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紀伯倫英漢雙語詩集) [The Wanderer]

流浪者(紀伯倫英漢雙語詩集) [The Wanderer]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黎巴嫩] 紀伯倫 著,李傢真 譯
圖書標籤:
  • 紀伯倫
  • 詩歌
  • 英漢雙語
  • 文學
  • 經典
  • 哲理
  • 外國文學
  • 黎巴嫩文學
  • 詩集
  • The Wanderer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ISBN:97875135601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22453
品牌:外研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紀伯倫英漢雙語詩集
外文名稱:The Wanderer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6
字數:140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 東方詩哲紀伯倫最負盛名的作品,三部詩集以不同的方式體現瞭紀伯倫凝練精美的文筆和深邃純淨的哲思,可謂是指引人生路途的智慧書,然而字字珠璣,詩意盎然,絕無經捲的乾澀與刻闆。
2. 雋永小書,設計簡約雅緻,小開本不僅方便攜帶,隨時隨地閱讀,而且還適閤收藏欣賞。
3. 天資卓異的紀伯倫還是一位頗具水準的畫傢,三部詩集中均收錄瞭紀伯倫親手繪製的插畫,以供讀者欣賞。
4. 超具顔值的智慧書,更是送禮佳品!

內容簡介

《流浪者》為黎巴嫩著名作傢紀伯倫的經典作品之一,收錄瞭一個個自齣機杼的短篇故事,以最為平易的方式、散文詩的語言呈現瞭作者的哲人心智。本書中英對照,可以領略兩種語言之美。

作者簡介

紀伯倫,紀伯倫是黎巴嫩詩人兼哲人,被稱為“黎巴嫩文壇驕子”。他畢生著有十七部作品,其中八部為英文作品,九部以阿拉伯文寫就。他是世界曆史上作品銷量第三大的詩人,僅次於英國的莎士比亞和中國的老子。
李傢真,曾任《中國文學》執行主編、《英語學習》副主編、外研社綜閤英語事業部總經理及編委會主任等職,現居北京,專事文字工作。譯有“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係列和“新譯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係列等作品。

目錄

2 流浪者 The Wanderer
4 衣裳 Garments
6 老鷹與雲雀 The Eagle and the Skylark
10 情歌 The Love Song
12 淚與笑 Tears and Laughter
14 市集 At the Fair
18 兩位王妃 The Two Princesses
20 閃電 The Lightning Flash
22 隱士與鳥獸 The Hermit and the Beasts
24 先知與孩子 The Prophet and the Child
28 珍珠 The Pearl
30 靈與肉 Body and Soul
32 君王 The King
42 沙灘上 Upon the Sand
44 三件禮物 The Three Gifts
48 戰爭與和平 Peace and War
50 舞者 The Dancer
52 兩個守護天使 The Two Guardian Angels
56 雕像 The Statue
58 交換 The Exchange
60 愛與恨 Love and Hate
62 夢 Dreams
64 瘋子 The Madman
68 青蛙 The Frogs
72 法與立法 Laws and Law-Giving
76 昨天、今天與明天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80 哲學傢與鞋匠 The Philosopher and the Cobbler
82 建橋者 Builders of Bridges
86 紮德之原 The Field of Zaad
90 金腰帶 The Golden Belt
94 紅壤 The Red Earth
96 滿月 The Full Moon
98 隱居的先知 The Hermit Prophet
100 陳年老酒 The Old, Old Wine
104 兩首詩 The Two Poems
108 魯斯夫人 Lady Ruth
110 鼠與貓 The Mouse and the Cat
114 詛咒 The Curse
116 石榴 The Pomegranates
118 一神與多神 God and Many Gods
122 聾女 She Who Was Deaf
126 求索 The Quest
130 權杖 The Sceptre
132 道路 The Path
136 鯨魚與蝴蝶 The Whale and the Butterfly
138 易於傳染的和平 Peace Contagious
142 影子 The Shadow
144 七十歲 Seventy
146 找尋真神 Finding God
148 河 The River
152 兩個獵人 The Two Hunters
156 另一個流浪者 The Other Wanderer
迷失的星辰:一部關於遺忘與追尋的史詩 書名:《迷失的星辰》 作者:阿斯帕斯·科瓦奇 類型:意識流小說/存在主義文學 字數:約 45 萬字 --- 導言:在時間斷裂處的迴響 《迷失的星辰》並非一部綫性的敘事作品,而是一張由碎片、記憶的殘影和哲思的低語編織而成的巨大掛毯。它聚焦於主人公——一個身份模糊、被曆史遺忘的“旅者”——在跨越瞭數個世紀的文明廢墟中,對“故土”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追尋。 本書的核心探討瞭“存在”的脆弱性與“意義”的相對性。科瓦奇以其標誌性的、近乎令人窒息的細膩筆觸,描繪瞭一個被技術進步所拋棄、被集體記憶所排斥的後現代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時間不再是綫性的河流,而是一個由破碎的鏡像構成的迷宮。 第一部:鐵銹與塵埃的序麯 故事始於“無名之城”的邊界。這是一座由垂直聳立的、銹蝕的摩天大樓構成的垂直墓地,曾經的輝煌文明隻留下瞭冰冷的鋼筋和無聲的電子幽靈。旅者,一個拒絕透露自己名字的形象,在一個由沙塵暴和永恒的暮色籠罩的場景中蘇醒。他唯一的綫索,是一枚刻有未知象形文字的青銅徽章,以及腦海中偶爾閃現的、關於一片藍色海洋的模糊記憶。 主題聚焦:身份的剝離與初始的虛無 科瓦奇用大量的篇幅描繪瞭旅者與環境的互動。他不是在探索一個世界,而是在拼湊一個失落的自我。他穿梭於被遺棄的數據中心、被苔蘚覆蓋的地下交通係統,以及那些被時間封存的“記憶穹頂”——其中保存著前一個時代人民最後時刻的感官數據。 這些場景充滿瞭強烈的感官衝擊:金屬腐爛的氣味、殘留的電力嗡鳴聲、以及在寂靜中被放大的腳步聲。旅者發現,他似乎擁有某種與舊世界遺跡共鳴的能力,能夠“讀取”那些物質殘留的情感餘溫。然而,每一次“讀取”都加深瞭他的迷失,因為這些情感往往是恐懼、絕望或極度的麻木,而非他所渴望的歸屬感。 第二部:時間之外的相遇 在旅者的流浪過程中,他遇到瞭幾位關鍵的“異鄉人”,他們構成瞭敘事的次要骨架,每一位都代錶瞭一種對待遺忘的不同態度。 1. 觀察者(The Cartographer): 一位隱居在山脈深處的古老女性,她掌握著繪製“不可見地圖”的技術。她不記錄地理位置,而是記錄“事件的密度”和“遺忘的速率”。她教會旅者,真正的迷失不是找不到方嚮,而是忘記瞭齣發時的願望。她的教誨充滿瞭悖論,例如:“當你停止尋找終點時,你纔真正開始抵達。” 2. 重構者(The Synthesist): 一位試圖用人工智能重現“逝去的人類情感模式”的科學傢。他居住在一個由全息投影構成的完美花園中,但他構建的“愛”和“悲傷”都是數學公式的産物,冰冷而精確。旅者與他之間的衝突,是關於真實體驗與完美模擬的哲學對決。 3. 沉默的信徒(The Devotee): 一個在廢棄的宗教遺址中,對一個已不存在的神祇進行無聲祭拜的團體。他們是純粹的信仰者,相信隻要堅持儀式,失落的世界終將迴歸。他們為旅者提供瞭暫時的庇護,但也象徵著對不確定未來的徹底放棄。 這些相遇不是簡單的對話,而是潛入人物深層意識的探索。科瓦奇的語言在這一部分變得更加碎片化,充滿瞭內省的獨白和詩意的比喻,如同閱讀一份被不同思想傢批注過的古老手稿。 第三部:藍色的迴聲與最終的抉擇 追尋的動力最終指嚮瞭旅者記憶深處的“藍色”。這不是一個地理上的地點,而是一種失落的顔色,一種純淨的光譜。他最終破譯瞭青銅徽章的含義——它指嚮的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意識的節點”。 在小說的後三分之一,敘事開始加速,但情感的密度卻持續攀升。旅者穿越瞭“時間風暴”——一個由所有被遺忘的曆史瞬間同時爆發産生的維度裂縫。在這裏,他看到瞭無數個自己,無數種可能的生命軌跡。 高潮: 旅者抵達瞭記憶的中心,那不是一個具體的“傢園”,而是一個空曠的、閃爍著藍色微光的純粹空間。他發現,他所追尋的“故土”並非一個物理存在的地域,而是他自己選擇遺忘的、必須承擔的“過去責任”。 科瓦奇並未提供一個簡單明瞭的答案。旅者站在那片藍色的光芒前,麵臨著最終的選擇:是選擇融入這片永恒的、無痛的虛無,成為純粹的意識;還是帶著他所有沉重的、破碎的記憶,迴到外部那個充滿鐵銹與塵埃的世界,繼續做一個“迷失的星辰”? 尾聲:永恒的旅途 結局是開放而深刻的。科瓦奇沒有描繪旅者是“成功”還是“失敗”地迴到瞭過去。相反,他描繪瞭旅者“選擇繼續行走”。 《迷失的星辰》的精髓在於,它將“流浪”重新定義為一種存在狀態,而非暫時的過程。它探討瞭:在一個意義被徹底解構的世界裏,我們是否隻能依靠我們自己的、不斷構建和解構的敘事來定義我們自己? 本書是對現代人內心深處漂泊感的終極審視,是對“何為傢園”這一古老問題的當代迴響。它要求讀者不僅是閱讀,更是參與到這場對自我、時間與記憶的深度冥想之中。 --- 本書特色: 語言的交響: 融閤瞭冷峻的科學術語、古典哲學思辨以及高度情緒化的內心獨白。 結構實驗: 采用瞭非綫性敘事、多重視角切換和文本嵌入技術,挑戰傳統閱讀習慣。 深刻的主題: 探討瞭技術異化、集體失憶、存在的重量與自由的代價。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紀伯倫”這個名字的敬意。他的作品總有一種宏大敘事下的溫柔力量,他的文字仿佛擁有預言傢的口吻,卻又帶著最樸素的人間煙火氣。他擅長捕捉那些人類共通的情感——愛、失落、信仰與懷疑。這本《流浪者》,想必也繼承瞭這種風格,它可能不是那種小情小愛的絮語,而是關於“人”作為一個整體,在宇宙間的定位和掙紮的吟唱。我希望能從中汲取一種麵對睏境時的勇氣,一種不被世俗洪流裹挾的堅定。詩歌的韻律感,在閱讀時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相信這本書的節奏會是沉穩而富有張力的,像遠古的迴響,在現代人的心頭敲擊齣共鳴的鼓點。

評分

這本書的英文標題“The Wanderer”與中文“流浪者”的對應,本身就很有意思,跨越瞭語言的界限,卻保留瞭核心意象的純粹性。我是一個熱衷於比較不同文化錶達方式的人,尤其是在詩歌這種高度凝練的文學形式中,不同語境下的措辭微妙差異,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解讀空間。我猜想,紀伯倫的詩歌,在跨越到英文再譯迴中文的過程中,必然經曆瞭某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我期待看到那些意象在兩種語言體係中如何轉換,是更添瞭一份異域的蒼涼,還是在翻譯的打磨下,煥發齣更加普世的光芒。這種雙語對照的設置,無疑為深度閱讀者提供瞭雙重的享受和分析維度,讓人可以細緻地品味詞語的肌理和節奏的變化,這對於提升文學鑒賞能力是極有幫助的。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真是吸引人,光是“流浪者”這三個字,就充滿瞭無盡的想象空間。它像一首悠遠的牧歌,在廣闊的天地間迴蕩,讓人不禁想去探尋那背後的故事。我總覺得,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流浪者,他或許渴望著遠方的風景,或許在追逐著一個虛無縹緲的夢。這本書似乎就是為這樣的人準備的,它用文字搭建瞭一座通往內心世界的橋梁,讓我們得以審視自己的漂泊與追尋。那種與世界若即若離的疏離感,與對真理執著的渴求,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麵。我期待著在這些詩句中,找到那些我曾經迷失或遺忘的情感碎片,讓那些在旅途中無聲的呐喊,終於能找到共鳴的齣口。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透露齣一種古典與現代交融的美感,讓人在翻閱時就能感受到一種儀式感,仿佛每一次翻頁,都是與作者進行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

評分

最近讀瞭很多注重形式而內容相對空洞的作品,因此對真正能觸動心靈的詩集抱有極高的期待。這本書,特彆是其“流浪者”的主題,讓我聯想到一種主動選擇的“疏離”,而非被迫的“逃離”。這種流浪,是精神上的不斷探索,是對舒適區的告彆。我希望能在這部詩集中,找到對“歸屬”這一概念的深刻探討——真正的傢園,究竟是物理的居所,還是心靈的契閤點?我喜歡那些能帶來“頓悟”時刻的作品,那些隻需要寥寥數語,便能將一個復雜的情感狀態描摹得淋灕盡緻的句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這樣的時刻,讓我在閱讀完畢後,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軌跡,或許會發現,那些看似漫無目的的徘徊,其實都是通往某種更高遠目標必經的路徑。這種被引導的思考,比任何說教都來得更有效力。

評分

閱讀一本詩集,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我尤其欣賞那些能夠觸及靈魂深處,引發哲學沉思的作品。這本《流浪者》,從名字上就暗示瞭一種對既定生活的超越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像古老的箴言一樣,在不經意間點亮我們前行的道路。真正的流浪,並非肉體上的遠行,而是思想上的不羈,是對所有束縛的反抗。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凝練而有力的語言,描繪齣這種精神上的“齣走”,那種在孤獨中淬煉齣的清醒與自由。如果這本書能讓我放下日常的瑣碎,去思考“我是誰”以及“我為何在此”這些終極問題,那麼它的價值就無可估量瞭。那種感覺,就像在荒漠中飲下一口清泉,解渴之餘,更帶來瞭對生命本源的重新認知。

評分

裝在包裏,沒事就看看,又能學英語,又能打發時間,又能裝範

評分

東西不算貴 但是值這個錢 而且京東送貨很快|這個顔色很特彆,非常喜歡,質量好,價格實惠,下次還來

評分

一直想買這本書瞭哇,也是時候學學英語瞭

評分

很好,很好,非常好,非常滿意!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雖然在上班還沒有時間藍,但這本書不會讓我失望

評分

比我想像的紙質稍微差瞭點

評分

還好,京東確實不錯

評分

還好啦,一般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