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鑒賞與收藏

水晶鑒賞與收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秀梅 著
圖書標籤:
  • 水晶
  • 礦物
  • 寶石
  • 收藏
  • 鑒賞
  • 裝飾品
  • 療愈
  • 能量石
  • 風水
  • 禮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文化發展齣版社
ISBN:9787514210071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2374
包裝:軟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48
字數:2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700多幅高清細部圖、對比圖,為您展示水晶變化萬韆的無窮魅力!資深實戰派專傢教您一眼識彆假水晶、仿品、閤成水晶!全麵揭秘水晶的市場價格,是您身邊的水晶選購、投資好幫手!

內容簡介

  

  還在為琳琅滿目的各式水晶無從下手而彷徨嗎?還在擔心不懂水晶鑒定而買到假貨嗎?還在擔心不會"貨比三傢"而被宰嗎?《水晶鑒賞與收藏》將為您一一介紹水晶飾品的種類、水晶的價值評價、不同種類水晶的市場價格、肉眼和儀器鑒定真假水晶,並通過實例講解讓您在選購過程中少走彎路,避免買到假水晶。《水晶鑒賞與收藏》精心選配瞭700多幅高清彩色圖片和對比圖片,為您展示無色水晶、紫晶、黃晶、紫黃晶、發晶、綠幽靈、綠水晶、水晶貓眼、星光水晶等各種水晶變化萬韆的無窮魅力。

  《水晶鑒賞與收藏》內容新穎獨特、圖文並茂,極具指導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目前圖書市場上為水晶愛好者、收藏者和喜愛水晶首飾的愛美人士量身定製的、一本既全麵又專業的收藏投資水晶的指導書。

作者簡介

  肖秀梅,女,1963年齣生,天津地質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天津寶玉石研究所副所長,天津地質研究院珠寶鑒定實驗室主任,國傢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1984年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地質係,從事地質研究、珠寶鑒定和教學工作20多年,作為技術骨乾先後參與地質科研項目8項,其中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奬。作為珠寶鑒定實驗室技術負責人、主任先後完成數十萬件珠寶的鑒定和評估工作,連續10年為天津職業大學等院校教授珠寶專業課程。著有《時尚收藏?水晶》《翡翠收藏》《琥珀圖鑒?琥珀鑒賞與選購》《珊瑚圖鑒?珊瑚鑒賞與選購》《把玩件鑒賞》《珠寶玉石簡易鑒定手冊》《寶石投資聖典》等十多本圖書。

目錄

浪漫水晶飾品

水晶首飾款式/10

項墜、掛件/11

項鏈/14

項鏈與臉型/16

手串、手排、手鏈/17

戒指/20

手鐲/22

耳飾/25

服飾/27

套飾/28

水晶把玩件、擺件/30

觀賞石/30

把玩件/36

雕件/36

器皿/59

文房用品/60

眼鏡/61

裝飾品/61

水晶飾品市場/62

東海水晶市場/62

廣州水晶市場/65

巴西水晶市場/66

水晶飾品選購與收藏/68

質量評價/68

選購渠道、方法/75

如何防止購買到假貨/80

水晶收藏/82

水晶飾品保養/90

水晶價格行情

水晶首飾價格行情/94

白水晶/94

黃水晶/95

紫晶/96

紫黃晶/98

綠幽靈/98

發晶/99

茶晶/100

草莓水晶/101

芙蓉石/101

直徑、重量和價格的關係/102

水晶把玩件價格行情/104

水晶球/104

把玩件/107

水晶擺件價格行情/108

雕件/108

水晶晶洞/109

聚寶盆/110

水晶原料/111

水晶曆史文化

水晶曆史/114

古代水晶/115

現代水晶/117

國外水晶/118

水晶文化/120

寓意和象徵/120

各類寶石的象徵意義/122

傳說與故事/125

十二星座與水晶/128

十二生肖與水晶/130

生辰石/132

國石/135

結婚紀念石/137

水晶産業現狀/140

水晶有豐富的文化底蘊/140

消費者對水晶有較高的認知度/140

水晶擁有豐富的品種/141

水晶産品形式多樣/142

水晶品牌宣傳不足,存在誤區、誤導/143

水晶解晶語/144

國內水晶解晶語/144

外國人對水晶功效的認識/148

晶瑩水晶特性

水晶的寶石學性質/152

水晶的定義/152

水晶的寶石學特性/154

水晶分類/162

前言/序言

  古往今來,人們認為世界上最純淨的東西莫過於水晶。水晶常被人們比作貞潔少女的淚珠、聖人智慧的結晶、夏夜穹空的繁星、大地萬物的精華。水晶曠世奇石,自然造就,蘊藏著天地間靈秀之氣。從人類誕生之日起,人類就與水晶結下不解之緣,水晶的魅力被演繹得淋灕盡緻。水晶雖不及鑽石、翡翠、和田玉等的價值高,但其晶體大,購買成本相對較低,鑒彆相對簡單,因而在收藏市場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深受大眾的喜愛。
  本書內容全麵,涵蓋瞭水晶飾品種類、水晶價格行情、水晶文化曆史、水晶的特性和礦床,以及真假水晶鑒定等各方麵的內容。尤其是書中重點介紹瞭近兩年水晶的市場情況,以及各類水晶飾品的市場價格,讓讀者在選購過程中方便參考;關於真假水晶的鑒定,筆者不僅介紹瞭肉眼鑒定和儀器鑒定的方法、水晶的優化處理、相似寶石和仿品的鑒定、閤成水晶的鑒定等,還通過實例告訴收藏愛好者該如何避免買到假水晶。
  書中還精心選配瞭700 多幅圖片,展示齣無色水晶、紫晶、黃晶、紫黃晶、發晶、綠幽靈、綠水晶、水晶貓眼、星光水晶等各種水晶變化萬韆的無窮魅力。
  本書內容新穎獨特、圖文並茂,極具指導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目前圖書市場上為水晶愛好者、收藏者和喜愛水晶首飾的愛美人士量身定製的、最全麵、最權威的一本收藏投資水晶的指導書。書中還闡述瞭我國水晶産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並對水晶産業的發展提齣瞭寶貴的建議,對水晶産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所以這本書也可以作為行業的指導用書。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東海水晶陳士軍、天津珠寶街旗艦店、基立珠寶、北京樂石珠寶為本書提供瞭部分精美圖片,筆者也采用瞭維基百科(英文版)、江蘇連雲港“和順祥天然水晶作坊”、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傳是等拍賣公司部分圖片及價格資料,屈奮雄協助完成瞭英文資料翻譯、文字和圖片編輯,在此一並感謝!歡迎收藏愛好者關注筆者微博“珠寶街首席鑒定師”。


好的,這裏有一份關於一本名為《古建築的木構智慧》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盡,絕不提及您提到的《水晶鑒賞與收藏》或任何AI生成痕跡。 --- 《古建築的木構智慧:榫卯的哲學與營建的藝術》 一部深入探究中國古代建築結構精髓的百科全書式著作 引言:穿透時間尺度的結構之謎 當我們仰望那些矗立韆年的古老殿宇、精巧的園林亭榭,我們驚嘆的不僅是其氣勢恢宏或造型典雅,更是支撐這一切的內在邏輯——木構架體係。它以柔剋剛,以麯禦直,如同空氣中的呼吸一般,在風霜雨雪中保持著驚人的韌性與平衡。《古建築的木構智慧》正是一次對這一偉大建造哲學的深度溯源與係統梳理。 本書拒絕停留在對古建築錶象的描摹,而是執著於挖掘其“骨骼”的秘密:那些無需一釘一鉚,卻能實現精確咬閤、傳遞荷載的榫卯節點;那些承載瞭古代工匠對力學、材料學與人文精神深刻理解的結構模數。它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關於中國傳統智慧如何物化為空間的史詩。 第一部:木材的選擇與敬畏——材料的生命周期 中國古建築的生命力,源於對“木”這一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與尊重。本部分詳細闡述瞭古代匠人如何“識木”、“選木”與“養木”。 1. 材種的地理學考量: 介紹不同地域(如徽州之楠木、川中之杉木、北方之鬆柏)所適用的主要結構材種及其特性對比。深入分析瞭“材性”——如抗拉強度、抗壓強度、紋理走嚮對構件壽命的影響。 2. 采伐、乾燥與陳化: 詳述瞭古代“上梁”、“立柱”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擇吉日采伐、不同季節的木材含水率控製,以及“自然陳化”——如何通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風乾,使木材達到最佳的穩定狀態,避免日後開裂變形。我們還將考察“油煮”、“浸漬”等傳統防腐工藝,揭示這些看似原始的方法如何有效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 3. 構件的標準化與定型: 探討瞭古代建築“材分製”的演變過程,從唐代的“材”到宋代的“材分”,再到清代的“材份”,解析這些標準化製度如何確保即使在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工程中,構件的比例和接閤的精度都能保持一緻性,體現瞭高度發達的工程管理能力。 第二部:榫卯的幾何學——結構藝術的核心 榫卯,是本書的核心所在,它被賦予瞭結構功能、裝飾美感與哲學意蘊的復閤身份。這一部分將以圖解和模型分析的方式,詳盡剖析體係的構建。 1. 基礎節點的解構: 從最簡單的“穿帶榫”、“燕尾榫”開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核心節點,如“十字榫”、“砧木榫”和用於鬥栱體係的“斜撐榫”。每種榫卯的剖麵結構、受力方嚮、加工難度都被細緻分析。 2. 鬥栱的力學循環: 鬥栱,被譽為“中國古建築的關節”,本章將用現代力學語言重新詮釋其作用。重點解析“昂”、“枓”、“栱”之間的層層遞進關係,如何將屋頂巨大的垂直荷載,通過水平的延伸和層疊,轉化為嚮下的穩定壓力,實現“牆倒屋不塌”的奇跡。分析瞭不同朝代鬥栱的“齣跳”變化,如何反映瞭力學適應性與審美趨勢的迭代。 3. 梁架體係的序列邏輯: 係統梳理瞭“抬梁式”、“穿鬥式”兩大主流結構體係的差異與優勢。特彆對抬梁式中“減柱造”技術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工匠如何通過增加橫嚮聯係和巧妙分配荷載,在不犧牲空間開闊性的前提下,挑戰瞭傳統木構的跨度極限。 第三部:營建的哲學與實踐——從圖紙到實景 木構智慧不僅體現在單個節點上,更體現在整個施工流程和空間布局的哲學考量之中。 1. 魯班經與墨鬥的時代: 考察古代工程的規劃工具與製度。探討《營造法式》等重要典籍在指導工程實踐中的地位,以及“墨鬥”、“規矩”、“準繩”等基礎工具如何確保瞭宏大工程的精確放樣。 2. 臨時與永恒的平衡: 探討瞭古代建築施工過程中對“臨時支撐”和“臨時模闆”的精妙運用。工匠們如何利用木材的彈性與可塑性,在構件尚未完全就位時,保證結構的暫態穩定,直至最後一顆楔子打入,實現結構的永久鎖定。 3. 適應環境的抗震與韌性: 詳細分析木構架在麵對地震時的“柔性消能”特性。木構件之間的摩擦、節點的輕微位移和能量吸收,使得它們在強震中能夠“搖而不散”。通過對曆史災害記錄的對比分析,論證瞭木構體係在長期尺度上的優越適應性。 結語:傳統技藝的當代迴響 《古建築的木構智慧》最終迴歸到當代語境。它並非旨在復古,而是旨在啓迪。通過對這些曆經考驗的結構哲學的重溫,我們得以審視現代建築材料與結構設計中被忽視的“韌性”、“可持續性”和“材料的自洽性”。本書是對那些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用雙手丈量世界的古代匠人的最高緻敬,也是為當代結構工程師和建築師提供的一份寶貴精神遺産。 本書特色: 海量原創測繪圖: 包含數百張精細的榫卯節點剖麵圖,以及清晰的梁架受力示意圖。 跨學科視野: 結閤結構力學、材料科學與古代文獻學進行交叉論證。 文化語境深入: 將技術分析置於古代社會結構和審美變遷的大背景下解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震撼,是關於“稀有性”的全新認知。我們常常被“稀有”這個詞濛蔽,以為隻要“少見”就一定“昂貴”。但作者花瞭很大篇幅去剖析,真正的價值在於“稀有的完美度”以及“持續供應的穩定度”。書中用“粉鑽”和“高品質帕帕拉恰藍寶石”作為案例進行對比分析,深入講解瞭不同礦脈的形成周期和衰竭風險,這些信息是我在其他科普讀物中從未見過的深度剖析。它不僅是告訴你“什麼石頭值錢”,更是告訴你“為什麼值錢,以及它還能值錢多久”。這種對未來市場趨勢的預判能力,對於任何想進入高端收藏領域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讀完後,我對那些被過度炒作的“新晉網紅寶石”保持瞭一份理性的警惕,轉而更傾嚮於那些有著深厚曆史底蘊和穩定地質來源的經典品種。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套建立在紮實地質學基礎上的,高級的價值評估思維體係。

評分

我是一名地理科學的在讀學生,原本以為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內容會略顯基礎,畢竟我們的專業課程已經涉及瞭礦物學的深度內容。然而,事實證明,我低估瞭“鑒賞”與“研究”之間的那條微妙的鴻溝。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成功地搭建瞭從實驗室知識到實際市場價值之間的橋梁。例如,書中討論瞭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特定礦區(比如巴西的托帕石礦床)的開采難度和最終市場溢價,這種跨學科的視野,是教科書中鮮少涉及的。它讓我意識到,一塊漂亮的石頭背後,承載著全球供應鏈、能源消耗乃至地緣政治的復雜信息。此外,它對“優化”和“處理”技術的討論非常審慎和專業,沒有簡單地進行道德批判,而是客觀地分析瞭不同處理方法對礦物長期穩定性和市場公允價格的影響。這套分析框架,遠比我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分析要細緻入微,為我未來從事礦物資源評估和市場分析提供瞭極其寶貴的實操性指導。

評分

說實話,我對“收藏”這兩個字本來是有點敬而遠之的,總覺得那是一條燒錢且充滿陷阱的路。但這本書裏關於“收藏哲學”的部分,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沒有鼓吹天價交易或者一夜暴富的神話,反而強調的是一種基於知識、情感和耐心的長期主義。作者將收藏行為上升到瞭一種文化傳承的高度,探討瞭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特定晶體(比如紫水晶或海藍寶)的偏好變化,這簡直是微觀社會史的絕佳切片。我記得有一段講到,真正的收藏傢收的不是“石頭”,而是時間凝固的藝術品,這句話讓我深受觸動。更實用的是,書中對“贋品辨識”的章節詳盡得令人發指。它不是隻列齣幾種常見的閤成材料,而是深入到化學成分和微觀結構層麵,教我們如何通過觀察氣泡、生長紋理甚至熒光反應來判斷真僞。這種深度的剖析,讓那些市麵上充斥的“高仿”瞬間現齣原形。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賦能讀者,讓我們在麵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時,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做齣明智的、符閤自己審美品味的投資與收集決策。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我一直對那些閃閃發光的礦物世界充滿好奇,但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動輒上百個礦物學名和復雜的晶體結構圖,要麼就是浮於錶麵,隻是一些精美的照片堆砌。而這本書的齣現,完全打破瞭這種僵局。作者的文字功底瞭得,將深奧的寶石學知識講得如同娓娓道來的故事。比如,書中對紅寶石形成曆史的描述,仿佛帶領讀者穿越迴地質深處,感受億萬年間壓力與高溫的鬼斧神工。我尤其欣賞它在“如何培養鑒賞眼光”這一章節的獨到見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淨度”、“顔色”這些標準,而是結閤瞭大量的實例,教我們如何從光綫的摺射中讀懂礦物的靈魂,如何區分天然的靈動與人工的呆闆。讀完之後,我再去參觀任何一個珠寶展,眼神都變得不一樣瞭,能更敏銳地捕捉到那些細微的、決定價值的關鍵特徵。這不僅僅是一本知識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老到的師傅,手把手地將自己的“道”傳授給你。對於任何想從小白晉升為能與專傢侃侃而談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可估量,它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礦物美學殿堂的秘門。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效果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常常在想,一本關於視覺藝術的指南,如果自身不夠美觀,那簡直是莫大的諷刺。幸運的是,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到瞭極緻的平衡。每一頁的布局都經過深思熟慮,礦物的照片不僅僅是高清的,更重要的是,它們被放置在最能突齣其特性的背景下。比如,對比呈現天然晶簇與切割後寶石的照片時,作者巧妙地運用瞭留白和對比色,讓讀者能瞬間領會到“原生態”和“人工雕琢”之間的美學差異。特彆值得稱贊的是,那些復雜的地質學插圖和礦物晶係圖,被設計得異常清晰簡潔,完全去除瞭冗餘的裝飾綫條,用最直觀的圖示語言解釋瞭復雜的幾何結構。這對於我這種偏愛直覺而非純邏輯理解的讀者來說,是極大的幫助。閱讀體驗非常流暢,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充滿瞭“專業”的可靠感,讓人忍不住想反復翻閱,甚至用指尖去描摹那些晶體的完美幾何切麵。

評分

不錯很有幫助,隻是沒有假貨圖片對比,在錄入一些誠信商傢就更好瞭

評分

看著還不錯,用瞭再評論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是不錯!內容很豐富!全麵的講解水晶的一切~

評分

書很厚實,慢慢鑒賞啦

評分

書收到,裝幀精美,內容翔實,是正版,滿意

評分

不錯

評分

還可以吧

評分

特實用一本書,以後買水晶就不會上當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