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說音響工程設計與調音技術

例說音響工程設計與調音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柏雄 著
圖書標籤:
  • 音響工程
  • 音響設計
  • 調音技術
  • 音頻工程
  • 聲學
  • 擴聲係統
  • 舞颱音響
  • 錄音棚
  • 音頻處理
  • 音響設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5149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4782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5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實踐性強的同類書少,填補空白。
  通過實例解讀理論知識,快速上手。

內容簡介

  《例說音響工程設計與調音技術》集閤瞭樂理基礎知識、音響周邊設備知識、音響工程係統設計及調音和調試方法、綫材和接插件工藝設計、EASE/音頻混音剪輯大師軟件介紹等諸多內容,實用性強。書中內容不是簡單的順序堆砌,而是以周邊設備基礎知識和音響工程係統設計為主綫,在其中完美地穿插與之相關的信號流程分析、設備配置、工程設計知識,真正做到將音響工程係統設計所需要的方方麵麵知識有機地融為一個整體,實現不需要過多電路基礎就能深度學習音響基礎知識並上手進行音響工程係統設計與係統調試的目的。

作者簡介

  李柏雄,高校教師,高級音響師,具備豐富的教學和音響工程設計、調音實踐經驗,編著的圖書貼閤實際,參考性強。

目錄

上篇 基 礎 篇
第1章 什麼是聲音 (2)
1.1 我們是如何聽見聲音的 (3)
1.1.1 聲音的産生 (3)
1.1.2 聲音的傳播 (3)
1.1.3 聲音的危害 (5)
1.1.4 聲音的利用 (5)
1.2 瞭解聲音 (6)
1.2.1 聲音基礎知識 (6)
1.2.2 聲音三要素 (8)
1.2.3 聲音效應與定律 (13)
1.2.4 聲音三要素的應用 (19)
1.3 聲音之傢 (19)
1.3.1 直達聲 (19)
1.3.2 早期反射聲 (20)
1.3.3 混響聲 (20)
1.3.4 迴聲 (20)
1.4 體驗――立體聲 (21)
1.4.1 立體聲擴聲的工作原理 (21)
1.4.2 立體聲傢族 (23)
1.5 實例解讀――聽音的“皇帝位” (25)
1.5.1 聽音環境 (25)
1.5.2 音響係統組成框架 (37)
第2章 如何成為音響師 (38)
2.1 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38)
2.1.1 綜閤素質要求 (38)
2.1.2 軟件方麵 (39)
2.1.3 硬件方麵 (39)
2.1.4 焊接工具 (40)
2.1.5 焊接方法 (40)
2.2 你喜歡音樂嗎 (42)
2.2.1 樂音體係 (42)
2.2.2 噪聲 (48)
2.2.3 音樂的定義與分類 (50)
2.2.4 音樂的基本要素 (51)
2.3 實例解讀――聽音訓練 (51)
2.3.1 理解音樂 (52)
2.3.2 頻率分辨率 (52)
2.3.3 提高感知的速度 (53)
第3章 專業音響設備 (54)
3.1 節目源設備之一:傳聲器 (54)
3.1.1 傳聲器的構成 (54)
3.1.2 傳聲器的工作原理 (58)
3.2 節目源設備之二:CD機 (59)
3.2.1 CD機的基本電路組成 (59)
3.2.2 CD機的工作原理 (61)
3.2.3 CD機的信號流程 (61)
3.3 專業調音設備之一:調音颱 (62)
3.3.1 調音颱的基礎知識 (62)
3.3.2 調音颱的基本組成 (64)
3.3.3 調音颱的信號流程分析 (66)
3.3.4 調音颱的調節技巧 (75)
3.3.5 調音颱在音響係統中的連接 (78)
3.4 專業調音設備之二:均衡器 (80)
3.4.1 均衡器的基礎知識 (81)
3.4.2 均衡器的基本組成 (81)
3.4.3 均衡器工作原理 (81)
3.4.4 均衡器的調節技巧 (82)
3.4.5 均衡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86)
3.5 專業調音設備之三:壓限器 (86)
3.5.1 壓限器的基礎知識 (86)
3.5.2 壓限器的基本組成 (87)
3.5.3 壓限器工作原理 (87)
3.5.4 壓限器的調節技巧 (88)
3.5.5 壓限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92)
3.6 專業調音設備之四:效果器 (94)
3.6.1 效果器的基礎知識 (94)
3.6.2 效果器的基本組成 (96)
3.6.3 效果器的工作原理 (98)
3.6.4 效果器調節技巧 (119)
3.6.5 效果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21)
3.7 專業調音設備之五:激勵器 (122)
3.7.1 激勵器基礎知識 (123)
3.7.2 激勵器的基本組成 (123)
3.7.3 激勵器工作原理 (124)
3.7.4 激勵器調節技巧 (125)

3.7.5 激勵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26)
3.8 專業調音設備之六:聲反饋抑製器 (127)
3.8.1 聲反饋抑製器基礎知識 (127)
3.8.2 聲反饋抑製器基本組成 (129)
3.8.3 聲反饋抑製器工作原理 (130)
3.8.4 聲反饋抑製器調節技巧 (132)
3.8.5 聲反饋抑製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37)
3.9 專業調音設備之七:分頻器 (139)
3.9.1 分頻器的基礎知識 (139)
3.9.2 分頻器的基本組成 (139)
3.9.3 分頻器的工作原理 (142)
3.9.4 分頻器調節技巧 (142)
3.9.5 分頻器的設計 (143)
3.9.6 分頻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44)
3.10 專業調音設備之八:音頻處理器 (145)
3.10.1 音頻處理器的基礎知識 (145)
3.10.2 音頻處理器的基本組成 (148)
3.10.3 音頻處理器的工作原理 (149)
3.10.4 音頻處理器調節技巧 (149)
3.10.5 音頻處理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50)
3.11 專業調音設備之九:功率放大器 (180)
3.11.1 功率放大器基礎知識 (180)
3.11.2 功率放大器基本組成 (182)
3.11.3 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184)
3.11.4 功率放大器調節技巧 (186)
3.11.5 功率放大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186)
3.12 專業調音設備之十:揚聲器係統 (188)
3.12.1 揚聲器基礎知識 (189)
3.12.2 揚聲器基本組成 (190)
3.12.3 揚聲器工作原理 (191)
3.12.4 揚聲器使用技巧 (191)
3.12.5 揚聲器係統設計 (191)
3.12.6 揚聲器在係統中的連接 (221)
3.13 實例解讀――專業擴聲設備操作 (222)
3.13.1 擴聲設備功能、作用 (222)
3.13.2 擴聲係統設備原理框圖 (225)
3.13.3 擴聲係統設備連接 (226)
3.13.4 擴聲係統設備開、關機程序 (228)
第4章 工程設計、音頻編輯輔助軟件 (230)
4.1 EASE聲音係統仿真軟件 (230)
4.1.1 EASE 4.0軟件 (230)
4.1.2 EASE設計的基本思路 (234)
4.2 Cool Edit Pro音頻編輯軟件 (252)
4.2.1 Cool Edit Pro軟件界麵 (252)
4.2.2 新建和保存項目 (252)
4.2.3 嚮項目中添加素材 (254)
4.3 Cool Edit Pro調試及效果處理功能 (255)
4.4 實例解讀――MP3音樂 (256)
4.4.1 需求分析 (256)
4.4.2 素材設計 (256)
4.4.3 軟件編輯 (256)
第5章 音頻綫纜與接插件 (277)
5.1 綫材 (277)
5.1.1 話筒綫 (278)
5.1.2 音頻綫 (278)
5.1.3 音箱綫 (279)
5.2 接插件 (280)
5.2.1 卡儂XLR (280)
5.2.2 蓮花RCA (280)
5.2.3 大二芯(TS)、大三芯(TRS) (281)
5.2.4 連接綫的製作 (282)
下篇 設 計 篇
第6章 量販式KTV工程設計 (296)
6.1 何謂量販式KTV (296)
6.1.1 量販式KTV的功能 (296)
6.1.2 量販式KTV的特點 (296)
6.1.3 量販式KTV對音響設備的要求 (297)
6.2 工程定位 (297)
6.2.1 功能需求 (297)
6.2.2 功能描述 (297)
6.3 設計依據 (298)
6.3.1 投資者的要求 (298)
6.3.2 國傢行業標準 (298)
6.4 量販式KTV建築聲學設計 (298)
6.4.1 聲學設計指標 (298)
6.4.2 隔聲、降噪 (299)
6.5 音響係統工程 (302)
6.5.1 工程技術的特點 (302)
6.5.2 工程技術的要求 (302)
6.5.3 KTV點歌係統網絡連接圖 (302)

6.5.4 量販式KTV係統調試 (304)
6.5.5 KTV音響操作須知 (304)
6.6 實例解讀――典型KTV音響工程設計 (306)
6.6.1 係統分析 (306)
6.6.2 工程定位 (307)
6.6.3 設計理念 (307)
6.6.4 建築聲學設計 (307)
6.6.5 音響係統設計 (312)
第7章 多功能廳工程設計 (314)
7.1 什麼是多功能廳 (314)
7.1.1 多功能廳的功能 (314)
7.1.2 多功能廳的特點 (314)
7.1.3 多功能廳對設備的要求 (314)
7.2 工程定位 (315)
7.2.1 功能需求 (315)
7.2.2 功能描述 (315)
7.3 設計理念 (316)
7.3.1 投資者的要求 (316)
7.3.2 國傢行業標準 (316)
7.4 多功能廳建築聲學設計 (317)
7.4.1 聲學設計指標 (317)
7.4.2 隔聲、降噪 (321)
7.4.3 吸聲 (324)
7.5 音響係統工程 (330)
7.5.1 工程施工方案 (330)
7.5.2 工程設計的依據 (332)
7.5.3 工程係統設備調試 (333)
7.6 實例解讀――典型多功能廳音響工程設計 (337)
7.6.1 工程定位 (337)
7.6.2 設計理念 (337)
7.6.3 建築聲學設計 (337)
7.7.4 音響係統設計 (340)
第8章 音樂廳工程設計 (345)
8.1 什麼是音樂廳 (345)
8.1.1 音樂廳的功能 (345)
8.1.2 音樂廳的特點 (345)
8.1.3 音樂廳對設備的要求 (346)
8.2 音樂廳音響係統原理框圖 (347)
8.3 音樂廳音響係統配置及布局說明 (348)
8.4 音樂廳建築聲學設計 (349)
8.4.1 建築結構設計 (349)
8.4.2 隔聲、降噪 (353)
8.4.3 吸音 (357)
8.5 音響係統工程 (368)
8.5.1 工程技術特點 (368)
8.5.2 工程技術的要求 (369)
8.5.3 音樂廳係統調試 (369)
8.5.4 音樂廳音響調試方法 (369)
8.6 實例解讀――典型音樂廳音響工程設計 (370)
8.6.1 工程定位 (370)
8.6.2 設計理念 (371)
8.6.3 建築聲學設計 (371)
8.6.4 音響係統設計 (374)
8.6.5 世界十大音樂廳 (376)
第9章 歌舞廳工程設計 (381)
9.1 何謂歌舞廳 (381)
9.1.1 歌舞廳的功能 (381)
9.1.2 歌舞廳的特點 (381)
9.1.3 歌舞廳基本組成原理框圖 (381)
9.1.4 歌舞廳對設備的要求 (382)
9.2 工程定位 (383)
9.2.1 功能需求 (383)
9.2.2 功能描述 (383)
9.3 設計依據 (383)
9.3.1 投資者的需求 (383)
9.3.2 國傢行業標準 (383)
9.4 歌舞廳建築聲學設計 (384)
9.4.1 聲學設計指標 (384)
9.4.2 隔聲、降噪 (385)
9.4.3 吸音 (388)
9.5 音響係統工程 (388)
9.5.1 工程技術的特點 (388)
9.5.2 工程技術的要求 (389)
9.5.3 工程施工的步驟 (389)
9.5.4 歌舞廳音響調試方法 (391)
9.5.5 歌舞廳係統調試 (391)
9.6 實例解讀――典型歌舞廳音響工程設計 (392)
9.6.1 設計理念 (392)
9.6.2 工程設計原理框圖 (393)
9.6.3 建築聲學設計 (393)

9.6.4 音響係統設計 (395)
附錄A 音響技術常用英語詞匯 (401)
附錄B 常用音頻設備國際品牌標誌 (410)
參考文獻 (418)

前言/序言


現代光伏係統集成與運維實踐 摘要 本書全麵深入地探討瞭現代光伏發電係統從設計、集成到長期運維的各個關鍵環節。內容涵蓋瞭光伏技術的基礎理論、不同類型光伏組件的選擇與特性分析、係統架構設計(包括並網型與離網型)、逆變器技術的前沿進展、電氣安全規範的嚴格遵循,以及高效、可靠的係統集成方法。特彆強調瞭在復雜地理和氣候條件下,如何進行精確的係統性能評估與優化。在運維部分,詳細闡述瞭故障診斷的科學流程、定期維護的標準操作規程(SOP)、資産管理體係的構建,以及利用先進的在綫監測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預測性維護,最大化電站的投資迴報率和全生命周期效益。本書旨在為光伏工程技術人員、係統集成商、電站業主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本兼具理論深度與工程實用性的參考手冊。 --- 第一章:光伏發電技術基礎與組件特性 1.1 太陽能資源評估與模型建立 本章首先界定瞭光伏發電係統的核心驅動力——太陽輻射。深入剖析瞭直接輻射、散射輻射和反射輻射的計算方法,並介紹瞭全球典型光照資源區的特點。重點講解瞭如何利用氣象數據、地理信息係統(GIS)和衛星遙感數據,建立高精度的年/月/日輻射模型。討論瞭影響實際發電量的關鍵氣象因素,如溫度、灰塵、雪荷載及風速,並教授如何將這些因素納入係統性能衰減的初始估算中。 1.2 晶體矽與薄膜電池技術綜述 詳細對比瞭當前主流的晶體矽(單晶與多晶)技術,包括其材料科學基礎、內部結構與光電轉換機理。對PERC、TOPCon、HJT等先進晶矽電池結構及其效率提升路徑進行瞭深入的技術解析。同時,係統介紹瞭非晶矽(a-Si)、碲化鎘(CdTe)和銅銦鎵硒(CIGS)等薄膜技術,分析瞭它們在柔性應用、低溫特性及成本控製方麵的優勢與局限性。 1.3 光伏組件的電氣特性與可靠性評估 組件的I-V麯綫(電流-電壓特性麯綫)是係統設計的基礎。本節詳述瞭標準測試條件(STC)和工作條件下的I-V特性變化規律,特彆是溫度係數、輻照度響應的非綫性影響。重點討論瞭組件的可靠性問題,包括潛在誘發衰減(PID)、蝸牛紋(Snail Trails)、微裂紋(Micro-cracks)的成因、檢測方法以及預防策略。此外,還涉及組件封裝材料(EVA/POE)、背闆材料的選擇對長期穩定性的影響。 第二章:光伏係統架構設計與優化 2.1 陣列布局與支架係統設計 陣列布局不僅關乎土地利用率,更是發電效率的關鍵。本章探討瞭不同地形(平坦地、山地、屋頂)下的優化布局策略,如行間距的確定、遮擋分析(固定陰影與動態陰影)、以及地形對組件傾角選擇的約束。詳細介紹瞭固定傾角支架、單軸跟蹤係統(ST)和雙軸跟蹤係統(DT)的機械結構、控製原理及其在不同區域的適用性評估。著重分析瞭風載荷和雪載荷計算在支架結構安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2.2 逆變器技術選型與並網點設計 逆變器是光伏係統的“心髒”。本章深入講解瞭集中式、組串式和微型逆變器的技術特點、效率麯綫及適用場景。討論瞭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算法的精度與動態響應速度對發電量的影響。在並網設計方麵,詳述瞭電網要求(如電壓、頻率穩定性)、無功功率控製、諧波抑製以及孤島效應保護機製。對於離網係統,則聚焦於儲能逆變器(PCS)與柴油發電機、負載管理係統的協調控製策略。 2.3 直流側係統設計與綫纜優化 直流側的設計直接決定瞭係統的能量損耗和安全裕度。本章詳細介紹瞭組件串聯與並聯的邏輯,組串電壓和電流的設計邊界,以及對匯流箱(Combiner Box)選型的要求,包括直流隔離開關、熔斷器和浪湧保護器(SPD)的配置標準。綫纜選擇部分,側重於導體材料、絕緣等級的選擇,並利用工程軟件進行精確的電壓降計算和發熱校核,以最小化傳輸損耗。 第三章:係統集成與電氣安全規範 3.1 施工工藝標準與質量控製 高質量的施工是係統長期穩定運行的基石。本章提供瞭光伏電站建設中各關鍵工序的標準操作指南,包括土建基礎施工(樁基或地梁)、支架安裝的精度控製、組件的緊固扭矩標準、綫纜的敷設與標識規範。強調瞭組件安裝過程中應避免的機械損傷,以及焊接點、接綫端子的質量檢驗流程。 3.2 保護接地與雷擊防護設計 電氣安全是光伏係統設計的重中之重。本章依據IEC 62305等國際標準和國傢規範,詳細闡述瞭光伏陣列、支架、匯流箱、逆變器及變壓器的多點接地係統設計。重點剖析瞭直擊雷和感應雷的防護原理,以及如何科學配置直流側與交流側的SPD,確保在強雷區電站的安全冗餘度。 3.3 並網調試與性能驗收流程 係統調試是確保設計目標實現的最後一道防綫。本章構建瞭一套係統的調試流程,從直流開路/短路測試、絕緣電阻檢測,到逆變器參數配置和並網前後的I-V麯綫復核。詳細說明瞭如何使用專業測試儀器(如I-V麯綫跟蹤儀、功率分析儀)獲取關鍵性能指標,並依據PVSyst或SAM等仿真結果,進行精確的發電量偏差分析(Performance Ratio, PR值計算)。 第四章:光伏資産管理與預測性維護 4.1 運營數據采集與智能監控平颱構建 現代光伏電站依賴於高效的資産管理係統(AMS)。本章介紹瞭SCADA係統在光伏場站中的應用,包括傳感器(氣象站、溫度傳感器、電流/電壓采集單元)的集成與數據同步機製。講解瞭數據預處理、異常值剔除的技術,以及如何構建直觀、實時的儀錶盤,實現對數百個組件或逆變器陣列的集中監控。 4.2 故障診斷與快速響應機製 本章是運維實戰指南。係統分類介紹瞭光伏係統常見的故障類型:電氣故障(如接地故障、開路、短路、逆變器保護跳閘)、設備故障(如組件熱斑、PID、支架鬆動)和環境影響故障(如灰塵積聚、植被生長)。針對每類故障,提供瞭一套標準化的三步診斷流程:報警確認、現場巡檢、根源分析。並製定瞭不同級彆故障的SLA(服務等級協議)和應急處理時間窗。 4.3 性能衰減分析與預測性維護策略 將傳統的反應式維護轉變為預測式維護是降低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的關鍵。本章引入瞭基於時間序列分析的性能模型,用於識彆“異常”的性能衰減速率。詳細介紹瞭無人機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陣列巡檢中的應用,如何通過溫差數據精準定位熱斑,並建立基於風險等級的優先維護清單。討論瞭如何通過優化清洗周期和更換老化組件,維持係統長期的高效率運行。 --- 附錄 附錄A:IEC 61215與IEC 61730標準關鍵條款解讀 附錄B:典型光伏組件製造商技術參數對比錶 附錄C:國傢及行業光伏電站設計、並網與安全標準匯編 附錄D:光伏係統常見電氣符號與接綫圖示例 參考文獻 (此處列舉國內外權威標準、行業白皮書及相關工程技術文獻)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專業性要求是比較高的,它並不適閤完全的零基礎小白入門。書中對於某些核心概念的闡述,假設讀者已經具備一定的電聲基礎知識,這使得它在深度上得以保證,但也略微抬高瞭初學者的門檻。不過,對於已經掌握瞭基本樂理和電路知識,想要嚮專業領域邁進的愛好者或者初級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座金礦。它不會用過於簡化的語言去“哄騙”讀者,而是直接將最核心、最本質的知識呈現齣來,這正是專業書籍的魅力所在。如果你準備好瞭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啃下這些硬骨頭,那麼這本書的迴報率絕對是驚人的。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經驗豐富的音頻工程師麵對麵交流的體驗。作者的文筆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腔調,而是充滿瞭實戰經驗的溫度。他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和參數,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個設計決策背後的“為什麼”。例如,在討論揚聲器布局時,書中提供的不是標準化的死答案,而是針對不同聽音環境和音樂類型的具體調整思路和權衡取捨的藝術。這種深入骨髓的實操性,讓我在麵對實際工程項目時,心裏踏實瞭許多。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照搬,而是如何思考和解決那些標準手冊裏找不到的“疑難雜癥”。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廣度和深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聚焦於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比如數字信號處理或者純粹的電聲理論,但沒想到它構建瞭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體係。從基礎的聲學原理、到復雜的係統集成,再到後期的調試優化,幾乎涵蓋瞭音響工程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新技術的引入也保持瞭極高的敏銳度,沒有停留在過時的技術模型上。即便是像我這樣已經入行一段時間的人,也能從中挖掘齣新的視角和提升現有技能的有效途徑。它讓我意識到,音響工程遠不止是設備堆砌那麼簡單,而是一門融閤瞭物理、電子、美學與心理學的綜閤學科。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可能在於它所構建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很多技術書籍在講完理論後就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的是“我知道瞭,但我該怎麼做?”的睏惑。而這本則在每一個關鍵節點都穿插瞭詳盡的案例分析和故障排查流程。這些案例的選取非常貼近行業內經常遇到的真實場景,比如不同材料對混響時間的影響、如何消除特定頻率的駐波,或者在復雜的現場環境下實現完美的聲像定位等。作者通過這些“例說”,將理論知識活學活用,形成瞭一套可復製、可迭代的工程思維路徑。這比單純的學習某個軟件的操作技巧要寶貴得多,因為它關乎工程的靈魂——那就是麵對未知的復雜環境,依然能保持清晰的頭腦並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紙張的厚度和光澤度都非常到位,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裝幀設計上,封麵的設計風格簡約而不失專業感,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更值得稱贊的是,書中的插圖和圖錶清晰度極高,無論是復雜的電路圖還是聲場的示意圖,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到位,這一點對於理解晦澀的技術概念簡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技術書籍往往在圖文處理上敷衍瞭事,但這本卻能看齣齣版方在製作上的用心。翻閱過程中,還能感受到作者在章節組織上的精心布局,邏輯銜接自然流暢,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易於消化吸收。如果單從物理層麵上評價,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書。

評分

圖片清晰度不夠,其他都還可以

評分

買來隨便看看學習下,還不錯,講的挺好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不像是新書,有彆人翻閱的痕跡。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基礎知識很全麵

評分

幫朋友買,還可以,幫朋友買,還可以,

評分

很好的書

評分

不是自己用,外觀看起來還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