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集中体现民法的精神,规定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在民法典中起统率性、纲领性作用。
《民事诉讼法》旨在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民法总则草案分为11章,包括基本原则、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附则,共210条。主要内容是:
(一)关于基本原则和法律适用规则
草案第一章以确立基本原则为核心,并就立法宗旨、法律适用规则作出规定。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并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原则、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
关于民事法律的适用规则,草案规定:一是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二是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关于民事主体
草案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3类民事主体。
关于自然人制度。草案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对自然人制度作了以下完善:一是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二是下调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三是完善了监护制度。草案明确了父母子女间的抚养、赡养等义务,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强化了政府的监护职能,并就监护人的确定、监护职责的履行、撤销监护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
关于法人制度。草案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3类。对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草案只列举了几种比较典型的具体类型,对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出现的其他法人组织,可以按照其特征,分别归入营利法人或者非营利法人。对特别法人,草案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机关法人。机关设立的目的是履行公共管理等职能,这与其他法人组织存在明显差别。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其法人地位符合党中央有关改革精神,有利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设立、变更和终止以及行使职能和责任承担上都有其特殊性。四是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类合作经济组织对内具有共益性或者互益性,对外也可以从事经营活动,依照法律的规定取得法人资格后,作为特别法人。
关于非法人组织。草案规定,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草案还规定,非法人组织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其出资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无限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关于民事权利
关于民事权利,草案规定了以下主要内容:一是人身权利。草案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享有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在信息化社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尤其重要,草案对此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二是财产权利。草案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债权、继承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三是知识产权。草案对知识产权作了概括性规定,以统领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律。四草案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五是为了规范民事权利的行使,草案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四)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草案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主要作了以下完善:一是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既包括合法的法律行为,也包括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二是增加了意思表示的规则。草案对其作出方式、生效和撤回等作了规定。三是完善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则。草案在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的同时,对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行为的撤销,恶意串通行为的无效等分别作了修改补充。四是完善了代理的一般规则以及委托代理制度。
(五)关于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
关于民事责任,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民事主体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是列举了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等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三是为匡正社会风气,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草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草案还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关于诉讼时效,草案主要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将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二是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后诉讼时效的特殊起算点,给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后提供寻求法律救济的机会,保护未成年人利益。
草案还对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期间计算等内容作了规定。
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备份”和“查阅”的目的,而非深入研读。作为一名长期与法律打交道的人,深知法律条文的更新和修订是常态。因此,拥有一本由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收录了最新法律条文的实体书籍,是必不可少的。这本书,【法律出版社】出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单行本,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通常不会逐字逐句地去阅读,而是将其作为我的“法律字典”。当我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在阅读其他法律文献时,需要快速查找某个具体的法律条文时,这本书就发挥了它的价值。它的优点在于,内容高度精炼,只包含法条本身,这使得检索过程非常高效。我无需在海量的注释和解读中寻找,直接定位到条文,就能获得最直接、最权威的信息。此外,将民法总则和民事诉讼法合并出版,也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两部法律在民事领域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在一个地方就能同时查到,省去了翻找其他书籍的麻烦。虽然现在网络查询也很方便,但实体书带来的那种确定性和可靠性,是无法完全替代的。
评分我是一位法律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的法律书籍种类繁多,有厚重的法学著作,也有精炼的案例分析,但唯独这种直接收录最新法条的单行本,是我最常备的工具书。这次拿到的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合集,可以说非常实在。首先,从出版方的角度来说,法律出版社的公信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保证了法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次,内容上,它就如同一个精准的测量工具,没有一丝多余的文字,只有经过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具备法律效力的条文。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法律的人来说,是进行法律检索、分析和论证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其他法律书籍时,会遇到引用条文的情况,这时候手边有一本可以直接查阅原始法条的书籍,就能有效避免因版本错误或引用不精确而导致的理解偏差。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清晰,条文编号、标题都一目了然,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尤其看重它能够将民法总则和民事诉讼法并列,这对于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及在发生争议时如何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视角。对于需要频繁查阅这两部重要法律的同学和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性价比极高、不可或缺的常备良品。
评分我一直认为,法律书籍的价值,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其厚度或者多么华丽的装帧上,而在于它能否提供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这本书,【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单行本,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它以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将这两部重要的法律条文呈现在读者面前。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就是严谨的文字和清晰的条文编号,没有任何花哨的排版,也没有任何无关紧要的注释,一切都回归到法律条文本身。这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解读和评论淹没,而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法律最权威的版本。我经常会在阅读其他法律类文章或者参加讲座时,遇到提及某个法律条文的情况,这时候我就会翻开这本书,去核对原始条文,这有助于我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的解释。而且,将民法总则和民事诉讼法放在一起,对于理解民事法律的运行机制非常有益,比如,民事诉讼法是如何为民法总则规定的权利提供救济的,这种实体与程序的结合,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太厚重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上的书名就让人感觉到了其权威性。【法律出版社】这几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国家级的出版水准,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这简直就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石被浓缩在了一本书里。我一直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系统性地学习一部法典有点难度,而这本单行本法条法律书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像那种讲解性很强的教材,里面充斥着各种理论分析和案例解读,它就是纯粹的法条,原汁原味,没有任何加工。翻开之后,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条文,每一个字都凝聚着立法者的智慧和对社会秩序的考量。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把民法总则和民事诉讼法放在一起,这对于理解民事法律的实体规定是如何在诉讼程序中得到实现的,非常有帮助。比如说,在民法总则里看到关于合同的规定,紧接着就能在民事诉讼法里找到关于合同纠纷如何起诉、举证、审判的程序。这种串联感,让我能够更立体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虽然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但正是这种纯粹性,让我觉得非常可靠。我打算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几条,慢慢消化,相信久而久之,我对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现,真是解了我燃眉之急。我最近在准备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其中涉及大量的民事法律知识,尤其是民法总则和民事诉讼法这两部分的内容,简直占据了半壁江山。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讲解性的书籍,虽然解释得很详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原始的法律条文。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案例分析,都只是对法律条文的解读和应用,而最根本的依据,还是那些精炼、准确的法律条文本身。这本书,【法律出版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单行本,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就像一面镜子,直接映照出法律最真实的面貌,不带任何个人的主观色彩。我可以用它来对照我的学习笔记,检查自己对条文的理解是否准确;我也可以用它来梳理法律逻辑,从最基础的条文出发,构建起对整个法律体系的认识。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过多的辅助性内容,就是纯粹的法条,这反而让我更能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背后的含义。虽然说阅读法律条文本身是一种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加扎实,也更有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