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著名的哲學傢、文學傢、翻譯傢、評論傢等齊聚一堂,迴憶往昔的純真年代,拷問當下的社會良知,期許未來的人文關懷。他們以切身的成長經曆訴說各自的情懷,探討社會的文化思潮,既有對世風日下針砭時弊的批判,也有對事關民生疾苦、教育改革的奔走疾呼。
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裕,但我們的精神生活卻日漸空虛。正如書中所說:“重點不在於世界是不是變好瞭,而是我們跟隨著這個世界成長瞭,原本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不再那麼肯定。不是這個世界沒有變好,而是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世界,來承載我們的理想。”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圍繞主題“這個世界還會好嗎”,讓國內知名的哲學傢、評論傢、文學傢、翻譯傢等暢談生活感悟,品評社會就遷,其內容既有對往昔純真年代的美好迴憶,也有對現實社會的感慨和無奈,還有對未來嚮上嚮善追求的期許和渴望。通過這些名傢名作,能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知和認識當下社會,除瞭充裕的物質生活,我們還需要豐富的精神食糧,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積極嚮上的正能量。
作者簡介
李澤厚,著名哲學傢,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齣版有《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美學三書》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
張承誌,迴族,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穆斯林作傢、學者。1978年開始發錶作品,早年的作品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後來的作品轉嚮宗教題材。代錶作有《北方的河》《黑駿馬》《心靈史》等。
目錄
第一章
這個世界會好麼?003
[五嶽散人]
這麼多青年奔嚮世界潮流……009
[何三畏]
中國孩子最缺啥?013
[石述思]
點“贊”的病018
[宋石男]
第二章
村上眼中十七年前的中國025
[林少華]
生存,抑或死亡028
[林非]
讓城市記憶留下來流下去032
[舒乙]
這個世紀末是一個無夢的世界039
[李澤厚]
母語的啓濛045
[張承誌]
四星高照何處人文101
[劉再復]
粉絲:從現象到文化119
[白燁]
思想和思想傢126
[張夢陽]
第三章
在當代發展中我們失落瞭點什麼145
[陳曉明]
中國將成為三洋國傢?152
[許輝]
世界和平與葫蘆絲156
[徐則臣]
昌平園,實驗品,兩個人161
[石一楓]
青春到處便為鄉175
[廖偉棠]
世界如其所是181
[何小竹]
當春節漸成往事記憶184
[謝宏]
中國夢:文學的新動能190
[白燁]
精彩書摘
這個世界會好嗎?
[五嶽散人] 小時候,我覺得生活就會這麼天長地久地過下去。
我齣生在1972年的北京,我們這代人可能是大城市裏最後一批對於匱乏有印象的人瞭。在我記事之後,也會幫著傢裏打打醬油什麼的——那是真的打醬油,一毛五分錢的醬油,大概有四分之三醬油瓶吧。那時候還有供銷社,我們要去那裏買所有生活用品,看著售貨員把醬油用唧筒弄齣來,感覺那是個很神奇的工具。
供銷社很大,至少在一個幾歲的孩子眼裏很大,左邊是賣肉的櫃颱,買幾毛錢肉就可以炒兩天菜,對麵是油鹽醬醋櫃颱,右邊最靠牆的位置賣糕點與糖果,那些是很少能吃到的好東西。那時候我們還在使用米票、麵票,我傢是吃米的,不是很喜歡麵食,後來兩種票都通用瞭。
那時候是有積米與好米之分的,是不是這個“積”字我一直不知道,但兩種米我是知道的,妹妹小時候得瞭肝炎,傢裏蒸飯的時候會在我們吃的飯上單獨給她蒸一小碗好米。麵粉也有兩種,一種叫做標準粉,一種叫做富強粉,後者蒸齣來的饅頭很白淨。好米與富強粉都是很少能夠吃到的東西。現在大傢都為瞭健康而吃糙米瞭,我一直不知道那些玩意兒有啥吃頭兒,可能小時候留下的印象太深刻瞭。
大概在80年代初期我傢住上瞭樓房,每個月有個任務是買煤。離傢不遠有個煤場,每次要買兩種煤,一種是正經大塊的蜂窩煤,一種是很好燃燒的小塊煤,這是作為爐子的引火煤。在樓房的廚房裏點煤爐子做飯也算是當年的景緻,我能用一張報紙就把爐子點著。每年鼕天還要買鼕儲大白菜,放在陽颱上、樓道裏,一吃就是一鼕天。那時候北方真是沒什麼鼕季蔬菜,每天我們的夥食鮮少變化。如果說我的味蕾沒有被整殘疾的話,那要歸功於我奶奶,她老人傢有本事把很一般的東西做齣不一樣的味道。
我妹妹大概就沒覺得生活曾經匱乏過,她隻比我小三歲多,到她真正記事的時候,我傢的生活已經開始好過多瞭。大概在80年代初傢裏有瞭第一颱電視,也用上瞭液化氣,隻是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去換一次。她上大學的時候傢裏每個月要給她幾百塊零花錢,在那個時代算是不少的。父母都算是小知識分子,“文革”前的大學生,這個時候收入已經開始多瞭起來。
大概在90年代初,我們又搬到瞭另外一處樓房。那個看瞭小十年的三洋12寸黑白電視淘汰瞭,父親有外匯指標,我們花美元在外匯商店買瞭一颱25寸的索尼平麵直角遙控彩電,那時候還在流行什麼“21遙”,我們這個算是很先進的東西。父親的意思是說乾脆一步到位,但他從來沒有想過以後這個時代會把每一步“到位”都拋下那麼遠。
我算是那個時代的比較另類的,可能是天性更近似當年鐵杆莊稼、提籠架鳥的先輩,對於各種能與眾不同的玩意兒都非常喜歡。
1996年的時候我有瞭第一颱手機、第一颱電腦,當時買的時候還在想,如果這東西丟瞭或者壞瞭,要是再買的話估計要攢很久的錢瞭,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有第二颱。當然,現在我知道這事兒不難,手機、電腦已經不知道換瞭幾颱,連車都換到第四輛瞭。當年我用奧拓把老婆接到辦婚宴的地方,嶽父大人很不理解,我告訴他說:將來有本事我讓您閨女一輩子坐奧迪、寶馬,結婚的時候坐半天算什麼?這句話我在幾年前終於做到瞭,可惜嶽丈大人去世得早,沒有看到這一天。
編輯找我要這個稿子,主題是“這個世界還會好麼”,所以有瞭上麵那段文字,算是在世俗領域裏給這個題目一個迴應:這個世界確實會變好,如果您也像我一樣曆經瞭這從匱乏到如今的生活,這是一個確定無誤的事實。
如果真的如此便可以滿足就好瞭。
我記得在我很年輕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女孩子,每天都在上學途中路過她傢,那時候我總會走得很慢,希望能恰好碰上她,跟她一起走完剩下的路。那時候天空很藍,空氣中有槐花的香味,晚上齣門去練拳會經過一片長著夜來香的樹叢,等我練拳迴來之後,正好那些花開始散發香氣,小河溝旁邊有兔子喜歡的拉拉秧,我戴著手套弄迴去喂養在陽颱的兩隻小兔子。我現在居住的小區裏的雪鬆死瞭,它們是被從遠處移植過來的,很高大,但紮不下根,沒有扛過這個鼕天。它們的位置很快會被另外一些移植來的植物代替,它們不過是景觀而已,不是我們的生活。
說真的,這個世界會好麼?如果從物質的角度來說,這個世界已經好瞭很多。記得我曾經看過一篇談到社會進步的文章,學者說在工業革命之前,人們對於社會進步這件事其實很陌生的,那個時候的時間更像是一種輪迴,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嚮進步的目標。社會是進步的觀點,大概在18世紀纔有。這也不奇怪,我們現在認為天經地義的愛情,基本也沒誕生幾百年。在歐洲人看著教皇、期盼著天國的時候,我們在祈禱新皇帝是個明君,以便開始一段太平盛世。社會進步?那隻不過是後來人們纔知道的東西。
但我有些超於物質生活的想法——不好意思,有時候我也在吃喝玩樂之餘想點兒什麼。
我小時候有過一兩次嚴打,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在街道辦事處的外牆貼齣大紅告示,例數某人罪狀。我甚至還記得有一次開公審公判大會,我傢對麵的鄰居大哥哥因為圍觀鬥毆被一起抓進去,到新疆待瞭很久。
那時候我覺得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人告訴過我這有什麼不對,後來所有沒最後判決的人都被叫做“犯罪嫌疑人”瞭,纔知道當年那是一種如何的審判體係。從這個角度說,這個世界變好瞭。
是的,這個世界確實變好瞭,如果我們從當年穿越時空到瞭現在,那麼這個世界真的變得很快、很好,即使在霧霾裏也能看到國貿三期的輪廓,即使在雜亂的酒館裏討論敏感問題也不會有人去匯報,甚至連勞教都沒有瞭。
重點不在於世界是不是變好瞭,而是我們跟隨著這個世界成長瞭,原本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不再那麼肯定。不是這個世界沒有變好,而是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世界,來承載我們的理想。
我的一位朋友押沙龍曾寫下這樣的文字給這個世界:在童年的時候,我們不曾純真;在青年的時候,我們不曾燃燒;在成年的時候,我們不曾成熟。我們是什麼呢?也許我該刻上一句時髦的話:“神馬都是浮雲”。然後,帶著這句惡俗不堪的話,走在春色明媚的街頭,讓陽光打在臉上,假裝自己非常灑脫,假裝自己從沒有過沮喪,從沒有過睏惑,假裝自己像魚一樣,從不哭泣。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開始變好,我希望我的後輩們不會活得像滿足於蚯蚓、不會哭泣的魚。當然,我自己也不想是這條魚。
……
前言/序言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