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盆景艺术基础
:38.00元
作者:韩玉林、窦逗、原海燕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122227119
字数:292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盆景艺术基础》是一本盆景方面的通用图书,包括盆景的基础,盆景材料,盆景工具,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其他类型盆景的制作和选材,盆景的题名和赏析等内容,内容非常实用。
2.《盆景艺术基础》不仅可供盆景制作和爱好者实用,也可以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参考教材和培训教材。
内容提要
《盆景艺术基础》从盆景的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盆景实例详细介绍讲解了盆景艺术的知识。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盆景的基础、盆景分类、盆景工具和材料、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其他类型盆景及盆景的题名与赏析等内容。全书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帮助说明,提高读者的兴趣,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基础》可被用作相关院校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供盆景爱好者自学使用。
目录
1 盆景的基础
1.1 盆景定义
1.2 盆景的价值
1.2.1 艺术价值
1.2.2 实用价值
1.2.3 文物价值
1.3 盆景的简史
1.3.1 盆景的起源
1.3.2 盆景艺术的形成
1.3.3 盆景艺术的发展
1.4 盆景美学与艺术
1.4.1 盆景美学概念
1.4.2 盆景艺术特点
1.4.3 盆景美的形态
1.4.4 盆景形式美法则
1.4.5 盆景意境美法则
1.5 盆景制作的原则
1.5.1 学习自然,师法自然
1.5.2 立意构图,精巧布局
1.5.3 主次得当,相得益彰
1.5.4 因材施艺,化繁为简
1.5.5 虚实相辅,疏密有致
1.5.6 露中有藏,景中有景
1.5.7 动静互衬,均衡相宜
1.5.8 平奇互补,刚柔相济
1.5.9 巧立名目,画龙点睛
1.6 盆景艺术风格与流派
思考题
2 盆景分类
2.1 树桩盆景
2.1.1 根据树桩盆景自然根型变化
2.1.2 根据树桩盆景自然干型变化
2.1.3 根据树桩盆景规则干型变化
2.1.4 根据树桩盆景自然枝型变化
2.1.5 根据树桩盆景规则枝型变化
2.2 山水盆景
2.3 树石盆景
2.3.1 水旱类
2.3.2 全旱类
2.3.3 附石式
2.4 其他盆景类型
2.4.1 挂壁盆景
2.4.2 立屏式盆景
2.4.3 云雾山水盆景
2.4.4 微型组合盆景
思考题
3 盆景工具和材料
3.1 树桩盆景制作工具和材料
3.1.1 树桩盆景常用工具
3.1.2 盆景树木素材及选择原则
3.2 山水盆景常用工具和材料
3.2.1 山水盆景制作工具
3.2.2 盆景山石素材
3.3 盆钵与几架
3.3.1 盆钵
3.3.2 盆景的几架
3.3.3 盆景配件
思考题
4 树桩盆景
4.1 树桩盆景特征和作用
4.1.1 树桩盆景的特征
4.1.2 树桩盆景的功能作用
4.1.3 树桩盆景的应用
4.2 树桩盆景造型技术
4.2.1 操作技艺
4.2.2 选材
4.2.3 疏剪
4.2.4 栽植养护与管理
4.2.5 造型
思考题
5 山水盆景
5.1 自然山水的形貌皴纹
5.1.1 山形
5.1.2 水系
5.1.3 皴纹
5.2 山水盆景创作技艺
5.2.1 硬石创作
5.2.2 软石创作
5.3 几种山水盆景的制作技巧
5.3.1 高远式山水盆景
5.3.2 平远式山水盆景
5.3.3 深远式山水盆景
5.3.4 立山式山水盆景
5.3.5 斜山式山水盆景
5.3.6 悬崖式山水盆景
5.3.7 峡谷式山水盆景
5.3.8 孤峰式山水盆景
5.3.9 群峰式山水盆景
5.3.10 连峰式山水盆景
5.3.11 象形式山水盆景
5.3.12 散置式山水盆景
5.4 山水盆景的养护技艺
5.4.1 山石的养护
5.4.2 植物的养护
思考题
6 树石盆景
6.1 树石盆景创作原则
6.2 树石盆景的创作
6.2.1 构思
6.2.2 选材
6.2.3 加工
6.2.4 布局
6.2.5 胶合石料
6.2.6 栽种树木
6.2.7 后续处理
6.3 两种树石盆景的创作技巧
6.3.1 水旱类树石盆景的创造技巧
6.3.2 附石盆景的创造技巧
6.4 树石盆景的养护技艺
6.4.1 放置场地养护
6.4.2 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
思考题
7 其他类型盆景
7.1 微型盆景
7.1.1 微型盆景的优点
7.1.2 微型盆景的制作
7.1.3 微型盆景的养护
7.2 异形盆景
7.2.1 挂壁式盆景
7.2.2 立屏式盆景
7.2.3 云雾山水盆景
思考题
8 盆景的题名与赏析
8.1 盆景的题名
8.1.1 盆景的命名方法
8.1.2 盆景命名注意事项
8.2 盆景艺术欣赏
8.2.1 自然美
8.2.2 艺术美
8.2.3 整体美
8.2.4 意境美
8.2.5 盆景实例欣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将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完美融合的感觉,非常符合我对艺术类书籍的期待。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韵味,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即便是长久翻阅也不会觉得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不同树种的介绍,简直像是一堂生动的植物学课。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修剪,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树木的生长习性、对光照和水分的偏好,甚至连土壤配比都有详细的分析。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讲了“根盘的展示”,配图极为精细,从挖掘、清洗到上盆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用箭头和文字标注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指引。我之前尝试过做一棵松树盆景,总是觉得造型上少了一点“精气神”,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关键在于对主干线条的处理和对留白空间的把握。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审美的熏陶,让我对“盆景”这两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它让我明白,盆景的魅力不在于多复杂,而在于如何用最少的元素,表达出自然山水的意境。
评分与其他一些内容浮于表面的盆景书籍不同,这本在“材料选择”上的探讨非常深入且务实。它没有鼓吹一定要去购买昂贵的古桩,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教导读者如何从野外采集、如何从市场上挑选那些具有潜力的“素坯”。我记得有一段关于“树皮纹理”的描述,作者说,优秀的盆景材料,其树皮的沟壑和裂纹本身就应该讲述一个关于风霜雨雪的故事。书中还详细列举了不同地区常见树种的皮质特征,这对我这个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关于盆的选择,它不像其他书那样只是推荐紫砂盆,而是根据树木的形态(是偏向于飘逸还是厚重)来匹配不同泥料、不同釉色的盆器,甚至连盆的深度和口径与树高的黄金比例都有详细的计算公式。这种全方位的考量,真正体现了“盆景”二字中“盆”与“景”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单纯地把树种进一个容器里了事。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像一本冰冷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你身旁手把手地教导。文字之间流淌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技艺的坚持。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高难度技法时所采用的“分步拆解”模式。比如,处理伤口愈合的细节,它会用不同的时间点(新伤口、半年后、一年后)来展示伤口被愈合组织覆盖的过程,让你对伤口处理的耐心和时机有更准确的把握。更妙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不同大师的作品赏析,但这些赏析不是空泛地赞美,而是结合了书中学到的技术点进行“反向工程”分析,比如“这棵树的曲度,很可能是初期使用了哪种牵引带,并在哪个阶段进行了换盆重塑”。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它让我体会到,每一次修剪、每一次上盆,都是在与这棵树进行一场持续的、有生命的对话。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教会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园艺不太在行的人,家里的绿植经常“英年早逝”,所以这次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本书的“养护”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解了日常维护的“红线区”。比如,关于浇水,它不是简单地说“干透浇透”,而是根据季节、天气和盆钵材质的不同,给出了一个非常细致的“浇水决策树”。我按照书上的方法给我的那棵小小的榆树换了盆土,并严格控制了施肥量,结果半个月下来,新芽长势喜人,叶片油亮得不行,这在我以前的养护经历中是绝无仅有的。而且,书中还特别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病虫害的早期识别与非化学防治”,这对于我这种不喜欢使用强力农药的园艺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它教你如何通过观察叶片颜色、茎干是否有分泌物来提前预警,然后推荐使用自制的天然溶液进行处理。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专业的植物医生,对家中的小生命有了更强的掌控感和责任心。
评分这本书在“造型”方面的讲解,简直可以用“庖丁解牛”来形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了几种固定的造型风格,比如曲干、直干、风吹式,而是从更底层的逻辑入手,讲解了如何“引导”树木的生长方向。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舍弃与保留”的哲学思考。作者强调,好的盆景造型,往往是做减法而不是加法,要敢于剪去那些看似完美却不符合整体意境的枝条。书中附带的很多前后对比图,直观地展示了“剪掉”之后带来的空间感和动态美。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对“根部外露(根盘)”的论述,它把它提升到了与树冠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根是树木的“底蕴”。它通过大量的实例图解析,告诉我如何通过修根和盘扎,让根系像岩石一样紧紧抓住盆土,从而赋予整株盆景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这让我明白,盆景艺术追求的不仅仅是当下的美,更是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