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变法通儒王安石》记述了王安石从天才少年、初入政坛及安心在基层任职取得非凡业绩,之后受皇上青睐,受邀主持变法及变法失败过程,分析了王安石的性格缺陷以及变法失败原因,并对王安石文学成就进行了讲解及评述。本书故事性较强,适合青少年阅读。
作者简介
东方慧子,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曾任《生活月刊》编辑、记者。从3岁开始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14岁开始发表诗歌,20岁开始小说创作。2001年辞职,专门从事写作、图书策划工作,出版了励志类图书《终生受益》《女人成功靠自己》《解决意识》《简单就是美》《一生做好一件事情》等。
目录
第一章 天才少年
第二章 恃才傲物
第三章 初人政坛
第四章 当官为民
第五章 舒州通判
第六章 特立独行
第七章 屡求外任
第八章 上万言书
第九章 神宗皇帝
第十章 千古变革
第十一章 内忧外患
第十二章 变法失败
第十三章 固执己见
第十四章 不谙政事
第十五章 告老还乡
第十六章 归隐山林
第十七章 永乐兵败
第十八章 郁郁而终
第十九章 卓尔不群
第二十章 千古争议
第二十一章 文学成就
精彩书摘
《变法通儒王安石》: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临川一个官吏家庭。他的父亲王益,当时是临江军判官。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续弦。王益的第一个妻子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两个男孩。
王氏家族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也没有显赫的族人。在王安石出生之前,他们家的家谱上竟然没有一个有名气的人物。
王益在大江南北做了几任的州、县官,不得不说,王益是个非常有魄力的人,他所任之处,当地的政绩都很不错。他为官清廉.虽然一生都在做官,但是没有一处田产,仅仅靠有限的官俸来维持家庭的生活。因为没有田产,所以每次调任,他就必须拖家带口一起前往。
王益不仅为官清廉,对下属也严格要求,不许他们徇私,他判案时很少动用刑罚,史载他“一以恩信治之,尝历岁不笞一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也不会体罚,都是耐心地讲道理。这样的家庭氛围,对王安石的成长有非常好的影响。
同其他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僚不一样,王益没有在任上跑官、要官,因此,无法同上司、地方官员和睦相处。有的官员相互勾结、鱼肉百姓,嫉恶如仇的王益总是阻止官员此般恶行,压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因为不谙官场潜规则,他得罪了很多官员和地方大户,这些人都非常痛恨他。
王益的不识时务,严重影响了其他官员的切身利益,挡了他们的财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益的行为让他很快遭到同僚的排挤。
王益的一生颠沛流离,始终得不到重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为官之道。在新淦县令、韶州知州任上,王益依然极力打压当地的奸猾之徒,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
说到王安石的出生,据民间传说,其出生之时,家人忽然见到窗前掠过一个身影,好似一只獾,所以他的小名又被称为獾郎,王安石也就被民间传说成“狐仙转世”。
传说毕竟是传说,“狐仙转世”绝不可能,獾的故事也有很大的虚构成分。但儿子出生,王益自然很高兴,只是那时他不可能知道,他的这个三儿子日后会成为大宋政坛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官至宰相,是北宋享有盛誉的文学家不说.更因发动一场变革而影响深远。
为何取了王安石这个怪名字,这也有一段故事。
相传王安石祖父病重期间,王益想将他葬在一块风水好、有龙脉的地方,便找来一位地仙帮看风水。
地仙连看了三月,都没看准。因为地仙在山下看有龙脉,可是一到山上,就什么也看不出。
山上有一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每天见地仙在山上转来转去,感到很奇怪,就问地仙是怎么回事。地仙于是跟樵夫说:“远看这山确有龙脉,到近处看,怎么也找不到,不知是何原因。”樵夫听后用手一指,说:“不用看了,我天天在这山上砍柴,那棵大树下就是龙脉。”地仙觉得樵夫说得有理,立即告诉王益。王益按照地仙吩咐,在大树底下挖了一个坑,这个坑不大不小.刚好能放下一口棺材,坑的周围都是石,正好将棺材团团围住。安葬了王安石的祖父后,王益就给儿子取名王安石.意即此儿能守得住家里龙脉。相传这就是王安石名字的由来。
王安石幼年智力超群,记忆力尤其出色,他的两位兄长都是用了四年的时间才读完《尚书》,而他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读完了。
在私塾里,老师对他非常严格,由于他的聪明好学,老师对他实行了特殊政策,给别人限定课程,对他则放任,允许他随意扩大阅读范围。私塾老师不止一次当着王安石的面,对王益说:“此子断非池中物,迟早必成大器。”
……
前言/序言
变法通儒王安石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变法通儒王安石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