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肯普,自由记者、《父亲季刊》杂志的自由撰稿人、《男性健康》杂志的特约编辑。其文章主题包括孕婴和父亲角色,均发表于英国国内知名杂志和报刊,包括《卫报》《男性健康》《父亲季刊》《孕婴》《你和宝贝》《怀孕和生育》《母亲和孩子》等。 肯普与妻子阿曼达和儿子斯坦利生活在伦敦西部。 吴凡,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研究生,获得人事部二级笔译证书,曾出国交换学习,有长期的笔译工作经验以及多次的大型会议口译经验。
Chapter 1 发现自己要做爸爸了 孕期:0~8周
1 我是不是要当爸爸了?
2 验孕方法有哪些?
3 老婆怀上了有什么“好的”?
4 准爸爸们都有何反应?
5 怎么计算预产期?
6 为什么预产期这么重要?
Chapter 2 开始承担爸爸的职责 孕期:9~12周
1 每个孕期都该做什么?
2 怀上以后,准爸爸要做什么?
3 孕妇现在是什么感受?
4 我适合当爸爸吗?
5 孕妇还能锻炼身体吗?
6 有什么“双人项目”能让母婴*健康?
7 什么时候能对外宣告我要当爸爸了?
Chapter 3 孕检过程 孕期:13~16周
1 老婆做B超检查,我应该做什么?
2 孕期都有哪些重要检查?
3 B超检查是怎么进行的?
4 准爸爸需要做检查吗?
5 老婆怀上多胞胎怎么办?
Chapter 4 孕期性事与准爸胎教:大肚子不再是负担 孕期:17~20周
1 我们还能过性生活吗?
2 哪些体位*适合“孕期性爱”?
3 宝宝出生多久我们就可以恢复性福生活了?
Chapter 5 平稳期的准备工作 孕期:21~24周
1 准爸爸如何做胎教?
2 陪老婆一起怀孕?
3 准爸爸们可以开始准备了?
4 我们应该为了孩子搬家吗?
5 养个孩子得花多少钱?
6 该在哪里买婴儿用品?
7 需要准备哪些婴儿用品?
8 如何选购婴儿车?
9 选择儿童安全座椅有什么讲究?
……
Chapter 6孕中期的其他准备:育儿室和父亲身份 孕期:25~28周
Chapter 7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 孕期:29~32周
Chapter 8***开始 孕期:33~36周
Chapter 9准备卸货 孕期:37~40周
Chapter 10 宝宝出生
Chapter 11带宝宝回家 宝宝:1~2周
Chapter 12 第六周的“警告”…… 宝宝:3~6周
*后的赠言:新爸爸“十要十不要”——新妈妈的奉劝
孕产术语自查表
评价四: 我本来以为自己对“准爸爸”这个角色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无非就是多赚钱、多跑腿,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才发现自己对分娩过程的理解简直是太肤浅了。书中对分娩疼痛的描述并非是恐吓,而是以一种极其尊重和科学的态度去解析临产的生理过程,这极大地减轻了我对未知痛苦的恐惧感。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地列举了不同分娩方式下,准爸爸可以采取的物理支持和心理鼓励的具体话术。我以前总觉得“加油”二字就够了,但书里给出的“在你身边,你很棒,我们一起度过”这种更具指向性的语言,明显更有力量。这种细节的把控,体现了作者对整个孕产体验的深度洞察。它让我提前演练了自己在产房中的角色,从准备待产包的清单核对,到进产房后的定位,都让我心里有底,不再慌张失措。
评分评价三: 自从我太太宣布怀孕后,我发现自己仿佛被抽离了这场“大戏”的主角团,成了那个在旁边鼓掌的角色。大部分关注点都在我太太身上,而我自己的困惑和期待常常被忽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这位“边缘人物”发了一张“入场券”。它很巧妙地平衡了准爸爸和准妈妈双方的视角。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处理来自双方父母的育儿建议冲突”,这简直是太及时雨了!我当时正被来自双方老人的不同意见搞得焦头烂额,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沟通策略,让我可以更好地充当我和我太太之间的缓冲墙。它教我如何有理有据地表达我们的决定,而不是一味地退让或强硬对抗。这种在家庭关系中的“情商”指导,远比单纯的孕期知识更有价值。它让我意识到,建设一个和谐的育儿环境,准爸爸的沟通艺术至关重要。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理工科出身的准爸爸,我习惯于用逻辑和数据来理解世界,但面对怀孕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我着实感到手足无措。我买了好多号称专业的孕期手册,结果发现里面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医学术语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指标,看得我头都大了。这本书却完全走了另一条路,它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孕期变化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任务清单”和“情景模拟”。比如,它会详细指导你如何识别老婆情绪的细微变化,而不是简单地说“多关心她”。书中提供的那些实操建议,比如如何科学地布置婴儿房的收纳空间,或者在产检时如何有效提问,都具有极强的实战价值。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分工合作”的强调,它鼓励准爸爸不仅要在物质上支持,更要在情感和家务劳动上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本书真正让我明白了,养育一个生命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我们两个人的共同事业。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前瞻性”和“人性化关怀”。它不仅仅停留在孕期的九个月,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产后恢复和新生儿降临后的“第四个季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准爸爸产后情绪调整”的章节,很多书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爸爸们天生就该坚强。但这本书坦诚地指出了新手爸爸可能面临的低落情绪,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伴侣可能出现的产后抑郁迹象,并提供了及时的求助渠道。这种对男性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我感到非常被重视。此外,书中关于建立“高质量的亲子依恋”的建议,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充满了趣味性的互动游戏和日常小习惯的推荐,让“陪伴”变得轻松有趣,而不是一项沉重的任务。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已经为迎接宝宝的到来做好了最全面的身心准备。
评分评价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孕期新手老爸”量身定做的!我老婆怀孕后,我感觉自己一下子被扔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从孕早期的各种不适到孕中期的胎动变化,再到孕晚期的准备工作,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无头苍蝇。市面上那些书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只关注孕妈的感受,很少有能真正站在准爸爸的角度,用大白话告诉我“我需要做什么,我能帮上什么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跟你拉家常,一点也不枯燥。它详细地梳理了孕期的时间线,让我清楚地知道在哪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问题,该如何和老婆有效沟通。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准爸爸心理建设的部分着墨不少,它帮助我正视自己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转变过程中的焦虑和迷茫,这种共情让我觉得作者真的理解我们这些新手爸爸的心声。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这场生命奇迹中的积极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