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毕宝魁 著
图书标签:
  • 李商隐
  • 唐诗
  • 传记
  • 文学史
  • 诗歌鉴赏
  • 巴山夜雨
  • 西窗烛
  • 历史人物
  • 古典文学
  • 文化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508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215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他的一生,有诸多缠绵悱恻的诗句流传后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都道他风流少年,一生流连红粉情爱,

殊不知,他人生坎坷,只能纵情山水间。


★ 这是一个男人的奋斗故事。

★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晚唐婉约诗人,李商隐的无奈人生。

我们的生命里,不该只有情爱。


内容简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都以为他是晚唐最后一个情种,

诗文清丽,诗意缠绵。

缱绻在情爱思慕的情绪里,

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谁想,

他也曾是满腔情怀与抱负的儒家少年,

为了家国天下积极奔走。


宦场受挫的困顿与失意。

对人生的迷茫与怀疑。

他用绮丽的音律,用婉约的意象,

向历史诉说着一生的悲凉慨叹。


作者简介

毕宝魁


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论语精评真解》《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东北古代文学概览》《移祚兵枭——朱温》《新注花间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元曲三百首译注评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其著作22本,美国哈佛大学东方学院燕京图书馆收藏其著作11本。



目录

卷一

皇室苗裔 002

两个恶性肿瘤 004

祸从天降 007

喜得麟儿 010

躁进莫如待时 011

花凋玉殒 014

路在何方 017

车到山前 019

少年丧父 022

困境中的孩子早立世 026

泪水伴墨水 028

灯窗下的身影 030

沾鱼则腥 033

繁华的东都 036

卷二

佣书贩舂 039

两个小书法家 042

他是谁 045

二访白居易 047

相识恨晚结忘年 050

十五泣春风 052

珍贵的礼物 055

卷三

京兆府衙门高 059

稳重威严的老人 061

学莫便乎近其人 063

名师出高徒 065

痛悼恩师堂叔 068

伐柯如何 070

“吴老”的面子 072

真是个血性男儿 075

权归宦兮鼠为虎 078

将军身旁的白衣巡官 080

不羡王祥得佩刀 083

卷四

初进长安 087

二进考场 089

柳枝三笑 091

阴差阳错 095

高声喝吏放两衙 097

初恋失败 102

噩梦深情 105

雪中途炭 107

命压人头不奈何 110

是非系于褒贬 111

忍剪凌云一寸心 114

卷五

神秘的新朋友 118

深夜来客 119

山雨欲来风满楼 121

玉阳山的诱惑 124

心有灵犀 128

又向窗中觑玉环 131

丁香树下 133

销魂的雨夜 137

春蚕到死丝方尽 140

相见时难别亦难 144

告别玉溪 146

卷六

血溅长安城 151

恐怖笼罩着长安 153

欲问孤鸿 156

再游玉阳山 158

三问三答 160

不速之客 162

上书崔华州 164

榜上有名 166

卷七

曲江池边多丽人 171

相如未是真消渴 173

灵都观前的情思 175

此礼恐无时 178

挥泪写遗表 180

布车一乘 183

洞房红烛 185

猜意鹪雏竟未休 188

卷八

误会与褊狭 193

妻子的愧疚 195

欲回天地入扁舟 198

又挨一闷棍 201

人命关天 204

不能受这份窝囊气 206

官路旁的早梅 209

血染的皇袍 210

凭吊恩师 213

意外的相逢 214

已断燕鸿初起势 217

巫咸不下问衔冤 220

天降大戾 223

卷九

相濡以沫 227

难偿的情债 230

良苗亦怀新 234

羞逐乡人赛紫姑 236

濩落生涯 239

君王长在集灵台 243

走马兰台类转蓬 246

就叫“白老”吧 249

远行桂州 251

卖女孩的老太太 255

卷十

州衙前的风波 260

一朝权在手 262

又生变故 264

巴山夜雨 267

短羽差池不及群 270

衮师我骄儿 274

马思边草蜷毛动 277

且吟王粲从军乐 280

高高的门槛 282

贫贱夫妻百事哀 285

卷十一

远赴东川 294

温八叉 296

实不接于风流 300

神游佛门 303

夕阳无限好 307

一寸相思一寸灰 310

一弦一柱思华年 314

附录 李商隐生平大事年表 318


精彩书摘

命压人头不奈何

商隐知道此次机会难得,李汉主考,自己的同僚好友李潘去面托其

兄,又有表叔崔戎的亲笔举荐信,录取的可能性很大。他一定要争取去。

可是,由于连夜写了三篇文章,消耗体力和心血太多,使病情又出

现了反复,连续几天头晕眼花耳鸣,不要说写东西,看东西都不可能。

商隐更加着急上火。越着急上火病越不见好,病不见好便更加着急上火。

半个多月过去了,商隐的病情依旧时好时坏,没有起色。

眼看考期已至,商隐只好放弃这次良机,自认倒霉了。当妈妈来看

他的时候,他强颜欢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妈妈走后,他则暗自垂

涕,默默地背诵着白居易“命压人头不奈何”的诗句。

科举考试的日期已过,李商隐的心理负担没有了,病反而好得快了。

二月末,商隐痊愈,体力也在渐渐恢复。

他在反思着这一年多的遭遇。樊南与两位表弟一起学习的几个月是

很愉快的,令他留恋。而这几个月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终生难赎的。这就

是他失去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第一个理想的恋人,失去了美丽多情的柳枝。

他为此而忏悔不已。

为了永远纪念这段难忘的恋情和终生的遗憾,商隐决定自己号叫

“樊南生”。他又满怀惆怅,用炽热的生命之火燃烧熔铸成爱的诗句。这

便是《柳枝五首》。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心中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诗人再度运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比兴的手法,把柳枝比作美丽的

花房,比作花中的甜蜜,怨恨自己和柳枝就像雄蜂和雌蝶一样,虽然都

是美丽的勤劳的,但因太弱小和缘分浅而不能结合,只能留下苦苦的相

思而已。“那复更相思?”是充满懊恼情绪的反语。

他还把柳枝比作柔嫩芳香的丁香,比作晶莹碧玉般的嘉瓜,他毫不

晦饰地表现对柳枝的钟爱与渴望,表现对邪恶势力摧残他与柳枝美好爱

情的无比愤恨。

这便是李商隐的初恋,是一次没有结果的恋爱。留给他的,只是一

丝令人辛酸而怅惆的回忆。他再度陷入痛苦和迷惘之中。

是非系于褒贬

三月上旬,春和景明。商隐的身体已基本康复。他回到华州表叔的幕府里。李潘已从京师回来,为商隐未能应场惋惜,商隐对表叔和李潘

的鼎力相助深表谢意。

二十七日,有中使王士岌到来,传达圣上丙子日(二十五)发出的

诏旨,以崔戎为兖海节度使。兖海节度使治所在兖州(今山东曲阜),

领兖、海、沂、密四州。崔戎再度得到重用,商隐的前程似乎又明亮了

许多。

崔戎在当世也是位颇有威望的干练之才。他以明经入仕,做过太子

校书郎,年轻时精明强干,处事果断明敏,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

许多节度使争着聘他入幕。裴度镇太原时,崔戎曾为府中参谋,奉命单

车前往招谕叛将王承宗。当时形势危急,他在万马军中威仪庄重,言辞

恳切,使王承宗深受感动,涕泣俱下,归顺了朝廷。崔戎被召入朝为殿

中侍御史。

他还曾持命宣抚剑南东、西两川。当时西川刚刚结束平定少数民族

叛乱,满目疮痍,制度大坏,全无章程。崔戎在稳定政局后,再次制定

征税之法,公私两宜,人心大悦。还朝后迁升给事中。给事中在门下省,

掌封驳之事。崔戎驳奏精当详核,为时所称。再迁为华州刺史,也算是

正在走红的政界要人。

在华州刺史任所不到一年,崔戎为政清廉,不烦扰百姓,严惩奸滑,

州内大化。百姓听说刺史要被调走,几百人自发前来挽留,遮住道路请

他留任。有几名老者,情意太深切,拽住崔戎的大腿,扳住马鞍子不让

启程,结果把马镫绳带拉断,崔戎的一只靴子也被拽落。

这是好心的挽留,这是民心所向,这是崔戎一年来爱民廉政的最好

回报,是比任何财富都可宝贵的,是最高的赏赐。崔戎被感动了,下马

向众位父老鞠躬致谢,并一再表示圣命难违的苦衷。

这时,久在华州任职颇有民望的州主簿站在车上向众位父老们劝

解道:“父老乡亲们!此次崔大人调任,是升迁。我们华州府地界狭小,

下属仅三县(郑县、华阴、鄞下),只有一州之地。而兖海地广人多,辖有四州。我们不能只顾了本州而误了崔大人的前程。如果大家真心

拥戴崔大人,让我们共同为崔大人送别,让崔大人上路,祝他一路顺

风吧!”

说罢,这位饱经宦海风波的老吏声音有些哽咽,扑通一声跪倒在崔

戎的面前。胥吏们跪下了,前面的十几名老人跪下了,后面的几百名百

姓跪下了,府衙前跪着黑压压的几百人。

见此情景,崔戎禁不住热泪盈眶,扑通一声,也对众人跪下,激动

地说道:“众位父老乡亲们,我崔戎何德何能?不敢承领如此大礼。谢谢

大家了,谢谢大家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众人跪着不动,还是那位老吏说道:“众位父老乡亲,让开大路,让

我们跪着送崔大人上路。”

一条路让开了。但人们仍旧跪着。崔戎也还在跪着。

老吏说道:“请崔大人上马启程,大人过后,我们自然起来。”

崔戎见状,一句话也没说,也实在无话可说。把马交给商隐牵着,

他徒步前行,边走边向父老们抱拳告别:

“再见了,父老乡亲们!再见了!父老乡亲们……”

一路作揖,一路“再见”。崔戎过后,跪着的人们才起来。人群中

有哭泣之声,到处是“崔大人保重”的声音,崔戎也无法辨别是谁说

的了。

此情此景,不但崔戎感动,就是李商隐也感动不已。

其实,崔戎自己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他出任华州刺史是

第一次独当一面,也就是真正当权的一把手。他只是凭一个正直人的良

心去公正地处理地方军政的事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业绩。他只不过是

“惟当静而阜俗,清以绳奸,粗致丰穰”而已,却得到当地百姓如此的

拥戴和感激。他暗下决心,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百姓做主,为这些勤

劳仁厚、是非分明的百姓们累死也是值得的。

商隐的心情翻腾了好一会儿。他第一次目睹到如此感人的场面。他更加信服刘知几之子刘迅在《六说》中的名言:“是非系于褒贬,不系于

赏罚;礼乐系于有道,不系于有司。”人心不可侮,最公正的判断来自人

民,并不是来自皇帝和上司。他想起白居易及令狐楚都曾给他讲过的一

件事。

那是永贞革新时期发生的故事。“二王刘柳”集团(即王叔文、王

侄、刘禹锡、柳宗元)掌政后,大刀阔斧地惩治腐败,狠狠打击贪官污

吏,把久居京兆尹之位炙手可热的大腐败分子李实贬谪出京,表现出极

大的魄力。李实的势力绝非一般可比,当初韩愈、白居易都曾弹劾过此

人,不但没弹动,反而弹了自己,韩愈还被贬为阳山令。

就是这样一个显赫无比的人物,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敲骨

吸髓地榨取民脂民膏,民愤极大,怨气冲天。听说他被贬,长安城中家

家买鞭炮燃放,吃饺子进行庆祝。许多青壮年男子都准备好石头瓦砾,

预备在他出城的路上抛击这个十恶不赦的贪官。李实很知趣,他知道自

己在长安百姓心中的地位,化装成布衣从小路在前一天晚上便溜出长安

城,根本不敢走大街,更不敢公开抛头露面。一个执政数年的地方大吏,

临走都不敢让自己统治多年的百姓看见,也够悲哀的了。

想想李实,再想想今天的场面,李商隐更加坚定一个信念:自己要

好好做人,要像表叔这样,光明正大,廉洁爱民。一旦自己能有这个位

置,定要大展鸿图,扭转乾坤。

忍剪凌云一寸心

一路无话。到达兖州时,府衙旧僚为欢迎新刺史大人而摆设迎风

酒席。

席间自是一番热闹景象。菜肴丰盛,其中有一道“烧嫩笋”的菜,

全由鲜嫩的笋芽烧制而成,味道清香爽口。当地的官吏向新来的人们介

绍,这是一种叫般肠竹的笋菜,盛产于临近的淄州,是著名的乡土风味。吃着这鲜嫩的佳肴,商隐突然产生一种怜悯之情。这些充满旺盛生命力的

竹芽,方破土而出,刚刚享受天地造化赐予的阳光雨露而迅速生长的时

候,却被人们无情地斧砍刀削,水煮油煎,成为桌上的菜肴。本能长成挺

拔九寻的高竹,稚嫩的芽儿便被人们吃掉了,扼杀了。他随口吟成一诗曰: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崔戎是位饱学之士,他完全明白商隐诗中的寓意,宴后对商隐说:

“义山,你不要担心。表叔是爱惜人才的。尤其是你这个表侄,我一定要

全力帮助你,保护你这只嫩笋,让你顺利长成百尺高竿,成为栋梁之材。

因病误了今年的科考,还有来年嘛!要有韧性,百折不挠,方为丈夫。”

“表叔,您真知道我的心,我一定发奋努力就是。有表叔您的教诲

和提携,侄儿我更加有信心了。我一定能成功的。”说着,商隐还拍了

拍挺起的胸脯。

自从回到崔戎幕府后,商隐的心情渐渐舒畅开朗起来。他已经从科

举落榜和初恋受阻的双重打击下解脱出来,情绪开始从低谷向上回升,

而且回升的速度还很快。

他看得出来,表叔深得民心,也颇受皇上的恩宠。到华州不到一整

年,便升任兖海节度使。原来是一州之长,直接统辖三个县令。而如今

成为四州之大吏,除自领兖州刺史外,下面直接领导三个州的刺史,地

位高多了。而且皇帝对表叔的恩宠有加。刚到兖州,就有内使持诏到来,

为端午节日而特赐紫衣、银器、百索及大将衣袍。表叔的前途无量,表

叔对自己又是不竭余力地相帮,自己还有什么忧愁的呢?

到任后,崔戎大刀阔斧地整顿地方治安,使奸猾敛手,地痞绝迹,

民心悦服,境内大治。不过,崔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日夜操劳,他累病了。

数日后,病情突然恶化,转为霍乱。上吐下泻,排出之物含脓带血。

次日,病情加剧,崔戎浑身虚脱,水饭不进。自知不好,将商隐叫到床边,

拉着商隐的手说:“义山,表叔本想尽我的全力助你登科入仕,可天不佑

我,我劫数难逃,必死无疑,我已经感受到了。”

“表叔,不要这么说。你这是偶感重疾,会治好的。”商隐不忍再听,

流着泪说。

“义山!不必安慰我了。我心中有数。表叔有几句话,你要记住!”

“你说吧,表叔!”义山忍着泪说。

“你虽年轻,已饱经坎坷,但千万不要灰心,要努力进取且不要灰

退颓唐。诸葛武侯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还是基础。没有人谋,

天也难成其事。无论遇到多大挫折,切莫灰心。以后的路就全凭你自己

去闯了。”

“表叔,我记住了!你放心。”

“我的两个犬子,恐难成大器。但他们生活还没问题,你不必为之

操累。如有得便,多指导他们就是。”

“表叔,我记住了。你放心。”

“义山,现在我已不能执笔,只能口授了。你为我代写《遗表》吧!”

说罢,崔戎闭上眼睛,两个大眼角溢出几颗晶莹的泪珠。

“表叔,还不至于如此吧!”商隐不忍。

“你注意听着就是!”崔戎是下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

崔戎断断续续地说了自己的意见,商隐记录,润色起草,写完了

《遗表》。

当晚,崔戎溘然长逝。

丧事办完,崔戎的幕府自然解散。商隐又一次失业。刚刚靠岸的一

叶小舟再度被大风刮断了缆绳,又一次漂泊在茫茫烟海上,顺风漂浮,

无所依归。



……

……



《不系之舟: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时代侧影》 引言:一掬清泪,照见盛唐的余晖与晚唐的霜色 本书并非旨在描摹“何当共剪西窗烛”那样缠绵悱恻的爱情绝唱,亦非聚焦于“巴山夜雨时”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我们试图拨开那些被后世诗歌评论家过度渲染的感伤面纱,以更为宏大、更具时代纵深的视角,重新审视李商隐这位晚唐最负盛名的诗人。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叶在时代巨浪中颠簸、却始终不肯沉没的扁舟,载满了那个由盛转衰的王朝所特有的复杂情绪、政治困局与文化变迁。 第一部:青衫初试——牛李党争的暗影与初露锋芒 李商隐的早年,正值唐朝政治光谱中最晦暗的时期之一——牛李党争的全面白热化。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无法像前辈诗人那样,轻易地凭借科举或家族背景跻身上层权力核心。本书将详细考据李商隐入仕的艰难历程,重点剖析他早年投靠令狐氏(牛党)的背景,以及这选择如何为他日后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难以洗脱的阴影。 我们不着重描写他初次应试时遇到的坎坷,而是侧重于分析当时的政治生态如何限制了有才华的士人的上升空间。晚唐的官僚体系,已不再是“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而是被根深蒂固的派系网络所固化。李商隐的诗歌,在这一阶段,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对理想官场的渴望与对现实体制的疏离感,其笔下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并非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而更像是一种被压抑的政治抱负的投射。他所处的环境,使得任何看似中立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为站队,而一旦站错队,便意味着终生的政治流放。 第二部:无题之谜与情感的时代注解 关于李商隐的诗歌,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些以“无题”冠名的篇章。然而,本书对“无题诗”的解读,将彻底脱离侧重于男女情爱的传统窠臼。我们将把这些诗歌置于晚唐社会整体的“失语”状态中去考察。 在派系斗争的压抑下,诗人无法直接批判朝政,无法畅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种“言而未信,信而无言”的困境,迫使情感表达必须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因此,“无题”实则是一种政治隐喻的绝妙伪装。那些看似缠绵悱恻的词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心有灵犀”的对象,极可能指向的是同道中人之间在黑暗中彼此心领神会的政治默契,而非单纯的男女私情。 书中将梳理李商隐与令狐珏、王茂元等家族的关系,分析他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他既是依附者,又是清醒的旁观者。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解释了为何他的情感表达如此具有穿透力,因为它饱含了对那个时代所有无法明言之事的慨叹。 第三部:南征北战——边塞与藩镇的现实叩问 李商隐人生的后半段,几乎都在外地漂泊,从四川到扬州,再到最后的终老之地。这些旅途,不是浪漫的游历,而是政治失意者被边缘化的过程。本书将重点探讨他作为“幕僚”的经历,分析他与各路节度使和地方大员的往来,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知。 他笔下的边塞,不再是盛唐时期的豪迈与开拓,而是充满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朝廷无力控制边疆的清醒认识。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一位身处权力边缘的文人,如何通过对地方生活的细致观察,来反思中央集权体系的衰败。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苍凉,是对一个庞大帝国行将就木的哀悼,而非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伤。 第四部:诗歌技艺的革命——“香艳”外衣下的哲学沉思 李商隐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但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语言的创新性。本书将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解析他如何将古典意象进行彻底的重构和熔铸。 例如,他对于“烟”、“月”、“蝶”、“蝉”等传统意象的使用,往往带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使其意蕴变得多义和模糊。这种“模糊性”,恰恰是晚唐知识分子应对审查制度的生存智慧。我们深入分析他如何运用典故,如何做到“辞藻瑰丽,结构精巧”,但最终目的是论证:这种极致的唯美主义,是一种在政治绝望中寻求精神自洽的哲学尝试。他的诗,是在用最精致的艺术形式,包裹着最沉重的时代悲剧。 结语:未竟的史诗与永恒的追问 李商隐的生命,如同他所描绘的夕阳,绚烂而短暂。本书不探讨他具体死因的罗生门,而是总结他留下的文化遗产:一个在时代夹缝中挣扎的伟大灵魂,如何通过文学的极致雕琢,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关于权力、忠诚与艺术边界的深刻思考。他不是单纯的情痴,而是晚唐时代复杂性的缩影,他留下的,是一面映照着帝国由盛转衰的、精美却布满裂痕的镜子。 本书的落脚点在于,理解李商隐,就是理解晚唐最后的挣扎与最后的优雅。他的诗歌,是历史的余音,是风雨飘摇中,文人精神不朽的见证。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这本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李商隐那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尝不是对人生际遇的一种写照?“西窗烛”象征着团聚与温情,“巴山夜雨”则暗示着分离与孤寂。将这两者并置,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预示着书中主人公的一生,或许就是一场在理想与现实、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之间不断交织的旅程。我尤其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处理李商隐生平中那些扑朔迷离的政治斗争、纠葛不清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作为“无题诗”之父的独特诗歌风格。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引子,将读者牢牢吸引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在他生命的“西窗烛”与“巴山夜雨”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

评分

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单单是书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传》就已经让我心生涟漪。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知读者这是一部关于李商隐的传记,更是在用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直接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这是一种将诗意与叙事完美融合的标题艺术,让我仿佛能闻到书页中散发出的淡淡墨香,以及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李商隐诗歌的余韵。书名中的“西窗烛”是温暖的、亲切的,是对于美好团聚的期盼;而“巴山夜雨”则带着几分凄迷、几分孤寂,仿佛是生命中无法回避的磨难与等待。如此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书中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必将充满了曲折与反复,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我期待作者能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这位晚唐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世界。

评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传》,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富文学色彩,瞬间将我拉入了一种古典而深沉的氛围。它直接引用了李商隐最具代表性的诗句,这本身就说明了本书作者对李商隐诗歌及其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个书名不仅仅是内容的概括,更是一种情境的营造,仿佛能听到在某个温暖的夜晚,与爱人一同剪烛夜谈,回忆起曾经在巴山经历的漫漫雨夜。这种将现实与回忆、当下与过往巧妙结合的表达方式,预示着本书将不仅仅是一部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一次充满情感温度的生命叙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通过李商隐的人生经历,来诠释“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期盼,“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孤寂与沉思,以及这两者在他漫长生命旅途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

初见此书名,脑海中便涌现出无数关于李商隐及其诗歌的联想。这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召唤。将“何当共剪西窗烛”与“却话巴山夜雨时”并列,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关于人生际遇、情感纠葛以及对未来期盼的宏大命题。我想,这一定是一本能够带领读者深入探寻李商隐内心世界,理解他诗歌创作背景的著作。作者定然花费了大量心力,去考证史料,去揣摩诗人心境,才能提炼出如此恰当且引人入胜的书名。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等待、关于回忆、关于在人生起伏中不曾熄灭的希望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李商隐诗歌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评分

这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传》,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诗意与传奇的向往。它像是一扇古老而精致的窗户,轻轻推开,便能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我尚未深入品读,但从书名所传递的意境,我已能想象到书中定然是字字珠玑,句句动人。李商隐的诗,总是带着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欲语还休的深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叹。而“巴山夜雨”这个意象,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了极致,仿佛能听到那淅沥的雨声,感受到那绵长的思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李商隐笔下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去理解他诗歌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去探寻他一生中那些未曾被完全揭开的谜团。这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

评分

啦咯啦咯啦咯啦咯啦咯

评分

书的质量没问题,内容很好的!

评分

内容翔实,质量很棒很不错

评分

包装完好,送货很快,活动价,希望京东以后经常有类似的满减活动,以后买书就认准京东了。

评分

物流快速,又是满减的,很划算

评分

ok………………

评分

喜欢????

评分

喜欢????

评分

好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