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藕汀(1913-2005),浙江嘉興人,詞壇名宿、畫傢、版本目錄學傢。今刊登該書責任編輯啓正所撰之前言,題目為編者所加。
評分弗雷德裏剋·詹姆遜,1934年4月齣生於美國的剋裏夫蘭,在耶魯大學獲得碩博士學位,博士專業方嚮是法國文學,博士論文是《薩特:一種風格的起源》。耶魯畢業後,在哈佛大學任教。1967年後,到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擔任副教授、教授,主講法國文學和比較文學。1976年後,又迴到耶魯大學法文係擔任教授。1986年,他來到杜剋大學擔任主講比較文學的講座教授、文學係主任兼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2003年辭去係主任職務,繼續擔任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兼任杜剋大學人文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評分大傢看到我的這一篇評價時,錶示我對産品是認可的,盡管我此刻的評論是復製粘貼的。這一方麵是為瞭肯定商傢的服務,另一方麵是為瞭節省自己的時間,因為差評我會直接說為什麼的。所以大傢就當做是産品質量閤格的意思來看就行瞭。最後祝店傢越做越好,大傢幸福平安,中華民族繁榮昌盛。
評分吳藕汀先生自幼傢道殷實,過著左琴右書的生活,但成年之後,太半人生處動蕩之世,個人命運便如一葉處江流之中。即便如此,先生仍能保持“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獨立”,這於生者而言,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孤燈夜話》是吳藕汀先生的又一本隨筆集。由於時代的原因,先生的大部分文字都是寫在煙盒紙上,或小學生的方格本上,字體大小不一,他人難以辨認,整理這些文字的繁重任務,大部分由其哲嗣吳小汀先生承擔。小汀先生說:“先父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曾錶示,就這樣隨意地寫,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為尊重藕公的想法,保持作品原貌,編輯隻根據文字量的多少簡單分瞭九捲,修正瞭一些整理稿中明顯的錯訛文字,通過查詢相關資料補充瞭一些整理稿中缺失的文字。《夜話》內容涉及金石書畫、版本考據、填詞賦詩、種藥養蟲、人物故實、京昆彈詞、社會變遷,可謂琳琅滿目。文字處處見性情,像日記,又像時評。麵對這樣一位知識淵博又有真知灼見的文化老人,就如同坐擁一座格調不俗、藏品豐富的圖書館,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打開這本書,安安靜靜地讀下去。
評分知識分子圖書館:辯證法的效價
評分送貨明顯比以前慢很多,近四天纔到;包裝幾乎沒有,書磨損較大;書目清單也沒有,無法報銷;要不是便宜,唉!
評分從學術背景來看,詹姆遜前半期是一個文學研究傢,他的文學理論專著《馬剋思主義與形式》 (1971)、《語言的牢籠》(1972)、《政治無意識》(1981)獲得瞭極高的聲譽,被稱為“馬剋思主義的三部麯”。但詹姆遜本人後來卻並不認為自己專屬於文學研究,而是一個“文化批評傢”,“注意的是世界範圍內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的發展。”詹姆遜的這一自道概括瞭他的學術興趣的轉移:齣版《政治無意識》之後,他的視野轉入瞭文學的外部文化環境,開始瞭對後工業社會的總體性觀察。1982年,他在美國惠特尼博物館發錶的“後現代主義和消費社會”的演講,標誌著他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獨到的思路,在資本擴張與文化生産之間探索深層的關聯。隨後他陸續齣版的《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可見的簽名》、《地緣政治美學》、《時間的種子》、《文化轉嚮》等論著,都聚焦於彌漫在西方社會的後現代主義文化現象,並將其納入曆史化的語境中條分縷析,成為當代西方社會最著名的思想傢之一。
評分很好喝,營養非常非常豐富!
評分閱讀英國女作傢馬琳娜•柳薇卡的作品總能帶給人太多快樂。這位喜劇天纔特彆善於在小說中營造一連串的巧閤與誤會,有著不把人逗笑誓不罷休的勁頭。我永遠忘不瞭自己在地鐵上看《烏剋蘭拖拉機簡史》時忍不住齣聲狂笑,以至於被周圍的人以疑惑的眼光注視良久的尷尬。不過柳薇卡在接受采訪時曾多次錶示,自己的小說雖然充滿瞭各類笑料,但最終是要去追問為什麼人們生活在一起是如此艱難。的確,這位火遍全球的作傢以輕鬆幽默聞名,但卻總是將筆觸伸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摺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