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与世界的思考
·中国构成军事威胁吗?
我坚持认为:中国对其他国家不构成军事威胁。中国的军事雄心惊人地克制,特别是鉴于美国人在东亚、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亚的军事力量那么强大,就更是如此。
·俄国靠向谁?
俄国不会与美国、中国和欧洲在同一个水平上活动。从中期看,俄国究竟更多靠向欧洲还是更多靠向中国,将是一个令人瞩目的问题。从文化相近的角度看,将更多靠向欧洲;从战略上的考虑看,将更多靠向中国。
·日本与美国
如果日本不和邻国建立友好关系,30年后,这个国家在世界政治中就不再会有多大分量。日本人将依附于美国。
·重新振作的民族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古波斯人、印加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像中国那样历史悠久,能在历经了一百年的惨然衰落和奇耻大辱之后重新振作起来……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施密特以其特有的直率,从历史与现实的多维视角,回答了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周边世界的种种焦虑及质疑。对国际社会一些对中国的傲慢无知给以回驳。施密特坚持认为:中国对其他国家不构成军事威胁。中国的军事雄心惊人地克制,特别是鉴于美国人在东亚、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亚的军事力量那么强大,就更是如此。
施密特同时希望中国读者把书中的某些批评视作“一个朋友的建议”。
赫尔穆特·施密特,德国前总理,德国和世界政坛备受尊重的前辈政治家。施密特1975年应周恩来之邀来到中国,结识了毛泽东,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1990年5月,西方国家制裁中国后同邓小平进行了私下谈话。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国家主席——数十年来,施密特同北京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并持续不断地跟踪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
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认为是在经济政策上卓有建树的“伟人”,政治、军事上“杰出的战略思想家”。
赫尔穆特·施密特——早已离开了国家权力的中心,但他发出的声音依然备受世界的尊重,所做出的预言也仍然不断被这个世界印证。
他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但没有哪个西方政治家像他这样关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也没有哪个西方领导者如他一样客观地思考中国。
梅兆荣,中国驻德国前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资深翻译家。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席德语翻译。也是施密特先生的老朋友。
现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欧洲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翻译并校订的著作有《西德外交风云纪实》《我的特殊使命》《施密特传》《政治局》《施密特:大国和它的领导者》《施密特:与中国为邻》《施密特:未来强国》。
作者新版前言(2014年8月)赫尔穆特·施密特
译者出版感言(2014年9月)梅兆荣 1中文版序言赫尔穆特·施密特
译者的话梅兆荣
作者德文版前言赫尔穆特·施密特
第一章 中国的复兴
拜访毛泽东
与邓小平的谈话
通过接班人保持连续性
第二章 中国与世界
中国与美国
中国的军备潜力
台湾问题
同日本的困难关系
同俄罗斯的平衡术
亚洲--一个有前途的大陆
中国与欧洲
第三章 巨大的挑战
石油和燃气
环境危害
贫穷和富裕
民族主义
法制
金融和银行体制
第四章 儒学的传统
第五章 前景
第三段评价: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这个书名,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紧迫感。Helmut Schmidt,这位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政治家,他所拥有的历史视角和对全球事务的深刻理解,是当今很多领导人所无法比拟的。而“与中国为邻”则将他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个在Schmidt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后来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力量的国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Schmidt是如何从一个欧洲政治家的角度,理解和评价中国的崛起。 Frank Sieren 作为访谈者,本身就是一位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多年的资深记者,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我猜测,Sieren的提问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外交辞令,而是会深入到Schmidt对中国发展模式、文化特质、以及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等方面的思考。 我对于Schmidt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定位,以及他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理解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一窥Schmidt这位“老欧洲”代表,是如何在冷战结束、全球化加速的时代,理解并适应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 我希望书中能有对 Schmidt 个人在思考中国问题时的一些“ aha moments”(顿悟时刻),他是否曾有过因为中国某些方面的变化而感到惊讶?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可能对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又有着怎样的预测?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通过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眼睛,去审视一个正在改变世界的力量。
评分第五段评价: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这个书名,给我一种直观的感受,即一位欧洲政治巨头将他的目光投向了这个东方国度,并以一种“邻居”般的关系来审视。Helmut Schmidt,他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生涯横跨了冷战、两德统一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关键时期,他所拥有的历史深度和战略眼光是毋庸置疑的。而“与中国为邻”这个表述,则暗示了一种近距离的观察和思考,一种对中国如何融入世界、以及如何影响世界的深入探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Schmidt对中国复杂性的理解,以及他对中国未来发展轨迹的判断。 Frank Sieren,作为本书的访谈者,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对中国问题的深刻研究和持续关注。我猜测,Sieren的提问风格会非常直接和富有洞察力,他会挑战Schmidt的一些既有观点,也会引导Schmidt去阐述那些隐藏在政治考量之下的真实想法。 我对Schmidt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以及他如何评估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理解一位伟大的欧洲政治家,是如何在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定义他与中国的“邻里关系”。 我希望书中能够探讨Schmidt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活动的看法。他是否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会影响其国际行为?他对中国在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进步又有着怎样的评价?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让一位充满智慧的欧洲政治家,与一位深谙中国之道的新闻记者进行一场关于中国未来的思想对话,这场对话,必将是信息量巨大且充满启发性的。
评分第二段评价: 读到“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这本书的标题,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Schmidt在国际舞台上那种沉稳而睿智的形象。他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政客,而是以其深思熟虑的分析和务实的政治手腕著称。我非常好奇,当他与Frank Sieren这样一位对中国有着长期深入观察的记者对话时,会产生怎样的思想碰撞。Sieren 的敏锐和Schmidt的经验结合,我相信能挖掘出许多关于中德关系、乃至中欧关系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深刻的见解。 我个人对Schmidt在处理复杂国际局势时的策略非常着迷,尤其是他如何平衡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这本书,我猜测,会深入探讨Schmidt对中国经济崛起、政治体制以及其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增强的影响力的看法。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邻里关系”的故事,更可能是一场关于全球秩序重塑的思想对话。 我期待书中能有对 Schmidt 个人经历与中国接触的回顾,他是否有过与中国领导人直接交流的经历?那些经历又对他形成了怎样的认知? 而且,Sieren 的提问方式是否会像他一贯的风格那样,直接且富有挑战性,能够促使Schmidt抛开政治客套,给出更真诚和深刻的回答?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了解一位西方政治巨头如何看待中国这个关键角色的独特窗口,而这个窗口,是由另一位对中国有着深刻理解的媒体人开启的。
评分第四段评价: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这个书名,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开端,勾起了我对于二战后欧洲政治格局以及中德关系演变的好奇心。Helmut Schmidt,他不仅仅是一位德国前总理,更是那个时代欧洲政治智慧的象征。而“与中国为邻”的表述,则让我联想到两国之间那种复杂而又微妙的互动关系,即使地理上并不相邻,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双方却有着深刻的交织。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Schmidt是如何看待中国这个在他政治生涯中不断发展的国家。 Frank Sieren,我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记者,他的文字总是能直击要害,发人深省。 我猜测,Sieren的提问会非常有深度,他不会满足于泛泛而谈,而是会引导Schmidt深入探讨中国的发展道路,以及德国和欧洲在面对中国崛起时应有的态度和策略。 我对Schmidt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以及他对于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理解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主流媒体的视角,去理解一位西方资深政治家对中国的真实想法。 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Schmidt在具体国际事件中,如何处理与中国相关议题的案例分析。比如,他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他如何评估中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作用?这本书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让我们能够通过一位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的欧洲政治家的视角,去解读一个正在重塑全球秩序的中国。
评分第一段评价: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这个书名本身就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心。 Helmut Schmidt,这位德国政坛的传奇人物,他的智慧和远见在国际关系领域一直备受推崇。而“与中国为邻”则让我立刻联想到他如何看待这个崛起中的东方巨龙。我一直对大国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Schmidt 在冷战时期曾是西方世界的重要决策者,他如何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理解并处理与当时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的关系,这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更何况,这本书是由 Frank Sieren 担任访谈者,Sieren 本身就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深刻洞察的德国记者,他的提问方式和Schmidt的回答,势必会碰撞出不少火花。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Schmidt对地缘政治、全球化、以及未来中国在全球格局中扮演角色的深邃思考。这本书也许会揭示出一些我之前未曾想过的角度,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当今世界复杂的多边关系,特别是欧洲和中国之间那种既合作又充满挑战的独特联系。我甚至希望书中能触及Schmidt对于不同政治体制下国家治理的比较,以及他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
评分送货速度快,商品还可以。618
评分此书不错,内容丰富,分析到位,很喜欢!
评分此书许多见解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会有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此书许多见解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会有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好书
评分很好
评分德国前总理,关于中国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政治学与生活(第十二版)》一书既授业也传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生们通过导论课的学习就会成为政治科学方面的专家。当然,我们希望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一些学生会主修政治科学。本书既不是关于美国政府的文本,也不是关于比较政治的文本。相反,它用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案例向新生们介绍政治科学的整个领域。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很少有熟悉他国的政治体系的,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纠正的。
评分货物还是很不错的,京东的东西还是可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