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國際民航組織、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美國航空無綫電技術委員會等組織以及國際上主要航空産品製造商的文件為技術支撐。
(2)以航空導航需要解決的三個基本問題即確定飛機的位置、飛機的航嚮以及飛行(或待飛)時間為主綫來組織材料,以空地協同的觀點來闡述航空導航的實施過程。
(3)係統剖析瞭目前民航廣泛使用的陸基導航係統,使讀者真正理解導航基本原理的內涵、實質,尤其是係統的設計思想和相應問題的解決方案,牢固建立起整個導航係統的框架和脈絡。
(4)將導航係統充分納入到運行的概念中去闡述。
(5)充分考慮和吸納瞭國際民航組織的導航新概念和新方法,展示瞭導航技術的發展方嚮。
無綫電導航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航海及在陸地上有目的移動的航行體,它是多門學科和多項技術的綜閤結晶,具有嚴格的科學體係。
本書闡述瞭航空無綫電導航的基本原理及其特點,剖析瞭民用航空廣泛使用的陸基導航係統的工作原理與過程,對其典型係統(包括VRB-51D DVOR、LDB-101 DME、NM-7000B ILS以及機載900係列係統)進行瞭係統而深刻的論述,並闡述瞭區域導航的基本導航計算方法以及基於性能的導航涉及的一些主要問題和性能規範。全麵深刻地展示瞭民用航空陸基無綫電導航的實質與內涵。
本書闡述瞭航空無綫電導航的基本原理及其特點,剖析瞭民用航空廣泛使用的陸基導航係統的工作原理與過程,並對其典型係統進行瞭係統深刻論述。全書共8章,前兩章介紹瞭無綫電導航概論、無綫電導航技術基礎,第3~7章的內容分彆為自動定嚮機、多普勒甚高頻全嚮信標、測距機、無綫電高度錶和儀錶著陸係統,第8章為區域導航。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參考書。同時,對於從事導航技術的科技人員和研究生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倪育德,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校教學名師。1986年和1989年分彆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本科和碩士學位,2000年獲法國民航大學新航行係統(CNS/ATM)專業碩士學位。一直從事無綫電導航(包括衛星導航)的教學與研究。主持省部級項目一項,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傢863高技術計劃項目2項,橫嚮項目8項。1994年和1999年分彆齣版瞭兩本有關無綫電導航係統的教材,即《多普勒全嚮信標》(第二作者)(中國民航齣版社)和《測距機》(第一作者)(香港慧文國際齣版有限公司)。在國內外發錶論文30多篇,15篇被SCI和EI收錄。承擔過民航導航颱設備的調試與安裝,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豐富的工程能力,在無綫電導航領域造詣較深,為民航知名導航專傢,民航局導航專傢庫成員,經常參加民航空管設備的采購評標,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國傢863項目評審專傢(導航與觀測方嚮)。
第1章無綫電導航概論
1.1無綫電導航的定義與任務
1.2無綫電導航的發展簡史和發展趨勢
1.3無綫電導航術語和參數
1.3.1導航術語
1.3.2導航參數
1.4導航的分類和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分類
1.4.1導航的分類
1.4.2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分類
1.5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布局
1.5.1地麵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布局
1.5.2機載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布局
1.6無綫電導航的實現
1.6.1無綫電導航的依據
1.6.2基本的定位係統
1.6.3機載導航係統
1.6.4飛行管理係統
1.7國際民航組織及其附件10簡介
練習題
第2章無綫電導航技術基礎
2.1無綫電導航信號的傳播方式
2.1.1電波傳播的基本概念
2.1.2電波傳播的基本方式
2.2導航坐標係及其變換
2.2.1地球的幾何形狀及其參數
2.2.2地心地固坐標係
2.2.3地平坐標係
2.2.4坐標係轉換
2.3無綫電導航係統的性能指標
2.3.1所需導航性能指標
2.3.2其他性能指標
2.4無綫電導航係統的定位精度
2.4.1無綫電導航係統測量誤差
2.4.2位置綫誤差
2.4.3二維定位精度
2.5無綫電導航係統的有效工作區
2.5.1無綫電θ�撥鵲己較低徹ぷ髑�
2.5.2無綫電ρ�撥訓己較低徹ぷ髑�
2.5.3無綫電ρ�撥鵲己較低徹ぷ髑�
2.5.4實際導航性能
2.6三維導航定位精度
2.6.1確定飛機在空間中的位置
2.6.2精度因子
2.7機載數據總綫
2.7.1ARINC��429總綫
2.7.2AFDX總綫
練習題
第3章自動定嚮機
3.1概述
3.2環形天綫
3.3振幅測嚮係統的信號特徵及其形成
3.3.1振幅測嚮係統的一般特性
3.3.2E型和M型測嚮信號的特徵及其形成
3.4無方嚮信標
3.5自動定嚮機
3.5.1鏇轉測角器的ADF
3.5.2無測角器的ADF
3.6ADF��900自動定嚮機
3.6.1機載ADF係統工作過程
3.6.2機載ADF係統的BITE自測試
3.6.3ADF的定嚮誤差
練習題
第4章多普勒甚高頻全嚮信標
4.1概述
4.2VOR係統在導航中的應用
4.3DVOR地麵信標
4.3.1多普勒效應
4.3.230Hz可變相位信號的産生
4.3.3DVOR信標的工作原理
4.4VOR機載係統
4.4.1機載設備的組成與功用
4.4.2接收機的工作過程
4.5VRB��51D DVOR信標
4.5.1係統組成
4.5.2VRB��51D發射機
4.5.3VRB��51D監控器
4.6VOR��900機載係統
4.6.1機載VOR係統概述
4.6.2VOR��900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4.6.3VOR��900的自檢功能
4.7DVOR係統測嚮精度
4.7.1ICAO對VOR精度的要求
4.7.2DVOR係統誤差源
練習題
第5章測距機
5.1概述
5.2DME係統在導航中的應用
5.3DME係統的工作特徵
5.3.1係統的工作頻率
5.3.2脈衝編碼格式和應答延時
5.3.3機載詢問器的詢問
5.3.4地麵應答器的應答
5.4DME地麵係統
5.4.1接收機的組成和主要質量指標
5.4.2發射機的組成和主要質量指標
5.5DME機載係統
5.5.1機載設備的組成與功用
5.5.2詢問器的工作過程
5.6DME LDB��101信標
5.6.1係統組成
5.6.2天綫係統
5.6.3LDB��101接收機
5.6.4LDB��101發射機
5.6.5LDB��101監控器
5.6.6LDB��101電源係統
5.7DME��900機載係統
5.7.1機載DME��900係統概述
5.7.2DME��900詢問器的工作原理
5.7.3機載DME係統的BITE自測試
5.8DME係統測距精度
5.8.1ICAO對DME精度的要求
5.8.2DME係統誤差源
練習題
第6章無綫電高度錶
6.1飛行高度的定義
6.2普通調頻連續波高度錶
6.2.1無綫電高度錶概況
6.2.2測高原理
6.2.3普通無綫電高度錶的幾個基本問題
6.3等差頻調頻連續波高度錶
6.3.1測高原理
6.3.2發射信號特性
6.3.3等差頻FMCW高度錶的跟蹤環路
6.3.4等差頻FMCW高度錶工作原理
6.4機載無綫電高度錶係統
6.4.1無綫電高度錶係統組成與功用
6.4.2無綫電高度錶係統的數據輸齣
6.4.3無綫電高度錶係統的顯示
6.4.4 無綫電高度錶係統的天綫
6.4.5無綫電高度錶係統的自測試
6.5LRRA��900收發機
6.5.1基本性能
6.5.2LRRA��900工作過程
6.5.3LRRA��900的工作原理
6.6影響LRRA性能的因素
練習題
第7章儀錶著陸係統
7.1概述
7.1.1儀錶著陸係統發展曆史
7.1.2儀錶著陸係統的分類
7.1.3儀錶著陸係統常用術語
7.1.4儀錶著陸係統的組成
7.1.5儀錶著陸係統的保護區
7.2儀錶著陸係統精密進近程序
7.3ILS天綫陣基本理論
7.3.1二單元天綫陣
7.3.2M單元天綫陣
7.4航嚮信標及其機載接收機
7.4.1航嚮信標信號
7.4.2航道扇區
7.4.3多徑效應
7.4.4雙頻航嚮信標
7.4.5近場效應
7.4.6天綫分配單元
7.4.7航嚮天綫陣
7.4.8航嚮信標機載接收機
7.5下滑信標及其機載接收機
7.5.1下滑信標天綫方嚮性圖的形成
7.5.2零基準下滑信標
7.5.3M陣列下滑信標
7.5.4下滑天綫係統的性能要求
7.5.5下滑信標機載接收機
7.5.6下滑綫的確定
7.6指點信標及其機載接收機
7.6.1指點信標的工作過程
7.6.2指點信標機載接收機
7.7ILS NORMARC 7000B信標
7.7.1NM7000B信標係統概述
7.7.2NM7000B信標機櫃
7.7.3NM7000B信標天綫係統
7.7.4其他係統
7.8ILS機載係統
7.8.1多模接收機
7.8.2機載ILS係統工作過程
7.8.3MMR的自檢
練習題
第8章區域導航
8.1概述
8.1.1區域導航定義
8.1.2區域導航的發展
8.1.3區域導航的特點和效益
8.1.4區域導航對機載設備的要求
8.2區域導航的基本導航計算
8.2.1位置、航嚮和飛行時間計算
8.2.2偏航距離計算
8.3基於VOR和DME的區域導航
8.3.1基於VOR/DME的區域導航
8.3.2基於DME/DME的區域導航
8.4PBN基礎
8.4.1PBN的定義與組成
8.4.2為什麼需要PBN
8.4.3RNAV係統和RNP係統
8.5RNAV 5/2/1規範和Basic�睷NP 1規範
8.5.1RNAV 5規範
8.5.2RNAV 1規範和RNAV 2規範
8.5.3Basic�睷NP 1規範
練習題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海量的專業知識,更在於它能夠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探索。我一直對航空領域充滿熱情,尤其是在導航係統方麵,總覺得有許多未解之謎。而《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將我引嚮瞭知識的深處。書中關於誤差分析和導航精度的章節,讓我瞭解到,在航空導航領域,任何一點點的誤差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後果,因此,對誤差的控製和補償,是整個導航係統設計的核心。我特彆對書中關於如何利用大地水準麵、重力異常等概念來提高導航精度的論述印象深刻,這些內容在我過去的認知中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書中還對各種導航係統在不同飛行階段的適用性進行瞭詳細的分析,比如起飛、巡航、著陸等不同階段,對導航精度的要求和可用的導航手段都有所不同。這種係統性的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導航係統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的重要性。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僅是掌握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航空導航原理的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嚮有瞭更明確的定位。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名長期在航空領域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的“知識甘霖”。我一直覺得,雖然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瞭大量的導航數據和係統應用,但對於導航原理的理解,總感覺停留在“工具層麵”,未能深入到“根源層麵”。《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知識缺口。書中對於各種導航係統(如GNSS、INS、MLS等)的設計理念、工作原理、技術特點以及精度指標的詳細闡述,讓我對這些係統的優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導航係統誤差分析和不確定性量化的章節印象深刻,它不僅指齣瞭誤差的來源,更提供瞭量化和減小誤差的方法。這對於我日後的工作,如故障診斷、係統優化等,都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指導。此外,書中還對組閤導航的原理和實現方式進行瞭深入的探討,讓我明白瞭為什麼現代導航係統越來越傾嚮於采用多傳感器融閤的方式,以提高導航的魯棒性和精度。這本書,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理論高度去審視和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讀”一本技術書籍,不如說是在接受一次嚴謹的學術訓練。我一直對航空的神秘和精密感到著迷,尤其是導航係統,它仿佛是飛機的“眼睛”和“大腦”。《導航原理與係統》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嚴謹的邏輯結構,將復雜的導航理論層層剝開,展現在讀者麵前。從最基礎的地球模型、坐標係轉換,到復雜的誤差分析和補償算法,書中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我最欣賞的是它在闡述每一個概念時,都盡可能地追溯其物理根源和數學基礎。例如,在講解慣性導航係統時,它不僅僅是列齣幾個公式,而是詳細解釋瞭牛頓第二定律是如何應用於載體運動的,角動量守恒是如何在陀螺儀中體現的,以及如何通過積分運算來纍積誤差。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數學推導,變得生動而富有啓發性。書中對於不同導航係統的優缺點分析,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適用場景,也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清晰的全局視角。我瞭解到,沒有哪一種導航技術是萬能的,每一種技術都有其局限性,而現代導航係統的強大之處,恰恰在於它們能夠通過巧妙的組閤和融閤,剋服個體缺點,實現整體的最優性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科學的嚴謹性是如何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也讓我更加敬畏那些在幕後默默工作的科學傢和工程師們。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航空愛好者,我一直對飛機如何能在茫茫天空中精準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到好奇。《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最深層次的求知欲。它並非一本隻注重理論的學術著作,而是巧妙地將復雜的理論與實際的民航應用緊密結閤。書中關於空中交通管製(ATC)與導航係統之間聯動關係的描述,讓我看到瞭整個航空運行體係是如何高效運作的。我瞭解到,不僅僅是飛機自身的導航能力,還需要與地麵控製係統進行實時的信息交互,纔能確保空域的安全和秩序。書中對不同類型導航設備的性能指標、適用範圍以及相互之間的冗餘備份機製的詳細介紹,也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飛行安全會有如此高的保障。我過去一直覺得,飛機上那麼多復雜的設備,都是為瞭應付各種極端情況,而這本書則讓我明白瞭,這些設備的設計,是基於對各種潛在風險的充分預估和對精度、可靠性的不懈追求。它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讓我對飛行安全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敬畏。這本書,就像一本詳實的內部教材,讓我得以一窺民航信息技術幕後的精密運作。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於“導航”這個概念的理解都比較單一,主要局限於日常使用的GPS導航。但《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過去的認知。它以一種極其係統和全麵的方式,嚮我展示瞭現代航空導航的廣闊天地。書中從最基礎的物理原理齣發,逐步深入到各種復雜的導航係統。我特彆對慣性導航係統的講解印象深刻,它如何通過測量載體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來推算位置和姿態,這種“憑空”計算的能力,讓我感到非常神奇。書中詳細解釋瞭慣性器件的原理、誤差纍積的機理以及各種補償算法,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即使在GPS信號丟失的情況下,飛機依然能夠保持相當程度的導航能力。同時,書中對電磁波在導航中的作用,如雷達、無綫電導航等,也進行瞭詳盡的闡述,讓我瞭解到不同的導航技術是如何相互補充,共同構建一個龐大而可靠的導航體係。我過去在看電影或新聞時,總覺得飛機能飛到目的地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每一次飛行背後,都凝聚著多少科學智慧和工程努力。它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新的啓發,也讓我對民航信息技術領域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
評分當我翻開《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的第一頁時,我並沒有預料到它會給我帶來如此深刻的震撼。我一直以來對航空導航的認知,停留在非常錶麵的層麵,僅僅知道有GPS,有慣性導航,但具體是如何工作的,卻知之甚少。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不僅僅是羅列瞭一堆技術名詞和公式,而是真正地從原理上,從概念上,將導航係統運作的內在邏輯,清晰地呈現在我眼前。書中關於信號傳播的章節,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某些環境下GPS信號會變得不穩定,以及航空公司是如何通過更精密的接收設備和算法來規避這些風險的。我特彆對書中關於大地測量學在導航中的作用的論述印象深刻,瞭解到地球並非一個完美的球體,而是存在復雜的地理模型,而精確的導航離不開對這些復雜模型的理解和應用。此外,書中關於自主導航技術和未來導航係統的展望,也讓我對航空業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它不僅關注當下的技術,更著眼於長遠的發展,預見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將如何重塑未來的導航係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航空技術發展的脈絡,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新的方嚮和動力。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就是為我這樣一直在航空信息技術領域摸索的從業者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我一直覺得,雖然我接觸的是民航係統的具體應用,但對於底層原理的理解總有些隔靴搔癢的感覺。《導航原理與係統》這本書,以一種極其係統和深入的方式,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書中關於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的論述,簡直就是一部百科全書。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GPS、GLONASS、Galileo這些係統,而是詳細剖析瞭它們各自的工作原理,包括衛星的軌道設計、信號的編碼方式、接收機的接收過程,以及不同係統之間的協同工作機製。讓我驚訝的是,書中對多路徑效應、衛星遮擋等實際應用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差分技術(DGPS)來提高定位精度,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講解。我過去在處理一些定位異常問題時,總覺得無從下手,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問題的根源都可以在這些基礎原理中找到答案。而且,書中對現代導航係統中日益重要的組閤導航技術,如慣性導航係統與衛星導航係統的融閤,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它解釋瞭為什麼僅僅依靠衛星導航並不能完全滿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飛行需求,以及如何通過融閤兩種係統,取長補短,實現更魯棒的導航。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指導我如何更深入理解和優化現有係統的寶貴財富,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理論高度去審視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真正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評分這本書真的是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導航”這個詞的理解。我一直以為導航就是手機上的地圖,或者飛機儀錶盤上的幾個簡單指示。但讀瞭《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之後,我纔意識到,現代導航係統是一個何其復雜、何其精密的龐然大物。從基礎的物理原理,比如萬有引力、地球的形狀對信號傳播的影響,到各種先進的傳感技術,比如慣性導航係統(INS)如何利用加速度計和陀螺儀追蹤飛機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再到電磁波的傳播特性,如何確保信號的穩定和精度,這本書都進行瞭極其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誤差源的分析印象深刻,比如多普勒效應、大氣層摺射、地球磁場變化等等,以及係統是如何通過各種補償算法來剋服這些誤差的。它讓我明白瞭,每一次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背後都凝聚著多少科學傢和工程師的心血,無數的理論推導和嚴謹的實驗驗證。書中關於信號處理的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那些復雜的濾波算法,如卡爾曼濾波,是如何從看似雜亂的原始數據中提取齣最可靠的位置信息的,我雖然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數學細節,但其背後的邏輯和強大能力已經深深震撼瞭我。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技術,更是在講述一種科學精神,一種對精確和可靠不懈追求的態度,這對於我這樣一名對航空業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它讓我明白,在浩瀚的天空中,每一次飛行的安全,都建立在如此堅實、精細的科學基礎之上。
評分我一直認為,能夠在一個高度復雜的係統裏,找到自己的精確位置,是一件極其神奇的事情。而《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這本書,則為我揭示瞭這背後的奧秘。《導航原理與係統》部分,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深入的方式,闡述瞭各種導航係統的基本原理。從最基礎的牛頓力學,到復雜的電磁波理論,再到衛星通信技術,書中幾乎無所不包。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慣性導航係統(INS)的講解印象深刻,它如何利用加速度計和陀螺儀來測量載體的運動,並進行積分計算來推算齣位置和姿態,這種“無參照”導航的能力,著實令人驚嘆。書中對INS的誤差源分析和誤差補償方法,也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讓我明白瞭為什麼INS需要與其他導航係統進行融閤。而《民航信息技術叢書》部分,則將這些原理與實際的民航應用相結閤,讓我看到瞭這些先進技術是如何被運用到日常的飛行任務中的。我瞭解到,不僅僅是飛機的導航係統,包括空管係統、氣象信息係統等,都構成瞭民航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相互配閤,共同確保飛行的安全和效率。這本書,讓我從一個普通航空愛好者的視角,升級為一個對民航運行體係有瞭更深入理解的“內行”。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是思維的啓迪者。《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正是這樣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深度思考的書籍。書中對導航原理的闡述,並沒有停留在錶麵的描述,而是深入到物理學、數學、信息科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導航信息融閤的章節感到震撼。它讓我瞭解到,如何在不同的數據源之間,通過復雜的算法,提取齣最可靠、最精確的信息。這種信息融閤的思想,不僅僅適用於航空導航,更可以推廣到許多其他領域。書中對未來導航係統的展望,如量子導航、自主導航等,更是讓我對航空技術的發展充滿瞭無限的想象。它讓我看到,人類在探索和追求更精準、更可靠導航的道路上,從未停止過腳步。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學到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創新性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和更堅定的信心。這本書,無疑是我在航空信息技術領域學習道路上的一座重要裏程碑。
評分還可以哈不錯,挺好的
評分很有用的專也書。
評分好書
評分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
評分很好!
評分好書
評分導航原理與係統/民航信息技術叢書
評分好書
評分還不錯,很滿意,正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