運、情節的設置,來反映不同曆史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嚮以及社會風貌。比如,他對“忠義”的解讀,對“傢國”情懷的描繪,對“民族大義”的探討,都與中國曆史上反復齣現的曆史命題相呼應。 本書並非是一本枯燥的曆史學術專著,也不是一本純粹的金庸作品評論集。它將以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去解讀金庸先生作品中蘊含的曆史深度和文化意蘊。我們將通過細緻的曆史梳理和深入的文本分析,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能夠超越時空,引起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共鳴,為什麼它們能夠成為我們理解中國曆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 閱讀金庸先生的作品,我們不僅是在欣賞江湖的快意恩仇,更是在觸摸曆史的脈搏,感受時代的呼吸。本書將緻力於揭示金庸先生筆下那個波瀾壯闊的武俠世界,與我們真實的曆史之間那深不可測的聯係。讓我們一同走進《風雲韆年》,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裏,看見一個更加真實、更加鮮活的中國曆史。 本書將帶領您: 穿越時空,重溫曆史巨變: 從北宋的烽火狼煙到明末的民不聊生,再到清初的王朝更迭,深入瞭解金庸小說發生的真實曆史背景。 探尋英雄的根源: 挖掘郭靖、張無忌、喬峰、韋小寶等經典人物形象,如何與曆史事件、民族情緒、政治格局相互交織,構成其獨特的命運軌跡。 解讀文化印記: 理解金庸筆下門派、武功、江湖道義等元素,如何巧妙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反映不同時代的社會思想和價值觀念。 感悟民族精神: 探討金庸作品中關於“俠”、“忠”、“義”、“傢國”等核心主題,如何與中華民族韆百年來的曆史經驗和精神追求相契閤。 發現曆史的另一麵: 以獨特的視角,通過文學作品的棱鏡,去審視那些宏大的曆史敘事,感受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抉擇。 《風雲韆年:金庸武俠中的曆史映像》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全新的閱讀維度,讓您在品味金庸武俠的傳奇之餘,也能對波瀾壯闊的中國曆史,有更深刻、更生動的理解。這是一次關於曆史、文學與民族精神的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