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世界史的发展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第三卷是近代史,覆盖了从1600年到185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以西方航海家寻找去往东方的新航线为开端,继而将东西方世界联系起来,触发了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海外扩张,压迫与反抗贯穿始末。在这里你会看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法国大革命、美国的建立等等。
这本书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也是亲子阅读的历史读物。
“一分钟战士”是什么样的战士?
日本的武士是如何演变为相扑运动员的?
怎样用二十四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岛?
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有一个小城名叫“土拨鼠的荣光”?
印度加尔各答的黑洞是什么?
“一只耳朵引发的战争”是哪场战争?
黑死病爆发时期为什么伦敦市长要下令杀死所有的猫和狗?
艾哈迈德三世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为什么叫“郁金香时期”?
……
探险家们在山中发现宝藏,海盗们在海中四处游荡,皇帝们总是想方设法要保住皇位(还有自己的脑袋)。而冒险家们却坐着小木船环游世界,忍饥挨饿,担惊受怕地寻找新大陆……
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世界史的发展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第三卷是近代史,覆盖了从1600年到185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以西方航海家寻找去往东方的新航线为开端,继而将东西方世界联系起来,触发了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海外扩张,压迫与反抗贯穿始末。在这里你会看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法国大革命、美国的建立等等。
这本书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也是亲子阅读的历史读物。
第一章 帝国的世界
神圣罗马帝国/001
西班牙的财富/005
第二章 新教改革
尼德兰革命/009
没有国土的女王/013
第三章 两个国家的国王詹姆斯
詹姆斯和他的敌人/017
詹姆斯王的小镇/021
第四章 寻找西北通道
新世界里的法国人/025
亨利·哈德逊的寻觅/029
第五章 日本的战神
日本名将丰臣秀吉/033
德川家族的第一个统治者/036
第六章 新世界里的新殖民地
普利茅斯的陌生人和圣人/040
新世界中的荷兰人/044
第七章 奴隶制度的扩张
烟草与奴隶/050
安哥拉女王恩津加/054
第八章 东方的中央
波斯拼图/058
奥斯曼土耳其/062
第九章 西方的战争
三十年之战(1618—1648)/066
第十章 远东
孤立的日本:东方的闭关锁国/073
中国的新局面:清兵入关/076
第十一章 印度莫卧儿王朝
世界之王/080
奥朗则布的三个决定/083
第十二章 英国的战争、火灾与瘟疫
查里上了断头台/087
克伦威尔摄政期/091
瘟疫与火灾/095
第十三章 太阳王
法国的太阳王/099
第十四章 普鲁士的兴起
普鲁士的开国皇帝腓特烈一世/104
第十五章 战乱中的新世界
殖民地之战:菲利普王战争/108
殖民地之战:路易十四救了法国/112
威廉·彭的神圣实验/116
第十六章 西方
牛顿、洛克的定律/121
科学化种植/125
第十七章 俄罗斯学习西方
彼得大帝/130
彼得大帝通往西方的港口/134
第十八章 东西方的碰撞
土耳其第二次学习西方/139
第十九章 印度的英国人
印度王国的分裂/144
“店主”的侵略/148
第二十章 东方的帝国
乾隆皇帝的书房/152
龙的国度/155
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发生了什么”,更在于启发我们思考“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该走向何方”。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成功的。它没有简单地将历史划分为“进步”与“落后”的二元对立,而是展现了一个充满灰色地带的复杂舞台。书中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探讨尤其深入,作者对不同阶层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揭示了权力是如何流动、分配和固化的。读完后,我对自己所处的现代社会结构,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都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它促使我去追问,我们今天所珍视的那些“现代性”的成果,究竟是以何种代价换取而来的?这种能够跨越时间维度,与当下产生强烈共鸣的洞察力,才是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更像是一面映照我们自身时代的镜子。
评分我对历史书籍的偏好,一直以来都倾向于那种结构严谨、逻辑链条清晰的著作。然而,这次的阅读体验却让我体验到了一种别样的酣畅淋漓。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脉络与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微观叙事编织在一起。举个例子,书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某个偏远殖民地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的反应,作者没有用大段的理论去解释“冲突”,而是通过几个关键人物——一个传统祭司、一位受过西方教育的贵族子弟、和一个在码头工作的劳工——的命运转折,将那种文化张力具象化了。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我仿佛能闻到殖民港口的咸湿海风,听到不同语言的争执与融合。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在处理史料时展现出的那种近乎苛刻的审慎态度,他对所有重要的转折点都会提供多方位的证据链支撑,确保了叙事的可靠性,让我在享受故事性的同时,也能保持对历史的敬畏。
评分坦白说,阅读这类涵盖时间跨度极大的历史著作时,我最怕的就是叙事疲劳,害怕后半部分因为事件过多而显得臃肿和失焦。但这本书在处理中后期内容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驾驭能力。它的行文节奏控制得极好,就像是顶级交响乐团的指挥,知道何时该让铜管乐器奏出激昂的乐章,何时又该让弦乐组回归沉静的铺陈。尤其是在描述涉及国际博弈和技术革新的章节时,那种紧凑感和推进力让人手不释卷。我注意到,作者似乎特别擅长捕捉那些“拐点”时刻的微妙之处。他不会简单地把某个重大事件定义为“必然”,而是会深入剖析那些促成转折的偶然因素——一次关键性的失误决策、一个被低估的发明、或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这种对历史“不确定性”的坦诚书写,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张力和思考空间,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仍旧忍不住去揣摩那些“如果当初”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必须得说,非常独特。它既有古典史学家的那种严谨和庄重,却又时不时地迸发出一种现代评论家的犀利和幽默感。这种混合的语调,让原本可能沉闷的学术论述变得异常活泼。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晦涩的政治哲学概念时所采用的比喻。比如,他用一个航海时代的船队迷航来解释某一时期政治联盟的脆弱性,那个比喻生动到让我几乎能想象出甲板上水手们的焦虑和争吵。这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即便是对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论点。同时,作者在引述一手资料时也十分讲究,他不会直接堆砌引文,而是精心地剪裁和穿插,让那些来自过去的声音,像是为当前的论述提供有力的佐证,而非简单的引用堆砌,读起来十分过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深沉的墨蓝色调搭配烫金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种厚重而神秘的历史氛围中。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他没有急着抛出那些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像一位老练的导游,带着我们穿梭于不同的历史场景之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早期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变迁的描摹,那种机器轰鸣声中的尘土飞扬,底层工人的辛酸与希望,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罗列事实,他更热衷于挖掘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思潮的暗涌。比如,书中对某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心态的分析,简直像是心理学家的报告,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既渴望变革又恐惧失序的矛盾情结。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历史,不如说是在与那个时代的人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近代”的定义有了全新的理解。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复杂人性的洞察力,确实是上乘之作。
评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很好的历史通识教育读物。
评分快递小哥态度好
评分纸张厚实,内容考究,京东送货速度快
评分速度快包装好
评分书刚到,还没来得及看,希望孩子喜欢
评分囤书过程中,自己先看了下挺不错的,希望孩子大些能喜欢。
评分据说这是一套很好的历史书,果断买了。
评分【编辑推荐】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让孩子看看,学习下。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