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種植學(第2版)》通過四條主綫嚮讀者全麵展現瞭口腔種植學的發展與成就。其一,通過動物實驗的組織學研究闡述瞭拔牙窩愈閤、引導骨再生、拔牙位點保存和即刻種植的組織學愈閤過程以及骨結閤的發生與成熟過程;其二,通過解剖學研究闡述瞭牙缺失之後的解剖學變化及其對種植治療的影響;其三,通過對種植體結構的研究闡述瞭種植體係統的設計和錶麵處理及其對種植治療效果的影響;其四,通過對口腔種植治療程序和技術的詳細論述,展現瞭種植治療所獲得的理想功能和美學效果,並詳細敘述如何獲得之。《口腔種植學(第2版)》共計22章,圖文並茂,附有2016張圖片、18張錶格、4類主要種植程序的視頻資料。《口腔種植學(第2版)》首度在國內原創口腔醫學學術專著中附加視頻病例資料,體現瞭紙製圖書與網絡媒介、靜態平麵圖文與動態視頻信息的完美結閤。
宿玉成,BDS,MS,DDS,PhD,EMBA,教授、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PUMCH)口腔種植中心主任、首席專傢
北京口腔種植培訓中心(BITC)首席教官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教育背景
醫學學士(佳木斯醫學院口腔醫學係,1977~1982年)
醫學碩士(白求恩醫科大學口腔醫學係,1985~1988年)
醫學博士(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2005~2008年)
工商管理碩士(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2002~2005年)
主要工作背景
佳木斯醫學院/佳木斯大學(1982~1999年),助教、住院醫師,講師、主治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和黑龍江省口腔醫學研究所創始人。曾任佳木斯醫學院口腔醫院頜麵外科主任、口腔醫院院長、口腔係主任、黨委書記,黑龍江省口腔醫學研究所所長,佳木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1991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94年破格晉升為教授、主任醫師,黑龍江省教委口腔頜麵外科重點學科帶頭人。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正頜外科學
郵電總醫院(1999~2002年),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口腔科主任、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口腔種植學與正頜外科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2002年~),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口腔科主任副院長,現任口腔種植中心主任、首席專傢,主要研究領域為口腔種植學
口腔種植學相關的主要學術兼職
北京口腔種植培訓中心(BITC)首席教官
北京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主委,中華醫學會口腔種植專委會常委
國際牙醫師學院院士,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專傢組成員
《口腔醫學研究雜誌》副主編,《中國口腔頜麵外科雜誌》、《口腔頜麵外科雜誌》、《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誌》、《中國口腔醫學年鑒》、《實用口腔醫學雜誌》和《中國口腔種植雜誌》等多種雜誌編委。
第1章 口腔種植學導論(宿玉成)
1.1 口腔種植的學科概念
1.1.1 口腔種植的概念
1.1.2 口腔種植學的概念
1.2 口腔種植學的産生與發展
1.2.1 種植體的産生與演變簡史
1.2.2 種植體體係的成熟
1.2.3 口腔種植學的發展階段
1.2.4 口腔種植學在中國的進展
1.3 口腔種植的臨床實踐
1.3.1 種植治療的特點
1.3.2 種植治療的臨床實施
1.3.3 種植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
1.3.4 文獻記載的種植成功標準
1.3.5 國內提齣的種植成功標準
1.3.6 循證醫學研究證據
1.3.7 種植治療效果的判定標準
1.3.8 種植體狀態的判定標準
第2章 口腔種植的材料學基礎(宿玉成)
2.1 種植體係統
2.1.1 概述
2.1.2 種植體係統的分類
2.1.3 根形種植體係統
2.2 種植體材料
2.2.1 種植體材料的生物性能
2.2.2 種植體材料的化學性能
2.2.3 種植體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
2.2.4 鈦及鈦閤金種植體
2.3 種植體錶麵
2.3.1 種植體錶麵的概念
2.3.2 種植體的宏觀錶麵形狀
2.3.3 種植體的微觀錶麵形態
2.3.4 種植體錶麵處理
2.3.5 鈦漿塗層錶麵
2.3.6 羥基磷灰石塗層錶麵
2.3.7 大顆粒噴砂酸蝕錶麵
2.3.8 親水性大顆粒噴砂酸蝕錶麵
2.3.9 電化學氧化錶麵
2.4 種植體結構設計
2.4.1 種植體頸部
2.4.2 種植體體部
2.4.3 種植體根端
2.4.4 種植體尺寸
2.5 基颱
2.5.1 基颱的概念
2.5.2 基颱的設計理念與分類
2.5.3 基颱的結構與功能設計
2.6 基颱一種植體界麵
2.6.1 基颱連接
2.6.2 外基颱連接
2.6.3 內基颱連接
2.6.4 種植體平颱轉移
2.7 種植覆蓋義齒的附著體係統
2.7.1 種植覆蓋義齒的概念
2.7.2 附著體係統的特徵
2.7.3 附著體係統的臨床分類
2.8 其他重要部件
2.8.1 愈閤相關類部件
2.8.2 基颱相關類部件
2.8.3 印模相關類部件
2.9 種植體係統的發展
2.9.1 種植體係統的設計要素
2.9.2 種植體係統的材質因素
第3章 口腔種植的組織與解剖學基礎(宿玉成)
3.1 牙槽骨錶麵的黏膜組織
3.1.1 牙齦
3.1.2 硬齶黏膜
3.1.3 牙槽黏膜
3.2 上頜骨
3.2.1 上頜骨體部
3.2.2 上頜竇
3.2.3 上頜骨四突
3.2.4 上頜骨的生物力學
3.3 下頜骨
3.3.1 下頜升支
3.3.2 下頜體
第4章 口腔種植的生物學基礎
第5章 口腔種植的檢查與評估
第6章 口碑種植的放射綫診斷
第7章 口腔種植外科與種植修復方案設計
第8章 美學種植治療
第9章 種植外科基本程序
第10章 種植二期手術與軟組織處理
第11章 種植修復基本程序
第12章 種植治療的模闆
第13章 引導骨再生
第14章 拔牙位點保存
第15章 上頜賣點提升
第16章 自體骨增量
第17章 即刻種植
第18章 即刻修復和即刻負荷
第19章 牙列缺失的種植治療
第20章 種植治療並發癥及防治
第21章 種植體周圍維護
第22章 種植支抗
網絡增值錄像
參考文獻
索引
跋
這本《口腔種植學(第2版)》簡直是口腔種植領域的“百科全書”!作為一名剛剛步入種植領域不久的年輕醫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知識、又能涵蓋最新進展的教材。翻開這本書,我立刻就被它嚴謹的邏輯和詳盡的內容深深吸引。從基礎的解剖生理學、材料學,到復雜的種植體設計、手術技術,再到後期的修復和並發癥處理,幾乎涵蓋瞭種植牙的方方麵麵。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類型種植體、骨增量技術、美學修復的介紹,都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圖和高質量的X光片、CT影像,直觀易懂。作者們不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分享瞭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和技巧,比如如何在特定解剖結構下進行精準植入,如何應對不同程度的骨缺損,如何製定個性化的修復方案等等。我感覺就像有經驗的導師在我身邊手把手教學一樣。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情況相結閤,學會舉一反三。這本書不僅僅是教科書,更像是一本操作指南,為我的臨床實踐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指導,讓我對口腔種植的信心倍增。
評分一直以來,口腔種植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層齣不窮,讓我時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口腔種植學(第2版)》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僅全麵總結瞭口腔種植的經典理論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興領域,比如數字化種植、微創種植、以及與正畸、牙周治療的聯閤應用等。書中對這些新技術的原理、優勢、局限性以及臨床應用前景進行瞭詳細的分析,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軟組織管理和即刻負重的章節印象深刻,這些內容對於提高種植牙的美學效果和縮短治療周期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不同種植係統的比較和評價,也十分客觀公正,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各種係統的特點,從而做齣更明智的選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關於口腔種植前沿動態的“報告”,它讓我能夠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係,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評分坦白說,我對口腔種植的瞭解之前一直比較碎片化,很多知識點停留在零散的理解階段。這本《口腔種植學(第2版)》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把“鑰匙”,讓我能夠係統地打開種植學的大門。它從最基本的診斷和治療計劃的製定開始,詳細講解瞭如何評估患者的骨量、骨密度、咬閤關係以及全身健康狀況,這些都是成功種植的基礎。書中對不同類型的骨增量手術,如GBR、SA、植骨塊移植等,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包括手術步驟、適應癥、並發癥以及術後管理,讓我能夠清晰地瞭解每種技術的精髓。我還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種植修復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不同修復方式的原理、優缺點以及適應癥,例如固定修復、活動修復、以及種植導闆在修復過程中的應用。這本書的邏輯清晰,內容詳實,條理分明,讓我能夠一步步構建起對口腔種植學的完整認知體係。它不僅僅教授我“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讓我理解“為什麼”這麼做,這對於我提升臨床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
評分作為一名種植初學者,拿到這本《口腔種植學(第2版)》時,我既興奮又有些忐忑,生怕內容過於艱深難以理解。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復雜的技術和概念。它沒有像某些教材那樣堆砌大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大量的示意圖和真實病例照片,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手術導航、3D打印輔助設計等前沿技術的介紹,這些內容讓我對未來的種植技術發展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書中對於不同種植方案的優缺點、適應癥和禁忌癥的分析,也非常客觀和中肯,避免瞭過度神化某種技術或産品。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在我迷茫的時候給予指引,在我遇到睏難的時候提供幫助。它讓我能夠紮實地掌握種植牙的基本功,也為我將來學習更高級的技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口腔修復科醫生,平時接觸種植修復的病例很多,但總覺得對種植體的基礎理論和外科操作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這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本《口腔種植學(第2版)》,讓我耳目一新。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來理解口腔種植。書中對生物力學、骨結閤的原理、不同材料的性能以及種植體與軟硬組織的相互作用等基礎科學的闡述,比我以往接觸的任何資料都要詳盡和透徹。特彆是關於種植體長期穩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骨反應機製的討論,讓我對如何選擇最適閤的種植係統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書中對於各種並發癥的分類、病因分析以及處理策略的介紹,條理清晰,非常有條理,這對於減少臨床風險、提高治療成功率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病例的鑒彆診斷和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製定過程的詳細描述,這有助於我們更科學、更全麵地評估患者的條件,從而設計齣最佳的治療計劃。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非常令人稱道,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寶貴的臨床參考資料,能夠幫助我們不斷提升種植治療的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