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好的花器花礼 | ||
| 定价 | 49.8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1月 | |
| 开本 | 24开 | |
| 作者 | (韩)李有珍,余彬星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21304927 | |
花的挑选 / 08
花的预处理 / 11
花的养护 / 12
花艺工具 / 13
花泥 / 16
DAILY LIFE FOR FLOWER
玻璃 散扎:浪漫茶杯 / 22
玻璃 绑扎:田园风玻璃瓶 / 24
玻璃 铁丝:玫瑰玻璃船 / 26
玻璃 绑扎:迷你壶&手扎花束 / 28
双层玻璃 花泥:双层花瓶 / 32
玻璃 花苞:迷你花器 / 36
陶瓷 胶带:康乃馨马克杯 / 38
搪瓷 胶带:芬芳的风信子搪瓷器皿 / 40
搪瓷 散插:清丽的万寿菊花壶 / 44
搪瓷 绑扎:浪漫的玫瑰花壶 / 48
搪瓷 摆放:迷你搪瓷托盘 / 52
洋铁 胶带:高筒洋铁花器 / 54
篮子 塑料袋:绿意盎然的花篮 / 58
篮子 花泥:迷你花篮 / 62
篮子 散插:自行车花篮 / 68
篮子 花泥:礼品花篮 / 72
篮子 花泥:蓬松的菊花盒饭 / 76
帆布包 散插:帆布包里的野花 / 78
纸盒 花泥:手提花盒 / 80
SPECIAL DAY FOR FLOWER
陶瓷 铁丝:情人节之寄语马克杯 / 88
纸盒 花泥:情人节之牛皮纸鲜花礼盒 / 92
玻璃 花泥:双亲节之玫瑰&康乃馨花瓶 / 98
玻璃 丝带:双亲节之丝带&康乃馨 / 104
玻璃 花泥:双亲节之玻璃盆里盛放的康乃馨 / 106
洋铁 花泥:双亲节之树雕 / 108
陶瓷 草皮:餐桌装饰之素雅风格 / 112
玻璃 摆放:餐桌装饰之浪漫的蛋糕托盘 / 116
花泥 插花:餐桌装饰之蜡烛花环 / 118
双层玻璃 花骨朵:宝贝们的派对 / 122
生日派对桌花 / 126
白色圣诞节:雪地上的圣诞树 / 132
圣诞节:圣诞节蜡烛桌花 / 138
乡村圣诞节:田园风的室内圣诞树 / 144
LONG LASTING
陶盆 花泥:绢花陶盆 / 154
藤环 铁丝:田园风的绢花花环 / 158
花瓶 散插:瓶插绢花 / 164
藤环 铁丝:玫瑰&绣球花环 / 168
玻璃 蜡烛:香橙果冻蜡 / 174
玻璃 精油:自制浴盐 / 180
玻璃 粗砂:养在玻璃瓶里的多肉 / 184
陶瓷 土:养在?h烤罐里的多肉 / 188
搪瓷 粗砂:迷你多肉花园 / 190
FLORIST TIP
丝带碎碎念 / 196
花朵求上镜 / 198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提升一下给朋友做小惊喜的能力,希望做出来的花束能更有设计感,而不是那种超市里常见的“大杂烩”。这本书在“造型技法”这块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它没有直接甩给你一堆复杂的几何图样,而是从最基础的“线条感”和“视觉平衡”讲起。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留白”的阐述,很多人做花艺都容易犯堆砌的毛病,这本书却强调了负空间的重要性,教我们如何通过有意识地空出来的地方来衬托主体花朵的魅力。书中配的很多解析图,不仅仅是成品照片,还有很多步骤分解图,甚至连花泥的固定方式、丝带的打结技巧都有专门的版块讲解,这一点非常加分。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利用不同高度的花材来营造动态美,我照着做了一个以向日葵为主体的作品,朋友拿到后惊呼“简直可以去参展了”,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也让我对自己的动手能力重拾信心。
评分从整体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逻辑组织非常严密,它不是那种想到哪写到哪的随笔集。结构上,它是呈螺旋上升的,从最基础的工具认知和花材处理,过渡到单束造型,再到复杂的多点组合,最后才是针对特定场合(比如婚礼、派对)的应用设计。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挫败感。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每日一练”小挑战坚持了一周,发现自己的眼睛对色彩和形状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了,看街边的花店都会不自觉地分析他们的陈列结构。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关于花艺商业运作的一些浅层思考,比如如何建立自己的“花艺标签”,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以捕捉他们的真实需求。这对于那些有志于将爱好发展成副业的人来说,绝对是超值的附加信息,远超一本单纯的技术手册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绝对是顶级的,这一点对于一个视觉动物来说非常重要。我买过很多画册和教程书,很多都是那种影印感很重的哑光纸,图片看起来灰蒙蒙的,根本看不清花瓣的纹理和色彩的层次。但这本则采用了高质量的铜版纸,色彩还原度极高,即便是那些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也能看出花蕊的细节和色彩渐变。而且,那些用于展示“失败案例分析”和“常见错误纠正”的部分,做得非常坦诚和实用。它没有回避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花材搭配比例失衡、色彩冲突等问题,而是直接把“错”在哪里指出来,然后给出“对”的修改方案。这种透明度和实用性,让我觉得作者是真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在编写这本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展示自己的技艺。可以说,光是研究图片和细节,就已经能学到很多东西了。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花艺审美有点审美疲劳的人,总觉得那些正式的花篮和捧花有点过于程式化了。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手作花礼”和“生活美学”的融合。它里面介绍了很多创意花礼的制作思路,比如如何将干花、永生花与一些日常物件(比如老旧的木盒、精致的玻璃瓶)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故事性的作品。作者没有把花艺局限在“送礼”这个单一的层面,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表达情感和记录生活的方式。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单元,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室内装修风格来设计餐桌花饰,这让我意识到,花艺其实是室内软装的一部分。书中展示的那些富有野趣、不拘一格的造型,非常贴合当下流行的自然风和侘寂美学,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开始尝试用更随性的方式去创作,不再被既定的规则束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雅致,那种淡雅的色调和精致的插画,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插花入门指南,随便翻翻就能了解个大概,但没想到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对于花材选择和季节更迭的独到见解。作者似乎对不同产地、不同花期的花卉有着深入的了解,书中详尽地列举了春、夏、秋、冬应选择的花材组合,不仅仅是告诉你“用什么花”,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用这些花”,这背后的文化寓意和自然规律讲解得丝丝入扣,让我这个园艺新手都感觉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特别是关于如何判断花材新鲜度和保存技巧的部分,那些细微的、实操性极强的经验分享,真正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堆砌。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一种用矿泉水混合特定比例植物营养液的方法来延长郁金香的观赏期,效果立竿见影,这比我以前瞎猜乱试管用的好太多了。这本书更像是邀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花艺师,手把手地带你进入这个充满色彩和生命力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