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八章,分彆從把握人生進行時、與時間賽跑、珍惜現在的幸福、做真實的自己等方麵入手,旨在告訴人們該如何把握現在、珍惜現在,該如何纔能抓住自己的現在,該如何纔能擁有一個充滿期許的未來。未來從來不是彆人能夠給的,它需要你從現在開始努力、付齣,有耕耘纔有收獲。
法國作傢加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未來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時間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匆匆而過,因此和時間的賽跑不再僅僅是一種提醒,更是一種行動。這種行動不是口號,而是想要做的事情就盡快地去做,不再蹉跎時光、不再空留悲嘆。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遵從內心的召喚,認認真真地活著,讓每一個日子都能看見歡喜。如此,生活也會少一些遺憾。
每一個人的人生起點都一樣,但是有的人的確走得快且穩,那是一天天的勤力與奮進,積跬步所以至韆裏。有遠大誌嚮在前方,路遠也不會覺得纍,隻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趙曉瑛
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先進工作者,浙江大學CCE中心十佳優秀教師。擅長團隊建設、執行力、中層管理、溝通技巧以及國學與人生智慧、國學與女性修養等課程。被評為中華講師網百強講師和執行力十強講師。
在時間的大鍾上,隻有兩個字——現在。如果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製現在。因此,把一切獻給現在纔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做的事情。本書為仍在沉迷過去、擔憂未來的人們敲響瞭警鍾,告訴人們你所能把握的隻有現在。
——讀者
把握人生進行時
人生沒有草稿003
不沉溺過去,不癡想未來008
路從腳下走,事從今天做011
執著於過去,丟瞭現在,失瞭將來015
不要等到時光蹉跎,空留悲嘆019
抓住現在就等於抓住瞭未來025
與時間賽跑
懂得把握每一分一秒031
把握時間的節拍035
有效管理你的時間039
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目標044
培養自律的習慣052
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056
想做的事情,就要盡快去做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063
讓等待和拖延齣局067
明確目標纔能想做就做071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075
沒有萬事俱備的時候078
拿齣實際行動083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作為
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089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094
與其抱怨,不如行動099
求人不如求己102
彆讓抱怨毀瞭現在105
放下怨恨,學會包容109
珍惜現在的幸福
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119
忘記煩惱,輕鬆生活122
把握現有的幸福127
選擇快樂134
做一個有幸福感的人138
做真實的自己
瞭解自己,認識自己145
堅持做自己150
學會接納自己154
學會自我反省157
與其取悅彆人,不如取悅自己162
找迴真實的自己167
不要隨意貶低自己171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
學習是人生的第一選擇179
求知就是積纍優勢185
主動地學習190
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195
抓住每一個學習機會199
書山有路勤為徑205
將最好的自己獻給現在
活齣自己的風格213
深度挖掘自己的潛能216
找到適閤自己的事業222
學會正確的思考226
積極思考的力量231
做最擅長的事235
知道自己的優勢242
讀完之後,我感到一種強烈的“知識飽和”狀態,但這不是那種令人疲憊的知識灌輸,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感。作者在書中巧妙地編織瞭大量跨學科的引用,涉及瞭從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到古希臘悲劇的結構分析,再到後現代主義美學的核心觀點,這些內容被融會貫通,沒有絲毫生硬的“科普”痕跡。例如,當探討個體選擇的不可逆性時,作者會自然而然地引入“熵增定律”的概念,但絕非照本宣科,而是將其轉化為個體生命抉擇的隱喻。這使得這本書的厚度遠超文學範疇,它像是一本高度濃縮的、關於世界運行邏輯的速查手冊。我發現自己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框架去審視日常的瑣事,那些曾經睏擾我的睏惑,似乎在書中的某個邏輯鏈條被巧妙地解開,露齣清晰的脈絡。這種知識的密度和整閤能力,讓這本書的價值難以估量,它不僅提供瞭故事或觀點,更提供瞭一套全新的認知工具。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情感衝擊是持久且具有後效性的,它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漣漪久久未散。它沒有提供任何廉價的慰藉或標準化的成功學口號,相反,它以一種近乎殘酷的誠實,揭示瞭存在的荒謬性、努力的徒勞感以及人際連接的脆弱本質。然而,正是在這種對陰暗麵的坦誠直麵中,我反而找到瞭一種奇異的、近乎解放的平靜。作者似乎在告訴我:接受不確定性,接納自身的局限,纔是真正有力量的開始。在閱讀過程中,我好幾次情不自禁地放下書,陷入沉思,思考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邊界在哪裏,我的“自我”究竟是什麼。這種深層次的自我審視是極其痛苦但又必要的,它剝去瞭我們日常生活中習慣性戴上的所有麵具,迫使我們直視那個赤裸的、真實的自我。這種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娛樂,不如說是一場靈魂的深度洗禮,它讓人在閤書的那一刻,感覺到自己與閱讀前的那個自己,已經産生瞭本質上的位移。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在手裏就讓人心生敬畏。封麵選用瞭一種做瞭舊處理的亞麻布料,深邃的墨綠色調中,燙金的標題像是夜空中劃過的流星,低調卻又極富力量感。內頁的紙張是那種略帶米黃色的道林紙,觸感細膩光滑,油墨的暈染恰到好處,即便是密集的文字排版,也絲毫不會讓人感到閱讀疲勞。我尤其欣賞排版師的巧思,在章節過渡頁上,用瞭一些極為精妙的、看似隨機的留白和手繪的幾何圖形作為點綴,這些圖形的綫條粗細變化,仿佛在無聲地引導讀者的思緒,而不是生硬地打斷閱讀的節奏。書脊處的鎖綫裝訂工藝也極其考究,即便是平攤開來閱讀,也不會有任何書頁鬆動的擔憂,這體現瞭齣版方對書籍本身作為“物”的珍視。從這本書的物理形態上,就能感受到創作者對“存在”這件事的深切關注,它不僅僅是一堆文字的集閤,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實體媒介的親密對話,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特有的微粒感,是冰冷的電子屏幕永遠無法替代的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場文字的煉金術,作者似乎對每一個詞匯都進行瞭近乎偏執的篩選和打磨。它的句式結構變化多端,長句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層層疊疊地堆砌著修飾語和從句,信息量巨大卻又保持著驚人的流暢度;而短句則如同精準的石錘,砸在關鍵節點上,擲地有聲,直擊靈魂深處。我注意到作者對一些罕見但極富錶現力的動詞和形容詞的偏愛,它們精準地捕捉到瞭那些難以言喻的情緒邊緣,比如描述那種“被世界遺忘的邊緣感”,它不是簡單的孤獨,而是一種更具形而上意味的抽離。更妙的是,在敘事進入高潮時,作者會突然切換到一種近乎詩歌的韻律感,節奏感和音樂性躍然而齣,仿佛讀到的不再是白描的文字,而是經過精心編排的交響樂章。這種對語言本體的極緻探索,使得閱讀過程本身成瞭一種審美體驗,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隻是為瞭迴味某個詞語組閤帶來的那種強烈的畫麵感和情感衝擊力。
評分讀完最後一頁,我感覺自己像是完成瞭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攀登,站在瞭人生的一個全新製高點,視野開闊得讓人有些眩暈。這本書的敘事結構異常復雜,它沒有采取傳統的時間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個巨大的、由無數碎片記憶和哲學思辨交織而成的萬花筒。作者在探討“時間”這個宏大命題時,極其大膽地采用瞭多重敘事視角的切換,有時是冷峻的、如同上帝視角般的俯瞰,下一秒就驟然跌入一個具體人物內心最私密、最原始的恐懼與渴望之中。這種跳躍感,初讀時確實讓人感到措手不及,甚至需要頻繁地迴溯來確認時間綫的對應關係,但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強迫讀者放棄綫性思維的惰性,用一種更接近真實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去構建意義。那些看似不連貫的段落,在更高維度的觀察下,纔發現它們是彼此滲透、互相映照的,最終匯集成一幅關於生命本質的宏大圖景,讓人在閱讀的迷宮中流連忘返,每一次迷失都導嚮更深刻的頓悟。
評分正在品鑒中!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值得一讀,買來送人的,她很喜歡
評分兒子選的書,還不錯!
評分還行
評分賣的還是有點貴,希望多搞活動奧那個啊
評分還沒看
評分還行
評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