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北京这个文化中心和利玛窦合作,一场西方文化研究热潮在全国开展起来。许多学者,言必称“天”,称“上帝”,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的名字为很多明代学者知晓,这堪称历史上成功的“文化基督徒”运动。中外学者们都认为,明末的这段时期,是中国和西方文化关系最为和睦的阶段。儒、佛、道和外来天主教温和“对话”,北京的利玛窦,和杭州的莲池大师有书信往返,讨论神学和佛学的差别。有讨论,辩论,1616年,也曾有过一次较小的“南京教难”,但极端的迫害、暴力的对抗,在知识分子和民众中间并没有基础。诸如18世纪的“中国礼仪之争”,19世纪义和团“教案”,当下那无时无刻的“妖魔化”宣传,中国和西方、北京和罗马之间的不信任,那时都还没有发生。文明之间,只有相互的爱慕和捧场。因此人们戏称之为中西文化关系的“蜜月时期”。
评分历史还在继续,不断地诠释自己的历史。
评分越来越习惯买书也在京东了,齐全,送达快捷,当然有活动时价位也很便宜了,不过这次没赶上
评分家里老人要买的。没想到竟然有
评分他们为中国教会奠定了一个上层教会的传统,使教会历经风雨还能继续生存。三、利玛窦的学说渊源,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息息相关。他给中国带来了不少具有“现代性”的问题。近代人须臾不可回避的“理性”“科学”“开放”“交往”等主题,都和利玛窦的命题相关。四、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最能让国人长脸的,是利玛窦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同胞,使中国骤然在17、18世纪被称为世界上高度文明的“礼仪之邦”。
评分不错,值得购买。推荐。
评分这个系列的书很好,买了好几本了!
评分很不错的书噢。值得品读
评分为了签名,买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