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稻盛和夫 著,曹岫云 译
图书标签:
  • 稻盛和夫
  • 经营之道
  • 成功学
  • 励志
  • 人生哲学
  • 商业思维
  • 自我提升
  • 正能量
  • 国学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914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998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日精进一天一条常读常新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

内容简介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100条语录,包括如何度过美好的人生、如何具备积极的思考方式、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如何创建美好企业,其中特别强调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经营者,要特别注重打造精诚合作的团队,在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企业员工和社会都受益。此外,《稻盛和夫语录100条》特别强调了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会计七原则等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言简意赅,启迪思想,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是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利润。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高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曹岫云(译者),江苏无锡人。企业经营者。现任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京瓷阿美巴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著作《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由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翻译稻盛和夫《活法》、《干法》等十四部著作。翻译最近六年来稻盛来华讲演所有文稿。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推荐序 稻盛哲学从哪里来
前言
第一部分 为了度过美好的人生
001 敬天爱人
第1章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
0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
第2章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003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
004 因果必报不必躁
005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
006 心不唤物物不至
007 描绘理想
008 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
009 一直思考到“看见结果”为止
010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011 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
第3章 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
012 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013 爱、真诚及和谐之心
014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015 戒除私心才能正确判断
016 要把事物简单化
017 要如实观察
018 拥有美好的心灵
019 保持谦虚、坦诚之心
020 常抱感动之心
021 小善乃大恶,大善似无情
022 要克制“三毒
023 人格=性格+哲学
024 兼备事物的两极
025 大胆与细心兼备
第4章 怀抱热情,踏实努力,持之以恒
第5章 能力一定会提高
第6章 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
第7章 人人都是经营者
第8章 打造激情四射的团队
第9章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第10章 现场有神灵
第11章 不断创新
第12章 六项精进
第13章 经营十二条
第14章 会计七原则
关于盛和塾

精彩书摘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无论多么伟大的事业,都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一步一步积累才能成功。在人生中要做成大事,一田气就想到达目的地,那样便利的方法并不存在。
  但是,踏实的工作要期持续并不简单,我们常常会想:“这样的工作长期持续下去能成何事?这样做下去不是完全没有进步吗?”在这种时候,要把这种质朴的工作继续下去,“喜欢工作”就很重要。俗话说。“有情人相会,千里等同一里”。想与心上人相会,走上千里也不会觉得辛苦,仿佛就像一里、只要喜欢这项工作,即使旁人看来非常辛劳,但本人却不觉其苦。
  我们都是因为喜爱这项事业才会聚到一起的伙伴。在日常工作中,有时我们会感觉辛苦和为难。让我们回忆起刚进公司时的心情吧!让我们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努力工作吧!这样做一定能促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在每天辛勤的劳动中,我们中有人会意外收到来自客户的鼓励和赞赏来自客户的激励和感谢之词,应该成为我们拼命工作、持续奋进的原动力。
  ……

前言/序言

  稻盛哲学从哪里来
  2012年10月23日,在日本航空重新上市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向稻盛提出一个问题:“京瓷哲学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还有,在佛教并不普及的美国等国家,京瓷哲学能否适用?”
  稻盛回答说,我的哲学是在研究精密陶瓷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不是在当了僧人之后才构建哲学的。
  我认为,说清楚稻盛哲学是从哪里来的,这不仅能够澄清误解或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稻盛哲学产生的过程,理解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懂得“心纯见真”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破除神秘感,就有信心更好地实践稻盛哲学,在生活、工作、经营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一,稻盛哲学是从佛教思想中来的吗
  稻盛的父母信佛,稻盛在五六岁时就有过“隐蔽念佛”的体验,并从此学会了感谢,终生实践。
  稻盛13岁患肺结核时,读到了佛教色彩浓厚的《生命的实相》这本书,初步理解了“思念造因”、“心中描绘的事物,会作为现象呈现”。躺在病床上,拼命努力在内心描画善念,并觉悟到了“为社会、为世人作奉献”是善念的最高境界。
  后来,稻盛有缘同京都圆福寺长老西片担雪相识,当遭遇挫折、感觉烦闷时,时常得到西片禅师的点拨。稻盛65岁时又在圆福寺剃度出家。
  综上所述,稻盛的确受到过佛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尽管如此,却并不能说稻盛哲学来自佛教。
  第二,稻盛哲学是从日本文化中来的吗
  稻盛从小敬仰明治维新的英杰西乡隆盛,稻盛创办京瓷时就将西乡的“敬天爱人”作为社训。同时,稻盛又赞赏另一位明治维新的英杰大久保利通冷静明澈、注重规则、不讲情面的风格。
  另外,日本近代思想家中村天风和安冈正笃也对稻盛产生过重要影响。中村的“积极哲学”,安冈介绍的《了凡四训》,都丰富了稻盛哲学的内涵。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水库经营”曾给予稻盛强烈的思想冲击,而本田宗一郎“在经营中学经营”的主张,稻盛也深以为然。
  在稻盛的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二宫尊德、福泽谕吉等历史人物的影响。
  但所有这些并不足以说明稻盛哲学来源于日本文化。
  第三,稻盛哲学是从中国圣贤思想中来的吗
  在稻盛的著作和讲演中,中国圣贤思想的影响随处可见。《易经》、孔子、孟子、老子、《菜根谭》、《呻吟语》、阳明哲学等经典中的格言警句,稻盛不仅经常引用,而且贯彻实行。
  特别是,《了凡四训》的精髓,就是命运法则和因果报应法则交织构成人生,而运用因果报应法则,持续不断地想好事、做好事就能改变命运的走向。这一思想对稻盛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但自己一辈子践行这一思想,而且经常给盛和塾的企业家们分享。而在市民讲演中,在谈及自己的人生观时,稻盛几乎每次都要提到袁了凡的故事。
  然而,稻盛哲学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正确。因为在学习中国的古代典籍之前,就是二十四五岁在松风工业打工时,稻盛已经开始构建他的哲学。
  那么,稻盛哲学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四,稻盛哲学的真正来源
  稻盛哲学是在稻盛亲身经历的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稻盛哲学来自亏本企业松风工业的简陋实验室。
  稻盛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被安排在技术科,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由于排除了杂念、全身心投入研究,稻盛不断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仅仅一年,他就发明了镁橄榄石这种精密陶瓷的新材料,并用它开发了电视机显像管中必需的U形绝缘体,因而获得了来自松下电器的大量订单。
  在这里我们设问:
  物质文明的进步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来源于哪里呢?
  来源于人的灵感。
  人的灵感又来源于哪里呢?
  灵感,这种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闪光,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爱迪生说:创造发明来自99%的汗水和1%的灵感。
  换句话说,创造发明主要来自勤奋。这当然是对的,没有99%的汗水就不会有1%的灵感。
  但是有了99%的汗水,就一定会产生宝贵的1%的灵感吗?那也不一定。
  稻盛认为,灵感不仅来源于勤奋,更来源于心灵的纯粹。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追究事物包含的真理。
  那么,真理,即事物的真相怎样才能反映到人的心里呢?
  稻盛说:“从年轻时开始,我对自己就十分严格,要求自己集中高度的注意力。我原本是技术员,从事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每天都要反复做实验。为了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就必须冷静地、细致周密地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这些现象告诉我们真理,我们必须具备提炼这种真理的能力。我认真专注,死死盯住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拼命去发现现象所要告诉我的真理。
  “在用这种态度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说,为了看破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那么,映射出这种真理的我们的心灵这面镜子必须纯粹透明。如果我们心存杂念,或者持有某种先入观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如实接受现象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这就是说:心纯才能见真。只有心灵纯粹,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到自己过去没看见的东西,包括技术诀窍、商业模式乃至经营哲学。
  稻盛用他哲学家的头脑来描述他作为科学家的感觉。这是其他科学家,包括比稻盛的发明创造多很多的科学家,都没有达到的境界。
  稻盛说:“在排除一切杂念,专注于一项研究的时候,我感觉某种人生观在心里萌动,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我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样的人生观或者说哲学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稻盛年轻时研究精密陶瓷,因为忽然来的灵感而使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获得成功。这样的灵感凡是科学家大概都有体验吧。
  如果把这种灵感称为“科学的灵感”,那么稻盛先生却有双重的灵感:首先是科学的灵感;除此之外,稻盛还感觉这种科学灵感其实与自身心灵的状态密切相关。他意识到这种关联极其重要。稻盛25岁时已经悟到了这一点。
  就是说,只有清澈纯粹的心灵才能看见事物的真相,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就是“哲学的灵感”,是更重大的灵感。
  既然纯粹的心灵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保持心灵的纯粹状态不就行了吗?
  科学的灵感或许可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而“哲学的灵感”或称开悟,不仅可以让科学灵感接二连三,而且关联所有人的心灵和生活。
  如果把某个科学灵感称作“小悟”,那么这种哲学灵感堪称“大悟”。可以说,这样的开悟达至了“真我”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稻盛和所有科学家、企业家,包括那些卓越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更深刻地洞察人的心灵,更深刻地理解纯粹的心灵对于人生和工作有多么重要。他紧紧抓住与科学的灵感同时产生的哲学灵感,针对自己这方面的切身感受,注入了深刻的思考,他把自己科学实验的经验和经营企业的经验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成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这是前无古人的事。稻盛又善于用普通员工都能理解的、朴实的语言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因而能让全体员工共同拥有、共同实践。
  可以说,后来稻盛判断事物的基准、京瓷的经营理念、京瓷哲学78条,乃至阿米巴经营模式等,都是稻盛的纯粹心灵的产物。
  进一步讲,京瓷的成功、KDDI的成功、拯救日本航空的成功,稻盛事业人生的一切成功,都是稻盛的纯粹心灵的产物。
  纯化心灵、提升心性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我们学习和实践稻盛哲学,就是要纯化心灵、提升心性。只要持续这种努力,拥有一颗纯粹的心灵,我们就可以向稻盛靠拢,我们也可以发现真理,可以推进工作,拓展经营,使事业成功,使人生幸福,使社会进步。如果人有来世,还可以开拓来世的起点和前程。
  曹岫云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图书简介 稻盛和夫,这位被誉为“经营之圣”的传奇人物,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和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创业者和职场人士。他的思想深邃而朴实,逻辑严谨而充满人情味,既是指导企业走向卓越的行动指南,也是塑造个人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财富。《稻盛和夫语录100条》精选了稻盛先生百余条经典语录,这些话语凝聚了他一生智慧的精华,涵盖了经营、人生、哲学等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了一扇深入了解稻盛和夫思想的窗口,也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语句,而是试图通过这些精炼的语录,展现稻盛先生核心的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他强调的“利他之心”是如何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如何让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他提出的“敬天爱人”是如何成为他个人和企业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初心,在顺境中不忘感恩;他对“活法”的深刻洞察,又如何指引我们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关于经营之道:从“敬天爱人”到“六项精进”,实业报国的伟大实践 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可以用“稳健”、“务实”、“利他”和“持续”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他深信,经营的本质是“利他”,是为社会、为顾客、为员工创造价值。只有怀揣着一颗利他的心,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可持续的生命力。 在本书所收录的语录中,你会看到他对“敬天爱人”的反复强调。这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他身体力行的经营实践。他认为,天地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我们应该顺应天道,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在经营中,这意味着要诚实守信,不欺不诈,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同时,也要关爱员工,将他们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共同为实现企业的愿景而努力。 “六项精进”是稻盛先生提出的另一项极其重要的经营原则,它包括“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收入要得到合理增长”、“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活在当下,尽力而为”、“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六项精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们要求经营者和员工,以极致的勤奋和专注投入工作,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不放弃任何一个追求进步的机会,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稻盛先生曾用“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拷问自己和他人,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他经营哲学中最核心的价值导向。他认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更是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成为让人们尊敬的企业。他一手创办的京瓷和KDDI,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写照。京瓷以其高品质的陶瓷产品,在电子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KDDI则通过不断创新,为日本社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这两家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稻盛先生坚守“利他”和“正确”的经营之道。 本书中的语录,将引领读者深入理解稻盛先生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经营策略。例如,他对“成本意识”的重视,他如何通过“现场主义”去了解实际情况,他如何鼓励员工“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这些细节之处,无不体现着他对经营的热情与执着,以及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 关于人生智慧:从“活法”到“心灵哲学”,洞察生命真谛 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哲学,同样充满了智慧和启迪。他认为,人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意义。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升华为一套深刻的“心灵哲学”,引导人们如何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活法”是稻盛先生探讨人生主题时,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汇。他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活着,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他鼓励人们要“燃烧自己的人生”,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并非鼓励人们盲目拼搏,而是要求我们以专注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去,从中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本书中的语录,将会深入解析稻盛先生关于“努力”、“成功”、“失败”、“感恩”、“付出”、“利他”等人生重要课题的看法。他认为,成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对机会的把握。同时,他也深刻理解失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如何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 “感恩”是稻盛先生人生哲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我们应该对生活中的一切保持感恩之心,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给予我们的一切。只有怀揣着感恩之心,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当下,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他对“心灵”的重视,更是值得我们深思。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其内心的力量。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他鼓励人们要修炼自己的心灵,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要将“利他”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 本书将通过稻盛先生的语录,带领读者去感受他如何看待“梦想”、“信念”、“责任”、“担当”、“幸福”等人生关键词。例如,他如何理解“责任”,如何看待“担当”,以及他对于“幸福”的独特见解。这些思想的碰撞,将为读者提供深刻的人生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一面明镜,一座灯塔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绝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语录集,它更是一面照见自我、反思人生的明镜,一座指引方向、点亮前路的灯塔。 对于创业者而言,本书将是他们宝贵的经营指南。稻盛先生的经营智慧,源于他近六十年的创业历程,充满了实践的检验和智慧的沉淀。这些语录将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如何克服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如何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本书将是他们提升自我、实现职业价值的良师益友。稻盛先生关于“努力”、“付出”、“责任”等观念,将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进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同时,他关于“利他”、“感恩”的人生智慧,也将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对于所有渴望提升人生境界、寻求内心平静的人而言,本书将提供深刻的精神滋养。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他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清理内心的杂念,找到生命的真谛,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阅读本书,就如同与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他的话语,时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时而如惊涛拍岸,振聋发聩。它们会触动你的心灵,激发你的思考,引导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走进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世界,从这精选的100条语录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感悟人生的真谛,开启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本书,是为每一个渴望成长、追求卓越的你而准备的。它将陪伴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好书,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智慧的传递。而“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一个宝藏。我是一名对人生有着自己思考和追求的年轻人,我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好。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稻盛和夫这位企业家,并被他的人生哲学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读过他的其他著作,但这本“语录100条”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非常期待,在这100条精炼的语录中,能够领略到他对于人生、工作、经营等方面的深刻见解。我设想,这些语录一定充满了实践的智慧,能够帮助我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让我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人生的“垫脚石”,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评分

这本书的购买,纯粹是一次偶然。我当时正站在书店的一个角落,漫无目的地翻阅着,突然,我的指尖触碰到了这本书的封面。它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装帧,也没有耀眼的宣传语,但就是那种朴实无华的气质,让我产生了好奇。我拿起来细看,书名“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虽然对稻盛和夫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但“语录”这个词,通常意味着精炼而深刻的智慧。我开始想象,这100条语录会是怎样的内容?是关于人生哲理的吗?还是关于工作方法的?又或者是关于为人处世的?我并不是一个有明确阅读计划的人,我更喜欢随遇而安,让书籍来“选择”我。而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那种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恰好出现的“缘分”。我希望它能为我的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纯净的白色背景,搭配一抹淡淡的、充满禅意的墨绿色,中间是用一种古朴而又沉静的字体书写的书名“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这种极简的设计风格,恰恰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仿佛在翻开书页之前,就能感受到一股宁静而深邃的思想在悄然流淌。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阅读人生哲学类书籍的人,更多时候会被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所吸引。然而,最近我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和迷茫,让我开始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因此,这本书便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尤其期待的是,通过阅读这100条语录,能够获得一些触动我心灵、指引我方向的智慧,或许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最朴素的语言,却能直击人心的本质,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启迪和慰藉。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书籍都情有独钟。而“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无疑占据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位置。我不是一个追求速度和数量的读者,我更看重的是书籍带来的那种“沉浸感”和“启发性”。我喜欢花时间去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去琢磨作者的用心。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那简洁的书名和略显厚重的书页,就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鸡汤,而是经过岁月沉淀,能够触及灵魂的智慧。我渴望在这100条语录中,找到与我内心产生共鸣的闪光点,去学习如何以更成熟、更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期待它能像一面镜子,照见我内心的不足,也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评分

这本《稻盛和夫语录100条》的出现,简直是我近期工作状态低迷时的一束光。我是一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永无止境的会议,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拧紧的螺丝钉,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和热情。尤其是最近,项目遇到了瓶颈,团队士气也不高,让我这个小组长倍感压力。就在我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同事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我拿到书的那一刻,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又会是那些空洞的说教。然而,当我随手翻开几页,那些简短有力的语句,却像一股清泉,瞬间洗涤了我内心的浮躁。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其中的一些观点,例如关于“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说法,这让我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尽了全力,还是在舒适区里徘徊。我开始觉得,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的工作,甚至是我的人生。我迫切地想通过这些语录,重新找回工作的动力和对生活的热情。

评分

趁着活动买了不少,实惠,京东快递很给力,物流很快!

评分

《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尤其是,它不是被简单地误读为,“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它是“不能放弃对自我的人生责任”的信念。

评分

刚到手还没看呢!听说不错!

评分

管他的发过货健康i一天人大短发灰机了卡卡你把车*方法干

评分

京东的物流真是必须赞一个,太快了,稻盛和夫,日本经营之圣也是最近才开始关注这位老师也可以成为大师,如果能学习他的经营管理和他的一半相信很轻松的成为亿万富豪,当然学习是最重要的,希望自己能够开悟,悟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学习吧同志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吧,为了中国,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需要帮助的人赞

评分

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感谢京东平台、实惠消费者、买到实惠价格、该给1亿个赞?!

评分

包装好,内容不错,通俗易懂,实用值得推荐,快递给力。

评分

相反,很多资历尚浅的年轻人,喜欢动辄就是名牌包包,动辄豪宅/豪车,在享受这些之前,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给社会的贡献,撑得起这些享受吗?如果不,那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评分

非常好的书,能够带你走出迷茫!稻盛和夫老先生很有说服力,本身就是苦难里走出来的成功企业家!非常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